Search 2.0

Friday, November 6, 2009

426



。漁洋《古夫于亭稿》自序云:“長白大谷之東,南北兩峰,谺然中開,有小山突起,當綰轂之口,曰于茲山,又曰魚子。其下有流水,即《水經注》魚子水也。山之上有夫于亭,相傳陳仲子灌園處。予別業在其下,坐臥草堂,朝夕與此山相對,遐思仲子之高風慨然,如或遇之真按:斷句不當!-遐思仲子之高風,慨然如或遇之 因以古夫于名堂焉。真按:王士禛字號的由來 按《漁洋年譜》,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先生年七十三,居里中,其夏四月,往于茲山別業,憩夫于草堂,山有古夫于亭,取義於此,即陳仲子所居抑泉口也。是年所得詩九十一篇,為《古夫于亭稿》,大名成周卜文昭真按:成文昭 為校刊於京師慈仁寺。真按:王士禛著作出版情形 真按:成文昭與王士禛 今此書不可得見,而此圖猶存長山學官,桂君未谷得之以寄予,屬為重裝題記,真按:桂馥與王士禛 真按:桂馥的收藏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桂馥 因效漁洋手書書二詩於畫幀之右,并邀都下知好為之詩,以歸桂君,庶幾仿佛先生遺韻於什一爾。真按:重出,重複,-與前似雷同.唯圖不同也.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三十四卷第8頁。


426


跋臺灣郡侯蔣公去思碑并圖卷真按:原稿題〈臺灣郡侯蔣公去思碑并圖卷後記〉.


  嘉慶乙丑春,蔣子礪堂以其曾祖方伯公治臺灣時,安溪李公所撰《去思碑》及郡人所繪圖裝卷,真按:李光地-應即此人.下文愈證! 真按:蔣攸銛之曾祖父 屬予識其後。真按:文前交代藏家 真按:蔣攸銛之家世 真按:蔣攸銛求翁方綱題字 圖長五尺許,蓋方伯公始由臺灣守遷江右觀察,臺郡人士送行時所作也。公盛服坐廳階上,其下有跽而外指者,報郡人來送也。鼓吹前者四人,真按:疑有誤!-下不从寸也!或乃二字.下似木字,除非有从木之異體也.○異體字字典真有从木之異體. 真按:國:導  部首 寸 部首外筆畫 13 總筆畫 16    注音一式  (語音)ㄉㄠˇ        1.      帶領、指引。如:「疏導」﹑「引導」、「導航」。國語˙周語上:「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2.教育、啟發。如:「指導」、「開導」、「勸導」。孟子˙盡心上:「西伯善養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樹畜,導其妻子,使養其老。」國語˙晉語二:「夫長國者,唯知哀樂喜怒之節,是以導民。」 3. 傳送。如:「導電」、「導熱」、「傳導」。 (讀音)ㄉㄠˋ do(01971     導  部首 寸 部首外筆畫 13 總筆畫 16    注音一式  (讀音)ㄉㄠˋ    之讀音。    (語音)ㄉㄠˇ do(01963                    詞:導1 do ㄉㄠˇ〕    〔《廣韻》徒到切,去號,定。〕       1.引導。《國語‧周語中》:“敵國賓至,關尹以告,行理以節逆之,候人為導。” 韋昭 注:“導賓至於朝。”《孟子‧離婁下》:“諫行言聽,膏澤下於民,有故而去,則使人導之出疆。” 唐 韓愈 《南溪始泛》詩之三:“鷺起若導吾,前飛數十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异‧霍女》:“已而導入別院,俾夫婦同處。”2.教導;勸導;誘導。《墨子‧非儒下》:“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學不可以導眾。”《孟子‧盡心上》:“所謂 西伯 善養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樹畜,導其妻子,使養其老。” 趙岐 注:“教導之使可以養老者耳。”《韓非子‧說林下》:“ 孔子 謂弟子曰:‘孰能導 子西 之釣名也?’ 子貢 曰:‘ 賜 也能。’乃導之,不復疑也。”3.引申為引誘。《淮南子‧要略》:“ 齊景公 內好聲色,外好狗馬…… 梁丘據 子家噲 導於左右,故 晏子 之諫生焉。” 漢 荀悅 《申鑒‧雜言上》:“人臣有三罪:一曰導非;二曰阿失;三曰尸寵。以非引上謂之導。”4.疏浚;疏導。《書‧禹貢》:“導 岍 及 岐 ,至於 荊山 。”《淮南子‧墬形訓》:“ 河 水出 崑侖 東北陬,貫 渤海 ,入 禹 所導 積石山 。” 宋 司馬光 《贈衛尉少卿司馬府君墓表》:“鄉人導 涑水 以溉田。”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 禹 心裏想,但嘴上卻大聲的說道:‘我經過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確是錯誤了。以後應該用“導”!不知道諸位的意見怎麼樣?’”5.開發。《國語‧周語上》:“夫王人者,將導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無不得其極。” 韋昭 注:“導,開也。”6.發源。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巨洋水》:“ 丹水 有二源,各導一山。”7.指水源。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淮水》:“ 淮水 與 醴水 同源俱導,西流為 醴 ,東流為 淮 。”8.表達;傳達。《國語‧晉語六》:“夫 成子 導前志以佐先君。” 韋昭 注:“導,達也。” 唐 趙璘 《因話錄‧商下》:“令功曹所厚之人導意,請於 蕭君 所居側僧舍一見。”《舊五代史‧晉書‧鄭雲叟傳》:“尋入 少室山 ,著《擬峰詩》三十六章,以導其趣。”9.傳導。如:導熱;導電。參見“ 導體 ”。10.攝養。參見“ 導引 ”、“ 導養 ”。11.引頭髮入冠幘的器具。櫛的一種,常以玉為之,亦作為首飾。《釋名‧釋首飾》:“導,所以導櫟鬢髮,使入巾幘之裏也。”《晉書‧桓玄傳》:“ 益州 督護 馮遷 抽刀而前, 玄 拔頭上玉導與之。” 宋 蘇軾 《椰子冠》詩:“規模簡古人爭看,簪導輕安髮不知。”12.參見“ 導官 ”、“ 導擇 ”。13.姓。 北魏 有 導龍 。                 . 者二人,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綵字! -舁綵亭者二人真按:疑有誤!-原稿靴應係綵字.○新漢籍多有"綵亭"(漢語大詞典、國語辭典無),亭字應無誤,下同.明史:『引禮導王出,復位。以次引諸王入殿,授冊寶如儀。內使以冊寶置綵亭訖,贊拜,樂作。諸王皆四拜,興,樂止。內使舉亭前行,親王由東階降,樂作。 』(新漢籍:史/正史/明史/志/卷五十四 志第三十/禮八/冊親王及王妃儀(P.1374) )○沈津編翁譜有『先生又有記焚黃儀注,云:「是日巳刻,侯宣誥官到本家,具鼓樂綵亭,迎誥軸至。主人朝服迎于大門外,入供設軸於廳事。請宣誥官朝服詣廳事,就香案北立,宣讀誥文。主人行三跪九叩禮畢,宣誥官回客位。主人奉誥軸入家廟,陳于案上,跪讀祝文奠獻,行三跪九叩禮。焚黃禮畢。」(《家事略記》、影7/1758)』然則沈津於1758頁即有識作綵字者,何耶? 以錦函,真按:疑有誤!-疑非亭字.前同! 真按:疑有誤!-此字可疑. 賜一品蟒服也。真按:原稿有挪抬. 捧朝冠、朝者二人,真按:原稿作鞾! 執壺者一人,奉盤加爵者一人。真按:盤、爵二字可疑!盤字應無誤.以筆勢走法又以新漢籍檢,似無誤也. 又其後則趨而來者數十百人,旁觀者又數十百人。畫者粗具其意而已,不能枚數而悉傳也。所能傳者,公之目光殷然藹注,若慈父之視子弟,真按:原稿實以圈去矣!-若慈父之視子弟然 然笑容顴頰間,真按:疑有誤!-此字應有誤.""字,義又未安.-笑容散顴頰間 若出門之顧庭室。然捧冠服者、鼓吹者仰而望公真按:斷句可議者-公之目光殷然藹注,若慈父之視子弟然;笑容發顴頰間,若出門之顧庭室然。捧冠服者、鼓吹者,仰而望公。○髮字應有誤也!當作發字,乃簡字誤轉也.應非沈氏識字誤.2009/11/6 下午 12:00:48 與送者同,有凝視而立者,有拊掌而笑者,有手招其後使前進者,有僂而白鬚拄杖者,有童而隨者,此皆所能傳於畫中者真按:此皆所能●傳於畫中者,傳上一字應未塗去. 至若公之夙夜籌劑,多方以綏迪之,與郡人之安其室家,沐其膏澤,而沾濡其教育者,非筆墨所可形容也。真按:翁方綱的畫學與經世學 真按:翁方綱的畫學經世 真按:翁方綱重視地方行政 安溪李公,以理學鴻文,應郡人士之請,載筆為之記,又合伊太守所手錄《臺灣府志》本傳,真按:伊秉綬-疑指此人.謂其為蔣攸銛收藏所作也. 皆此圖之注釋矣。然而公之所以殫精白宣上德意,真按:國:精白    注音一式 ㄐ|ㄥ ㄅㄞˊ        精誠、純潔。史記˙卷二十七˙天官書:「稍雲精白者,其將悍,其士怯。」漢書˙卷五十一˙賈山傳:「天下之士莫不精白以承休德。」                詞:【精白】純凈潔白;純潔清白。《史記‧天官書》:“五六十里見稍雲精白者,其將悍,其士怯。” 漢 桓寬 《鹽鐵論‧訟賢》:“懷精白之心,行忠正之道。”《清史稿‧聖祖紀二》:“諸臣宜精白供職,助朕修省。” 而淪浹於士民者,仍非文字所能曲盡也。然則將如何而備傳之歟?真按:翁方綱的書學宗旨-一點一畫皆乾坤正氣,耿耿元精,豈僅作筆墨觀乎? 真按:非筆墨能形容 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思想 真按:翁方綱的文學經世 天之生偉人,以厚所積也,不惟觀於所治,而并觀於所去,不惟觀於其身,而且觀於其子孫。真按:翁方綱的論學宗旨-質厚為本 真按:翁方綱對家教的重視-忠孝傳家 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對家教重視的原因 則惟吾礪堂敭敭歷中外真按:衍一敭字.-則惟吾礪堂敭歷中外 其深思所以上報君恩,而內承祖德者,則此圖此記精神倍出,是乃國家之元氣,經術之發揮,胥於礪堂是培篤焉,豈僅一圖一記之流傳而已。真按:翁方綱的論學宗旨-非游藝-寶之勿作宋篆論,萬古津源此傳信。 真按:翁方綱的責任感 真按:翁方綱的經世學思想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宗旨-一點一畫皆乾坤正氣,耿耿元精,豈僅作筆墨觀乎? 真按:翁方綱的畫學經世 真按:摘要 是歲三月廿日,北平翁方綱書。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四冊第4040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九)\_004040.jpg


426


跋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圖




希望這方便不會讓你賒下更多,請多指教(comments)以平復.希望這是個好的交流,而不是讓你墮落更深.請保重,生前尚有死後.死後沒有,也不必太過執著.
這本來就是給有心讀書,且真讀書的好學者修學者交流的平台,而不是供學術或學生取巧功名的苟且.真沒想到,這種教育的話還要留給今天的我來說.何況是有閒情看覽此頁者.
我們無須爭辯神存不存在,但是,死,存在
不須註冊,不必登入,
可匿名留言
留言前,請仰望天,或看看自己將去的冥年
不留言,只有你會忘了,我會不知,事實會永存
一旦遭遇,敢說不曾做缺德事?可就不科學了.
然後知臨深履薄,非無為而發也.
因與果,還沒透徹的鏈.




  右歷下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圖》,大興方一峰畫,真按:方名臺為王苹作畫 畫中不系歲月。予曩曾題江寧高樹嘉所為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圖》,其圖作於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秋史《蓼谷集》有《乙亥冬自作圖記》,云“去年客於江寧,屬吾家安節為圖,真按:王槩為王苹作畫 此其第一圖也”。真按:標點不當-秋史《蓼谷集》有《乙亥冬自作圖記》,云“去年客於江寧,屬吾家安節為圖”,此其第一圖也。○由下文二圖、三圖可知一圖乃翁斷語也. 今此卷方一峰畫者,有辛巳吳題,壬午何題,癸未吳記,則此圖當作於四十年辛巳,其癸酉田山薑詩,蓋寄詩在前圖成裝入者也,真按:翁方綱的文獻裝潢學 此為第二圖矣。予前所題者,是其第三圖,但不知王安節所作第一圖,真按:王槩為王苹作畫 今落誰氏耳?真按:翁方綱的目錄學 此圖純作雪景,蓋是冬在京師所作。漁洋二詩,題於第三圖者,是其親筆。此卷則漁洋門人陳子文代筆,真按:陳奕禧與王士禛的關係 真按:陳奕禧與王苹 真按:標點不當-漁洋二詩,題於第三圖者,是其親筆;此卷則漁洋門人陳子文代筆;○蓋謂第三圖乃王親筆題詩,而此圖則其門人陳氏代書。下文則補述其何時所作也. 真按:陳奕禧為王苹題字 漁洋為刑部尚書,而陳子文以戶部郎中分司大通橋時也。真按:翁方綱對作品編年的方法-職官履歷 真按:王士禛之仕履 真按:陳奕禧之仕履 蓋此卷之跡,多出於前後數年中京師所題,故東塘有燕臺舊好之語。真按:孔尚任與王苹 真按:孔尚任與王士禛 方子坳堂,為秋史鄉人,真按:方昂與王苹-要不讀日前所讀文海本文集,差點誤認秋史為江德量矣! 官居京師十餘年,與予樂數晨夕,聯榻尋詩,非一日矣。真按:翁方綱與方昂的交情 今予校士來江西,而坳堂出守饒州,攜此卷來屬題。真按:方昂求翁方綱題字 真按:翁方綱在江西學政的日子-金石採訪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方昂 真按:方昂之仕履 江城聚首,挑燈感舊,不啻諸先生唱酬追憶之懷也。真按:翁方綱尚友古人方法論 予前所題第三圖,今在萊陽初頤園編修齋中,真按:翁方綱與初彭齡 真按:初彭齡的收藏 有歷城周林汲手記數百言,於秋史出處之概,言之最詳。真按:周永年與初彭齡 真按:周永年與王苹 他日與諸君把袂懷人,續新城之詩話,補日下之藝文,當又追記我二人讀畫論文於南昌使院時也真按:真按:翁方綱尚友古人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與方昂論畫 翁方綱與方昂的交情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