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
,繪入郡乘誰能刪。
382
復初齋詩集卷第三
大興 翁方綱 正三
藥洲集二丙戌秋至丁亥夏。
惠州覽古八首
白鶴峯蘇文忠公故居井井欄銘云:坡井慧泉,鑿汲皆仙。深四十尺,氵五百年。後款不可辨。
墨池誰擬王逸少,真按:王羲之 丹竈何必葛稚川。真按:葛洪 種茶疏畦散隣社,但有長號枸杞藏千年。真按:國:枸杞 注音一式 ㄍㄡˇ ㄑ|ˇ 植物名。茄科枸杞屬,落葉灌木。高一至三公尺,葉具短柄,披針狀長橢圓形或倒卵形。花淡紫色,漿果紅色,圓形或橢圓形。果可入藥,有明目、滋補的功能。根皮、枝葉也可作藥用,能解熱,消炎。 詞:【枸2杞】落葉小灌木,葉子披針形,花淡紫色,漿果卵圓形,紅色。嫩莖、葉可作蔬菜,中醫以果實根皮入藥。也稱天精、地骨等。《左傳‧昭公十二年》“我有圃,生之杞乎” 晉 杜預 注:“杞,世所謂枸杞也。” 宋 楊萬里 《晴望》詩:“枸杞一叢渾落盡,只殘紅乳似櫻桃。” 清 沈覆 《浮生六記‧閑情記趣》:“或綠竹一竿配以枸杞數粒,幾莖細草伴以荊棘兩枝,苟位置得宜,另有世外之趣。”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枸杞》。枸2〔u ㄍㄡˇ〕 〔《廣韻》古厚切,上厚,見。〕 1.見“ 枸2杞 ”。2.見“ 枸2骨 ”。 長江浮空雪浪舞,山頭復可摶黃土。須知石盡得泉本寓言,不為晨缾瀹雪乳。真按:國:缾 部首 缶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ㄆ|ㄥˊ 口小腹大的容器,可用以裝酒或其他東西。通「瓶」。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序:「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足;幼穉盈室,缾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按:穉尚未用系統字也. 詞:缾1〔pn ㄆ〡ㄥˊ〕〔《廣韻》薄經切,平青,並。〕盛器。多用於盛水、酒、粟等。《左傳‧昭公七年》:“人有言曰:雖有挈缾之知,守不假器,禮也。”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序:“幼稚盈室,缾無儲粟。”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寺塔記上》:“工畢,釀酒百石,列缾甕於兩廡下。” 宋 陸游 《秋儘自遣》詩:“席下錢雖盡,缾中粟有儲。” 清 董道權 《雪中答李杲堂》詩:“歸來兒女候柴門,笑指缾中不盈斗。”缾,一本作“ 瓶 ”。 真按:此用蘇詩也.漢語大詞典引云:宋 蘇軾 《白鶴山新居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盡乃得泉》詩:“晨缾得雪乳,莫罋停冰湍。” 真按:國無.詞:【雪乳】1.白色濃厚的漿液。指酒。 宋 蘇軾 《老饕賦》:“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瓊艘。”2.指泉水。 宋 蘇軾 《白鶴山新居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盡乃得泉》詩:“晨缾得雪乳,莫罋停冰湍。” 宋 楊萬里 《正月十二日游東坡白鶴峰故居其北思無邪齋真跡猶存》詩:“無人挽住乞一句,猶道雪乳冰湍不?”3.指茶水。 宋 李子儀 《滿庭芳‧有碾龍團為供求詩者作長短句報之》詞:“新秋初雨過,龍團細碾,雪乳浮甌。” 元 周權 《次春日即事韻》:“枕書睡足午窗明,雪乳浮浮翻兔褐。” 少陵水筒那用修,貳師刺山何足數。想見轆轤夜半響空山,西隣翟秀才家尚開戶不占井勿幕,但卜德有隣,終古精靈佑享此,此井尚似新居新。地今為蘇祠。前曰德有隣堂。我從水西尋源直到水東住,夕陽一片卻照高嶙峋。五百年汲知謂何,四十尺深功巳多。銘文古質出誰手?幾欲認作蘇字一日三摩挱。真按:unicode字元.異: 挲之異體. 字號 C06173 正字 【】水-07-10 音讀 (一)ㄕㄚ (二)ㄙㄨㄛ 釋義 (一)ㄕㄚ 挓:開語或開貌。或作「挓」。見類篇.水部。 (二)ㄙㄨㄛ 「挲」之異體。○按:挱尚未用系統字. 真按:翁方綱與蘇軾
思無邪齋
鄰雖恒自有,邪豈易言無。真按:翁方綱的修養論 真按:摘要 萬壑朝宗水,三方正氣輸。華池滋玉液,神鼎集金烏。自得龍離宅,真按:國無.詞無. 誰教虎坎枯。真按:國無.詞無.此蓋以離對坎,虎對龍也. 實華同沐浴,內外一根株。無有明明者,其誰鏡鏡乎?文還借丹訣,事乃出吾儒。虛室能生白,心齋本不愚。那煩同叔報,或與翟賢居。意釣知魚樂,行雲想鶴孤。真按:好句 人寧甘土木,真按:國:土木 注音一式 ㄊㄨˇ ㄇㄨˋ 1.建築工程。抱朴子˙外篇˙詰鮑:「起土木於凌霄,構丹綠於棼橑。」後漢書˙卷三十下˙郎顗傳:「又西苑之設,禽畜是處,離房別觀,本不常居,而皆務精土木,營建無已。」 2.不加文飾。新唐書˙卷一一五˙郝處俊傳:「處俊資約素,土木形骸,然臨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議論諄諄,必傅經文。」 詞:【土木】1.土木工程,建築工程。《國語‧晉語九》:“志有之曰:‘高山峻原,不生草木;松柏之地,其土不肥。’今土木勝,臣懼其不安人也。” 晉 葛洪 《抱樸子‧詰鮑》:“起土木於凌霄,構丹綠於棼橑。”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務農》:“若兵戈屢動,土木不息,而欲不奪農時,其可得乎!” 清 劉大櫆 《游萬柳堂記》:“窮極土木之工,而無所愛惜。”2.指墳墓和棺材。 南朝 宋 顏延之 《庭誥》:“柔麗之身亟委土木,剛清之才遽為丘壤。”3.謙辭,用作自稱。語本《論語‧公冶長》:“ 宰予 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 予 與何誅?’” 宋 范仲淹 《酬和黃太博》:“贈我百餘言,升堂出而示。土木朽且陋,黼黻謬增賁。”4.地名。《明通鑒‧英宗正統十四年》:“辛酉,車駕至 土木 。”參見“ 土木堡 ”。 公昔但跏趺。真按:國:跏趺 注音一式 ㄐ|ㄚ ㄈㄨ 盤足而坐,腳背放在股上。即打坐的坐姿。唐˙白居易˙在家出家詩:「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喚妻呼多不應。」 詞:【跏趺】“結跏趺坐”的略稱。1.佛教中修禪者的坐法:兩足交叉置於左右股上,稱“全跏坐”。或單以左足押在右股上,或單以右足押在左股上,叫“半跏坐”。據佛經說,跏趺可以減少妄念,集中思想。《無量壽經》卷上:“哀受施草敷佛樹下跏趺而坐,奮大光明使魔知之。” 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四:“小師之趨東室也,急欲化去,跏趺不盡一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异‧續黃粱》:“豁然而寤,見老僧猶跏趺座上。”2.泛指靜坐,端坐。 宋 蘇軾 《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之一:“也知卜築非真宅,聊欲跏趺看此心。” 宋 陸游 《別王伯高》詩:“香奩贈別非無意,共約跏趺看此心。” 紫翠峯羅戶,黃昏月滿湖。真堪萬景蔽,豈但一言摹
383
。莫憾銘詞泐,高齋尚姓蘇。
東新橋
江流合溪流,州東亘如帶。河源龍川來,下與大海會。往來千餘里,以橋為關隘。蟬聯四十舟,鐵索貫其背。中央時啟閉,亦利商販載。不獨當梁柱,兼可牐口代。蛟騰見堤濶,虹落知水殺。舒卷雲濤中,動搖烟郭外。抽錢革李守,每船抽百錢。明嘉靖間知府李玘除之。王令頌亦沛。崇禎間知縣王孫蕙重修,民為作歌。近時鄭與呂,本朝順治十四年推官鄭欽陞,康熙二十三年知府呂應奎。俱廣捐犀愛。真按:國無.詞無. 捐固不可常,商助亦難賴。二歲率一修,或欲丁糧派。橋夫宜責成,剔弊並懲害。是在賢有司,調劑心勿懈。一橋關民瘼,真按:翁方綱重視地方建設 真按:國:民瘼 注音一式 ㄇ|ㄣˊ ㄇㄛˋ 相似詞 民隱 相反詞 人民的疾苦。後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傳˙序:「廣求民瘼,觀納風謠。」 詞:【民瘼】民眾的疾苦。語本《詩‧大雅‧皇矣》:“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馬瑞辰 通釋:“《漢書》、《潛夫論》及《文選》注,並引作‘求民之瘼’。”《後漢書‧循吏傳序》:“廣求民瘼,觀納風謠。” 唐 孫樵 《武皇遺劍錄》:“民瘼其瘳,國用有加。” 宋 李綱 《與秦相公書》之十二:“入境之初,詢問民瘼。耆老皆云,累年以來,既盜賊之所蹂踐,又科需之所搔擾。” 明 方孝孺 《書學齋佔畢後》:“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龔自珍 《水調歌頭‧竹嶼病起賦一詞送別》詞:“帝念東南民瘼,一髮牽之頭動,親問六州鹺。” 凡百鑒興廢。真按:翁方綱的經世學 真按:翁方綱重視地方行政 所以坡公詩,真按:蘇軾 惟祝永無壞。真按:翁方綱用蘇軾詩
合江樓
章貢臺前雙流一支綠,會此百二十里西來川。交股奔騰舞澎湃,共攪先生竹屋繩牀眠。先生一笑破愁絕,起來手掬羅浮月。羅浮道院逍遙堂,裵■達曉仍愛江樓涼。真按:即徘徊,換部首爾. 真按:裵从回不从非.即徊也.異:褢之異體. 字號 B04547 正字 【褢】衣-10-16音讀ㄏㄨㄞˊ 釋義 1.衣袖。說文解字:「褢,袖也。」 2.懷著,內心存著某種意念。同「懷」。漢書.卷九十七.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傳:「將相大臣褢誠秉忠,唯義是從。」顏師古.注:「褢,古懷字。」 海天一碧淨到不可唾,真按:國:唾 部首 口 部首外筆畫 9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ㄊㄨㄛˋ 1.口水﹑口液。如:「唾沫」﹑「唾液」。文選˙揚雄˙解嘲:「顩頤折頞,涕唾流沫。」董西廂˙卷三:「秀才家,平生餓,無那,空倚著門兒嚥唾。」 2.吐口水。有輕視﹑鄙棄的意思。如:「唾罵」﹑「唾棄」。戰國策˙趙策四:「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3.吐。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魯人有自喜者,見長年飲酒,不能釂則唾之,亦效唾之。」唐˙韓愈˙太學博士李君墓誌銘:「發且止,唾血數十升以斃。」 詞:唾1〔tu ㄊㄨㄛˋ〕〔《廣韻》湯臥切,去過,透。〕1.口液,唾沫。《說文‧口部》:“唾,口液也。” 漢 揚雄 《解嘲》:“ 蔡澤 ,山東之匹夫也。顩頤折頞,涕唾流沫。”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你試尋思,秀才家,平生餓,無那,空倚門兒嚥唾。” 清 朱芳靄 《天香‧龍涎香》詞:“沫擁層波,唾留平島,初散半天雲氣。”2.吐唾沫。表示鄙棄。《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先軫 怒,曰:‘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墮軍實而長寇讎,亡無日矣!’不顧而唾。” 唐 韓愈 《祭河南張員外文》:“君德渾剛,標高揭己,有不吾如,唾猶泥滓。” 陳毅 《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唾彼法西斯,得志徒匆匆。”3.吐,嘔吐。《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魯 人有自喜者,見長年飲酒不能釂則唾之,亦效唾之。” 唐 韓愈 《故太學博士李君墓志銘》:“唾血十數年以斃。” 清 戴名世 《〈吳宏表稿〉序》:“餒敗之胔,臭腐之物,一人屬饜,見者皆唾焉。”4.比喻談吐,吟詠。 元 耶律楚材 《再用張敏之韻》:“官酒澆三斗,宮詞唾百章。” 何必退之亭子誇蒸湘。嘉祐寺,白鶴峯,後來又從水西遷水東,想應東西無擇一視江光中。僧舍短籬那復有,佛桑斜日自春風。
野吏亭有石刻陳文惠詩并至和元年十月三日尚書屯田郎中知軍州事黃仲通述。
韶州昔摸文惠字,惠州今訪文惠亭,亭中石勒文惠句,羅浮山好為畫屏。惜非八分堆墨跡,至和甲午重作銘。公從此去入政府,時憶城角青崖青。佚老亭中歸臥後,猶夢白雲枕滄溟。千山客路有何好,一片野意成忘形。從來吏治貴淳樸,百室盈止婦子寧。真按:國無.詞無.《國》止字引詩經˙周頌˙良耜:「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外此一毫無粉飾,何必栗陸與大庭。真按:國無.詞:【栗陸】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名。在 女媧氏 之後。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治化》:“何 大庭 之足競,豈 栗陸 之能鄰。” 唐 楊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先聖廟堂碑文》:“洎乎 尊盧 、 赫胥 之代, 驪連 、 栗陸 之君,皇圖始於中葉,莫不憑三靈之寶位。” 又疑即栗碌.國: 注音一式 ㄌ|ˋ ㄌㄨˋ 事務忙碌。如:「他整天東奔西跑,栗碌不堪。」或作「栗六」、「栗陸」。 真按:國:大庭 注音一式 ㄉㄚˋ ㄊ|ㄥˊ 外朝之廷,在庫門內﹑雉門外。逸周書˙卷二˙大匡解:「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執事之人,朝于大庭。」 詞:【大庭】亦作“大廷”。1.外朝之廷。《逸周書‧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執事之人,朝於大庭。” 朱右曾 校釋:“庭當作廷。大廷,外朝之廷,在庫門內雉門外。”《韓非子‧解老》:“故議於大庭而後言則立,權議之士知之矣。”2.指朝廷。 宋 洪邁 《夷堅支志景‧餘干縣樓牌》:“是時 趙子直 家居縣市,赴省試,已而大廷唱名為第一。”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故令貪夫盈於朝列,饕餮貢於大庭,猶曰美政文明,斯則戾矣。” ○此則參見漢語大詞典「栗陸」條引. 甘棠想見當日愛,先進更作來者型。紹聖之碑不可見,方侯蘇子曾薦馨。真按:國無.詞:【方侯】古指邦國之君。亦借指地方長官。 漢 揚雄 《司空箴》:“綱以群牧,綴以方侯。” 宋 范仲淹 《讓觀察使第一表》:“古之方侯獲其厚祿,養敢死之士,以備寇患。” 元 《贈方永叔往教重慶路》詩:“方侯天機深,大雅託遺音。” 真按:此應指蘇軾也. 但記東堂荔支樹,黑衣郎曳閣前鈴。真按:國:黑衣 注音一式 ㄏㄟ | 1. 黑色衣服。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天子居玄堂左,……衣黑衣,服玄玉。」 2.王宮衛士。因著黑衣,故稱。戰國策˙趙策四:「竊愛憐之,願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官。」 3.僧衣或僧人。教外之人因僧侶常著黑袈裟,故稱僧侶為「黑衣」。 詞:【黑衣】1.黑色衣服。《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天子居玄堂左個,乘玄路,駕鐵驪,載玄旆,衣黑衣,服玄玉。”《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城中矢盡, 巡 縛槁為人千餘,被黑衣,夜縋城下, 潮 兵爭射之,久,乃槁人,還得箭數十萬。”2. 戰國 趙 王宮宿衛常穿黑衣,故用以指宮廷侍衛。《戰國策‧趙策四》:“ 左師公 曰:‘老臣賤息 舒祺 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願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宮。’” 唐 楊炯 《從甥梁錡墓志銘》:“及其從微至著,資父事君,籍丹書之勳業,參黑衣之行伍。”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倩霞》:“且君以弱冠補黑衣,一年之間,得至護衛,誠以王為冰山之靠也。”3.指僧。因僧徒常衣黑袈裟,故稱。《佛祖統記》卷三六:“﹝ 齊武帝 永明 元年﹞敕 長干寺 玄暢 同 法獻 為僧主,分任 江 南北事,時號黑衣二傑。” 真按:國無.詞:【黑衣郎】據 唐 張讀 《宣室志》卷八載: 洛陽 崇讓里 李氏 宅有怪異,無人居。 開元 中,有 王長史 購之以為家。一夕,聞哀嘯聲,見有黑衣人立几上,長史弟射之,嗥叫跳屋而逸。後長史召工修房,於重舍內得一死猿,有矢貫脅,乃悟黑衣人即所見之猿。後因以“黑衣郎”作猿的別稱。 宋 蘇軾 《食荔支》詩之一:“分甘遍鈴下,也到黑衣郎。” ○按此翁公即用蘇此詩故事也.
西新橋
公昔夜登石樓峯,鐵橋石柱撐青空。杖藜歸來鰐湖上,奇思卻夢銘新宮。雕珉盤礎架祥霓,入。屹然石磉如神工。栖禪院僧握手笑,真按:原作上竹下犬-.異:笑之異體 茭藜坐見豐湖豐。裏湖外湖互映帶,城市梵剎相西東。灘曰漱玉洲點翠,大小島嶼青濛濛。烟中雨後倚欄立,不虛明聖湖名同。在杭在潁與在惠,等此十頃玻璃風。槎溪榕泉匪人鑿,神池本與羅浮通。我疑高秋月明夕,堤邊真有公扶笻。真按:原作上竹下卭.即笻之異體.笻此系統字形于下卭或邛會互換也.
六如亭
千偈一轉語,都應如是觀。天花憑認取,霜月本團圞。疎磬斜陽後,空亭木葉殘。真按:好句 不如即景句,玉塔臥微瀾。末五字先生江月詩也。真按:翁方綱與蘇詩
默化堂扁是文忠書。真按:翁方綱與蘇軾
化日舒以長,上明斯下靜。葆茲一寸心,庇彼萬家井。上古耕鑿倫,作息視晷景。迨乎啟情偽,漸乃多機警。魯論聖為政,美尊惡務屏。惠人人不知,變俗俗無梗。夫惟設施善,翻與默者等。粵惟古南交,真按:國無.詞:【南交】指 交趾 。古地區名,泛指 五嶺 以南。因地處南方,故稱。《書‧堯典》:“申命 羲叔 ,宅 南交 。” 蔡沈 傳:“ 南交 ,南方 交趾 之地。” 孫星衍 疏引《墨子‧節用篇》:“昔者 堯 治天下,南撫 交趾 ,北降 幽都 。”一說謂太陽由北向南轉移之處。見《書‧堯典》:“宅南交” 孔 傳。 東西一巨嶺。歲鮮大旱澇,人少甚頑獷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