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May 19, 2010

479

共大小字合四行。此二片皆是鄭覃進表,又一片書“石學生”云云,至“二千戶臣覃”,共十行,是石經尾系銜。真按:翁方綱與唐石經 以上凡五片,務求多拓數本見惠,感甚感甚。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託人採訪金石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方法論-友人惠贈

  注:此札見《復初齋文集》稿本(影印本)第三冊第723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3_復初齋文稿(四)\_000723.jpg

  敬啟者:弟所辦《六書略》四卷,已訖功。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任職情形考-校辦書籍 所有《七音略》元另是一門。真按:翁方綱的聲韻學 真按:翁方綱的文字學 弟處纂校他書,實難冀願真按:斷句可議者-疑當讀作「弟處纂校,他書實難兼顧」!○非也。蓋此既明言七音略,則不宜作他書指也。則此他書實應指纂校之書(未提及之書)才允。故仍應讀作「弟處纂校他書,實難兼顧」才是。難兼顧者,七音略也,以其已提及,故可省略也。 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兼顧! 而去年因未補公費,真按:翁方綱積欠公款? 不敢徑辭,今已叨餐數月,又值辦理一門書稿完竣,□此門將來謄正本,真按:國:繕  部首 糸 部首外筆畫 12 總筆畫 18 注音一式 ㄕㄢˋ 1.修補。說文解字:「繕,補也。」如:「修繕」。左傳˙襄公三十年:「聚禾粟,繕城郭。」   2.整治。左傳˙成公十六年:「補卒乘,繕甲兵,展兵馬。」杜預˙注:「繕,治也。」   3.謄寫。漢˙劉向˙管子書錄:「定著八十六篇,殺青而書可繕寫。」                     詞:繕1shn ㄕㄢˋ〕    〔《廣韻》時戰切,去線,禪。〕1.修補;修葺。《左傳‧隱公元年》:“繕甲兵,具卒乘。” 楊伯峻 注:“繕,修補也。甲兵,指武器。” 北魏 崔鴻 《十六國春秋‧前趙‧劉曜》:“六月,繕宗廟社稷,南北郊於 長安 。”《新唐書‧張嘉貞傳》:“ 洛陽 主簿 王鈞 者,為 嘉貞 繕第。” 李準 《李雙雙小傳‧人比山更高》:“在我們山下邊,有時繕房子,白茅草要一毛多錢一斤才能買到。” 柳青 《創業史》第二部第十一章:“他看見兩邊的草棚屋檐,垂秋後新繕的稻草。”2.備辦;整治。《國語‧魯語下》:“繕貢賦以共從者。”《新唐書‧高郢傳》:“況用武以來十三年,傷者不救,死者不收,繕卒補乘,于今未已。” 清 惲敬 《鴟鴞說》:“ 周公 居東,輯侯封,繕王旅,以障東國也。”3.抄寫。《後漢書‧盧植傳》:“臣前以《周禮》諸經,發起秕謬,敢率愚淺,為之解詁,而家乏,無力供繕﹝寫﹞上。”4.通“ 勁 ”。堅勁。《禮記‧曲禮上》:“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急繕其怒。” 鄭玄 注:“急猶堅也,繕讀曰勁。”5.通“ 膳 ”。參見“ 繕兵 ”。          . 真按:沈津識字功 仍交來填寫篆書並校辦正本,皆所不辭。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任職情形考 其此月公費,真按:識字誤以致斷句標點皆誤!-除此門將來謄繕正本,仍交來填寫篆書并校辦正本,皆所不辭外,○除……外,此句式也! 情願讓與同館現在協無錫鄒編修處。真按:國:修  部首 人 部首外筆畫 8 總筆畫 10 注音一式 ㄒ|ㄡ 1.裝扮、裝飾。如:「修飾」。楚辭˙屈原˙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唐˙李中˙春閨辭二首之一:「塵昏菱鑑懶修容,雙臉桃花落盡紅。」   2.整治、修理,使恢復、合用。如:「整修」、「維修」。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因家裡有幾件樂器壞了,要借重老爹修一修。」   3.建造、興建。如:「修水庫」、「修築道路」。宋˙范仲淹˙岳陽樓記:「乃重修岳陽樓。」       4.涵養、鍛鍊。如:「修身養性」、「修心」。文選˙陸機˙五等論:「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5.學習、研究。如:「自修」、「進修」。韓非子˙五蠹:「今修文學,習言談。」   6.著述、撰寫。如:「修史」。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修易序書,制作春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修書累紙,意寄殷勤。」   7.削、剪。如:「修指甲」、「修鉛筆」。       8.長、高、遠。如:「修長」。宋˙蘇軾˙滿江紅˙東武南城詞:「到如今、修竹滿山陰,空陳跡!」   9.善、美好。唐˙韓愈˙進學解:「行雖修而不顯於眾。」           10.有賢德的人。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後進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   11.姓。如晉代有修肅。             詞:修1xi ㄒ〡ㄡ〕〔《廣韻》息流切,平尤,心。〕1.修飾;裝飾。《楚辭‧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王逸 注:“修,飾也。言二女之貌,要眇而好,又宜修飾也。”2.整修;修理。《書‧禹貢》:“既修 太原 ,至於 岳 陽。”3.特指剪或削,使整齊。 老舍 《四世同堂》四十:“一棵松樹修直了才能成為棟梁。”4.興建;建造。《武王伐紂平話》卷上:“朕欲於宮內修臺一所,高三百尺,上蓋百間閣子,下修千間屋宇。”《七國春秋平話》卷上:“帝從奏,令人修 凌煙閣 ,圖 孫子 於其上。” 陳少白 《興中會革命史要》一:“﹝ 何啟 ﹞很不願意得到他妻的遺產,所以就代他捐產興學,修了一個醫院。”5.學習;培養。《禮記‧學記》:“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 鄭玄 注:“修,習也。”《後漢書‧和熹鄧皇后紀》:“帝知后勞心曲體,歎曰:‘修德之修勞,乃如是乎!’” 巴金 《家》六:“在中學裏他是一個成績優良的學生,四年課程修滿畢業的時候又名列第一。”6.特指修行,指學佛或學道,行善積德。 唐 寒山 《詩》之二六八:“今日懇懇修,願與佛相遇。”《古今小說‧閑雲庵阮三償冤債》:“今生恁般富貴,也是前世布施上修來的。如今再修去時,那一世還你榮華受用。” 茅盾 《陀螺》:“進尼姑庵是打算修修來世,只要能念阿彌陀佛就什麼都成。”7.實行,從事某種活動。《國語‧晉語五》:“ 晉 為盟主,而不修天罰,將懼及焉。” 韋昭 注:“修,行也。”《漢書‧食貨志》:“雞豚狗彘毋失其時,女修蠶織,則五十可以衣帛,七十可以食肉。”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卷十三:“時 薛適 以 汾州 司戶,為 京 西漕司帳官,往修謁,典賓請致參。”又參見“ 修貢 ”。8.編纂;撰寫。《隋書‧儒林傳‧劉焯傳》:“﹝ 焯 ﹞與著作郎 王劭 同修國史,兼參議律曆。”《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乃修書一封,特遣人馳送於 仲翔 。”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顧失常之事,不能絕於人間,即 中國 《春秋》,修自聖人之手者,類此之事,且數數見。”9.設;置備。《國語‧周語中》:“選其馨香,潔其酒醴,品其百籩,修其簠簋……體解節折而共飲食之。” 韋昭 注:“修,備也。”《呂氏春秋‧先己》:“於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鍾鼓不修。” 高誘 注:“修,設。”10.循;遵循。《管子‧九守》:“修名而督實,按實而定名。”《商君書‧定分》:“遇民不修法,則問法官,法官即以法之罪告之,民即以法官之言正告之吏。”11.儆戒。《國語‧魯語下》:“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無廢先人。’” 韋昭 注:“修,儆也。”《國語‧周語上》:“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12.長;高。指空間距離大。《詩‧小雅‧六月》:“四牡修廣,其大有顒。” 毛 傳:“修,長。”修,一本作“ 脩 ”。 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寒空聳危闕,曉色曜修架。”13.長;高。指時間久。 清 袁枚 《新齊諧‧江軼林》:“修短,數也,不論有罪無罪。”14.善;美好。 漢 張衡 《思玄賦》:“伊中情之信修兮,慕古人之貞節。”參見“ 修名 ”、“ 修態 ”。15.指賢人。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贊曰:偉矣前修,學堅多飽。”16.整飭,有條不紊。《南史‧張齊傳》:“ 齊 手不知書,目不識字,在郡清整,吏事甚修。” 宋 葉適 《宜人鄭氏墓志銘》:“家法不教而嚴,家政不慮而修。”17.謂清理前事。《左傳‧哀公元年》:“及 夫差 克 越 ,乃修先君之怨。”《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天子修 吳 楚 時功,乃封 不疑 為 塞侯 。”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趙秋谷》:“ 趙宮贊 ,本與 阮亭 有隙,罷職後,益修憾焉。”18.休整;休養。 漢 袁康 《越絕書‧請糴內傳》:“且 越王 有智臣曰 范蠡 ,勇而善謀,將修士卒,飾戰具,以伺吾間也。”參見“ 修養 ”。19.月在丙稱修。《爾雅‧釋天》:“月在甲曰畢,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參見“ 月陽 ”。20.古代音樂名詞。謂只有鐘鼓之音而不伴以歌唱。《爾雅‧釋樂》:“徒鼓鐘謂之修,徒鼓磬謂之寋(蹇)。”21.通“ 脩 ”。本指乾肉,借指致送師長的酬金。參見“ 修金 ”。22.通“ 羞 ”。進獻。《莊子‧天地》:“孝子操藥以修慈父,其色燋然。” 孫詒讓 《札迻》卷五:“修與羞通……《爾雅‧釋詁》云:‘羞,進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十二卷:“小臣受恩深重,虔修土產微物,表文叩賀天喜。”23.通“ 滫 ”。溲淘,淘洗。亦指經調和而成的柔滑的食品。24.通“ 卣 ”。古代酒器。25.通“ 條 ”。《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有 修侯 周亞夫 , 顏師古 注:“修讀曰條。”《漢書‧周亞夫傳》作“條侯”。26.姓。          . 真按:原稿應係脩字.下才是修! 真按:鄒炳泰 真按:翁方綱的薪水 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的同事 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的同事-鄒炳泰 真按:翁方綱與鄒炳泰 如有音韻等事,有資考核查校者,不妨由鄒君來共析,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時字!-不妨由鄒君時來共析 弟亦不辭其任,但不居其纂校之名耳。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任職情形考-支薪與掛名 緣由敘說明白,以便此月由原衙門支領公費,徑請轉達於總裁(中堂大人)真按:原稿有挪抬. 之前,并行文翰林院將讓出公費真按:插入塗改位置誤判-由將…此句意未完可知此句應在前,不在後也!則此段應作:    徑請轉達於總裁(中堂大人)之前,并行文翰林院將讓出公費緣由敘說明白,以便此月由原衙門支領公費。至懇至懇。專此。 至懇至懇。專此。

  注:此札見《復初齋文集》稿本(影印本)第八冊第889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4_復初齋文稿(五)\_000889.jpg          重讀一遍:      敬啟者:弟所辦《六書略》四卷,已訖功。所有《七音略》元另是一門。弟處纂校他書,實難兼顧。而去年因未補公費,不敢徑辭,今已叨餐數月,又值辦理一門書稿完竣,除此門將來謄繕正本,仍交來填寫篆書并校辦正本,皆所不辭外。其此月公費,情願讓與同館現在協修之無錫鄒編修處。如有音韻等事,有資考核查校者,不妨由鄒君時來共析,弟亦不辭其任,但不居其纂校之名耳。徑請轉達於總裁(中堂大人)之前,并行文翰林院將讓出公費緣由敘說明白,以便此月由原衙門支領公費。至懇至懇。專此。

十一

  晚生翁方綱敬請中堂大人鈞安。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任職情形考史料 晚等所有修改《音韻述微》之第二稿,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任職情形考-校辦書籍 除八庚一部先已送呈外,今將續加修改之九青、十蒸二部恭呈鈞誨真按:標點不當-逗號句號混亂-當作。號! 外孔、李二君所纂稿本一同呈閱。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的同事 茲於六月初旬晚等三人即已分辦上聲起矣,容俟辦完一韻,即謄稿呈閱,真按:翁方綱的聲韻學 真按:翁方綱的聲韻學與辦理四庫全書校辦書籍 伏帷鈞鑒真按:當作"伏惟鈞鑒" 不盡依馳。晚方綱五月二十九日上。

  注:此札見《復初齋文集》稿本(影印本)第一冊第246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142_復初齋文稿(二)\_000246.jpg

十二

  接奉大人鈞札,雒誦循環,如親左右。邇惟老大人動履迪和,與時納祚真按:納祚、納祜,國、詞皆無.國無納祐,詞有納祐:【納祐】猶納福。 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一:“恭惟發運學士,膺時納祐,與國同休。” 真按:沈津識字誤-應係祜字. 曷勝企祝。弟鹿鹿無似,重蒙老大人過為揄獎,蓋拂遑安。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益弗".-益弗遑安 敬申候,真按:沈津識字功 諸惟崇鑒。臨穎馳切不既。弟名丹泐真按:不解之處!真按 真按:疑為"名具泐"之訛.○按原稿確係丹也.或鼎字? 真按:詞無.國無.

  注:此札見《復初齋文集》稿本(影印本)第六冊第164頁。真按::真按 真按:出處註明有誤-164頁無此篇.且第六冊乃1435-1739,無164頁也.○幸有下一篇,即在同一頁也!則此當作1614頁。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6_復初齋文稿(八)\_001614.jpg

十三

  仰惟大人敦篤古誼,於魚門之事備極籌真按:程晉芳交友資料 真按:原字在紙邊,故下大半皆截去.以其露頭及文義忖之,當作畫字!-於魚門之事備極籌畫 至於纖微曲到,凡弟輩之所不及料、不敢料者,皆已承老大人為之擘畫經理,凡在讀書人無不傾心翹首仰誦大人之高誼。弟輩雖罄筆舌,不足以稍為贊美也。至京中一切事宜,必應弟輩為之籌策,斷無可他諉者矣。孰意弟輩智畫之短,語言之輕,實未足以籌其什一。刻下程世兄自京赴陝,真按:程晉芳之子 真按:程晉芳之喪 臨期百費周章,始而京中領帖所得五百之數,真按:詞無.國:領帖 注音一式 ㄌ|ㄥˇ ㄊ|ㄝˇ 喪家接受饋贈財物的回帖 已全用盡。繼而京中同人,弟約竹虛諸公出一知單,真按:翁方綱與曹文埴為程晉芳料理後事 亦數目有限,尚未收齊。凡此皆弟輩之深有慚於老大人者。今因程世兄奔喪之便,不得不一一據實為老大人陳之。再之,老大人之待魚門暨其子輩恩誼之篤,有逾骨肉,真按:程晉芳交友資料 而其兩如君暨其令郎將來南歸,真按:國無.詞:【如君】舊稱他人之妾。《儒林外史》第十一回:“編修公因女婿不肯做舉業,心裏氣,商量要娶一個如君,早養出一個兒子來叫他讀書,接進士的書香。”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釋小補楚語笄內則總角義》:“小妻曰妾……曰如夫人,曰如君。”參見“ 如夫人 ”。 是否能同居和戢之處,弟輩業已再四婉篤商勸,幾於垂涕泣而送之,而看來將來之勢難以畫一。且今四歲之藐孤,真按:沈津識字誤-原稿應又似"".""之頭為界格重掩也.""義較通.--且自今四歲之藐孤 實魚門親體之骨血,將來未知撫育之方,能刻刻如魚門在日否?真按:程晉芳之生卒 真按:翁方綱為程晉芳料理後事 真按:程晉芳的幼子 凡此瑣屑,本不應陳大人之前,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原稿作于! 惟以大人視魚門如親弟兄,視其子不啻猶子,而弟輩在京諸同人所見,又皆臆度懸隔,不能悉中其要。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窽(窾)字! 真按:翁方綱與程晉芳的交情 不特大人之愛眷恩誼出於倫比,抑且有望於老大人之區處教迪,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原稿作並! 使之主僕畏服,有遵循,真按:此字又似""異寫矣!! 不致生乖異,真按:沈津識字功 致有□大人運畫之盛意真按:空圍疑是負字.-致有負大人運畫之盛意○運字可疑,""也未敢必.""應是區字,區畫,以應前區處也!--致有負大人區畫之盛意. 將來程氏一門,世世子孫,真按:沈津識字功 皆感戴生成於無既矣。至於魚門墓志,其世兄已送節略在弟處,弟即為辦起窆石之文,續即寄上呈削。真按:國無.詞無. 若是表墓文,真按:疑有誤! 非大人巨手不可,真按:墓誌銘與墓表有所不同-看來墓表較墓志更有分量了.蓋表在外而顯,誌在內而祕也。 並其遺集諸刻,真按:程晉芳作品出版情形 一一皆在鈞之中,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原稿作鑑! 容再細籌畫條件續上記室真按:國:逐  部首   部首外筆畫 7 總筆畫 11 注音一式 ㄓㄨˊ 1.追趕。如:「追逐」、「隨波逐流」。唐˙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之三:「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2.驅走。如:「驅逐出境」、「逐出家門」、「逐客令」。   3.追求、追尋。國語˙晉語四:「饜邇逐遠,遠人入服,不為郵矣。」唐˙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4.競爭、爭奪。如:「角逐」。後漢書˙卷十七˙馮異傳:「當兵革始起,擾攘之時,豪傑競逐,迷惑千數。」   5.跟隨。唐˙楊發˙殘花詩:「暖芳隨日薄,殘片逐風迴。」   6.依次、按照順序。如:「逐年增加」、「逐條說明」。     詞:逐1zh ㄓㄨˊ〕〔《廣韻》直六切,入屋,澄。〕1.追趕;追逐。《左傳‧隱公十一年》:“ 公孫閼 與 潁考叔 爭車, 潁考叔 挾輈以走, 子都 拔棘以逐之。”《漢書‧李廣傳》:“其先曰 李信 , 秦 時為將,逐得 燕 太子丹 者也。” 南朝 宋 謝惠連 《七月七日夜詠牛女》:“留情顧華寢,遙心逐奔龍。”《新唐書‧姚崇傳》:“臣年二十,居 廣成澤 ,以呼鷹逐獸為樂。”2.驅逐;放逐。《楚辭‧九章‧哀郢》:“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史記‧陳丞相世家》:“其嫂嫉 平 之不視家生產,曰:‘亦食糠覈耳。有叔如此,不如無有。’ 伯 聞之,逐其婦而棄之。” 唐 韓愈 《石鼎聯句詩》序:“ 劉 ( 劉師服 )往見 衡 湘 間人說云年九十餘矣,解捕逐鬼神,拘囚蛟螭虎豹,不知其實能否也?”3.追求;求取。《易‧既濟》:“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南朝 陳 徐陵《鴛鴦賦》:“聞道鴛鴦一鳥名,教人如有逐春情。” 宋 司馬光 《答秉國第二書》:“ 光 欲一一條對,則恐逐枝葉而忘本根,徒費紙札視聽,無益於進道。” 朱自清 《古詩十九首釋》:“他們的來往無非趨勢利、逐酒食而已。”4.競爭;爭先。《韓非子‧五蠹》:“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後漢書‧馮異傳》:“當兵革始起,擾攘之時,豪傑競逐,迷惑千數。” 李賢 注:“逐,爭也。” 唐 韓愈 《春雪間早梅》詩:“逐吹能爭密,排枝巧妒新。”5.隨;跟隨。《楚辭‧九歌‧河伯》:“靈何為兮水中,乘白黿兮逐文魚。” 王逸 注:“逐,從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書證》:“ 張敞 者, 吳 人,不甚稽古,逐鄉俗訛謬,造作書字耳。” 王利器 集解:“逐鄉俗,猶言徇俗。” 宋 賀鑄 《雁後歸‧采蓮回》詞:“羞從面色起,嬌逐語聲來。” 毛澤東 《送瘟神》詩之一:“ 牛郎 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6.依次;一個挨一個。 唐 戴叔倫 《送前上饒嚴明府攝玉山》詩:“更將舊政化鄰邑,遙見逋人相逐還。” 清 李調元 《剿說‧自宋以來多用逐為辭》:“自 宋 以來多用逐字為辭,如逐人、逐事、逐件、逐年、逐月、逐時之類,皆謂隨其事物以為區處,無所脫漏,故云逐也。” 謝雪疇 《“老虎團”的結局》:“沒有大規模的迂回、包圍、分割、穿插,而是逐村、逐屋、逐壕、逐堡的爭奪。”參見“ 逐問 ”。7.強盛,繁盛。《管子‧地員》:“其山之淺,有蘢與斥,群木安逐,條長數大。” 王念孫 《讀書雜志‧管子二》:“《爾雅》曰:‘逐,彊也。’言群木於是彊盛也。”8.放蕩。《荀子‧儒效》:“故《風》之所以為不逐者,取是以節之也。” 楊倞 注:“逐,流蕩也。”9.奔走;奔馳。《文選‧張衡〈南都賦〉》:“於是群士放逐,馳乎沙場。” 李善 注:“逐,馳逐也。”2d ㄉ〡ˊ〕    〔《集韻》亭歷切,入錫,定。〕      見“ 逐2逐 ”。 3tn ㄊㄨㄣˊ〕〔《字彙補》同門切〕    同“ 豚1 ”。         . 真按:沈津識字功 真按:國:記室     注音一式 ㄐ|ˋ ㄕˋ 職官名。掌書記。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復遭董卓之亂,避難冀州,紹用為記室。」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九:「到得開年,越州太守請幼謙的父親忠父去做記室。」     詞:【記室】1.官名。 東漢 置,掌章表書記文檄。後世因之,或稱記室督、記室參軍等。《後漢書‧百官志一》:“記室令史,主上表章,報書記。”《三國志‧魏志‧陳琳傳》:“ 太祖 並以 琳 瑀 ( 阮瑀 )為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軍國書檄,多 琳 瑀 所作也。” 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閭閻嫠婦亦何知,瀝血投書干記室。” 清 袁昶 《輓沈縣丞》詩:“翩翩記室牘,戢戢猶滿笥。”2.秘書的代稱。 許地山 《綴網勞蛛》:“她現在已變主婦底地位為一個珠商底記室了。” 先此略述梗概,餘不備真按:翁方綱與曹文埴為程晉芳料理後事


請多指教(comments)
不須註冊,不必登入,
可匿名留言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