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September 2, 2009

上文 下文  書首

61

1-5藝術創造的意義
摘要
  有關創造的觀念,中國自古以來即有「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的說法,西方則隨時代的變革,所具有的意義也有所不同,一直到十九世紀以後,才視藝術為創造的產物。
  藝術創造,大體而言,完全是一種藝術家有意識的努力,有意識目的的追求,為達到某些目的所作的深思熟慮,沒有固定事先預設的方法。而藝術家在其所從事的創作活動或所完成的作品,常抱持著能有獨創的或新意的表現。
   藝術創造常被歸屬於藝術家的靈感,事實上,靈感並不保證藝術的價值,也不能確定一件作品的完成。靈感與於材料的豐富、經驗與知識的累積有關。它通常存在 於那些已經獻身、致力於講求媒材技巧的藝術家們的身上。一般而言,一件創作作品往往是具有宏大的架構,一部小說、或一曲交響樂、或一幅畫作,因此,當自然 的靈感或構思開始,藝術家必須有意識的去延伸他/她的想法,並持續的去修訂有關的構思、材料、形式等等的考量,一直到作品完成。整體藝術的創造,往往是煎熬而費盡心思的過程。
62

有 關創造的觀念,中國自古以來即有「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的說法,依據《周禮•考工記》的記載:「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聖人之 作也,爍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工,巧也,善其事也。凡執藝成器以利用,皆謂之工。」又言:「工,巧飾也。」由此看來, 藝術創造代表著精巧技藝,是具有特殊才能者方能從事的。
   西方有關創造的觀念則隨時代的變革,所具有的意義也有所不同,在古希臘時期,藝術家主要是根據規則來製作一些事物,當時並不稱為「創造」藝術品,而是 「製作」,其地位不及政治家,只是擁有製作某些器物的技術。自然是最為完美的,藝術家只是美的發現者而已。到羅馬時代,開始有想像或靈感的用語來說明藝 術,譬如,認為詩與藝術的相似性在於想像,詩人作家或雕刻家往往根據靈感來作畫等的觀念。中古時代,已有創造一詞,但非應用在人類的製作方面,創造僅指上 帝的作為,藝術只是收集或攀擬美的事物,此時藝術家的址位並不比過去為高,藝術的製作必須服膺宗教的教義。十五、六世紀文藝復興時代,有關藝術活動是藝術 家的構思、塑造一幅畫、製作一個不屬於自然的形態、實現幻想、超過模仿自然等的創造觀念才逐漸建立,唯創造一詞仍未運用於藝術創作。十七世紀,創造一詞開 始使用於詩的創作,但其他藝術還只是摹擬,並非創造。截至十八世紀,有關創造性的觀念開始在藝術理論中經常出規,創造性常與想像的觀念連結在一起,到十九 世紀以後,藝術才被視為創造的產物,創作一種新的事物﹝33
63

  藝術創造,大體而言,完全是一種藝術家有意識的努力、有意識目的的追求、為達到某些目的所作的深思熟慮,而這深思熟慮是有關形式與技能性的一些媒材的操作處理,藝術家必須仔細的考量其作品的需要,而且作最重要的決定與判斷,這判斷必然是合適而滿足藝術家本身的需求。
   因此,藝術創造的過程,是被藝術家有意識的控制,它是一種深思熟慮的結果。藝術創造不若穿衣、擊鞋帶或打開一瓶罐,它沒有固定或事先預設的方法。相反 的,它比較傾向於即興的,而且具有可變更的藍圖,由藝術家決定取捨,並處理操作一些原始素材如字、大理石或音,以達到其目的。藝術家創作時也許有許多錯誤 的開始,他可能必須不斷的嘗試與否決許多的變通方案,直到適合目標的需求為止,而且往往非到最後,藝術家的目標才能明確,並且透過創造的過程進而擁有使用 這些媒材的技能。
  藝術家對其所從事的創作活動或所完成的作品,常抱持著能有獨創的或新意的表現。藝術創造常被歸屬於藝術家的靈感,誠如希臘學者柏拉圖(Plato)在〈對話〉("Dialogue" —文中談到,藝術家創作時是被靈感所鼓舞的,被啟示的﹝34﹞。當靈感浮現時,創作的力量支配著藝術家的意志。然而,事實上,靈感並不保證藝術的價值,也不能確定一件作品的完成。美國詩人豪詩蒙(Housman)在其著作〈詩的名字及其本質〉("The Name and Nature of Poetry")文中,就其自身的創作經驗述及,當他創作一首詩時,
64

其中詩文的產生,他說:「當我穿過Hampstead Heath角落的時候,其中的兩節詩文突然湧入腦際,彷彿它們是被印出來似的。」﹝35﹞但是同一首詩中的另一節詩文,卻花了他一年的時間去完成。
  靈感與材料的豐富、經驗與知識的累積有關。它通常存在於那些已經獻身、致力於講求媒材技巧的藝術家們的身上。一般而言,一件創作作品往往是具有宏大的架構,一部小說、或一曲交響樂、或一幅畫作,因此,當自然的靈感或構思開始,藝術家必須有意識的去延伸他/她的想法,並持續的去修訂有關的構思、材料、形式等等的考量,一直到作品完成。
  當我們述及藝術創作是富於技巧的、有目的的,常常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以為藝術家是處於一種簡單駕馭材料的狀態之下完成作品。然而,實際上,藝術創造不同於、也不僅只於技法的示範、或材料的處理而已。整體藝術的創造,往往是煎熬而費盡心思的過程。誠如規代詩人史賓德(Spender)在〈詩的製作〉("The
  Making of a Poem")文中談到:「我非常害怕寫詩,……」(I dread
  writing poetry,…),理由是因為:「一首詩作是一可怖的旅程,一種全神貫注於創作想像的可怕努力。」(A poem is a terrible journey a painful effort of concentrating the imagination.)﹝36
  日本美學家赫田鵬信在其《藝術概論》書中主張,藝術品的完成,是先有內創品才有外創品,二者缺一不可。內創品,是指在創作活動中,藝術家心中蕴蓄美的意象的完成;外創品,是指運用媒介將此美的意象具體表現出來。由內創品而至外創品完成的歷程,即是藝術的創造﹝37
65

。一件藝術品完成的時間,雖有快慢的差别,但與作品的價值並無關係。換言之,創作的時間快,並不代表價值高,同理,創作的時間慢,並不代表價值低。
   舉中國畫史為例,據說,唐代畫家李思訓與吳道子同畫嘉陵江三百里山水的優美景致,李思訓擅長金碧、著色山水技法的表現,風格細膩綿密;吳道子則擅長水墨 淡染,行筆雄故。结果,李思訓經數月方完成作品,而吳道子在一日內便完成,可是二者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同等重要,二者對於繪畫方面的貢獻各具價值。所 以,一件藝術品的價值,完全存在於其自身,和它如何被創造的過程並不相關。
  藝術創造的過程
  ↑↓
  內在的思想與感情
  ↑↓
  藝術家創作的衝動→具體的媒介→藝術品外在的自然人生
  ←———(內創品)———→←—-(外創品)———→
【見原文】
  藝術家創作的時候,往往離不開其自身,以及周遭外在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主要包括個性、環境、時代精神。
   個性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性情,依此決定每個人的好惡,也就影響每位創作者在創作時的態度。藝術作品是作者內在精神的表現,而每個人因個性的差異,所表現的 內在傾向也就有所不同。環境是指地理、社會、民族性等等的因素。藝術家們生活於各種不同的環境之中,環境中的社會制度、文物、習俗等,給予藝術家多方面的 感染
66

,至於其所生長所處地理上的因素、或本身所屬的民族特性,亦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其創作,進而產生獨特的藝術表現。
  時代精神是指藝術作品中,除了表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之外,同時也表現了他/她那個時代大多數人的思想、感情。因此,當時代的特性變遷,藝術的表相與素材也隨之不同。
  這些因素,無論是內發或外來,都可能在作品中一一顯現。
67

1-6藝術創造的過程
摘要
  藝術家從事藝術創造,從意象的蘊育到表現,所經驗的歷程是為藝術創造的過程,亦即所謂從內創品到外創品的完成。這過程,大體上可包括觀察、體驗、想像、選擇、組合、表現等六項。
  壹、觀察
  以感官覺知,並了解外界物象。
  貳、體驗
  以經驗或經歷,去體會、認知人生中的各種物象。
  參、想像
  經思維去聯结、組織、或重組某些舊的經驗、觀念、或物象等而成之再生的表象。
  肆、選擇
  去蕪存菁的取捨。
  伍、組合
  一種安棑、結構或構圖。
  陸、表現
  外在形式的落實。
68

   藝術家生長、生活於社會之中,其自身的因素與外在的因素,或隱或顯的影響其藝術創作。從自然與人生中,藝術家汲取創作的靈感,蕴蓄創作的意象。靈感有助 於創作的產生,但一件作品的完成,需要持續與努力。徒靈感的啟發、持續與努力,直至作品成形的過程,是從意象的蕴育到表現,為藝術創造的過程,亦即所謂從 內創品到外創品的完成。這過程,大體上可包括觀察、體驗、想像、選擇、組合、表現等六項。
  壹、觀察
   是指以感官知覺接觸,並進而了解、認識外界的物象,一種注重物理現象的存在與認知之行為。藝術家對於其生活周遭的事物,往往能以敏鋭的觀察而有所反應。 譬如,某件事物對一般人而言,可能是平凡無奇的,但對於感覺敏鋭的藝術家而言,則可能是意義非凡的。這種差別,可能基於一種不同觀察事物的態度與方法。一 般而言,藝術家對於外界事物的觀察方法,可以歸納為細節式、大體式與重點式的觀察法。
  細節式的觀察,是以分區、串聯、地毯式的搜尋方式,仔細的考察事物的特點,從部分到部分,從部分而整體,或從整體到部分等,不斷觀望察知的過程,以徹底把握事物的特質。
  大體式的觀察,是以流覽的方式掌握事物整體的感覺,或印象。
  重點式的觀察,是以專注而深刻的方式,覺知事物的部分或整體的特徵。
69

  藝術家創作時,往往是自然的或有意的依其需求,採取合適的態度與方法去觀察事物。觀察事物時,因所參考對象的不同,對於事物特質的認識,可有直接的參與和間接的了解。譬如,一位畫家經過一片草原,觀察了知更鳥或棲、或展翅、或啄食的各式姿態,這時,他/她是宣接參與對知更鳥的認識;當這位藝術家覺得不足,再去搜尋察看有關知更鳥書面的資料,此時他/她是間接的了解知更鳥的特性。
  觀察有助於對事物的深刻認識,是藝術家「感於外」的必經步驟。
  貳、體驗
   以經驗或經歷,去體會、認知人生中的各種物象,注重心理的現象。因個人情緒、個性的差異,對於外界變化萬千事物的體會、認知也就不盡相同。一位偉大的藝 術家,往往必須具備廣泛的人生經驗,以及深刻的知識。譬如,創作一件雕塑作品,藝術家除了必須了解既存的雕刻作品之外,往往他/她必須實地的去觀察、體驗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百態,以豐富其經驗與知識,增廣創作的資源。
   體驗具有兩種作用,一為自我客觀化的反省,一為物理人性化的外射。自我客觀化的反省,是指將自我化為客觀的對象,設身處地的去設想、了解客觀對象的特 質。物理人性化的外射,是指將自身的情感、思想投射到客觀對象,而使客觀的對象仿如具有人性的生命力。經由這兩種作用的交替,足以深刻體會、認知人生中的 各種物象
70

。誠如中國清末民初的文學家王國維在其《人間詞話》中的指認:「詩人對於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這即是一種體驗的過程。
  參、想像
  心理學上指再生的表象為想像,經思維去聯結、組織、或重組某些舊的經驗、觀念、或物象等。因此,記憶是想像的基本能力。想像有賴思維的運作,而思維的運作,則有賴前記憶來提供材料。
   當藝術家從觀察、體驗所得來對於事物的認識,累積成為其創作資源的寶庫時,這寶庫中的資料,往往不期然、或被藝術家有意的運用其記憶,而浮現於藝術家的 腦海,這時,雖然事物已不存在於眼前,但其影像乃能浮現,即由於想像的能力。甚至於,各片段經驗的聯結,更有賴於想像的作用。一位藝術家在感覺自然事物, 產生印象,進而形成意識的知覺活動中,其想像力即扮演著連貫與提昇的角色。
  中國東晉畫家顧愷之在其繪畫理論〈論魏晉勝流畫贊〉中談到:「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臺樹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此遷想就是強調想像力是畫家神思的基礎,歷代以來,繪畫的高致在於氣韻生動,而氣韻生動有賴於遷想妙得。
  在藝術家從事創作時所運用的想像,為一種創造性的想像,把生活經驗所得的種種事物的形象或觀念,作為創作的材料加以取捨整理,而造成新的事物或觀念
上文 下文  書首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