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
。蘊山合諸和作為卷,而以運使朱公詩并予詩同勒於石,為《續禪智唱和集》。予考文簡以順治庚子至揚,康熙乙巳內遷。其訪禪智詩,刻在辛丑而成之則在乙巳,真按:王士禛著作考 真按:王士禛之仕履 所謂禪智唱和集者乃乙巳內遷時七月將登舟,諸名士祖餞之作。初名《禪智錄別詩》者也。今蘊山亦奏最入覲,真按:謝啟昆的政績 真按:謝啟昆之仕履 邗上諸君送別之情當亦同之,而都門有予與芝岩先已裝軸相待,真按:范來宗 真按:國無.詞無.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上冊)(373 / 966)芝巖:呂憲瑞、范來宗、程丙熙、屠粹忠、壽耆、顧汧(911 / 966):芝巖:何源、季公麗.無芝岩也. 沈津翁譜有「〈范芝岩、王石臞、饒桐陰三庶常同日請假南歸,將同過蘊山郡齋,賦此八詩寫一卷子〉」,則應即范來宗也. 此則文簡當日所無也。真按:謝啟昆與王士禛 爰盡錄文簡是集中有關禪智之作於卷,真按:翁方綱與謝啟昆 真按:翁方綱與王士禛 而次其答碩公二絕韻,真按:疑指「和碩簡親王」. 「七月十四日,駕幸古北口外,寅刻,百官跪送於東華門,和碩簡親王從。 ….. 凡遇垂象示儆,必實修人事,以答天戒。頃欽天監奏,推日食,當在三十一年正月朔日。 … 」(《居易錄》《居易續談》 清·王士禛- 文化長河- 春秋中文社區軍事春秋 … )先邀芝岩和之。真按:翁方綱與范來宗
773
書查初白中山尼詩後真按:翁方綱與查慎行
774
予昔嘗與上海陸耳山論及初白此詩,耳山亦以為此詩不必作也。真按:翁方綱與陸錫熊 真按:陸錫熊與查慎行 然予雖心識之,而未有實證。真按:翁方綱的嚴謹 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 今來山東詳攷之,乃知其非實也。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親臨其地-田野調查 漁洋集中有〈不得荔裳妻孥消息〉詩,真按:一作「久不得荔裳妻孥消息」『王漁洋有《久不得荔裳妻孥消息》詩,中云“九原悲馬鬛,八口寄蠶叢”,此篇結語亦復雲然,猶見古交道焉。○張堪卒於官,無托妻孥事,此約略語。) 蒼梧雲蓋寺訪無可上人 …』(清詩別裁集)真按:王士禛與宋琬 在康熙十九年庚申之春,而荔裳歿於京師在十三年甲寅。吾鄉王侍郎景曾為宋公撰墓志云「公北上時眷屬數十口在蜀中,真按:王景曾 真按:王景曾與宋琬-「宋琬墓誌考Study on Song Wan's Epitaph-作者:宋磊,範韶華,孫鈺瑋 - 簡 - [ 轉為繁體網頁 ]宋琬病逝後,其學生王熙曾為其撰寫墓誌銘,詳述宋琬生平事蹟.新發現的這塊由王熙之子王景曾撰寫的墓誌,著重描述了宋琬死後家庭狀況的演變,補充了第一塊墓誌所沒有的內容,通过对新墓志的考证,纠正了历史文献中的错误,增加了新的史料内容. …,」瀕於死者屢矣,卒獲保全得歸,無一散失者。」蓋在公歿八年之後,而漁洋作此詩時尚未之知也。初白此詩乃作於二十一年壬戌,則正是宋公家屬甫北歸時,而宋公行略云「女一適廩生王成命」,真按:宋琬傳記資料 真按:宋琬之家世 皆其全家歸後之事,與初白所敘不相應矣。惜耳山已逝不及聞此語,而益見文士隨所見聞率爾落筆者為可戒也真按:真按:翁方綱作品編年 真按:翁方綱之悔 真按:陸錫熊之生卒 君子之過
775
。初白詩近日頗熟人口,慮其流傳既久遂成荔裳身後一大憾事,故不得不詳攷而具著之。真按:多一篇多一篇之損矣 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得不 真按:翁方綱的著作方法論-著作目的論 真按:翁方綱與宋琬 真按:翁方綱與查慎行 真按:宋琬傳記資料 真按:君子之憂-君子有終身之憂
775
書李石桐重訂主客圖後二首真按:李憲噩
高密李君所撰重訂主客圖大意以學詩當先學五律而後及於七律,真按:李憲噩 其述嚴滄浪謂七言難於五言,真按:嚴羽 又譏今人專務七律而不知五律,此皆中窽之言也。然謂先學步而後趨,以見當從五律入門則非也。真按:翁方綱的詩學 真按:翁方綱對李憲噩的批評 五律雖較七律少二字,似易於成句乎,然其精詣正復何減七律?故不能知五古之上下源流者未有能為五律者也。真按:翁方綱的作詩方法論 且先以五言古詩論之,五言古詩漢魏以上區為高格,唐宋以下區為變格,此非知言者也。真按:翁方綱對李憲噩的批評 且如漁洋之五律即遜於其七律,何者真按:翁方綱對王士禛詩的批評
776
?漁洋先生胸中固已界劃漢魏以上、唐宋已下五古為二派矣。其於五古所見如此,宜其五律之不能造微也。豈惟漁洋哉?真按:翁方綱對王士禛詩的批評 今欲精選五律,在唐則杜公而外有幾人哉?惟義山、樊川耳。真按:李商隱、杜牧 真按:翁方綱與李商隱 真按:翁方綱與杜牧 真按:翁方綱與杜甫 李君之為是選也,其言曰「取晚唐之近於中唐者」,此一語已走樣矣。真按:一語定江山 夫中唐十子之五律皆已漸即於平弱矣,而何晚唐近中唐之足云哉?真按:翁方綱的詩史觀 不曰取唐人之近杜者,而曰取晚之近中者,適見其中無主見而已。真按:翁方綱的詩學 真按:翁方綱對李憲噩的批評 吾則謂義山、樊川二家五律初不襲杜而能造其微處,故自盛唐諸家而後七律尚多名篇,而五律漸少矣。真按:杜牧與杜甫 真按:李商隱與杜甫 張、王自當以其樂府為主,真按:張籍、王建 而今乃取其五律,此則非持平之論矣。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平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妄作 至於宋賢東坡、山谷、放翁亦五律稍減於七律真按:真按:翁方綱與蘇軾 真按:翁方綱與黃庭堅 翁方綱與陸游
777
。遺山以下則更無五律,惟虞道園有數首耳。真按:翁方綱與虞集 真按:翁方綱與元好問 近日所謂南施北宋者,宋固不足論,真按:翁方綱對宋琬的批評 施愚山七言實無足取而五言尚或近似者,正以其易於藏匿乎。學者豈得因易學而先攻之乎?真按:翁方綱對施閏章的批評 若人皆準李君是言,皆務五律之易成而競效之,則其弊較世之務為七律者不更甚乎?真按:翁方綱對李憲噩的批評 此或在偶然一家專力五言未為不可,然亦當從五古精熟上下門逕而後五律不致率易,此亦非可以概通才學古之大凡矣。真按:翁方綱的詩學 吾則謂學詩者宜先博取七言引伸氣格,推蕩才筆,既有成局而再斂之以入五言,則必不肯苟落筆矣。即如學正楷,必先從寸外大楷寫定而後細入蠅楷,真按:前有「方忠文公正學先生自書憶釣舟七律,寸外大行艸」,則知彼寸外之義矣. 亦即此一理耳。真按:翁方綱的書法理論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教學 真按:翁方綱的作詩方法論
778
即以五律言之,以唐賢五律言之,自當以右丞為主。知以右丞為主矣,然後知以少陵為主。真按:翁方綱對王維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對杜甫的評價 真按:王維與杜甫 此二語者則已發其大凡矣。何為先右丞也?曰右丞千古五律之正則也。真按:翁方綱的詩學 真按:翁方綱對王維的評價 然則少陵其稍變者乎?非也,右丞五律玉色金聲,千古無出其右者;然而天地之元氣至杜而其祕乃盡發耳。真按:王維與杜甫 且如一題之作拓為數篇,非杜不能也;開合起伏之章法,非杜莫備也。只此二家而五律盡矣。真按:王維與杜甫 五言古詩亦以右丞開先,而少陵繼之,真按:王維與杜甫 自三百篇而下,二雅三頌之復作也,舍是其焉歸哉真按:此字猶本書之荼字,上一橫短小偏右而近于無者.似點也. ?雖謂古今五言詩至此而臻至極何不可也?真按:王維與杜甫 然而北征後之有南山也,有白之悟真寺也,有小杜之杜秋詩也。真按:翁方綱對杜牧的評價 天地間文字之必不可無者,則五律亦當繼右丞、少陵而續選之
779
,吾則實不敢多說矣。不得已則惟義山、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得不-關鍵字 樊川二家寄託深厚,猶風人之義也。真按:翁方綱對杜牧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對李商隱的評價 人第知讀義山〈籌筆驛〉七律,而豈知讀小杜籌筆驛五律乎?人第知讀白香山樂府,真按:據眉批校注補入.續修四庫本無之. 真按:翁方綱對白居易的評價 抑亦知讀義山有感五律乎?右丞、少陵之後可以遠問風雅遺蹤者,惟此而已矣。唐宋而後必不得已而欲及於五律,則王半山略取數章,真按:翁方綱對王安石的評價 東坡、山谷尚甚少也。真按:翁方綱與蘇詩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慎 放翁萬首中七律尚多,五律之可讀者百之一二耳。真按:翁方綱對黃庭堅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對蘇軾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對陸游的評價 惟虞道園五律能追齊梁已上者,尚或近之。真按:翁方綱對虞集的評價 若必欲合賈長江、姚武功之輩而收之,則吾不知矣。真按:翁方綱的詩學 真按:翁方綱對姚合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對賈島的評價 將謂欲備家數乎?欲補遺乎?實甚無所補益者也。真按:翁方綱對李憲噩的批評 天地文明精粹之氣,世運日推,人才日啟,而音聲節奏之長短高下漸推漸遠。
「乎」下「抑」上脫「人第知讀白香山樂府」九字。真按:眉批
780
故後世之為七言者多於五言,此亦不得不然之勢。真按:翁方綱的勢論 真按:翁方綱的詩史觀 今時人之務為七律者固其弊矣,真按:今日學者之通病也! 真按:翁方綱對學者的批判 而救弊之法不在乎此。欲救七言浮濫之弊,則惟勸高才善學者先以治經為本,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善學者 窮理養氣為之根柢。真按:翁方綱詩的特色 真按:翁方綱詩的毛病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與考證學 真按:翁方綱的理 真按:翁方綱的肌理說 而既言學詩,則必上由三百篇積基漢魏,精熟盛唐諸大家,尤以杜詩為古今上下萬法一源之處。真按:翁方綱對杜甫的評價 人惟內養充實,則不醫病而病自去矣。真按:翁方綱的作詩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 今欲矯時人之務七律者而專取五律,又必專取中晚唐之五律,而於晚唐中反刪去義山、樊川,且譏義山淫豔,此正是以目皮相者,而謂之論詩,此何說哉真按:翁方綱對李憲噩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李商隱的理解 真按:翁方綱的詩論 真按:翁方綱對李憲噩的批評
780
書詩鈔小傳後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甌寧鄭君方坤所為詩鈔小傳凡百五人,真按:原文有缺末筆諱.下同. 真按:鄭方坤 其於閩人不專主林、高十子之派,真按:林鴻、高棅 真按:謂閩中十子也.林鴻、高棅、王偁、陳亮、王恭、唐泰、鄭定、王褒、周玄、黄玄. 而其於明季諸作者亦不能盡廓除李、何、王、李之餘習真按:真按:李夢陽、何景明、王世貞、李攀龍 翁方綱與明七子
781
,然其學富而閱歷深,心平而識力正,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平 無愧於英靈間氣之編已。真按:翁方綱對鄭方坤的評價 國家百年以來作者正當極盛之時,真按:原文有平抬. 如江左、山東、山西次第編其土風,卽以梅會、松陵、宛陵亦各輯其篇什,而是鈔獨不專輯閩人之作,揆其用意,不肯以方隅限格調,為尤足傳也。真按:翁方綱的詩學 真按:翁方綱對鄭方坤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的格調說 昔江文通擬古而以河外、真按:江淹 江南、關西、鄴下區別甘辛丹素之旨,而所擬諸作則徑路分而原委合,是分軌即通塗也。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批評 正惟不限方域,不區流派,而用心更益精審也。若諸家論詩或至崇玉溪之華而憾豫章之質,其甚者竟至見杜體之大而斥其開宋元之漸,此等岐說豈容涉吾几席真按:真按:翁方綱與黃庭堅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代表作 真按:翁方綱與李商隱 翁方綱與杜甫
782
?為其詩作傳即是為其人立傳,方欲闡發忠孝,激揚人倫,而出言可勿慎乎?真按:翁方綱的經世學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慎 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再以傳體言,則豈惟傳奇小說字句不可涉牽,真按:國無.詞亦無.蓋即牽涉之倒文爾. 真按:翁方綱對小說的態度 即駢儷字句入於傳中亦是明末人惡習。真按:翁方綱對駢文的態度 真按:翁方綱對明朝學術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的文論 真按:翁方綱的作文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批評 然吾讀是編,愛其大局,服其公論;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平 所憾者詩理之所以然未能以示後學,真按:翁方綱的肌理說 真按:翁方綱的理 真按:翁方綱的詩理 而作傳詞句,其小焉者也。真按:翁方綱對鄭方坤的評價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