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September 2, 2009

512

。其令嗣昨甲戌春北上,問以此事(馮士履,字子坦,欽州選拔貢生)真按:馮士履傳記資料 真按:馮敏昌之子 ,并出小篋所藏殘本視之,則云與此印樣無二,因與訂定託其覓妥便寄此書來借抄,必還之也,嗣又兩歲無信。昨南海葉雲谷(名夢龍,真按:葉夢龍 刑 部主事)北來,因託葉君致小札,再申前訂,而今又歲許,杳無音耗,揆其意慮長途託人攜帶,恐致浮沉耳。此則過慮之至矣。幸逢大人博雅嗜古,誠信孚於學侶, 是以必須奉求大人婉言設法謀一借至羊城,許之以約在幾時必還之,則此書即奉懇大人選工於羊城重梓之。若能照揚州摹刻《隸韻》之法,更為精妙矣。真按:翁方綱對阮元刻劉球《隸韻》的評價 真按:阮元的文獻出版學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採訪心理學 真按:翁方綱與阮元的文獻採訪學與出版學 不則用刻工之字刻之,總得期於今日復見施、顧注之全本(宋牧仲刻,只稱施注,世竟不知顧景蕃也)真按:顧禧 真按:一作景繁! 真按:宋犖與施元之、顧禧注蘇詩 真按:宋犖之失 。即使其原書不能借至京師,而此書得遇大人精鑒,其視宋漫堂之傳誦藝林,豈止超軼什百倍乎?一有借到之期,求即先示一信,弟欲作小詩記此,再容寫以奉鑒。坡公在前,施、顧、傅在後,神明鑒誓,非區區之鄙誠所能仰企耳。弟方綱又頓首。
  附致欽州馮世兄一札。癸酉拔貢生,馮名士履,字子坦。
  注:阮元——字伯元,號芸臺。儀徵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官至體仁閣大學士。輯有《經籍纂詁》,校刊《十三經注疏》,彙刊《學海堂經解》等,著有《揅經室集》。此札見上海圖書館藏《重鐫金石錄十卷印》翁氏稿本真按:疑有誤! 真按:本書引用材料
512
致何元錫
  敬候夢華三兄近禧。前次承惠寄吳門所鈎摹《孟法師碑》廿五字,此方見真矣,至感至感。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何元錫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何元錫-孟法師碑 彼時匆匆未及回答也。久聞此二帖,自繆氏售出,但不知尊札所云巨家者,姓氏能見示否?再能便中更為多鈎出數行否?真按:翁方綱的文獻採訪學與目錄學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採訪心理學 無厭之請,曷勝感荷,真不啻一字百朋之惠耳。屬題二詩,草草奉上。真按:何元錫求翁方綱題詩 其《化度》,則據札內所開行款闕泐之狀,弟竟見過如此一樣二本,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何元錫-化度寺碑 一 是元末明初王孟揚所藏(王偁,字孟揚,亦稱王虛舟),一則元代名賢趙松雪,以下凡十三跋,載於檇李《郁氏書畫記》者,弟亦得借觀之。此二本行款闕泐,與今 尊札所見者,竟是一模一樣。此本雖經元代名公鑒賞,然是宋翻宋拓者,今就弟所記出可憑據之處,開出數條,粘作小冊寄覽,以資印證,務乞便中再將此本借來一 對,是否即此所開出數條之本,再求示知,以慰懸念,至要至要。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何元錫-化度寺碑 真按:翁方綱對化度寺碑的鑑定 若便中見宋芝山,祈代致欲借觀其所藏定武《蘭亭》,務求覓妥便見寄,此刻不及寫專札也。真按:翁方綱對定武本蘭亭集序的研究 真按:翁方綱請何元錫代借宋葆淳所藏定武本蘭亭集序 諸惟珍攝不具,臨穎馳切。二月十二日。方綱頓首。
  注:何元錫——字敬祉,真按:何元錫傳記資料 號夢華,又號蜨隱。浙江錢塘人。監生。候補主簿。精於簿錄之學。家多舊書善本,嗜古成癖,素有狂疾。著有《秋神閣詩鈔》。此札見於《蘇齋題跋》卷上,為《叢書集成》本第1613冊。
512
致何裕誠真按:真按:翁方綱與何裕城通信 真按:原稿實題〈七月底於南康覆何中丞〉. 篇題之誤-當作致何裕城!
  弟在省兩月,夕追陪,真按:沈津識字誤-原稿似旰字.俟再考.今無心再讀書矣,先寫博士論文為要.亦知有此博論,亦不得不急就章矣。嗟奈何。書未讀完,亦得上架了。   ○忽有靈感,應係昕字也.翁亦常語,豈公照我?-弟在省兩月,昕夕追陪    ○然亦非前筆畫也.仍俟準據! 荷大人惓惓之誼,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仰字.-仰荷大人惓惓之誼 真有積思盈懷,而面見轉無多語者。真按:翁方綱與何裕城的交情 握別以後,日深懷想。邇惟動定綏和,諸申康迪。正擬肅緘馳視問,而鈞誨適至,得悉近日辦運米石,并協撥火藥一切事宜,種種曲籌,悉入聖明鑒照之中。更承示奏籌辦協運湖北米石一節,此誠公忠體國,不辭勞心、勞力之誼,弟實更深佩服之至,并非泛常諛贊語也。真按:翁方綱不喜應酬 真按:翁方綱創作的原則-不說空話 弟於八月二日試南康事竣,初四日可抵九江,一切粗叨平順。專此附聞。秋竟微涼,伏惟眠食珍攝。臨穎馳切。
  注:何裕誠——字福天,真按:何裕城-誠字誤也. 真按:當作城! 真按:國: 誠  部首 言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13 注音一式 ㄔㄥˊ        1. 真心真意。新唐書˙卷一九二˙忠義傳中˙張巡傳:「士感其誠,皆一當百。」       2.真實無妄﹑忠實不欺。如:「誠摯」﹑「誠樸」。管子˙乘馬:「故非誠賈,不得食于賈;非誠工,不得食于工。」                3.的確﹑確實。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傳:「於是黃歇乃說應侯曰:『相國誠善楚太子乎?』」              詞:誠1 chn ㄔㄥˊ〕〔《廣韻》是征切,平清,禪。〕       1.誠實;真誠;忠誠。《易‧乾》:“閑邪存其誠。” 孔穎達 疏:“言防閑邪惡,當自存其誠實也。”《禮記‧學記》:“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 孔穎達 疏:“誠,忠誠。”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 文種 誠於 越 ,而伏劍於 山陰 。 越 人哀之,葬於 重山 。” 唐 韓愈 《為裴相公讓官表》:“陛下知其孤立,賞其微誠,獨斷不謀,獎待踰量。” 周恩來 《論中國的法西斯主義——新專制主義》:“他強調誠,但他是最不誠的。”2.真實。《韓非子‧顯學》:“皆自謂真 堯 舜 , 堯 舜 不復生,將誰使定儒、墨之誠乎?”3.實 情;真情。《史記‧孟嘗君列傳》:“今 齊王 以毀廢之,其心怨,必背 齊 ;背 齊 入 秦 ,則 齊國 之情,人事之誠,盡委之 秦 , 齊 地可得也,豈直為雄也!”《晉書‧戴若思傳》:“﹝ 王敦 ﹞曰:‘吾此舉動,天下以為如何?’ 若思 曰:‘見形者謂之逆,體誠者謂之忠。’” 宋 李漳 《多麗》詞:“細追思,深誠密意,黯然一晌銷魂。”4.心志專一;專一的心志。《呂氏春秋‧精通》:“ 伯樂 學相馬,所見無非馬者,誠乎馬也。” 漢 賈誼 《新書‧道術》:“志操精果謂之誠,反之為殆。” 唐 韓愈 《學諸進士作精衛銜石填海》詩:“鳥有償冤者,終年抱寸誠。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難見,區區命已輕。人皆譏造次,我獨賞專精。”5.謂使之專誠;使之真誠。《孔子家語‧哀公問政》:“誠之者,人之道也。” 明 高攀龍 《大學首章約義》:“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6.真正;確實。《孟子‧梁惠王上》:“挾 太山 以超 北海 ,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三國 諸葛亮 《前出師表》:“今天下三分, 益州 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宋 葉適 《朝議大夫蔣公墓志銘》:“以臣所見,誠有窘迫之縣,曾無窘迫之州。”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 語堂 為提倡語錄體,在此幾成眾矢之的,然此公亦誠太淺陋也。”7.假如。《管子‧幼官》:“舉機誠要,則敵不量。” 南朝 鮑照 《代空城雀》:“誠不及青鳥,遠食 玉山 禾;猶勝 吳 宮鷰,無罪得焚窠。” 宋 王安石 《上皇帝萬言書》:“陛下有恭儉之德,有聰明睿智之才,有仁民愛物之意,誠加之意,則何為而不成,何欲而不得?”8.通 “ 請 ”。《晏子春秋‧雜上二四》:“ 嬰 聞之,省行者不引其過,察實者不譏其辭, 嬰 可以辭而無棄乎! 嬰 誠革之。” 張純一 校注引 王念孫 曰:“案‘誠’讀為‘請’……‘請’與‘誠’聲相近,故字亦相通。”《戰國策‧趙策三》:“王曰:‘誠聽子割矣。子能必來年 秦 之不復攻我乎?’”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 子貢 曰﹞:且夫畏 越 如此,臣誠東見 越王 ,使出師以從下吏。”          . 號惺庵。浙江山陰人,煟子。真按:何裕城與何煟 讀書有異稟,乾隆間以例捐道員,授山東督糧道,調河南河北道,移江南河庫道、淮徐道,累擢河東道總督,官至河南巡撫、陝西巡撫、安徽巡撫。生於雍正四年,卒於乾隆五十五年。此札見《復初齋文集》稿本(影印本)第七冊第1918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7_復初齋文稿(九)\_001918.jpg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