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June 11, 2010

54

,《經世文編》選材時,自然是『凡高之過深微』者,

『皆所勿取』,這代表著形上學的取消。魏源似乎意識到,若不擺脫儒家道德形上學的牽連,經世之學不能形成一門獨立的學問,也無法在歷史上取得與宋學、漢學分庭抗禮的地位。

54

    《經世文編》雖卷帙繁浩,但就思想史言,前面十四卷的『學術』與『治體』兩部分足可代表,這一範圍的內容大要與綜合分析,已有長篇專論(51)。

54

前文既已假定《經世文編》的經世思想是以顧亭林為典範,下面就以亭林的經世思想為標竿,一窺《經世文編》前十四卷的大意。

54

    (一)經世的目標

    亭林的「明道救世』,本為漢儒『通經致用』的延續,漢儒以〈禹貢〉治河,以〈洪範〉察變,以《三百篇》當諫書,以《春秋》斷獄等義,《經世文編》所錄閻若璩(16361704):

〈潛邱劄記〉、趙翼(17271814):<唐初三禮漢書之學>以及王昶(17251806):<經義制事異同論>等(52),皆反復加以闡明。

其中尤以王昶之文最能發揮魏源『道存乎實用』之旨。王文開宗明義就標出「古無經術治術之分也,必衷諸道,道者所以制天下之事」。 他認為後來所以會使『經』與『事』判然為二,主要是由於儒者治經流於「迂疏無實用』。結果使『聖經終以虛文傳世』。『道者所以制天下之事』,即『明道救世』的另一種說法。既主張經術就是治術,所以無論何代何人的經學,如不能以實用為目標

55

,自無價值可言。

    提倡經世之學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從歷史上找出這方面的典範人物。《經世文編》卷十四選了幾篇推崇歷代名臣名相的文章,其用心即在此。如沈近思(167l1727)的〈重刻陸忠宣公奏議序〉,說「公有奸蠹一書,直言不諱,九死不辭,其忠誠激烈,已足碎奸邪之膽,而百世之下,聞公之風者,尚可激濁揚清』,但惋惜他『生不逢時,不能盡其所學,以究其用』(53)。另一位能盡其所學,又能究其用的張居正,在生前卻被世人目為權臣,林潞的〈江陵救時之相論〉替他辯護:『當時群臣,徒見其外,而不見其內,見其侵天子之權,而不察其所為有不得已而出於救時者』(54)。此外,儲大文(16651743)的〈大人容物愛物論〉謂宋代三相寇忠愍(準96l1023)、范文正(9891052)、

歐陽文忠(10071072)皆『無所不容,以愛天下之才,以相天子』(55)。黃永年(16991751)的〈范仲淹論〉對范氏更是頌揚備至,說他『功存於廟社,澤及於一時,若夫功在名教,道師百世,使天下聞風,頑廉儒立』。范文正何以能如此,是因『其自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飲食、寢寤、惓惓,皆經世澤物之心,

其學自兵、刑、錢、穀、水泉、農政、職官、邊陲險塞,無所不周』(56)。

55

『以天下為己任』是立經世之志,有經世之志,又有『經世澤物之心』,再具備充分的實用知識,才造就出像范文正這樣一位經世典範。

56

    (二)經世人才的條件

    (1)辨志:要成為士,必先立志,這是孔、孟以來儒家施教的一大特色。孔子說:『苟志於仁矣,無惡也』(57)。孟子說:

『何謂尚志?曰:仁義而已矣』(58)。後世儒者言志,也多半偏向於道德的內容。

56

《經世文編》『學術』部分第一篇文章就是張爾岐(16121677)的〈辨志〉。宋代陸象山(11391192)教誨弟子,往往只言辨志,有弟子問『何所辨』?他回答:『義利之辨』

。張爾岐在這裏卻是把志與經世扣緊著說的:『教而不知先志,

學而不知尚志,欲天下治隆而俗美,何繇(由)得哉」(60)。可見學問的目標不同,所志的內容亦異。

56

  (2)博學:儒家並不反對博學,但以「知」與「行」相比,行居優位,知屬次要。陸象山說:「若某則不識一個字,亦須還我堂堂地做個人」。就成德而言,這是可能的,如就經世而言,恐怕很難。經世是在「當世之務」中要求有所成就的,因此處理當世之務的知識斷不可缺,而且越博越能運用自如。  學問的天地,廣大無垠,經世學家所學的重點應放在那裏?卷一「學術」類方苞(16681749)的〈傳信錄序〉有扼要的說明:「古之所謂學者,將明諸心以盡在物之理而濟世用,無濟于用者,則不學也。」(61)。同卷潘耒(16461708)的〈日知錄序〉

57

也說:『學者將以明體適用也,綜貫百家,上下千載,詳考其得失之故,而斷之於心,筆之於書,朝章國典,民風士俗,元元本本,無不洞悉,其術足以匡時,其言足以救世,是謂通儒之學』(62)。潘氏所謂『通儒之學』,因其具有『匡時』、『救世』的功能,所以恰是『經世之學』的別稱,而『用』與『博』又是這門學問的基本特徵,正以亭林為其典範。

57

    亭林的博學,主要在明六經之旨,明六經之旨的目的則在『通經致用』,

57

『學術』類所選汪縉(17251792)的〈衡王〉

對此義有很貼切的發揮:『六經同體而異用,文中子因其用而識其體,識其體而達諸用。其述《易》也,於運行之智,有以知其時;其述《書》也,於變化之制,有以識其中;其述《詩也》,

於興衰之由,有以得其要;其述《禮》也,於三才之接,有以達其奧;其述《樂》也,於九變之治,有以觀其成;其述《春秋》

也,於王道之輕重曲直,有以取其衷』(63)。此不僅就經世的觀點闡發六經之旨,也可以說是為「應用經學」提供了理論的根據。可以看出,這正是魏源編《文編》所持的經學立場。

57

    (3)知廉恥:廉指操守,恥是自我制裁的力量,人的行為所以能遵循道德規範,恥感實為一大動力。《論語》共四九八,

與恥感有關的計五八章,

57

與恥同義或相關之詞有慚、悔、愧、

羞、辱、怍、恧、憤、悱、厭、惡、怨、責、患、疾等,孔子言忠恕之道,欲如何忠己,如何恕人,皆有賴於恥感的發揮,此所以中國傳統的道德教誨偏重於恥感取向(64)

58

。將廉、恥相提並論,

並使其在思想史上凸顯其意義,古代有管子,近世有顧亭林,清初以來言廉恥者,多受其影響。

58

    《經世文編》除『學術』類卷一、 『治體』類卷八選了亭林的〈與友人論學書〉及〈獎廉恥〉兩文之外,其餘論廉恥較具代表性的幾篇,多集中於『治體』卷十三。其中孫廷銓(1613

1674)的〈諳崇恬退明禮讓疏〉:『人必有廉恥而後有事功』,

即明言廉恥乃經世人才的必要條件。

58

那末要培養廉恥,應如何進行?孫氏提出兩侗辦法:第一,要培養士大夫的廉恥,應由進退大臣開始,他建議大臣如有正當理由(如父母之喪及引年養病)

請求引退,宜予允准。如果他對朝廷有功,人主對他又『恩眷未衰』,不妨在適當時機再行起用,這樣才『不至流為苟且戀位之風』。大臣『知進退而後有廉恥』,『廉恥之道明,而氣節事功, 從此皆得實用』(65)。

58

第二,孫氏在另一篇〈用人四事疏〉

中,認為官吏除謀反叛逆的大罪之外,在『詳覈明白』之前,均不宜使其受刑遭辱,這時候皇上如仍能禮遇,『則感激之心,必生其愧悔之念,如此則於法既無虧,而又以廉恥之道勵士大夫』

58

(68)此外,潘耒於〈遵諭陳言疏〉中,提第三種更實惠的辦法:

58

「褒廉節」,即就朝廷公忠廉直,加以褒獎,因『無養廉之具,而責人之廉,萬萬不能(67)」。

58

以上三個辦法,都不是責求於士大夫自身的道德修養

58

(64)朱岑樓:〈從社會個人與文化的關係論中國人性格的恥感取向〉,

見:《中國人的性格》,頁九六,六十一年(一九七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北。

(65)《經世文編》,頁五一六。

(66)《經世文編》,頁五一七。

(67)《經世文編》,頁五一五。

59

,這些想法都表現出經世思想傾向於聯繫實際思想的特色。

59

    (4)敢諫諍:『治體』卷十四張士元(17551824)〈書王介甫諫官論後〉云:『諫官僅以言,亦安見其卑踰尊而名分不正乎!蓋其官尚卑,使之得言於朝,以其可通上下之情』。此言諫官位雖卑,功效卻大。又說:『天下之患,莫患乎上之人惡聞過,而下之人不敢言』(68)。

59

所以在正常合理的情況下,應是上之人能納諫,下之人敢直言,

59

而敢犯顏直諫者,非剛毅公正之士不能。敢諫諍者對朝廷究有何益?『治體』卷九熊伯龍的<納諫>

說得好:『諫官國之威神也。凡天下大姦大害之所伏,其始也,

以諫官折之而有餘,其後也,以君相制之而不足。故諫官有彈壓,而後朝廷有綱紀,而後天下有風俗。人君有正一官而百官莫不正者,其惟臺諫哉』(69)!

    亭林<封駮>文中言封駮乃給事中之職掌,與諫官之角色不同。但就『品卑而權特重』,以及『人臣執法之正,人主聽言之明』(70)兩點而言,卻是相同的,這兩種角色要做得稱職,如缺乏剛毅公正的性格,是做不到的。

59

不過《文編》言諫諍之事,多寄望納諫的君德,除了亭林<封駮>一文,很少強調這種性格的重要。

59

    (三)個人表現經世的方式

60

  個人如有經世的才幹又能與明主相遇,以一展所長,這是個人的幸運。有才幹的人,生不逢時,在歷史上更是比比皆是,

針對這種情況,顧亭林於〈立言〉中曾慨乎言之:「嗚呼!天下之事,有其識者不必遭其時,而當其時者,或無其識,然則開物之功立言之用,其可少哉」(71)?

60

「有其識者不必遭其時」,乃經世人才的困境,突破困境表現經世的另一種方式,就是立言,也就是說,在經世事功之外,還有經世之學。

60

經世之學雖未必見效於當代,有「有言在一時,而其效見於數十百年之後者」(72),這是經世學家應有的抱負。亭林嘗自謂其所著《日知錄》,「有王者起,將以見諸行事,以躋斯世於治古之隆」(73)。又說:「所著《日知錄》三十餘卷,平生之志與業皆在其中」(74)。

60

亭林的願望並沒有落空,二百年前「未敢為今人道」的經世之學,二百年後竟然成為一門顯學,成為士人建立經世事功的一大動力,

60

亭林也成為個人表現經世的一代典範。

  《經世文編》「學術」卷一、卷二收錄的幾篇有關亭林其人與其書的文章,幾乎是異口同聲,一致推崇。潘耒〈日知錄序〉說其書「博極古今,通達治體」。又說:「先生非一世之人,此書非一世之書」(75)。張杓〈日知錄跋〉:「亭林先生,挾經世之才,懷匡時之志,慨然以世道人心為己任」(76)。程晉芳(1718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