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337

。此本則四冊,未分卷次,蓋即二書之初稿也。今以刻本對之,其相同者,四十種耳。此草稿內,每種下具記得自某氏,大約出於杜東原、沈石田、黃應龍、沈維時、王松、真按:簡化字之餘孽-王雲松. 趙思式諸人所藏,真按:朱存理交友資料 真按:朱存理與杜瓊 真按:朱存理與沈周 真按:朱存理與黃雲 真按:朱存理與沈雲鴻 而又并記其鈔錄月日。真按:朱存理註明出處 真按:朱存理的著作方法論 內有辛丑、壬寅、乙巳、丙午、戊申、壬戌諸年所記。考性甫生於正統九年甲子,卒於正德八年癸酉,年七十。則此手稿皆成化、弘治間所錄也。此本後歸於文衡山。衡山仲子休承,於萬曆甲戌裝潢題簽,於是距性甫之卒六十年矣。真按:文徵明與朱存理 真按:文嘉與朱存理 真按:文徵明的收藏 後又歸於王登、真按:簡化字之餘孽-原訛作稚.文海本徑改! 真按:王穉登與朱存理 真按:王穉登的收藏 王騰程。騰程,號莊叟,其子真按:王廣 莪齋真按:翁方綱考訂人物 真按:王廣 復跋於前後,於崇禎己巳又加重裝。後又歸於顧渚,號渚山,復題記於前後。渚山又號翁,真按:目宰- 又號墨癡道人。第一冊尾有墨癡小傳,及文文起、真按:顧渚與文震孟 文彥可、真按:顧渚與文從簡 吳梅邨贈詩,真按:顧渚與吳偉業 皆為顧渚山作也。真按:顧渚交友資料 真按:顧渚傳記資料 昔人論吳門風雅、嗜古鑒藏之士,必以朱性甫為先。予按杜東原、沈石田二君,年皆長於性甫,而此內有啟南名印,則性甫手錄此草,石田猶及見之。真按:朱存理與沈周 又一條云:“予弱冠即識虞翁真按:虞堪 曾見虞雍公古劍。後聞此劍亦尚存其處,庚子歲也。”此庚子是成化十六年,據此則虞勝伯至成化初年尚在也。真按:朱存理與虞集 真按:朱存理與虞堪 真按:翁方綱考訂人物的方法--旁敲側擊-周邊人事時地物 故此編中搜羅道園遺文,頗有《學古錄》所未載者。真按:翁方綱的輯佚學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對虞集作品的輯佚 真按:翁方綱的輯佚學 蓋自宋末以迨明初百有餘年,文獻之徵,皆攬結其間,豈徒藝事云爾哉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學宗旨 真按:翁方綱的論學宗旨-非游藝-寶之勿作宋篆論,萬古津源此傳信。 真按:摘要 卷前又有何義門致其翁一帖。其翁者,真按:陸漻 吳門陸醫士真按:陸漻 號其清,所居聽雲室,鑒藏圖籍甚富,義門嘗往觀之。真按:何焯與陸漻 即此一小札,亦天下藏書家故事矣。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典藏學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史學 真按:翁方綱的輯佚學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學 乾隆六十年臘月八日,揚州羅聘、曲阜桂馥、錢塘吳錫麒、武進趙懷玉、欽州馮敏昌同觀於北平翁方綱之寶蘇室,方綱為跋於冊。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友的聚會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友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三十一卷第5頁。

337

跋朱性甫手柬真按:真按:詩集有「陸郎家笥見書箋,感動名卿載米船。今日舉家食粥帖,笑憑目力墾書田。(往年為吳門陸氏題野航手札并李少卿饋米札卷。今附臨於此卷後也。)」(題沈石田吳匏菴祝枝山戲贈朱野航短視詩墨蹟冊子三首) 原書題云〈跋朱野航手柬〉.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935_復初齋集外文(冊二)\00004_000014.00.tif

  右明吳門朱野航先生手柬,并李少卿致野航柬真按:李開先-應非此人也.前愚有誤致者.蓋開先15021568. 而存理1444-1513.   非同時矣. 陸孝廉謹庭恭所藏。云野航之子諱者,真按:朱孟 贅於陸,因姓陸氏,謹庭其後也。真按:陸恭與朱存理的關係 按文衡山志野航墓,載其二子,長延,真按:朱延 次建,真按:朱建 不知孟為誰也。真按:朱存理之子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不耳食-不拿耳朵當眼睛-不因謹庭故友而輕信也.然謹庭此時豈初識. 真按:朱存理之家世 真按:文徵明與朱存理 真按:翁方綱的存而不論說 真按:不輕信 野航卒於正德癸酉,年七十四。而李少卿之卒,文溫州尚在其歸田後真按:文林 真按:疑有誤!-文義不接也! 與吳原博、真按:吳寬 史明古遊陽山聯句在成化戊戌,真按:史鑑與吳寬 蓋野航居吳郡城東時,正少卿歸田日也。今自《鐵網珊瑚》一編外,如《野航漫錄》、《鶴岑隨筆》、《吳郡獻徵錄》諸書皆無傳者,獨此手跡片楮,與少卿之筆同裝軸藏之,可不寶諸。真按:朱存理著作考 真按:翁方綱的目錄學 真按:翁方綱的目錄學與典藏學 真按:翁方綱的目錄學與與文獻價值鑑定學 乾隆庚子九日,北平翁方綱識。

注:見《集外文》第四卷第14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935_復初齋集外文(冊二)\00004_000014.00.tif

337

跋明茶陵李文正自書七言古詩二首

  右明茶陵李文正自書七言古詩二首。在諸色箋上,前自篆“雨中撥悶”四字,真按:國無.詞:【撥悶】解悶。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墻隅紅梅正開,小病噉粥,閱此撥悶。”    可見漢語大詞典所引例句太晚矣. 後自題云:“憲清學士雨中見過,攜此卷求書,兼以吳酒相酌。”憲清文簡字也,真按:毛澄 真按:毛澄 真按:毛澄與李東陽 文簡為學士,在正德五年後,而李文正於正德七年十二月致仕歸長沙,則此卷當是正德辛未、壬申間作也。予藏《種竹詩卷》在此後四年。真按:翁方綱對作品編年的方法-職官履歷 真按:翁方綱收藏李東陽的書畫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三冊第628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3_復初齋文稿(四)\_000628.jpg

337

題李文正七言詩

  右七言詩,在《懷麓堂後集》,題云《畫馬二首》,此其前一首,蓋文正晚歲筆也,今藏梧門學士小西涯詩龕之篋。真按:法式善 真按:法式善收藏李陽陽書法 梧門與文正若有翰墨宿緣者,比年來與毗陵胡麓訪葺畏吾村墓,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蕙字也-毗陵胡蕙麓.○此猶前有劉東寧之秩齋,因不知其人故不知其字畫也.猶此蕙之訛芝,固不熟其交游而不熟讀詩集未知胡蕙麓者故也.然則愚矜矜于計較人物交游考,其何故哉? 築祠立石,真按:翁方綱與胡遜與法式善與李東陽 真按:翁方綱與胡遜與李東陽 又撰《茶陵年譜》。曠世神交,文正當以手跡報之。真按:翁方綱論墨緣 真按:法式善與李東陽 真按:法式善與李東陽的墨緣 予自壬辰春得文正《種竹詩卷》,廿年後又得石田為文正作《移竹圖》,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成績-李東陽作品 真按:沈周為李東陽作畫 真按:翁方綱收藏沈周的畫 真按:翁方綱收藏李東陽書畫的過程 又適得文正《移竹詩》原稿,有王百穀題者,真按:王穉登與李東陽 延津劍合,皆非偶然。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方法論-無心而得,至誠則靈 真按:翁方綱的墨緣 予又得茶陵像并名印,真按:翁方綱與李東陽印鑑 真按:翁方綱與李東陽畫像 梧門皆摹藏於篋,每歲六月九日,梧門招同人作先生生日,真按:翁方綱與法式善幫李東陽過生日 真按:翁方綱幫李東陽過生日 既屢有酬成卷矣真按:沈津識字誤-原稿雖似侶字.然以昌字筆法觀之,則應係倡字也!-酬倡成卷,于義也才通也.-既屢有酬侶成卷矣

338

跋王文恪手札

  右震澤王文恪公手札。真按:王鏊 末不署名,中言是年知貢舉,閱天下舉子卷,皆是陳言以勸其弟姪者。真按:王鏊的家教 真按:王鏊之家書 真按:斷句可議者-沈氏此讀若謂王公教弟子者皆陳言老調也.愚意以為當讀作「中言是年知貢舉,閱天下舉子卷,皆是陳言,以勸其弟姪者。」較妥.謂天下舉子卷所言皆陳言也,以此以勸戒其弟子者.勸者,勸學也.非勸其效此陳言也. 書法遒勁,當是中年之作。真按:翁方綱論王鏊書法 真按:翁方綱對作品編年的方法-字體筆畫筆跡書法筆法 乾隆丙申六月五日為安邑宋子記此。真按:翁方綱為宋葆淳題字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一册第247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142_復初齋文稿(二)\_000247.jpg          篇題與原稿同也.

338

跋王文恪主一齋詩墨迹

  右王文恪為常熟徐都憲作《主一齋詩》,真按:王鏊與徐恪 詩集作“箴一”非。“非他”四句,真按:此句錯得離譜!!!見手稿原文可知! 真按:沈津之誤-此句錯得離譜!!!見手稿原文可知! 真按:錯得離譜 集無之。真按:斷句標點皆誤!-詩集作「箴」。「一非非他」四句,集無之。都憲名恪,字公肅,成化丙戌進士。真按:徐恪傳記資料 弘治四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文恪弘治初,以侍講學士充講官東宮,出閣選宮僚,以本官兼諭德。真按:斷句可議者-文恪,宏治初以侍講學士充講官,東宮出閣,選宮僚,以本官兼諭德。 太子厚照之立,真按:朱厚照 真按:明武宗 在五年三月,而文恪為諭德,尋轉少詹事。真按:王鏊之仕履 此詩迹後有太子右諭德印,則徐撫河南之明年,為孝宗弘治五年也。真按:翁方綱對作品編年的方法-職官履歷 有明承平之際,正人讜論,拳拳若此,安在有侈心之萌哉?而後人編《文恪集》去此四句者,何也?蓋上句既言一者,維心之神,則或疑下句,不得以神為賓。真按:斷句可議者-蓋上句既言一者維心之神,則或疑下句不得以神為賓--此皆因未還原原書故也. 昔昌黎《原道》首段,既以道德仁義并言矣,而又曰道與德為虛位,往時評文者頗致疑於斯,不知仁義定名,百家不敢冒襲道德虛位,則二氏得而假託耳,真按:斷句可議者-不知仁義定名,百家不敢冒襲,道德虛位,則二氏得而假託耳。 故曰:“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為言道德者危之也,世人不察,而猥疑韓公,言有滲漏,是直文義不通而已矣真按:翁方綱對韓愈的理解 真按:摘要-愚於沈氏此書此篇亦然也! 今文恪之意,真按:標點之荒唐者-何故加引號耶? 真按:此句似不應是引文才是!! 亦為人危之,故曰神也。其賓又曰:“主則為客,見賓主無定名,猶夫出入無時,莫知其鄉云爾。”若去此四句,真按:標點有誤!! 真按:沈津之誤 真按:錯得離譜-故曰「神也其賓」,又曰「主則為客」,見賓主無定名,猶夫出入無時莫知其鄉云爾。    真按:標點有誤! 則警人之意不著,而文義為不完矣。張子謂“始學之要,當知內外賓主之辨”,真按: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方法論 真按:張載論學 真按:張載論學方法論 正謂此也,故曰維二則參,維三則散真按:此當作引號卻又不加!按王鏊原文作「主一齋箴(為徐都憲公肅作)神 明之舎空不容物湛然之中孰為之一心兮本虚撓之則亂維二則㕘維三則散百千擾擾與物徂遷主則為客何日來旋允毅徐公主一無怠無曰不顯惺惺斯在吾一既定彼萬莫干昭 哉瑩徹神明内完維貴維貨維是維非維利與害吾維不知有至斯應應巳斯寂往者如亡來者如失湛然中虚永保吾一」(據四庫電子版)㕘為叅之異體! “參”字本與“三”相屬,而移之二者,蓋以既二則不止於貳,是即參矣。既三則不止於參,是即散為千百矣,仍一危言而已矣。自古聖賢,怵惕惟厲,未有不於危而得安者真按:生於憂患 真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真按:翁方綱的修養論 真按:摘要 文恪理學名臣,真按:王鏊的學術成就 真按:王鏊的理學 真按:翁方綱重視作者品格的原因 真按:王鏊的思想 真按:王鏊與理學 真按:翁方綱對王鏊的評價 不當僅以字畫論之,故為推說篇中之義如此真按:此句下文稿尚有「乾隆三十有九年七月一日大興後學翁方綱」而此不錄,殆以石印本故;而頗有翁譏朱以胥吏鈔之之弊矣(刪缺其年用而不可攷矣!) 真按:翁方綱對書法的態度-論書其小者也

  注:見《文集》石印本第三十一卷第3頁。真批:此篇影印本文稿有,何以不取之?且標點亂置,殊為失當,即懷疑其國學程度是否有問題也;抑亦胥吏所為而若翁之責朱乎? 真按:前讀此篇已覺謬亂不可猝讀.批校多矣.今重合讀之,二審定讞矣.    茲錄愚讀文海本文集白文如下以便參對,亦為免後來者為沈氏讀所誤也.餘則詳愚此讀書帖.             跋王文恪主一齋詩墨蹟後      右 王文恪為常熟徐都憲作主一齋詩。詩集作「箴」。「一非非他」四句,集無之。都憲名恪,字公肅,成化丙戌進士,宏治四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文恪,宏治初 以侍講學士充講官,東宮出閣,選宮僚,以本官兼諭德。太子厚照之立在五年三月,而文恪為諭德尋轉少詹事,此詩蹟後有太子右諭德印,則徐撫河南之明年為孝宗 宏治五年也。有明承平之際,正人讜論拳拳若此,安在有侈心之萌哉?而後人編文恪集去此四句者何也?蓋上句既言一者維心之神,則或疑下句不得以神為賓[以上1227]。 昔昌黎〈原道〉首段既以道德仁義並言矣,而又曰道與德為虛位,往時評文者頗致疑於斯,不知仁義定名,百家不敢冒襲,道德虛位,則二氏得而假託耳。故曰道有 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為言道德者危之也。世人不察而猥疑韓公言有滲漏,是直文義不通而已矣。今文恪之意亦為人危之,故曰「神也其賓」,又曰「主則為 客」,見賓主無定名,猶夫出入無時莫知其鄉云爾。若去此四句,則警人之意不著,而文義為不完矣。張子謂始學之要當知內外賓主之辨,正謂此也。故曰「維二則 參,維三則散」,「參」字本與「三」相屬,而移之二者,蓋以既二則不止於貳,是即參矣[以上1228];既三則不止於參,是即散為千百矣。仍一危言而已矣。自古聖賢怵惕惟厲,未有不於危而得安者,文恪理學名臣,不當僅以字畫論之,故為推論篇中之義如此。[以上1229](翁方綱:〈跋王文恪主一齋詩墨蹟後〉,《復初齋文集(三)》(臺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5811月,初版),卷31,頁1227-1229。)

338

跋仇十洲、祝允明、王雅宜、文衡山、陸五湖、蔡九逵、彭隆池七家書畫卷

  右明人書畫,凡六段,長洲周公瑕所集也。真按:周天球 公瑕先得文衡山縮臨《蘭亭》,真按:文徵明臨蘭亭 暨蔡九逵所書《九歌‧湘君‧湘夫人》二章,真按:蔡羽的書法 因裝成冊,屬陸子傳為縮臨《麻姑仙壇記》、真按:陸師道的書法 彭孔嘉為書《洛神賦》於後。真按:彭年的書法 真按:周天球交友資料 又於白雀寺僧所得祝京兆臨《黃庭》、真按:祝允明的書法 王雅宜臨《曹娥碑》,真按:王寵的書法 合成六段。每段屬仇實甫為繪像於前,真按:仇英 皆矮紙蠅楷,雖以《黃庭》曹仙壇本皆細楷真按:疑有誤! 而此皆更加縮小,可謂極小楷之能事矣。真按:周天球的文獻整理 此內祝京兆臨《黃庭》是其四十一歲時所書。在王雅宜寓居白雀寺之三十年前,雅宜受學於蔡九逵,真按:王寵與蔡羽 居洞庭三年,既而讀書石湖之上二十年,至壬辰、癸巳間,息虞山白雀寺經年矣。是年三月晦日,猶復往白雀寺,至其夏四月晦日遂卒。真按:翁方綱考訂人物 真按:王寵的行程 真按:王寵傳記資料 則此臨《曹娥碑》,為其將絕筆時之作矣。真按:翁方綱對作品編年的方法-生卒年歲 宜寺僧與三十年前祝書同珍賞,以贈公瑕,而公瑕寶之尤篤也。真按:周天球的典藏學 九逵書在丁酉,則雅宜歿後四年。陸子傳書在乙巳。彭孔嘉書在辛亥,則九逵又已歿數年矣。惟衡山巋然靈光,至陸、彭二君續書時尚健在矣。其縮臨《蘭亭》時,年已七十有六,而韻逸手柔,彌臻勝概,真按:翁方綱對文徵明書法的評價 不足為衡山異也。吳中人相傳衡山歿後,凡豐碑巨碣,皆出公瑕之手,蓋公瑕能以書法嗣響衡山者。真按:周天球與文徵明 真按:周天球書法的成就 此跋在明神宗之二年甲戌

338

。今於梧門得此真跡,益足重望懷賢之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古字也.-益足重望古懷賢之慕 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慕字!-沈氏于莫字甚不能識也!如蘭亭序暮訛作若等… 茗柯筍脯之盟,真按:原稿此字左邊應有描改. 因其命工重裝,真按:翁方綱與法式善的文獻裝潢學 為題識於其後。嘉慶九年歲在甲子秋八月朔。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四冊第3933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八)\_003933.jpg

339

,時已為文伯子壽承卒後之二年矣。真按:文彭 真按:文彭之生卒 其篇末所舉數人者,蓋俯仰今昔,感慨系之,雖石湖五賢之記,雙梧六客之圖,何以加諸?考吳中往哲者,當於是卷增三復焉,真按:翁方綱論吳地的書法 又不僅為細楷作故實而已也。真按:翁方綱論小楷 真按:翁方綱重視作者之品格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與考證學 真按:翁方綱對書法的態度-論書其小者也 昔年嘗為祝、文二家小楷作跋,今復題此卷,皆兩峰道人案頭翰墨緣也。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羅聘 真按:文末交代藏家 適兩峰以宋拓越州石氏刻本褚河南《度人經》見贈,真按:石邦哲 因記於卷後。真按:翁方綱收藏褚遂良書法 真按:羅聘送翁方綱東西 乾隆五十六年歲在辛亥夏四月廿有三日,書於石墨書樓之東軒。北平翁方綱。

注:見《穰梨館過眼錄》卷十九,真按:參考書目-博士論文-翁方綱研究 8頁。

339

跋祝枝山墨跡卷真按:祝允明的書法

  祝京兆病中寄兒書,後署“七月十二日信”,文彥可題云:真按:文從簡與祝允明書法 “此札蓋病革時所書。”予考之似非也。祝京兆生於天順四年庚辰,其卒年六十七,真按:文從簡之誤 真按:翁方綱對作品編年的方法-生卒年歲 在嘉靖五年丙戌。而是年十月望日猶自寫《書述》一篇,章草遒勁,則是其卒在是年冬末。而是札在七月已病甚,手顫若此,則非其終於是時可知也。真按:翁方綱對作品編年的方法-字體筆畫筆跡書法筆法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批評方法論-筆法 真按:翁方綱論祝允明的書法 真按:祝允明病中手書 真按:祝允明生病了 然中間有從廣東、南京歸之語,則是老年之作無疑,真按:翁方綱對作品編年的方法-職官履歷 雖皆病中絮語,然京兆衿懷尚當有超乎此外者,觀者似不得執此以泥之耳。真按:祝允明之為人 真按:翁方綱重視作者品格的原因

  吳門陸貫夫藏明人手札以千計,真按:陸紹曾收藏的特色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陸紹曾 偶分其數百通,因張子芑堂北上,俾遇嗜古者脫贈之。真按:陸紹曾送翁方綱東西 真按:陸紹曾與張燕昌的交情 是跡十二頁,芑堂既以贈安邑宋子芝山矣,芝山見其後跋,有為貫夫題者,因屬余作跋,仍以還貫夫,是亦千里外之神交墨緣也。真按:宋葆淳求翁方綱題字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宋葆淳 真按:張燕昌送宋葆淳東西 真按:陸紹曾送宋葆淳東西 此乃真嗜古者真按:摘要 真按:翁方綱對嗜古的看法 真按:翁方綱論學 北平翁方綱。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二冊第535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2_復初齋文稿(三)\_000535.jpg

339

跋太白古風十八首(祝枝山書)

  右祝枝山書《太白古風》十八首,真按:祝允明書李白詩 內《青春流驚湍》、《羽族稟萬化》二首連為一首。甲申是嘉靖三年,枝山年六十五矣,後二歲卒,年六十七,時淳父年甫十八也。真按:黃姬水 真按:祝允明與黃姬水 淳父生而幼敏,其父五岳山人拙於書,真按:黃省曾與祝允明 真按:黃省曾的書法 真按:黃姬水與黃省曾 命淳父學書於祝京兆,遂傳其筆法,真按:黃姬水之家世 蓋在十餘歲時,此卷則京兆卒後所追題耳。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六冊第1576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6_復初齋文稿(七)\_001576.jpg

339

跋祝枝山小楷書真按:祝允明的小楷

  甲寅是明孝宗弘治七年,枝山年三十五,此楷正其用力仿鍾太傅之時,真按:翁方綱論祝允明書法之淵源-鍾繇 而骨格尚未蒼堅耳。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批評術語 枝山作此書時,文休承尚未生,真按:文嘉與祝允明 後跋乃其後來補書,然亦是休承早年作也。壬子穀日雨窗,先生出此見示,為識於後。真按:斷句之誤-雨窗乃翁友阿林保也.-壬子穀日,雨窗先生出此見示,為識於後。○此復不詳翁交游情況者,故也!猶前有張東寧袠齋、胡遜蕙麓之類者.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阿林保 真按:不熟翁方綱交游情況的下場-為什麼我要寫翁方綱交游發微/翁方綱交游考略的原因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冊第2629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0_復初齋文稿(十三)\_002629.jpg

339

跋神遊篇(祝枝山書)真按:原稿題〈祝枝山神游篇贈黃勉之〉.

  右枝山自書《神遊篇》贈黃勉之。真按:黃省曾與祝允明 真按:祝允明送黃省曾手書 其末十句與集中所載微異,蓋集本之誤,當以此墨跡為正也。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與校勘學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與校勘學 黃省曾,字勉之,吳縣人,嘉靖辛卯舉人,嘗問學於王新建,問詩法於李空同,真按:黃省曾與李夢陽 真按:黃省曾的學歷 真按:黃省曾與王守仁 著有《五岳山人集》。山人拙於書,故命其子姬水學書於祝枝山,遂傳其筆法。真按:翁方綱考訂人物 真按:黃省曾傳記資料 真按:黃省曾的書法 真按:祝允明與黃姬水 真按:黃姬水與黃省曾 此跡在嘉靖二年癸未,是年閏四月時,枝山年六十四矣,蓋枝山晚年草書之尤勁逸者。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二冊第3199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2_復初齋文稿(十五)\_003199.jpg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