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unday, September 2, 2012


上文 下文  書首

131

2-36 唐代 閻立本 歷代十三帝王圖卷
  閻立本擅畫人物、車馬、臺閣。有「丹青神化」、「冠絶古今」之譽。畫中人物大小象徵地位的高低而非距離的遠近。
【見原文】
。人物畫的題材方面,我國晉朝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唐代閻立本的「歷代十三帝王圖卷」(圖2-36)等作品,畫的題材都為人物,雖有年齡、性別上的差異,然其情節以敬戒教化為訴求。
  法國畫家髙更(Gauguin)的作品傳遞了他繪畫的理念:色彩就像是音樂的振動一樣,我們利用純熟的和聲,創造象徵(Symbol)而獲致自然中最暖眛、最普遍的東西,即自然中最深奧的力量
132

。所以在畫面中,我們可以發現人物與自然的景物,都以極為簡潔的形式予以綜合,色彩也依此原則鋪設。西班牙畫家米羅(Miró)的作品「草原之歌」中,除卻草蟲的表面印象之外,他企求著視覺世界與不可見的領域的奧祕。
  若以舞劇為例,荷蘭編舞家季里安(Kylian) 的作品「孩童的奇異之旅」,雖來自其孩童時期的經驗,卻也表達普遍孩童的夢幻之境。若以戲劇為例,易卜生的《傀儡家庭》,由娜拉不顧一切的愛她丈夫到娜拉 的離家出走之一系列動作發展,整劇的情節基於對這一動作的模擬,作者的主旨與所掲示的問題亦圍繞著此一動作的發展,只有娜拉不顧一切的愛她的丈夫,她才會 冒名簽字,也才會掲發出男人的虛偽,作者企圖描畫出新一代婦女的個性特徵。
   綜合前述之例說可以了解,凡是藝術作品不外取法自然、人生或理想,有固執於「善」的追求,有偏向於「美」的迸發,有重視「真」的描述。其結構包融了題 材、材料、形式等的感覺形相,而在感覺形相之外,必然存有作者之觀念與意義。如果沒有感覺形式的美,藝術品便不能成為藝術品,但是如果沒有觀念與意義,藝 術品將只流於甜美而空洞的質料罷了。我國清代論畫家布顏圖在其〈畫學心法問答〉中有一段答覆門人「問用意法」的觀點時談到:「故善畫必意在筆先,寧使意到 而筆不到,不可筆到而意不到,意到而筆不到,不到即到也,筆到而意不到,到猶未到也。」這論點,即在強調藝術品內容蘊涵的重要性。
133

藝 術品所具有之價值,與它是在何種情況之下產生,並不直接相關,換言之,評價一件藝術作品,並非在於創作它的藝術家所經歷的創作過程,而是著重在呈現於耳目 之前的作品。因此,其價值乃存在所有與作品有關的感覺形相與觀念意義之整體,也就是說,藝術品的內容與形式是不分的整體,形式美固然重要,但內容美也不容 忽視,而形式構成的成功與否,關係內容表現的貼切與生動。
注釋
  ①劉文潭,《現代美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64年,頁105。
  ②Stolnitz, J. (1960),Aesthetics and Philosophy of Art Criticis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pp. 134157
  ③王秀雄,《美術心理學》,臺北:三民書局,64年,頁204228
  ④王秀雄等,《西洋美術辭典》,臺北:雄獅圖書公司,71年,頁353355。⑤ 虞 君質,《藝術概論》,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57年。
  ⑥Parker, D. W. H. (1946),The Principles of Aesthetics, N. Y.: F. S. Crofts and Company, p.32。
  ⑦同③, pp.328329.
134

問題討論
  一、當你向朋友介紹一幅或一件作品時,你如何來描述這件作品?(列舉一件作品練習從材料、形式、內容等方面來討論、介紹。)
  二、當談到藝術作品的題材時,指的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三、當談到藝術作品的形式時,可以包括那些?請舉例說明。
  四、作品的表現性如何呈現?請說明你的看法。(試從作者的立場,與觀者的立場分別討論。)
135

第3章 藝術的欣賞與批評
3-1藝術欣賞的態度
3-2藝術欣賞的方法
3-3藝術批評的種類
3-4藝術批評的方式
3-5中西藝術欣賞與批評的取向
3-6藝術欣賞與批評的價值
問題討論
136

3-1藝術欣賞的態度
摘要
壹、藝術欣賞的意義
   藝術欣賞,是指欣賞者透過具體媒介的外創品,而與藝術家美的意象接觸,進而產生共鳴、分享美感經驗的過程,在過程中能得有享樂與怡情的意義。一般而言, 藝術欣賞的意義,可包括狹義與廣義二層面。狹義的欣賞,著重在個人玩賞所喜好物的過程,其中所得到的喜樂與滿足,純為主觀的感性活動,與藝術品本身的特性 較無關聨。廣義的欣賞,與鑑賞同義,包括理性的認知與感性的審美兩方面的運作,是品味與辨識力合一之價值列斷的過程。
貳、藝術欣賞的態度
  藝術共感的產生,有賴於欣賞者能主動的創造如同藝術家所創造的藝境,體驗如同藝術家所曾體驗的美感。因此,欣賞者所抱持的態度直接關係藝術共鳴之產生。藝術欣賞的態度,可以「形相的直覺」、「美的孤立」、「感情移入」、與「心理距離」等學說之觀點作為參考。
137

壹、藝術欣賞的意義
   藝術欣賞,是欣賞者透過具體媒介的外創品,而與藝術家美的意象接觸,進而產生共鳴,分享美感經驗的過程,在過程中具有享樂與怡情的意義。藝術欣賞的觀 點,常因個人的性格、藝術涵養、文化背景、種族等因素的不同,而有程度上的差異。一般而言,藝術欣賞的意義,可包括狹義與廣義二層面。
  狹義的欣賞,著重在個人玩賞所喜好物的過程,其中所得到的喜樂與滿足,純為主觀的感性活動,與藝術品本身的特性較無關聯。
  廣義的欣賞,與鑑賞同義,包括理性的認知與感性的審美兩方面的運作,是品味與辨識力合一,價值判斷的過程。理性的認知,是指以知識、辨識力與判斷去理解藝術品。感性的審美,是指在情感上能知覺到對象的美感價值。
  完整的藝術鑑賞,有賴藝術知識的運作,以拓展個人的感情的層面,在認知與情感相結合之下,逹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貳、藝術欣賞的態度
  藝術共感的產生,有賴於欣賞者能主動的創造,如同藝術家所創造的藝境,體驗如同藝術家所曾體驗的美感。因此,欣賞者所抱持的態度,直接關係藝術共鳴之產生。藝術欣賞的態度,可以「形相的直覺」、「美的孤立」、「感情移入」與「心理距離」等學說之觀點作為參考
138

  一、形相的直覺
  此學說是由義大利的學者克羅齊(Croce,18661952)在其《美學原理》一書中所提出,他強調藝術即直覺的論點。直覺係哲學上的用詞,在心理學上則稱為感覺。
  形相的直覺,是體驗美感經驗的一種特徵。形相,是直覺的對象,是屬於物。直覺,是心知物的活動,屬於我。心知物的活動,除直覺之外,尚有知覺和概念。換言之,一般對於同一件事物,可以採用三種不同的方式去了解,也就是可以有三種不同的知:直覺、知覺和概念。
  直覺(intuition)或感覺(sensation),是一種見形相而不見意義的知,譬如,觀看一棵樹,只見樹的造形、姿態、感覺等,即為其形相,此時觀者對樹只存有樹的形相,而並不存有樹所代表的意義;知覺(perception),是由形相而知意義的知,譬如,觀看一棵樹,不只見樹的造形、姿態、感覺等,此時由其形相並進而了解,這是一棵樹而非花,並知其所代表的意義;概念(conception), 是指離開形相而可抽象的想到形相的意義,譬如,觀看一棵松樹,見松樹的獨特造形、姿態、感覺等,當此棵松樹不在眼前,而能在談到松樹時,存有松樹的印象及 松樹所代表的意義。在「知」的發展過程,是由直覺、知覺、而概念。隨著經驗的增廣,一般人容易以概念普遍化所有的事物,而忽略獨立事物的特殊性質。
139

在 審美活動的過程中,觀賞者心中所存有的只是直覺而不是知覺和概念,換言之,只是對象完整、獨立自足的形相。此時,觀賞者的注意力,無關於觀賞對象的實用目 的、效能、因果關係、價值等等的考量。譬如,欣賞一幅春日紫藤滿庭景象的作品,此時,霸占觀賞者全部意識的是圖畫的意象或圖形,而非有關紫藤的價格、如何 照顧等等的意義。觀賞者在全神觀照中,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二、美的孤立
  此學說是由德國的學者閔斯特堡(Munsterberg,18631916)在其《藝術教育原理》一書中所提出的見解。
   審美的本質,在於所欣賞對象的孤立。美感經驗的產生,有賴於觀賞者保持藝境的孤立與其本身心靈的孤立。藝境的孤立,在於將觀賞的對象完全的孤立,斷絕與 它有關事物的關聯,全然投注於觀賞的對象,如此才能切實掌握藝境本身的特質。欣賞者心靈的孤立,是指欣賞者的注意力集中、心無旁騖,完全只投射在欣賞對象 的本身。如此,在觀賞者具有孤立對象的能力,並以無沾礙的心靈,全然貫注,才能享有欣賞的意義與樂趣。
  三、感情移入
  又稱移情作用。此學說是由德國的學者李普斯(Lipps,18811941)在其《空間美學》一書中所提出的見解。
140

感 情移入著重將個人的情感投射到特定的對象,而享有對象的美感與情趣。屬於一種對象與主體的感覺兩相混同,主客不分的狀況。譬如欣賞一舞蹈,觀賞者聚精會神 的看舞者節奏性的舒展手臂、舞動身姿,觀者感受到舒展手臂、舞動身姿的衝動,有感於外,卻無動於身體意識的模仿了其動作,而享有動作的美感節奏與樂趣,此 時,觀賞的自我與觀賞的對象無所區分,物我兩忘的經驗過程。
  因此,在感覺移入的經驗過程,著重觀賞者內心感覺的相應,有感而無動的狀況,屬於一種自我的享受,其價值就存在於直接經驗的歷程。因為是有感而無動的經驗過程,所以縱然藝術中所表現的或為悲慘淒涼的事物,觀賞者可默然承受,依理性間接的加以判斷,而非直接的體驗。
   因為移情作用,往往無生命、無感情的事物,可以變為有生命、有情感。譬如,山鳴谷應,山谷本無情如何因應?其得以因應,乃來自於觀賞者多感的情懷對應; 另如楊柳傷春,楊柳適時而長本無感覺,如何感受春之遽去?這等情結源於觀賞者的特殊情應,因此,在擬人化的過程,無情事物乃得以有情化,而使人生的意義更 為豐富。
  四、心理距離
  此學說是由英國的學者布洛(Bullough,18801934)所提出的見解。
上文 下文  書首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