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unday, September 2, 2012

上文 下文  書首

101

參、對稱(Symmetry
  又可稱為勻稱,以假定的直線為軸,在此軸線的左右,或上下所排列的媒材,完全相同的一種形式。
  對稱原理的運用,容易讓人產生平穩、安定、規律、正面的感覺。在自然界中,舉凡樹木,花葉的對生,人體及大部分動物的結構,即為對稱的形式。
  以建築作品為例,中國傳統民宅之四合院,宮殿建築之城樓等的建造。以雕刻作品為例,中國唐代「青瓷壺」的造形(圖2-11)。
【見原文】
2-11唐代 青瓷壺
102

以文學作品為例,唐代李白的〈靜夜思〉中的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肆、均衡(Balance
  在無形軸線的左右,或上下,所排列的形或色;或某一段時間先後,所發生的音,雖非完全的相同,但在質與量的方面,並不偏重於任何一方,在感覺上,甚至有恰好相等的分量,比對稱的表現較為活潑。
   均衡原理的運用,容易讓人享有較具自由、變化、與不規則的感受。就廣義的畫面而言,無論是繪畫、書法、雕刻、舞蹈、戲劇、或電影等畫面之是否能產生均衡 的效果,受到畫面中物體的「重度」與「方向」的影響。重度是以離開畫面中心之距離來決定,靠近中心者,其重度愈輕,遠離中心者,其重度愈重;位於畫面之上 部,較下部為重;位於右邊,較左邊為重;畫面內若有容易引起觀者關心,或注意的題材,其形雖小,但將具有很大的重度;孤立的形,其重度較大;單純的幾何 形,或有規則的形,其重度較大。此外,任何形都會產生方向的力軸,而決定其運動方向,進而影響畫面的均衡效果
  就繪畫作品為例,中國北宋時期的山水作品,普遍為中央鼎立式的構圖,即主山群安棑於畫面中心,而小橋、流水、路徑貫穿其間。西方十五、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普遍採用左右均等分量的構圖方式,都屬均衡原理的應用(圖2-12)。
103

2-12 義大利 波提伽利(Sandro Botticelli,約14451510
  維納斯的誕生 畫布蛋彩 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波氏是十五世紀末佛羅倫斯的畫家。此作品是以神話故事為題材,充滿了寓意的表現,人物描繪細膩而寫實。
【見原文】
  伍、調和(Harmony
  以同性質,或類似的媒材,相互配合在同一表現題材上,雖有某種程度上的差異,但仍產生融合的感覺。
  調和原理的運用,容易讓人享有平和、溫文、安詳等的情趣。譬如,圓形物體與各類圓形造形的並置;色相環中相鄰近的色彩,或彩度與明度相近的同一種色並列;類似音的並響等。
  就繪畫作品為例,中國傳統山水雪景的景致中,所表現的景物都以冬景的樹林與色澤,即為一種調和。
104

  陸、對比(Contrast
  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媒材並列,而其間有極大的差異。譬如,線形的縱與橫,曲與直,方與圓,高與低,長與短;色的明與暗,黑與白,紅與綠,紫與黃,赤紫與黃綠,橙與青;音的大與小,強與弱,高與低等。
   對比原理的運用,容易讓人產生強烈、突出、明顯等的印象。以建築作品為例,中國傳統建築常用的紅磚綠瓦,法國巴黎羅浮宮美術館新建築與舊建築的並列。以 文學,戲劇,電影等作品中,情節之髙潮與低潮、悲與歡、離與合等,人物性格之溫文與強硬、豪放與拘謹、忠誠與奸滑等。以雕刻作品為例,男與女題材的運用, 動與靜的表現,不同媒材的並置等。以繪畫作品為例,題材主與賓的安排等。
  柒、比例(Proportion
  在同一結構之內,部分與部分,或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這關係可能包括大與小、高與低、厚與薄、寬與窄等的比較,而見之於一種數理關係的安排。對於數理關係要求的標準,往往隨藝術的類別,藝術創作理念的演變,而有所不同。
  以繪畫或雕刻作品為例,就傳統的觀點而言,無論中西,在人體的表現上,講究頭與身應合於一定的比例;而各式器物的製作,頂、身、底、把手之間也要求合理的關係。
105

對於比例關係的追求,在西方的學理上,有黃金比例分割(Golden Section)的標準:當線段AB被線上一點P,分為APPB(其中AP>PB)兩線段,而PBPA等於APAB時,APAB的值約為0.618,這種分割即稱為黃金分割。黃金分割雖源於1912年在巴黎舉行聯展的立體派畫家所使用的集合名詞,但分割的理念自西元前希臘柏拉圖(Plato)即已開始,到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時演為多重的黃金分割,即將一個正五邊形的結構,分析成五個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是更為複雜的發展。這方法廣泛地被藝術家所採用於建築、雕刻與畫面的結構等,且成為評判是否為美的形式之標準。為窮究何以此一比例為普遍大眾所偏好,美國實驗美學家法郎克(Frank)提出:一般人身的比例,從肚臍以下高度與全身高度之比例,恰為11.618。所以,合於黃金比例的作品形式容易普遍為人們所激賞。事實上,黃金分割就是一種費心安排形式的表現。
  捌、節奏(Rhythm
  又稱韻律、或律動,把媒材依據反覆重疊錯綜變化的安排,使具有週期性間合的一種複雜而又有秩序的結構,或運動(圖2-132-16)。
  節奏原理的運用,容易讓人產生高低起伏、抑揚頓挫等的情感變化,以音樂作品為例,節奏是其構成的基本要素。此外,在各類別的藝術創作中,也都被廣泛的應用。
106

2-13 前進感表現
【見原文】
2-14 自然界的律動
107

2-15 線的律動
【見原文】
108

2-16色調的律動
【見原文】
  以繪畫為例,匈牙利畫家瓦沙雷利(Vasarely)的作品,就是以幾何抽象的圖形,來追求律動、變形的錯視現象,富於形色的節奏。
  玖、單純(Simplicity
  是一種簡化的形態,最易顯現出媒材或所欲表現對象的本質。譬如,正方形與三角形二者,正方形比三角形單純,因其角度較為簡單。此外,雖同為圓與方之構成,圓納於方之中的造形,比圓與方交錯之造形單純。
  單純原理的運用,容易讓人產生樸素、單純、平靜、溫和、真實的感覺。以繪畫作品為例,中國傳統水墨繪畫,所表現的為一種單純色澤的美感
109

。另以西班牙米羅(Miró)為例,米羅是位超現實主義的畫家,除作畫之外,並兼及各種媒材的嘗試與製作,其作品「先生•女士」(圖2-17)與「黑夜中男女」即是以單純的圓與方造形的應用,及單純色澤的處理。往往愈單純的造形,愈具象徵的意涵,給予觀賞者寬廣的想像空間。
2-17  西班牙 米羅(JoanMiró 18931984
  先生•女士
【見原文】
  拾、統調(Unity
  任何一件藝術品的結構中,部分與部分,部分與全體之間的微妙關係,必須緊密相聯,方才不至於支離破碎,而這關係的聯繫,就是設法在許多紛雜的媒材中,運用一共同的主調,或形,或色的特點來統率整體,而使作品具有渾然一體的感覺。
  以繪畫為例,表現春夏情景的作品,雖然於畫幅中運用了各種的色澤,但往往最後以綠色調來統率全體,而使畫面充滿綠意盎然的氣息
110

。以文學為例,作品中常以某一主要或悲,或喜等的情節或事件發展,來凝聚整件作品的特色。以音樂為例,常以主調或激烈、或溫和、或敘情等的情調駕馭整首曲子等。
   前述十種基本的形式原理,代表著多樣的方向,一方面是藝術家創作的參考,另一方面也可作為欣賞者了解創作品的起點。藝術家從事創作,往往必須在多樣之中 求變化,以增廣創作的內容,破除貧乏單調,但同時又必須避免過於變化的支離破碎。所以,一件創作品往往是有賴藝術家匠心的獨運,與細緻的拿捏。
上文 下文  書首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