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每種物質材料都具有它的特性,並非每種材料都適用於體現某一創作者某種特殊的內涵,唯有當材料適合於體現此種內涵時,它才可能在藝術家的巧手下活躍,生命力也方才得以流竄。所以,藝術家對於其所欲使用的物質材料,往往必須深入的研究,並了解其特性和表現的效果。
92
2-2藝術的形式要素
摘要
藝術形式,是構成藝術品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表達內容的一種具體方式。它意指藝術品結構中,各部分之間、各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安棑,或指直接呈現於感官的形
態或事物,包括其輪廓、品質或色彩等的關係,是藝術家內在意涵的外在表現,基於其內在的需要而創造,而這種內在的需要,往往因為藝術家而異。因此,藝術形
式的特徵,可能受到個性、民族、與風格等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各種不同的效果。
藝術形式,是構成藝術品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處理材料、表達內容的一種具體方式。藝術家以獨特的構思,採取適當的材料,經由細膩形式的安排,才能成就成功
的藝術作品。倘若缺乏合適的形式,藝術家的情感與觀念便無法完滿的傳逹。就欣賞者的立場而言,觀賞一件藝術作品首先面對的,必然是藝術家匠心獨運的形式。
形式是否能成功的散發出作者的內涵,也往往即是作品是否能夠引起共鳴的主要因素。
中外藝術理論的學者,均曾述及形式與藝術創作的關係。舉中國學者就繪畫創作為例,戰國荀況有「形具而神生」的說法,
93
而南朝齊范縝也有「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的論點,南朝宋國的宗炳提出「以形寫形」、「以色貌色」的主張,東晉的顧愷之則說明「以形寫神」的意義(邵洛羊等,78)。這些看法,莫不指出繪畫創作形神兼備的需求。換言之,藝術的形式要能表逹出物我交融的境界。
除闡揚形式的意義之外,在中國繪畫理論方面,還具體的提到與各種畫類有關的形式表現技法。譬如,在山水畫的類別,北宋郭思纂的《林泉高致》集中記載其父
郭熙(畫家)的理念:「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這是有關處理山水自然
景物題材時,在形式上,應如何表現安排的經驗描述。至於元代饒自然則於〈山水家法〉中提出繪宗十二忌:一、布置迫塞,二、遠近不分,三、山無氣脈,四、水
無源流,五、境無夷險,六、路無出入,七、石止一面,八、樹少四枝,九、人物傴僂,十、樓閣錯雜,十—、滃淡失宜,十二、點染無法。其中談到的是妥善安排
形式時的注意事項,實際上,也即是提供以山水作為表現題材時的形式參考法則。
此外,在中國人物畫類中,則有明代鄒德中於〈繪事指蒙〉,依據歷代各派人物畫形式上的表現方式,述及古今十八等描法,其中的名稱,如一、高古游絲描,
二、琴弦描,三、鐵線描,……都是依其在形式表現上的特徵類似自然界事物之情形而定名,換言之,以琴弦描為例,此種衣紋在形式的表現,就是以類似琴弦的用
筆描繪而成
94
。
以音樂為例,中國《禮記•樂記》中,記載了音之形式的由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凌嵩郎,75,pp.43〜44)從這段話也可以看出形式在音樂創作中的重要性。
舉西方學者就視覺藝術的論點為例,英國的美學家也是藝評家的貝爾(C. Bell)於其《藝術》(Art) 一書裡的〈美的前提〉(“Aesthetic Hypothesis”)②—文中提出「有意義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是所有視覺藝術作品中普遍而重要的性質,其中線條和彩色都被組合於一種獨特的方式,經由這種特定形式的存在而激起了我們的美感。
如何能夠創造出獨特的形式,事實上,也一直是藝術家們所致力的方向。回顧西方繪畫的歷史,譬如,印象派的畫家們就是將光與色帶入了形式之中,而引起了形式上的變革。畫家塞尚(Cézanne)強調畫家必須從自然中尋找圓錐體、球體和圓柱體(圖2-8),
這種想法並且成為後來立體畫派的基本理論。於是立體派的畫家們在形式的表現,講求將不同狀態及視點所觀察到的對象,凝聚於同一畫面,成為所有經驗的整體表
達,因此產生不同於印象派的形式。至於抽象繪畫的主張,也是希圖求得相當的形式,來傳逹其純綷非具象之可能性的理念。
以西方音樂創作為例,十五、六世紀文藝復興時代(Renaissance),強調一種清澈、精細對比與對稱的表達方式
95
圖2-8 法國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碗櫥(1873)畫布油彩Szépmüvészeti Museum, Budapest
【見原文】
,不同於十七、八世紀巴洛克(Baroque)時代,在演出的媒介與曲式上,注重一種強烈的印象式特質。另如孟德爾頌(Mendelssohn ,1809〜1847)與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 1840〜1893) 二人雖同為十九世紀浪漫派音樂的代表性作曲家,但在選擇與處理音樂素材的方式上,卻各不相同,而有其獨自的特色。
綜合前述,以和視覺與聽覺有關的藝術創作之繪畫與音樂為例,可以了解形式在藝術表現上的重要性。舉凡藝術的創作沒有不具備形式的,藝術家滿懷情思與丘壑,必須有描繪丘壑,表達情思的具體手段,才能產生藝術的形式之美
96
。沒有形式,藝術品無法存在。因此,如何具體描繪丘壑、表達情思的想法,便是有關形式的概念。
形式意指藝術品結構中,各部分之間,各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安排,或指直接呈現於感官的形態或事物,包括其輪廓,品質或色彩等的關係。形式是藝術家內在意涵
的外在表現,基於其內在的需要而創造,而這種內在的需要,往往因為藝術家而異。因此,藝術形式的特徵,可能受到個性、民族性、與風格(指某一時段,某一區
或某些團體在藝術表現上的共同特色)等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各種不同的效果。換言之,從藝術作品的形式,可以反映出藝術家的理念,藝術家所屬的民族情結,以
反藝術家所處時代的整體精神。
97
2-3藝術的形式原理
摘要
藝術形式的構成,主要包括以下十項基本原理:
壹、反覆
以相同的形、音或色等媒材,同列在一起,成為連續、反覆的一種現象。
貳、漸層
將反覆的形式依等級、漸變的原則,予以一層層的漸次變化。
參、對稱
以假定的直線為軸,在此軸線的左右或上下所排列的媒材完全相同。
肆、均衡
在無形軸線的左右或上下所棑列的媒材,雖非完全相同,但在質與量方面,並不偏重一方,在感覺上甚至有恰好相等的分量。
伍、調和
以同性質或類似的媒材配合在一起,雖有某種程度上的差異,但仍有融合的感覺。
陸、對比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媒材並列,其間有極大的差異。
98
柒、比例
在同一結構之內,部分與部分,或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
捌、節奏
又稱韻律,或律動,具有週期性間合的一種秩序的運動。
玖、單純
簡化的形態,最易顯現所欲表現內容的本質。
拾、統調
在許多紛雜的媒材中,有一共同點統率整體,而具統一感。
藝術形式,是藝術家內在意涵的外在表現,是基於其內在的需要而創造,往往因為藝術家的個別差異,而產生各種不同效果的形式。因此,藝術形式的構成,可能
部分源自自然界中物象所存有的本質,也可能部分源自已存有之藝術品的形式。概括形式的表逹方式,主要涵蓋有十項基本原理的應用。這十項基本的原理包括:反
覆、漸層、對稱、均衡、調和、對比、比例、節奏、單純、統調等。
壹、反覆(Repetition)
是一種重複表現的方法,以面目完全相同的形、色、音等為基本的單位,不分主賓的同列在一起,成為繼續著的一種現象。
反覆原理的運用,容易讓人興起簡單、清新、齊整或劃一的感覺。可用以強調某一特定形體,或意象的特點。
99
以音樂作品為例,主旋律的重複出現。如貝多芬(Beethoven , 1770〜1827)的「田園交響曲」第一樂章中動機的反覆。以建築作品為例,屋瓦,梁柱的安排。如中國宫殿建築「千秋亭藻井」的設計(圖2-9),古希臘建築石柱的並列。以舞蹈作品為例,舞蹈演出時,相同姿態與服飾的群舞。以文學作品為例,句子與韻腳的應用,如王維的〈相思〉五言絕句五字一組的重複等。
【見原文】
圖2-9
中國宮殿建築千秋亭藻井
100
貳、漸層(Gradation)
將反覆的形式,依等級、漸變的原則,予以一層層的漸次變化。譬如,形,由大而漸小,或由小而漸大(圖2-10);色,由淡而漸濃,或由濃而漸淡;音,由強而漸弱,或由弱而漸強等的漸次變化。
漸層原理的運用,容易讓人產生餘韻猶存的印象。以建築作品為例,中國寶塔式的建築,層級的變化是由底層逐漸往上縮小。以繪畫作品為例,中國傳統技法之渲染法,表現雲山煙嵐的氣氛,乃墨色濃淡之間的漸次。以文學、戲劇作品為例,有關高潮情節的逐漸培育等。
【見原文】
圖2-10形的漸層變化
上文 下文 書首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