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aturday, October 10, 2009

229



   野雲為我作焦山圖二首真按:朱鶴年為翁方綱作畫


夙昔剔銘意,踏雪思放翁。真按:陸游與焦山 自題鼎篆後,不擬王考功。更援古洲辨,亦豈張汪同。海門一點碧,氣納江天空。竹院轉陰厓,兩賢泠御風。為我騁遠目,萬里磨青銅。


兩賢伊與朱真按:伊秉綬與朱鶴年-應即此二人. 真按:朱鶴年與伊秉綬 前盟記蘇米。真按:翁方綱與朱鶴年 真按:翁方綱與伊秉綬 詩到危巒尖真按:不錯的句子!-尖雙關且活(動). 窗對斜陽真按:唘 和我玉琴響,枯木堂簷底。真按:國:枯木  注音一式 ㄎㄨ ㄇㄨˋ            乾枯的樹木。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則夏旱至矣。」文選˙曹植˙七啟:「夫辯言之豔,能使窮澤生流,枯木發榮。」                                     詞:【枯木】1.老樹;枯樹。《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則夏旱至矣。”《漢書‧五行志中之下》:“枯木復生,人君亡子。” 南朝    范縝 《神滅論》:“如因榮木變為枯木,枯木之質,寧是榮木之體!”   盧照鄰 《行路難》詩:“君不見 長安 城北 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新唐書‧五行志一》:“ 武德 四年, 亳州  老子祠 枯樹復生枝葉……占曰:‘枯木復生,權臣執政。’”2.比喻頹喪之心或老朽之人。 北周  庾信 《小園賦》:“心則 歷陵 枯木,髮則 睢陽 亂絲。”   范成大 《與時敘現老納涼池上》詩:“笑我兩枯木,獨與三冬期。”3.指刑具。   高彥休 《唐闕史‧秦中子得先人書》:“富室少年列狀始末,訴於縣官,詰問伏罪,遂寘枯木。”   陶穀 《清异錄‧肉雷》:“ 來紹 ,乃 酷吏 俊臣 之裔,天稟鷙忍……每肆枯木之威,則百囚俱斷,轟響震動一邑,時呼肉雷。”4.指神主;棺材。   孔平仲 《續世說‧直諫》:“今兵士之徒無罪,乃驅之行陣之間,委之鋒鏑之下,使肝腦塗地,魂魄無歸,令其老父、孤兒、寡妻、慈母望槥車而掩泣,抱枯木以摧心。”   黃庭堅 《母安康郡太君祭亡女陳氏十娘文》:“惟女面目,永隔枯木。嗚呼昊天,忍此荼毒。” 真按:國無.詞:【枯木堂】和尚參禪打坐處。因如枯木寂然不動,故稱。源於 石霜 禪師。見   贊寧 等《宋高僧傳》卷十二。   關漢卿 《普天樂‧崔張十六事》曲:“梵王宮月輪高,枯木堂香煙罩。”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摺:“也不要香積廚,枯木堂。” 莽蒼空翠中,真按:翁方綱的愛用詞 真按:國:莽蒼        注音一式 ㄇㄤˇ ㄘㄤ 郊野蒼茫廣大的景色。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宋˙陸游˙哀郢詩二首之一:「章華歌舞終蕭瑟,雲夢風煙舊莽蒼。」                             詞:【莽蒼】1.形容景色迷茫。《莊子‧逍遙游》:“適莽蒼者,三飧而返,腹猶果然。” 成玄英 疏:“莽蒼,郊野之色,遙望之不甚分明也。”   孟郊 《古別曲》:“荒郊煙莽蒼,曠野風凄切。”   劉基 《菩薩蠻》詞:“月上 海門 山,山河莽蒼間。”2.空曠無際貌。   杜牧 《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啟》:“如登高四望,但見莽蒼大野,荒墟廢壟,悵望寂然,不能自解。”   歐陽修 《自岐江山行至平陸驛》詩:“蕭條斷煙火,莽蒼無人境。” 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十》:“遂引余從其寨之後東逾嶺,莽蒼無路,姑隨之行。”3.指迷茫的郊野或原野。   柳宗元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是山崒然起於莽蒼之中。”   司馬光 《和邵堯夫秋霽登石閣》:“目窮莽蒼纖毫盡,身得逍遙萬象閑。” 傅尃 《五月廿一日與胡樸安高吹萬同游北固山作》詩:“傑閣坐看凌莽蒼,奔流猶自逐喧豗。”4.形容文章詞氣充沛。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中》:“ 太沖 《詠史》,骨力莽蒼,雖途轍稍岐,一代傑作也。”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邱邦士集》予未見,然當推 躬菴 為第一,莽蒼浩瀚,有大氣以舉之。” 今古窮根柢。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根柢經術與修身(內養) 真按:翁方綱重視紮根教育 江海積霜露,洲沙迴渺瀰。飛起研山雲,林端綠如洗。


229


   縮臨鶴銘并米題於焦山圖軸閒,題二首真按:真按:翁方綱與米芾 真按:翁方綱與瘞鶴銘 真按:翁方綱縮臨 米芾與瘞鶴銘


我因側想欹厓石,墨捲長風萬里來。未識三茅鬱岡字,


230



米顛曾見館壇開。


石篆三行駛浪邊,翻疑落葉藉江船。君看絕磴青蒼氣,巳邁淳熙六百年。嘗据馬子嚴題以辨篆石旌事三行宋人補刻之誣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


230


   題孔雩谷雲壑卷三首真按:真按:孔繼檊-疑一作雲谷者訛也! 翁方綱題孔繼檊畫


不見十五秋,雲嵐滿衣屨。真按:翁方綱與孔繼檊 仍昔締蘭盟,苔石看碑處。屈指詶唱人,幾得論襟素。檢點初心在,耘道根固。真按:unicode字元.異體字字典. 之異體.  之異體.               字號 B00220 正字 【刞】刀-05-07     音讀ㄑㄩˋ 釋義 耕而土起。廣韻.去聲.御韻:「刞,耕而土起。」 真按:翁方綱的論學宗旨-質厚為本-詩的意象 真按:翁方綱的交友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與孔繼檊的交情 玉池湛丹淵,禾莖養珠露。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根柢經術與修身(內養) 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天成非人為 思我無所思,妙理隨以寓。山空雲欲行,水流泉自注。真按:翁方綱的作詩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天成非人為 蘇齋禪榻對,重理跏趺悟。證此雲壑源,濛濛篆香炷。


夢迴句曲餌丹砂,不是山卿蔡少霞。郇黍召棠經畫手,依然琢硯寫梅花。真按:詞無.國無.出自詩經.『愾我寤嘆,念彼京師。芃芃黍苗,陰雨膏之。四國有王,郇伯勞之。』(新漢籍:經/十三經/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毛詩正義/國風/曹/下泉(P.272-2) )2009/10/10 下午05:48:49○山卿,「山玄卿」也.東坡詩:『〈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負書從我盍歸去,羣仙正草新官銘。汝應奴隸蔡少霞,我亦季孟山玄卿。(唐有夢書新宫銘者云紫陽真人山玄卿撰其畧曰:良常西麓原澤東池新宮宏宏崇軒䡾䡾。又有蔡少霞者,夢人遣書碑,略曰:公昔乘魚車,今履瑞雲躅空仰塗綺輅輪囷。其末題云「五雲書閣吏蔡少霞書」。)…』䡾䡾="車獻""車獻" 
 


仿英光借曠懷,真按:戱 雲迴篆縷自江厓。擘窠臨出吳居父真按:吳琚-應即此人 還叩蘇齋即米齋。真按:翁方綱書齋的命名 真按:翁方綱與蘇軾與米芾


230


   再題焦山圖真按:真按:翁方綱隔句換韻 翁方綱為朱鶴年題畫-見前.


我笑王朱詩,真按:王士禛、朱彝尊-疑即此二人. 世惠與無專。等之槃籥耳,著錄訛相沿。我笑汪考,真按:張弨-應即此人 真按:汪琬-豈此人哉? 仆石宋誰補。不見米陸題,真按:米芾、陸游 眇焉區今古。近時阮中丞,真按:阮元的金石採訪學 漢鼎對周鼎。庚庚星斗光,肩若苔花竝。近時陳海寧,摹石儼全石。蒼蒼煙浪氣,一例新篁碧。周篆果信乎,宋補亦足傳。但有書山樵,何必洞焦先。方篆天隸間,仄轉江雲活。如我厓磴倚,放眼江天豁。山靈許我否,鶴夢御松風。上清館壇字,真宰淋漓中。


230


   蘇書潁州月夜泛舟聽琴詩殘石本真按:翁方綱題蘇軾書法


吾齋羅浮松,蹟配嵩陽雲。真按:翁方綱與天際烏雲帖-翁方綱與蘇軾 未遑覔竹栽,奚以詶墨君。忽飛明月光,滿酌潁水尊。鏡中坡仙影,未醉初半醺。真按:蘇軾醉後 一以松屏照,綠徹鬚眉紋。憐我四壁荒,發之千偈聞。舊來嵩陽夢,不隔宿雨昏。泠泠玉琴響,滌盡墨沼渾。


230


   小池寫蘭於蘇齋壁賦贈二首真按:真按:翁方綱與董洵 董洵為翁方綱作畫


寫蘭左筆最為難,恰到彝齋壁上看。落水蘭亭青眼在,半江明月印巖灘。趙彝齋畫蘭筆筆向左,正合作吾齋詩話也。真按:翁方綱與趙孟堅 真按:趙孟堅的畫法


日日商量篆法深,相關氣味喻同心。濛濛淡影非煙雨,未要書家仿錯金。


230


   書陳后山集宋槧本真按:真按:翁方綱與陳師道 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 翁方綱與宋版書


一瓣南豐古墨香,較量壓架配蘇黃。真按:蘇軾、黃庭堅 新津注尚開雕未,紙貴誰論越與襄。吾齋施顧注蘇詩、真按:施元之、顧禧 史容注黃詩皆宋槧也。真按:翁方綱的收藏 真按:翁方綱的藏書 宋時刷印書越紙在襄紙上,見后山論國子監賣書狀。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學參考書 真按:陳師道的版本學 真按:翁方綱的參考資料


230


   陳白沙詩艸卷二首成化癸卯十月書于桃源舟中。真按:翁方綱與陳獻章 真按:翁方綱題陳獻章手稿


海上桃源夢,神來碧玉樓。江門虹貫夜,真按:翁方綱的愛用句式 茅筆氣凌秋。栗里人歸去,真按:國無.詞:【栗里】地名。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陶潛 曾居於此。 南朝    蕭統 《陶靖節傳》:“ 淵明 嘗往 廬山 淵明 故人 龐通之 齎酒具於半道 栗里 之間。”   白居易 《訪陶公舊宅》詩:“ 柴桑 古村落, 栗里 舊山川。” 李光 《題亞子分湖舊隱圖》詩之二:“浮家泛宅 梨川 夢,尋壑經邱 栗里 情。” 曹谿水盡頭。翛然風月外,拊石一橫舟。


憶昔陪讐校,卬須藥渚津。真按:翁方綱與四庫全書-俟考! 借詩商待聘,靜坐識依仁。真按:翁方綱的修養論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與修養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宗旨 晝睡煩多語,春陽悟幾人。只應瑤石隸,真按:黎民表 雩詠見精神。真按:黎民表的書法 惟敬隸題卷首。真按:黎民表 真按:黎民表與陳獻章


230


   又和秋林讀書圖舊題韻二首真按:真按:翁方綱題文點畫王士禛 翁方綱與王士禛


秋窗誰共昔論詩,曾見然燈授記時。五百牙籤追訪處,手摩遺楷拂蛛絲。真按:王士禛的手稿 真按:王士禛的藏書 嘗舉先生所著錄有卷第可攷者得五百五十餘種,列其目於載書圖後。真按:翁方綱對王士禛作品的整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