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非子孫齊至,不開鎖」的私心,真按:范欽的私心-這不就是在罵范欽的天一閣嗎?老師也如此安排,似乎頗有用心哩^^ 了不起多了。
可惜的是,陸心源去世後,家道中落,他的兒子陸樹藩有意賣書。當時日本人正為大量古籍給楊守敬買走而後悔不已,一聽陸家有意賣書的消息,興奮極了。於是派人到中國慫恿陸氏賣書。陸樹藩先開價五十萬圓,後降價三十五萬圓,稍後又減至二十五萬圓,經過多次討價還價,終於在光緒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六年)四月,以十萬圓成交(一說十一萬八千圓),賣給了日本的岩崎氏。是年六月,陸氏「皕宋樓」、「十萬卷樓」、「守先閣」的書,舶載東去。現在這批祕笈,成了日本「靜嘉堂文庫」的鎮庫之寶。我們翻閱厚厚的《靜嘉堂文庫漢籍分類目錄》,凡是書下注「皕」、「十」、「守」等字的書,都是陸氏的「皕宋樓」、「十萬卷樓」、「守先閣」的故物,這真是我國書史上的一次浩劫。陸氏的書賣到了日本後,日本著名的漢學家島田翰(字彥楨)寫了一篇〈皕宋樓藏書源流考〉,文末得意的說:「昔遵義黎蒓齋駐節我邦,與宜都楊君惺吾購求古本,真按:楊守敬-應即此人,前文有提及! 一時為之都市一空。數窮必復,陸氏之書,雖缺其四庫附存本、道藏及明季野乘,不無遺憾,而予知今之所獲,倍蓰於昔日所失也,然則此舉也,雖曰於國有光可矣
292
!」近代藏書家董康在〈刻皕宋樓藏書源流考題識〉中說:「陸氏藏書志所收,俱江浙諸名家舊本,古芬未墜,異域言歸,反不如臺城之炬,絳雲之燼,魂魄猶長守故都也,為太息者累日。真批:人類實不該只是科技進化、生理進化,更要在見識進化與心胸進化,德業進化更不用說,不唯獨身人也,人作為一類亦當如是.此猶老莊貴所而所貴之原理.夫若人具大公無私藏者,則藏於何處,又焉非代我先藏?替我先藏?而若據以為私寶者,則出門即有礙,此陸心源與董康胸次間何啻天地耶!人之無可救藥者,此一端耳! 」王儀通〈皕宋樓藏書源流考題詞〉有兩首絕句,頗能道出當時知識分子的感傷。其一是:「三島於今有酉山,海濤東去待西還;愁聞白髮談天寶,望贖文姬返漢關。」其二是:「如海王城大隱深,遺經獨抱幾沈吟;白雲蒼狗看無定,難遣牆東避世心。」
陸氏的藏書章很多,常見的有:「陸心源印」、「陸印心源」、「心源長壽」、「吳興陸氏萌末樓珍藏印」、「歸安陸心源字剛父印」、「存齋讀過」、「十萬卷樓」、「守先閣」、「存齋又稱潛園」、「存齋大利」、「皕宋樓」、「光緒戊子湖州陸心源捐送國子監之書匱藏南學」、「書淫」、「嶺南東道兵備使者」等。
293
【見原文】
〈說明文字〉 這是宋代許叔微撰的醫書《類症普濟本事方》,由陸心源手校,從校勘的情形,可見陸氏治學的嚴謹態度。
294
295
蒐羅域外古籍的楊守敬
在隋唐的時候,日本派了大批的使者、僧人和學者到中國,他們東歸時,都攜購了不少的中國圖書,漸漸的,日本各地都藏有豐富的中國古籍。
這些流落域外的古籍,不乏在中國已罕見,甚至在中國已失傳的,所以這些佚存海外的古書,一直是國人夢寐以求,亟思一睹的珍本。宋代的歐陽修,曾經寫了一首題為〈日本刀歌〉的古詩,詩是這樣的:
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真按:窮究窮治之窮也.謂窮究其原貌,窮治其真虛實真偽也
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
徐福行時書未焚,《逸書》百篇今尚存;
令嚴不許傳中國,舉世無人識古文。
296
先王大典藏夷貊,蒼波浩蕩無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鏽澀短刀何足云。
歐陽永叔借著一把寶刀重歸故土,而慨歎古書之流落異邦。可見歐公也多麼渴望圖書魂兮歸來。
清代的楊守敬,是第一個把流落在日本的古書,大量買回來旳藏書家。真按:當作的字.
楊守敬(西元一八三九年—一九一五年),字惺吾,一作星吾,湖北宜都人。家世經商,四歲喪父,由母親教他讀書寫字。十四歲時,考取了秀才,二十四歲時,考取了舉人,擔任黃州府的教授,官舍和宋代蘇東坡的「雪堂」遺址鄰近,所以自號「鄰蘇」。考了幾次進士,都不幸落榜。光緒六年(西元一八八○年),何如璋到日本出任中國第一位公使,楊守敬跟著去當祕書。由於歐陽修〈日本刀歌〉一詩的啟示,產生了在日本蒐羅「佚書」的念頭。所謂「佚書」,就是在中國已經見不到傳本,卻在海外還可以見到的書。那時正是日本明治維新的時候,一般人不太重視中國的古書,楊守敬每天一有空就到書肆閒逛,一見到中國的舊版書就買,不到一年,就買了三萬多卷。
297
楊守敬為了能蒐得更多的古書,認識了一位日本醫生森立之。森立之,字立夫,是一位好古之士,曾和另一位日本醫生澁江全善(字道純)同撰《經籍訪古志》。森立之在該書的〈跋〉裡說:「與全善、海保元備、伊澤信道、堀川濟輩,每月一二次,預卜夜而會于綠汀。綠汀者,本所綠町多紀樂春院之別莊也。諸子環坐,披閱古本,為之論定會。會後開宴,各乘醉而歸,二州橋上,踏月詠詩,此是三十年前之事。」這篇〈跋〉寫於日本明治十八年,相當於清光緒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年,距現在已一百多年了,但是,他們好古的精神和飲酒賦詩的雅興,如在眼前,令人羡慕不已。楊守敬就根據《經籍訪古志》的記載,得以順利的購得大量的中國古籍。有些日本好古之士,不肯把家藏的古籍賣給楊守敬,楊守敬就以行篋中的古今石刻文字交換,由於日本人雅好石刻文字,所以頗有收穫。真批:所以說嘛,手段人人都有,也人人都會用囉^^ 而以此為真公器,是可嘆也夫!
談起楊氏在日本搜求古書,可以說是不借代價,志在必得。真批:自己人就說是志在必得,而外人則云是不擇手段耶? 有一次,他聽說大阪有人家藏宋刊本《尚書注疏》,他託人去洽購,由於價錢開得太高,多次不成交。直到楊氏回國前夕,念茲在茲;心有不甘,特地繞道大阪,用身上所有的錢把這部「海內孤本」買了過來
298
。當時同事們都笑他「既癖且痴」,可是他卻高興不已。這種愛惜文獻的精神,令人敬佩。
光緒七年(西元一八八一年),由黎庶昌接替何如璋出任第二任駐日本公使。庶昌字蒓齋,真按:黎庶昌 真按:黎庶昌 貴州遵義人。黎氏是一位古文家,學問淵博。到了日本後,聽說楊守敬蒐羅了不少古書,於是請楊守敬協助刊行《古逸叢書》。
根據黎氏在〈自序〉中的說法,由於書中所收的書,多數是「古本逸編」,「古本」是古代的本子,「逸編」就是在中國已經亡佚不傳的書,所以叫《古逸叢書》,由此也就可以看出這部叢書的價值和珍貴。
從光緒八年(西元一八八一年)起,到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止,三年中共陸續刊印了二十六種古書,這些書包括:
一、《爾雅》三卷,晉郭璞注,據宋蜀大字本影刊。
二《春秋穀梁傳》十二卷,晉范寧集解,據宋紹熙本影刊。
三《論語》十卷,魏何晏集解,據日本正平本影刊。
四《周易》六卷附《晦庵先生校正周易繫辭精義》二卷,宋程頤、呂祖謙撰,據元至正本影刊
299
。
五《孝經》一卷,唐玄宗注,據日本舊抄卷子本影刊。
六《老子道德經》二卷,魏王弼注,據集唐宋本影刊。
七《荀子》二十卷,周荀況撰,唐楊倞注,據宋台州本影刊。
八《南華真經注疏》十卷,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據宋本影刊。
九《楚辭集注》八卷《辯證》二卷《後語》六卷,宋朱喜撰,據元本影刊
十《尚書釋音》二卷,唐陸德明撰,據日本影抄宋大字本影刊。
±《玉篇》殘四卷,梁顧野王撰,據日本舊抄卷子本影刊。
十二《廣韻》五卷,宋陳彭年等重修,據宋本影刊。
十三《廣韻》五卷,據元泰定本影刊。
十四《玉燭寶典》殘存十二卷,隋杜臺卿撰,據日本舊抄卷子本影刊。
十五《文館詞林》殘存十四卷,唐許敬宗等撰,據日本舊抄卷子本影刊。
十六《琱玉集》殘存二卷,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琱】玉-8-12 注音一式 ㄉ|ㄠ 解釋 1.磨製玉器。集韻˙平聲˙蕭韻:琱,說文:治玉也。 2.刻鏤。通雕、彫。漢書˙卷九十˙酷吏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斲 琱而為樸,號為罔漏吞舟之魚。 3. 雕畫彩飾。漢書˙卷七十二˙貢禹傳:牆塗而不琱,木摩而不刻。 4.經雕飾的。鏡花緣˙第十回:身穿白布箭衣,頭上束著白布漁婆巾,臂上跨著一張琱弓。 據日本舊抄卷子本影刊。
十七《姓解》三卷,宋邵思撰,據北宋本影刊。
300
十八《韻鏡》一卷,據日本永祿本影刊。
十九《日本國見在書目錄》一卷,日本藤原佐世撰,據日本舊抄卷子本影刊。
廿《史略》六卷,宋高似孫撰,據宋本影刊。
廿一《漢書食貨志》一卷,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據唐寫本影刊。
廿二《急就篇》一卷,漢史游撰,據日本小島知足仿唐石經體寫本影刊。
廿三.《杜工部草堂詩箋》四十卷《外集》一卷《補遺》十卷《傳序碑銘》一卷《目錄》二卷《年譜》二卷《詩話》二卷,宋魯訔輯,真按:國無!待查!異:字號 C13022 正字 【訔】言-03-10 音讀 |ㄣˊ真按:尚未用系統字也!釋義 1.訔訔,爭辯貌。見字彙.言部。 2.山名。見集韻.平聲.諄韻。 3.「誾」之異體。 Http://140.111.1.40/yitic/frc/frc13022.htm 又為誾之異體: 字號 B04683 正字 【誾】言-08-15音讀|ㄣˊ 釋義 見「誾誾」。※誾誾: 1.和悅的直言勸告。論語.鄉黨:「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後漢書.卷四十五.張酺傳:「張酺前入侍講,屢有諫正,誾誾惻惻,出於誠心,可謂有史魚之風矣。」 2.形容香氣盛發。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桂樹交而相紛兮,芳酷烈之誾誾。」宋蔡孟弼會箋,《補遺》黃鶴集注,據宋麻沙本影刊,《補遺》部分則是據高麗翻刻本影刊。
廿四《碣石調幽蘭》一卷,陳丘公明撰,據日本舊抄卷子本影刊。
廿五.《天台山記》一卷,唐徐靈府撰,據日本舊抄卷子本影刊。
廿六.《太平寰宇記》殘存六卷,宋樂史撰,據宋本影刊。
在這些書中,像《琱玉集》、《天台山記》、《玉燭寶典》等,都是在中國早已不見傳本的珍貴祕笈。
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楊氏歸國,在黃州(今黃岡)租屋數十間,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