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
?論古詩者必由建安、黃初以衷諸謝、鮑,真按:謝靈運、鮑照 則唐律自必由右丞、少陵基之,真按:王維、杜甫 真按:建安文學 未有可畏難而小就者也。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 若近人之拈舉賈長江、真按:賈島 姚武功五律者,真按:姚合 真按:翁方綱與紀昀-紀昀評傳有「3.漢 魏——盛唐“終為正軌”…在《冶亭詩介序》中,紀昀首先對唐末以來詩風的演變加以宏觀考察:…四靈五變,理賈島、姚合之緒餘,刻畫纖微,至江湖末派,流為 鄙野,而弊極焉。元人變為幽艷,昌谷、飛卿遂為一代之圭臬,詩如詞矣。鐵厓矯枉過直,變為奇詭,無復中聲。明林子羽輩倡唐音,高青邱講古調,彬彬然始歸於 正。…」似與翁公此論彷彿. 則將謂古詩必以齊、梁、陳之作為職志歟?夫中晚以下諸家非不欲效右丞、少陵也,力不勝也。夫在唐時中晚諸家力所不能勝者,而後人顧能勝之乎?曰非欲人人皆學右丞、少陵也,詩之理則實如此而已矣。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 士人束髮入塾未有先誦子史集者,必先誦讀孔、孟之書,真按:孔子、孟子 豈人人能效聖賢乎?讀書之理則如是也。然雖非人人能效為聖為賢,而自帖括取士以來,凡操筆為文者皆自言孔、孟之言始其法行之歷數百年矣,較昔之詩賦論策取士,坦而易趨者,布帛菽粟近於日用飲食之需也
352
,未有疑其違道轉遠者也。若作詩則切己言志,又非代古立言之比;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作詩方法論 至於律詩則更非衍擬古、效古之比矣。唐之玉溪、樊川已不肯為大歷以後之律詩,真按:李商隱、杜牧 至蘇、黃而益加厲矣。真按:蘇軾、黃庭堅 此即教人自為之理也。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 至於放翁、遺山、道園律詩則真克自為矣;真按:翁方綱與陸游 真按:翁方綱與虞集 真按:翁方綱與元好問 有一篇之襲唐調乎?惟遺山五律不克自振,吾已詳言之矣。夫惟日與古人相劘切,日以古作者自期,而後無一字之襲古也。夫惟無一字襲古,而後漸漸期於師古也;真按:翁方綱對擬古派的批評 豈特律詩也哉?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
352
徐昌穀詩論一真按:真按:翁方綱與徐禎卿 真按:翁方綱對明七子的批評 翁方綱的詩論
今之說詩者皆曰迪功集,雅音也。歎歎等五集,鄭聲也。
353
然而為吳下詩派者,則曰少作其本色也;改從北地者其變也。為之說者則又曰迪功集師古而仍存吳音,非學北地也。真按:徐禎卿與李夢陽 然而迪功集是其手定,歎歎等五集則其所棄餘也。故善言詩格者,必以為昌穀深得於空同師資之力矣。然空同序其詩曰:守而未化,蹊逕存焉。是必空同之詩能化蹊逕者,而後議其未化也。今試取李、徐二家詩,所學杜、李、盛唐諸家,分刌切比而弦歌之,真按:翁方綱對擬古派的批評 其孰果能化歟?曰:均弗化也。均弗化則奚以未化譏之?然則李子之意蓋自謂其能化也久矣,何者?少陵、供奉之詩,真按:杜甫與李白 縱橫出沒,不主故常,彼空同者未能知其故也,然亦未嘗不自以為縱橫出沒、不主故常也,而顧視徐子之紹古為篇者,專近於執著摹擬矣,故毅然譏之曰未化也真按:李夢陽對徐禎卿的批評
354
。 夫徐子舍其少作以就李之所學,李則學古,徐亦學古,等學古耳;顧使李子目以蹊逕未化,反不若其少作可以跌宕自憙者,此於徐子之心,果甘若是乎?然吾揆諸徐 子之心,而知其實若是也。夫李雖與徐同師古調,而李之魄力豪邁,恃其拔山扛鼎、辟易萬夫之氣,欲舉一世之雄才而掩蔽之;為徐子者,乃偶拈一格,具體古人, 以少勝多,以靜攝動,藉使同居蹈襲之名,而氣體之超逸據其上矣。故曰揆徐子之意如此也。然則徐子自知其為蹈襲歟?曰不知也。不知而何故蹈襲之?曰非此不足 以洗滌其少作也。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 然則少作五集果鄭聲而迪功集果雅音歟
355
?曰嘻,是亦目論矣。真按:國:目論 注音一式 ㄇㄨˋ ㄌㄨㄣˋ 1. 全憑目之所見,即遽下論斷。指見識淺薄。 2.不自見其過失。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今王知晉之失計,而不自知越之過,是目論也。」 五 集之詩縱披沙多而揀金少,然亦未嘗無偶然造詣之處。若合其後來所謂天然神秀者,中間一二浮詞或不免反謝之,是以激而為明妃遠嫁之誚,亦其勢使然也。客曰: 綜前後論之,究以何者為正?曰迪功集其正也。曰以迪功集為正矣,而又不免議其浮也、襲也,則迪功將何以自立?曰迪功,豪傑士也,真知所以自立矣。然則改少 作者不任咎也。然則惟是五集之少作,任其咎乎?曰皆不任咎也。皆不任則咎於誰任之?曰吾反覆前後之詣,執兩端叩之,則任厥咎者惟一師資之李子耳。真按:徐禎卿與李夢陽 真按:徐禎卿為李夢陽所誤 夫徐子知少作之非,悟學古之是,此時若有真實學古之人,真按:翁方綱對李夢陽的批評 必將引而深之,由性情而合之學問,此事遂超軼今古矣真按:真按:徐禎卿為李夢陽所誤 真按:翁方綱對徐禎卿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李夢陽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批評 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作詩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主張 翁方綱肌理說的基礎-性情與學問須合力也.
356
。李子本具蹈襲之能事,以其能事貺其良友,以如此清才而所造僅僅如此為可惜也。以如此能改之毅力而所改僅僅如此,為可惜也。然吾非咎李子也,真按:翁方綱對李夢陽的批評 曰時為之也。真按:翁方綱的文學觀-勢 有李、何之蹈襲不足以饜人心也,真按:李夢陽、何景明 又出一精於蹈襲之徐子而人心饜矣,詩格成矣,時論定矣。真按:翁方綱對明七子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的文學觀-勢 在徐子固行乎其所不得不行,彼亦無如何耳。真按:翁方綱的文學觀-勢
356
徐昌穀詩論二真按:翁方綱對徐禎卿的批評
馮子伯求篤嗜迪功詩,真按:翁方綱與馮敏昌-多呼為魚山,而此獨謂之伯求. 真按:馮敏昌與徐禎卿 欲予合輯而論次之。適從時帆齋中借迪功集并談藝錄,真按:翁方綱與法式善 真按:翁方綱向人借書 又俾兒子樹培合諸家所選通寫為二冊,真按:翁樹培 攜至灤陽寓舍,真按:翁方綱的住處 竭二日之力遍讀而審擇之,真按:翁方綱讀書的速度 附以諸家評語,并系愚論如右而約舉之
357
,曰:迪功詩七古不如五古,七律不如五律,七古七律又不如七絕。蓋能用短不能用長也。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徐禎卿的批評 夫勢短字少則可以自掩其鑿痕,故蹈襲者弗病也。真按:翁方綱對擬古派的批評 篇長則將何展接乎?是以凡能用短不能用長者,皆執一而廢百者也。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的文學批評 然而陶、韋之短篇則真短篇也。豈其襲之云乎?真按:翁方綱與韋應物 真按:翁方綱與陶潛 由所病在襲,故短亦襲耳。人各有所讀之書、所處之境、所值之時,不必其似也。王新城眼力極高顧欲跨宋元數百年直以徐昌穀諸人上接六代、真按:王士禛 三唐作者,其然,豈其然乎真按:用論語憲問語.「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瀚典) ?新城又獨韙漢魏五言無過十韻者,輒欲大薙工部八哀諸句,真按:王士禛與杜甫 其然,豈其然乎?然伯求生稟異才,真按:翁方綱與馮敏昌 時帆博涉詩奧,乃二君皆欲就短篇以服習古人
358
。吾不能必謂短篇之執一也,然而高蘇門勝此遠矣;真按:徐禎卿與高叔嗣之比較 真按:翁方綱對徐禎卿的批評 四明陳約之一序勝談藝錄遠矣。真按:陳束 真按:謂序蘇門集也.
358
趙子昂論真按:翁方綱對趙孟頫批評
出處大節人之本也,藝文其末也。真按:翁方綱選書的標準 真按:作者品德的重要-四庫全書選書的標準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 趙子昂之仕元,人皆譏之;而其書,人皆習之。說者以為此自二義不相妨也,吾則欲合而論之者。真按:翁方綱重視作者之品格 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君 子之論人也,擇其要者權其重輕,則可以尚論古人耳。夫以出處之節與藝文之末擇而權之,孰重孰輕乎?則必曰出處為重、為要矣。然而吾欲合觀者,何也?以出處 言,則宋之王孫也,不當出仕,夫人而知之矣。即以其詩集言之,身在京師,每懷退隱,其本志也,而究不能掩其出山之行迹。以其學言之,既承敖繼公禮經之學,真按:中研院線上目有! 又知疑尚書古文,而究不能掩其畫箕子以自解飾,真按:趙孟頫以箕子自比 真按:趙孟頫之為人 則其藝文更安足論
359
?然而世皆奉趙書為模楷,則非一日矣。即以董思白目短吳興,真按:董其昌 真按:不解之處!真按-應即指趙孟頫,吳興人也. 真按:董其昌對趙孟頫批評 真按:董其昌與趙孟頫 而 世或以文人相輕不能遽伸董而抑趙。則究竟品趙子昂者,取其書以薄其人耶?吾則謂子昂出處之大者人既皆知之,又莫能以此全蔽之,則何若以人所最取重之書法論 之。而其書之側媚取妍,實非書之正格。吾每見趙書之側鋒者笑曰奸佞體也。俾後來學者專趨圓熟流便以悅人目而漸失古法,此所為害於學術人心者大矣。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真按:翁方綱重視作者之品格 真按:翁方綱對趙孟頫批評 真按:翁方綱的書學 此較之但執出處以概其生平者孰為切中哉?吾則又有說焉:子昂大楷多側媚,而小楷尚有存黃庭之遺意者真按:翁方綱的書學-關鍵字
360
;行書則實有淵深,渾厚可入晉人室者。專取其書法之深厚以概其餘,則子昂之真品出矣。上而米書,下而董書,皆極神秀,皆有習氣,以子昂之深厚例之,則可以仰窺晉法,其有功於學者,視米、董為更優。真按:趙孟頫與米芾 真按:趙孟頫書法之成就 真按:董其昌與趙孟頫 真按:翁方綱與趙孟頫 真按:翁方綱的書法 而無如世人轉不知此義,乃於其有關學問之深者忽焉不察,而齗齗焉徒議其出處,正是好立虛名而不求實得者。是論古者之蔽耳,於子昂何有哉?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