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July 31, 2009

11

。是日清明節,午間猶自起拜先祖,至酉時見背,臨終惟呼先生曰:「好好讀書。」享年五十三歲。時弟元綱年十一。(《家事略記》)

父卒後,先生家中惟半張破桌,其一半安放油醋罐等,只其少半溫習諸經。每一連三數日,不曾見灶中有炊火。(影13/3742

父 葬事畢,先生奉母無所藉,即隨母寄食於外家育嬰堂所居官房,時外祖張公年七十六。外祖管理育嬰堂事,始於雍正六年戊申,今以衰老欲辭去。時順天府尹蔣炳, 為外祖舊交,篤切挽留之,外祖亦以此席料理諸事,不易得其人,是以遲久未去。是歲有外祖表姪胡世繹偶來唔,外祖云:「此可付也。」因以告蔣炳。胡與蔣同 年,因留胡氏居此,而外祖是年尚未定居也。(《家事略記》)

夏,先生病起,與胡世繹相見,稱表母舅。胡善詩,勸以學詩。(《家事略記》)

與蔣健仔論文城東。(《詩集》6/4B

秋,始得讀杜詩、李義山詩真按:翁方綱與李商隱 真按:翁方綱與杜甫 與胡世繹相講論,而未敢學作也。(《家事略記》)

同邑庠生陸廷樞,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庠生】 注音一式 ㄒ|ㄤˊ ㄕㄥ 注音二式 shing shng 相似詞相反詞解釋 舊時府縣學校的生員。 訪先生於城東。涿州林表兄鳳起館於此,又其族弟林泰交,皆時相切。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劘】刀-19-21 注音一式 ㄇㄛˊ 解釋 1.切﹑削。漢˙王充˙論衡˙彿騤:砥石劘厲,欲求銛也。     2.引申為直言勸諫。漢書˙卷五十一˙賈山等傳˙贊曰:賈山自下劘上。3. 迫近。唐˙杜甫˙壯遊詩: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牆。                詞:劘1m ㄇㄛˊ〕〔《廣韻》莫婆切,平戈,明。〕1.削,切。《楚辭‧王褒〈九懷‧株昭〉》:“修潔處幽兮,貴寵沙劘。” 洪興祖 補注:“劘,削也。” 唐 張皓 《藏冰賦》:“不劘不劂,如磋如切。” 清 張井 《擔夫嘆》詩:“沙石刺足如刀劘,痛苦誰敢為延俄。”2.擦;磨。 唐 孫樵 《書褒城驛屋壁》:“龍節虎旗,馳驛奔軺,以去以來,轂交蹄劘。”《太平廣記》卷四二九引《廣异記‧張魚舟》:“虎躍然出菴,若拜伏之狀,因以身劘 魚舟 良久,回顧而去。” 宋 王禹偁 《烏啄瘡驢歌》:“驢號僕叫烏已飛,劘觜整毛坐吾屋。”3.指磨損。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二》:“何微不入,何堅不劘。”4.磨礪;切磋。《明史‧陸樹德傳》:“上下交為泰,今暌隔若此,何以劘君德,訓萬幾?”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三:“其子 友芝 字 子偲 ,其高第弟子 遵義 鄭珍 字 子尹 ,尤相劘以 許 鄭 之學,所詣極邃。”參見“ 劘切 ”。5.規勸,諫諍。參見“ 劘上 ”。6.切 近,迫近。 漢 揚雄 《法言‧重黎》:“ 焦 逆訐而順守之,雖辯,劘虎牙矣。” 唐 杜甫 《壯游》詩:“氣劘 屈 賈 壁,目短 曹 劉 牆。” 唐 羅隱 《鎮海軍使院記》:“左界飛樓,右劘嚴城。” 元 王逢《後無題》詩之四:“險塞 居庸 未易劘,望鄉臺上望鄉多。”《清史稿‧葉臣傳》:“城兵出劘我壘。”2m ㄇ〡ˊ〕    〔《集韻》忙皮切,平支,明。〕      分散下垂貌。 晉 傅玄 《何晏好服婦人之服議》:“ 吳 婦人之修容者,急束其髮而劘角過於耳。” (《家事略記》)

是年,宋葆淳生。

12

乾隆十四年己巳(一七四九)十七歲

  隨外祖張公遷居於崇文門外關王廟街之東口內。(《家事略記》)

  是年,黃景仁生。真按:黃景仁之生卒

乾隆十五年庚午(一七五○)十八歲

  夏,外祖卒,年七十八。外祖卒後,先生奉母自僦巷西小屋二間以居,益困乏矣。(《家事略記》)

  關王廟街東口居時,外祖家尚有書室二間、書二架、法帖一架,先生與大母舅(諱爾諶,順天庠生)同讀書其中。陸廷樞、林鳳起、林泰交及表弟楊廷柱、廷樺俱時時過從。(《家事略記》)

   與族人翁甲相晤。「有族人雲南騰越州知州名甲者,來京相晤,留此夜話,則是大父昔年所識,曾聯為族兄弟者。蓋越中諫議公(諱承贊,唐詩人)之裔,因同姓 來晤,初不知是先君之子也。方綱忽省記曰:『公非鶴皋居士乎?記先君說某年在都中與族人名甲者結交相唱酬,有鶴皋居士、忍辱頭陀之句。忍辱頭陀者,先君自 謂也。』是夜話及此,遂稱為大伯。夜半大雨,霽後始行,留銀二兩為贈。」(《家事略記》)

13

  先生自丙寅至壬申春,凡七年,在首善書院肄業。院中所習與交益者:陸廷樞、夏星南(諱真按:夏永 真按:夏永 真按:夏永 壬申會試同年)、余景岩(思賢)真按:不解之處!真按-平輩何必要用諱耶? 、高湛如(諱深)為其最著者。(《家事略記》)

  是年,黃鉞生。

乾隆十六年辛未(一七五一)十九歲

  春闈,先生報罷,卷未取出,不知在某房。(《家事略記》)

  夏,遷居正陽門外李紗帽胡同,飧不給。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饔】食-13-22     注音一式 ㄩㄥ    解釋 1.熟食。玉篇˙食部:饔,熟食也。詩經˙小雅˙祈父:胡轉予于恤?有母之 尸饔。新唐書˙卷一六五˙鄭珣瑜傳:珣瑜與杜佑﹑高郢輟饔以待。       2.早飯。孟子˙滕文公上: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3.宰殺好的牲畜。儀禮˙聘禮:君使卿韋弁歸饔餼五牢。鄭玄˙注:牲殺曰饔 ,生曰餼。                詞:饔1yn ㄩㄥ〕〔《廣韻》於容切,平鍾,影。〕1.熟 的食物。《詩‧小雅‧祈父》:“胡轉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毛 傳:“熟食曰饔。”《新唐書‧王翃傳》:“會起 涇原 兵討 李希烈 ,次 滻水 ,京兆主供擬,饔敗肉腐,眾怒曰:‘食是而討賊乎?’遂叛。” 明 劉基 《郁離子‧賄賂失人心》:“子之饔餲矣,弗可食矣。”2.特指熟肉。《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吾寡君聞君在外,餕饔未就,敢致糗于從者。” 何休 注:“饔,熟肉。”《文選‧張衡〈西京賦〉》:“酒車酌醴,方駕授饔。” 張銑 注:“饔,熟肉也。”3.早餐。 唐 柳宗元 《種樹郭橐駝傳》:“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 明 李東陽 《後東山草堂賦》:“吾儕細人,朝饔夕飧,觀山而不窮其巔,望海而不極其源。”參見“ 饔飧 ”。4.古代贈送貴賓的殺死的牲口。參見“ 饔餼 ”。5.製作菜肴;烹煮。《周禮‧天官‧冢宰》:“內饔,中士四人。” 鄭玄 注:“饔,割、亨、煎、和之稱。”《新唐書‧朱粲傳》:“ 確 悸,罵曰:‘狂賊,歸朝乃一奴耳,復得噬人乎?’ 粲 懼,收 確 于坐,并從者數十悉饔之,以饗左右。”6.指饔人。 (《家事略記》)

  七月,遷於苕帚胡同,屋二間,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僦】人-12-14     注音一式 ㄐ|ㄡˋ 解釋:租賃。聊齋志異˙卷二˙巧娘:君行後,老身攜兩女僦屋於貴邑。          詞:僦1ji ㄐ〡ㄡˋ〕〔《廣韻》即就切,去宥,精。〕1.雇 傭。亦指雇傭之費或運費。《商君書‧墾令》:“令送糧無取僦,無得反庸,車牛輿重設必當名。” 漢 荀悅 《漢紀‧宣帝紀一》:“官發僦民車牛三萬乘,載沙便橋下,送置陵上。”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說蕃》:“﹝ 劉義宣 ﹞步向 江陵 ,眾散且盡,腳痛不復行,就民間僦露車自載。” 明 宋濂 《重建寶婺觀碑》:“僦匠傭工,甓城增址,作正殿五楹間。”2.租賃。 宋 楊萬里 《不睡》詩:“睡鄉幸有閑田地,不放詩人僦一居。”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有 閩 士赴公車,歲暮抵京,倉卒不得棲止,乃於 先農壇 北破寺中僦一老屋。”參見“ 僦舍 ”、“ 僦屋 ”。3.指價值。 唐 韓愈 《南山詩》:“鴻荒竟無傳,功大莫酬僦。” 錢仲聯 集釋引 徐震 評釋:“此言創造功大,莫能酬直。”4.通“ 就 ”。參見“ 僦工 ”、“ 僦功 ”。 始以其外一間招蒙童授讀。(《家事略記》)

  十月,有二童子來受業。(《家事略記》)

  冬,先生讀《漢書》,愛「揚子雲覃思」之語,自號覃溪,真按:翁方綱與揚雄 又號彝齋。真按:翁方綱字號的由來 (《家事略記》)

  是年,先生又以「蘇齋」名書室。「予年十九,日誦《漢書》一千字,明海鹽陳文學輯本也。

  文學號蘇庵,則願以『蘇齋』名書室,竊附私淑前賢之意。」(《文集》5/8A真按:沈津之失-「乾隆辛未,予始從香樹錢先生論詩。」(〈坳堂集序〉,《文集》4/22A)沈津漏此一筆.翁方綱與錢陳群。翁方綱之師。

乾隆十七年壬申(一七五二)二十歲

  春夏之間,來學之童漸多,至有十人,粗給朝夕之費。(《家事略記》)

14

乾隆皇太后六旬壽,加鄉、會試。先生於八月會試中式第一百十七名,座師為陳世倌、嵩壽、鄒一桂,本房《春秋》二房為李師中,對房《春秋》一房為張若需。(《家事略記》)

九月二十六日,先生應殿試。(《家事略記》)

十月一日,上御太和殿,傳臚第一甲一名秦大士,先生列第二甲二十三名。(《家事略記》)

保和殿朝考未入選,王大臣驗看列二等。(《家事略記》)

十月十二日,引見於乾清宮,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是科合一甲三人,入翰林者四十一人,先生分肄國書敎習庶吉士。(《家事略記》)

有〈入翰林院恭依御制詩〉四首。(《詩集》1/1A

先生壬申以前所作詩,山陰胡雲持以為染帖括氣,不可存。是冬以後專心習翻譯,洎甲戌散館後習試席之作,別錄為帙,是以合十二年,僅存此一卷,曰《課餘存稿》。(《詩集》1/1A

是年,鐵保、孔廣森、江德量生。

乾隆十八年癸酉(一七五三)二十一歲

  八月二十四日,作〈丁受堂字說〉。受堂真按:丁兆隆 為丁兆隆字,先生中表兄弟。(影2/508、《文集》10/11A

15

十月二十日,婦韓氏來歸。時遷居宣武門外包頭張兒胡同。(《家事略記》)

癸西、甲戌間,先生每借書於黃叔琳萬卷樓。(英和按《家事略記》)

是年,孫星衍、法式善生。

乾隆十九年甲戌(一七五四)二十二歲

閏四月初八日,散館,翻譯陶潛〈桃花源詩〉。是日,先生坐在西苑正大光明殿之東楹,午刻駕出,上步自西階,向東行至先生跪所,問:「已作完否?」取卷閱之,問姓名至再。又曰:「牙拉賽音。」意為漢語甚好也。(《家事略記》)

四月初九日,翻譯陶潛〈桃花源詩〉,以「俎豆」一聯獲御定第一等一名。(英和按《家事略記》)

四月十一日,引見於勤政殿。(《家事略記》)

先生得鄉試硃卷,始知族姓履歷及子孫世次。又自號忠敘真按:翁方綱 「是 年春會試,有福建莆田縣族人翁霈霖來拜,庚子舉人也。得所送鄉試硃卷,前有族姓履歷,內開曾叔祖,有先祖名。方綱因持會試硃卷往送之,內履歷有先祖也。次 日,霈霖來稱姪輩,因與詳敘家世,始知吾家出自莆田一桂房。霈霖曰:『此天賜之緣也。』尤可異者,在莆田將俶裝北上時,檢取書籍等入行篋,及至京啟視,乃 以《家譜》一冊置其中,豈非祖宗默佑耶?於是始借其譜抄之,自一桂公以下世次皆明白矣

16

。知吾順天派是明大司農襄敏之裔,因敬書聯句,俾其歸,鐫挂於尚書公祠堂。又知檢討公(方綱之十一世祖,真按:翁瑛 真按:翁瑛 所 留二十字為子孫世次者:世、守、朝、廷、祿、惟、存、孝、與、忠、誠、心、長、繼、述、福、慶、永、豐、隆,此內如世、守、朝、廷諸字,既皆以命字矣,吾 先祖字孝定,則仍依前式也,然則吾曾祖必別有字以存為上一字者,今莫可考矣。時與霈霖語及此,知吾家南北後人相沿,日久有忽略,未嘗以此為字者,不特吾順 天派年久失考,即以莆田霈霖上一代,亦未嘗以此為字,所當追復舊式也,方綱因此號忠敘真按:翁元綱 」(《家事略記》)

為翁霈霖取字誠濟,實因此年霈霖之來京,得詳知家族世次。(《家事略記》)

夏 初,授職編修,校繕官書。「時命翰林工楷書者,選梁國治、秦大士、梁同書、莊培因等繕錄《昭明文選》。命朱珪、戈濤、盧文弨、翁方綱等校對於翰林院後堂東 寶善亭。內發出宋板《文選》一部,紙墨精好,古香襲人,每冊有前賢手題墨跡。第一冊前有皇上御筆題云:『此書在天祿琳瑯中,亦不可多得。』方綱與同年盧文 弨謹記其中隨目所得校正之字,歸而識於所讀《文選》內。是時,盧館於吾邑黃氏家,與方綱二人晨夕商榷《文選》諸本同異,至秋始竟。真按:翁方綱與朱珪 真按:翁方綱與盧文弨 」(《家事略記》)

冬,派繕寫宋袁樞《通鑑紀事本末》,先生分寫周、秦、西漢諸冊。賜庫緞一匹。(《家事略記》)

17

是年,伊秉綬生。

乾隆二十年乙亥(一七五五)二十三歲

四月一日,皇上召見翰林院、詹事府諸臣於乾清宮,諭令同審訊胡中藻一案。是日,隨駕至圓明園。自初一日至初八日,每日或一次或二次,均獲召見於勤政殿。(《家事略記》)

四月初八日,午後於西苑朝房,奉旨恭和聖製〈浴佛日雨〉五言六韻律詩一首。(《家事略記》)

四月,與圖鞳布、曹學閔同至宏善寺,有詩一首。(《詩集》67/7A

六月,平定準噶爾,先生敬頌十二章冊入選,奉詔加一級。(《家事略記》)

十一月,四鼓起待漏真按::真按 取案上杜樊川詩一帙,讀之至竟。(《詩集》56/5B

是年,全祖望卒。吳鼒、王芑孫生。

本年有詩:〈書杜偶題詩後〉、〈唐玄宗「鶺鴒頌」墨跡卷〉、〈書漁洋先生唐詩十選後三首〉、〈太液池蓮歌〉、〈分賦書畫故事,得蕭翼賺蘭亭〉、〈題雨三姪自莆田見寄小西湖畫扇〉、〈趙大年橫卷〉、〈仇十洲畫唐人詩意冊〉、〈沈石田小幅〉。(以上均見《復初齋詩集》卷一)

18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一七五六)二十四歲

御試,開列試差諸臣,先生列三等。(《家事略記》)

七月十二日,丑時,母張太夫人卒,享年四十四。(《家事略記》)

七月十六日,婦韓氏生第一男,取名芸。(《家事略記》)

十二月,攜家就館於保定府蠡縣劉村彭氏家,住居在其對門一院,每日入彭氏家,知三堂課徒。受業者彭克智、彭景宣、徐友賢、徐友生、徐友庾,其後又有附從講肄數人,每夕誦課之暇,偕諸生步村野間,與老農話耕稼事。(《家事略記》)

是年,石韞玉生。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一七五七)二十五歲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一七五八)二十六歲

  十月,攜家自蠡縣還都。蠡縣諸生依依不忍別,各分日邀至其家飲食賦詩。(《家事略記》)

  十一月,補編修。僦居橫街東邊路南屋數間。(《家事略記》)

  是年,惠棟卒,年六十二。真按:惠棟之生卒 姚文田生。

19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一七五九)二十七歲

二月十九日,西苑直廬,用壁間崔紀中丞韻,作詩二首。(《詩集》1/3B

三月,御試,開列試差諸臣,題「富而可求也,館人求之弗得」,賦得「披沙揀金」。先生列一等第五名。(《家事略記》)

四月,編檢十員值班引見,上顧謂掌院學士蔣溥曰:「聞翁方綱會作文章,然乎?」溥奏曰:「此人學問甚好。」上頷之。(《家事略記》)

閏六月,婦韓氏生第二男,取名真按:翁穎 (《家事略記》)

六 月,奉命充江西鄉試副考官,少司空錢維城為正考官。二人於江西所寫試題皆同,彼此合作相洽。「錢以內廷侍郎奉差,例得具摺入謝召見。上問:『汝副考官學問 何如?』對曰:『臣實不知,據今歲考列一等前列,想其學問當好。』上曰:『汝亦久為翰林,何以不知?』對曰:『此人日日閉戶讀書,不與人酬接,是以不 知。』上頷之。時錢公直南書房,於翰林中聞望夙著。方綱同年紀曉嵐,其甲戌會試門生也,語方綱曰:『錢公不易共事,子其加意待之。』及同奉使道中,唱酬甚 歡,入闈閱卷,予夙知江右五家骨氣之深厚,久為時墨所掩,是役也,竊思有以振厲之,然途中卻未先與錢言及此。及閱卷,每得一佳文,彼此互質,相與欣賞,則 錢公深識此意

20

,所取不約而合。是科初用五言試帖,命題之日,兩人各於掌握暗寫一紙,出以相示,則兩人所寫題皆『秋水長天一色』。江西鄉試初用此體,內外簾自監臨以下至應試諸生,無不爭相得句以為切合,而錢與予之心眼相協更深矣。闈中與房考官能詩者聯句刻之。」(《家事略記》)

榜發之日,先生父執何玠以吳城同知充外簾官相晤話舊。次日,登滕王閣。錢維城以請假回原籍武進,須遲數日還京,是以先行。先生俶裝後二日行。(《家事略記》)

先生有〈滕王閣圖記〉,云:「同官皆作詩,鋟成一集,洵足稱《滕王閣詩話》也。」(英和按《家事略記》)

歸宿九江郡,次日五更起登舟。德化令聶長人欲留話城北鎖江樓,先生竟欲擬一詩懷白公江頭送客事,而未就。(《詩集》58\5A

秋,過恩縣,與錢維城論杜詩。錢有手錄《諸家評杜》一本,先生途間借抄未完。(《集外詩》1/16A

九月,自江西歸,路過柳泉,有句題地藏庵,「更多佳處題難徧,留與珠江二使星」。時秦黌編修、景介之學士典試廣東。(《集外詩》1/16A

江西歸,知第一男芸已卒。(《家事略記》)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