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April 12, 2010

1184

;集本既不加訂正,而山谷此書亦尚仍其訛也。王弇州所謂張守跋者,今不見於卷內。而所云蕭、沈後二跋者在焉。蓋是卷尚有他跋,為人翦割也。弇州跋祝枝山書成趣園記云:真按:王世貞與祝允明 華氏之園餘八十載不復可蹤跡,真按:華夏 而此記尚存。」按豐人叔為華氏作〈真賞齋賦〉在嘉靖二十八年己酉,真按:豐坊 有「魯直五書舊遊豪趣」之句,自注云:「山谷艸書太白憶舊遊詩也。」据此則是卷其時正在華氏,而予嘗見祝書墨迹云:「尚古華君汝德真按:華汝德-傳記資料 署光祿丞,致政而歸。於居第之旁,作園以佚老真按:國無.詞:【佚老】1.遁世隱居的老人。   蘇軾 《郭熙畫秋山平遠》詩:“ 伊川 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 洛陽 。”2.使老年或老人安樂。   周必大 《次楊廷秀》詩:“為問龍樓並鳳閣,何如佚老及 平原 ?”《宋史‧禮志十三》:“﹝ 紹興 三十二年上太上皇帝尊號曰 光堯壽聖太上皇帝 ﹞侍中承旨宣答曰:‘ 光堯壽聖太上皇帝 聖旨:倦勤滋久,佚老是圖,勉受嘉名,但增感慰。’”《宋史‧職官志十》:“大抵祠館之設,均為佚老優賢,而有內外之別。” 」祝書此記在正德二年,真按:祝允明與華汝德 而沈跋亦在正德改元之歲,蕭海酌跋則又在其前二十年。是則此蹟之在錫山華氏最久,真按:華夏-此應如前文指華汝德,蓋華汝德、華夏應乃親子或同族也.           『中國明代居於江蘇無錫錫山的華姓著名刻書家。以銅活字排版印書最為著名印書最早的是華燧會通館弘治三年(1490)所刻《會通館印正宋諸臣奏議》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活字本漢文書籍。此外還有弘治五年(1492)印的《錦繡萬花谷》、弘治八年(1495)的《容齋隨筆》、弘治十一年(1498)《會通館集九經韻覽》等。其叔華也於弘治十五年(1502)用銅活字排印《渭南文集》。其侄華堅及其子華鏡的蘭雪堂,在正德年間排印了《元氏長慶集》、《藝文類聚》、《春秋繁露》等書。一說華燧會通館印書是“錫活字銅板”而不是“銅字版”。 』(錫山華氏- 王朝百科

1185

幸得存真按:即前蕭海酌也.然未詳其名. 沈二跋以識之,與豐賦相為印證。此段收藏風味真按:或當連讀,『與豐賦相為印證此段收藏風味』印證此段風味也. 何啻與鐵香真按:邱學敏 覃溪並几而共話也。真批:覃溪不正翁公自號?豈此乃別人之作濫收入集中耶?○或此文義乃謂『此段收藏風味』與『鐵香、覃溪並几而共話』相比為何如也. 真按:翁方綱金石學的樂趣 真按:翁方綱的收藏-參下文此卷則邱學敏氏所藏也. 真按:翁方綱與邱學敏 予去年見祝書華氏尚古園記卷,嘗手摹於篋,今復為鐵香題此卷,殆若有夙緣焉。真按:翁方綱與邱學敏 為作歌於卷後真按:續修四庫本無漫漶也.

1185

  跋山谷手錄雜事墨迹凡三十五幅,七百三十二行。

黃文節公手錄雜事墨迹凡一百六十五題,皆漢、晉間事,中間用紅筆塗乙點識,又云某條見前帙,又記其題下云若干者,真按:原文似千字.然本書多干作千形者(上平畫斜傾). 真按:不解之處!真按 蓋此其中間半冊耳。前後所錄不知其幾也。冊經項子長氏收藏,真按:項篤壽 真按:『此外,文彭與項元汴的長兄項篤壽(字子長,號少溪)的關係也不錯,在其集中有《暮春嘉禾項子長園亭讌集》詩,此詩大約作於其任職嘉興訓導時,這大概也是他與項氏兄弟』『董其昌《項元汴墓誌銘》說項“所與游皆風韻名流、翰墨時望,如文壽承、休承,陳淳父、彭孔嘉、豐道生輩……”而文彭亦善鑒賞,明張應文在《清秘藏》中將其列入古今鑒賞名家。文、項兩人既有交誼,又都好鑒賞,頗爲契合。謝稚柳先生曾見文彭致項元汴尺牘一卷,計數十通,內容“大都爲項子京鑒定書畫及介紹書畫與項子京事”(見《文物》1963年第10期),可見兩人關係密切。此外,文彭與項元汴的長兄項篤壽(字子長,號少溪)的關係也不錯,在其集中有《暮春嘉禾項子長園亭讌集》詩,此詩大約作於其任職嘉興訓導時,這大概也是他與項氏兄弟往來最頻繁的時期。文彭既然和項氏兄弟交往密切,而且還到過嘉興項家,他肯定對項氏收藏所見甚多。據說項氏還收藏了許多秦漢印章,《印藪》中即有部份是從項氏所藏翻摹而來的,那麼,項氏的藏印是否可能就是文彭所篆刻的呢?筆者認爲,這個可能性是很大的。即使不是全部出於文彭手筆,但很有可能其中一部分是出於文彭之手。』(文彭事蹟考證劄記_出竅靈魂之驛:九病氏雜譚_新浪博客有嘉靖辛丑文徵仲跋,真按:文徵明 謂「或有會而書,或備忘而書,或為詩文用而書」,蓋亦未能深知此冊、此書之所以然也。真按:翁方綱對文徵明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學者的批判 王篛林又据其舊題云「山谷志林」而補篆之,遂竟以為東坡志林之比,可謂沿誤也已真按: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不人云亦云,不扣槃捫籥 真按:王澍治學的毛病 翁方綱對王澍的批評

1186

。吾嘗讀任、史氏注山谷詩,知先生用力之勤非一日矣。鄱陽許尹序曰:「其用事深密,雜以儒、佛、虞初真按:國無.詞無. 稗官之說,雋永鴻寶之書,牢籠漁獵,取諸左右。後生晚學,此秘未覩。夫古事非出僻書掌錄,亦非難事,何秘之有乎?吾乃歎此言之深中後人錮疾,而積學之非易也。凡人記問誦習者,經史類說而已,及其博辨之久,聞見之多,所謂見異人、得異書者,若日有新奇之弋獲焉,回視書塾肄記之事,若無足留目者,一旦叩以經史習見之故實,而訛舛百出,此天下之通患也。況乎文士之習,護短炫長,寧臨文而乞隣,勿先事而蓄艾。真按:文人的毛病 真按:學者的嘴臉 真按:今日學者之通病也! 至於單文偶句,窘迫無措,則苟焉假借而已真按: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態度每多佳言 真按:翁方綱論學 真按:黃庭堅作詩方法論 真按:黃庭堅創作方法論 真按:翁方綱對學者的批判 真按:能文不為文人 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 翁方綱的著作方法論



希望這方便不會讓你賒下更多,請多指教(comments)以平復.希望這是個好的交流,而不是讓你墮落更深.請保重,生前尚有死後.死後沒有,也不必太過執著.
這本來就是給有心讀書,且真讀書的好學者修學者交流的平台,而不是供學術或學生取巧功名的苟且.真沒想到,這種教育的話還要留給今天的我來說.何況是有閒情看覽此頁者.
我們無須爭辯神存不存在,但是,死,存在
不須註冊,不必登入,
點擊此處即可匿名留言
留言前,請仰望天,或看看自己將去的冥年
不留言,只有你會忘了,我會不知,事實會永存
一旦遭遇,敢說不曾做缺德事?可就不科學了.
然後知臨深履薄,非無為而發也.
因與果,還沒透徹的鏈.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