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November 23, 2009

226



十二月二十二日,恭請誥軸真按:國無!待查! 行焚黃禮。先生曾祖考府君、祖考府君、顯考府君皆贈通奉大夫、日講起居注官、文淵閣直閣事、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加一級。前曾祖妣王太君、曾祖妣趙太君、前祖妣田太君、祖妣高太君、顯妣張太君皆贈夫人。先生又有記焚黃儀注,云:「是日巳刻,宣誥到本家,真按:疑為候之訛! 真按:國無!待查! 真按:國無!待查! 具鼓樂綵亭真按:國無!待查! 迎誥軸至。主人朝服迎于大門外,入供設軸於廳事。請宣誥官朝服詣廳事,就香案北立,宣讀誥文。主人行三跪九叩禮畢,宣誥官回客位。主人奉誥軸入家廟,陳于案上,跪讀祝文奠獻,行三跪九叩禮。焚黃禮畢。」(《家事略記》、影7/1758


是日,有詩〈誥封三代考焚黃恭述二十四韻〉,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妣】女-4-7 注音一式 ㄅ|ˇ      注音二式 b 相似詞    相反詞解釋 已故的母親。說文解字:妣,歿母也。如:先妣﹑如喪考妣。禮記˙曲禮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 又有〈貤贈二品告祖考文〉。(《詩集》31/12A、影7/1762


是日,跋《翁鐵菴尚書廣族譜》。「是譜作於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之三月,於六十一世書先祖名,曰現任齊東縣縣丞。鐵菴尚書為一桂公之廿一世孫,於先祖為叔輩,聞先人說,真按:疑為訛字! 先祖每以差務入京,則館於鐵菴所。按《鐵菴年譜》:『康熙三十一年十月入都,補刑部尚書。』而先祖到齊東縣丞任,計當在康熙三十四年乙亥,故此譜注云:『現任也。』先祖卒於齊東官舍時,文籍皆無存者,厥後先父於族人家見此譜,未及抄錄,惟時時語方綱曰:『爾祖名下有瑛公九世孫一語,汝當記之。』歲甲戌,莆田族人雨亭、霈霖計偕北上,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計偕】 注音一式 ㄐ|ˋ ㄒ|ㄝˊ 解釋:漢時被徵召的士人皆與計吏相偕同上京城,故稱為計偕。後世舉人入京會試,也稱為計偕。漢書˙卷六˙武帝紀:徵吏民有明當時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食,令與計偕。 篋有寫本,因得借鈔一通


227



,尚有未悉校者。後方綱自廣東歸,檢篋笥,此寫本竟散失,每耿耿於懷,問諸族人,皆無藏此本者。今年臘月,恭逢天子頒三代誥軸,行焚香禮於家廟,因邀常熟族人紫書孝廉□□來讀誥軸,而咸封適攜其所藏舊本來贈。捧受之餘,感慶交并,豈非祖宗之靈所佑貽耶?」(影7/1757


十二月,先生為圖鞳布〈從獵〉、〈泛舟〉二圖卷作記。(影7/1760、《文集》6/5A


十二月,先生摹《石經》以奉黃易,並有跋其後。(《支那墨跡大成釋文》)


是年,圖鞳布卒,年六十六。真按:圖鞳布之生卒


本年又有文:跋薛文清硯(影6/1667、《文集》35/2A)、跋《廣韻》(影6/1677、《文集》16/7A)、撰〈皇清誥授奉政大夫翰林院編修加四級蕺園程先生墓誌銘〉(影6/1668,《文集》14/2B)、撰〈皇清誥授朝議大夫吏部稽勳司郎中前提督廣東學政晴溪先生祭文〉(影6/1682)、撰〈送張肖蘇之汝陽序〉(影6/1684、《文集》12/5B)、撰〈恭祝周母王太宜人七十有八壽序〉(影6/1686)、撰〈恭祝翰林院編修加□級梅林太翁邵老先生曁誥封安人邵母俞太安人七十外壽序〉(影6/1736真按:國無!待查! 、跋〈明歸德沈文端家書〉(影6/1696、《文集》31/10A)、跋〈英光堂殘帖〉(影6/1698、《文集》28/6B)、撰〈甌北詩集序〉(影6/1709真按:翁方綱與趙翼 《文集》4/1A)、撰〈歐顏柳論〉(影6/1712真按:翁方綱的書法 《文集》9/3B)、有札致吳騫(影6/1712真按:翁方綱與吳騫 《文集》11/4A)、撰〈古銅戈說〉 (影6/


228



1720、《文集》10/2A)、跋偽〈絳帖〉(影7/1754、《文集》28/8B)、跋〈永康鏡銘〉(影7/1765、《文集》19/3B)、跋〈華亭陸氏三世墨跡〉(影6/1733)、跋〈宋寧宗御書十字〉(影6/1734)、跋自書扇〈影7/1741)、跋〈城隍廟碑〉(影7/1741)、跋王鐸書〈唐律十七首〉(影7/1744)、跋姜宸英臨〈蘭亭〉 (影7/1746)、跋鄭雨亭臨褚遂良〈聖?序〉(影7/1748)、跋朱臥庵藏〈夏承碑〉。(影7/1764


本年又有詩:〈題退翁和尚李西崖竹詩跋後二首〉、〈送穀人假歸杭州二首〉、〈唐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原是徐嶠之書,今石是大和七年范書也。真按:翁方綱題跋手札集錄作旳!范旳! 予得舊拓本,裝潢者割去范名,詭為徐書。因從秋史假其尊人蔗畦所藏本證是范碑,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而其拓特精,何必冒徐邪?次和碑尾于季友范的唱酬二詩韻,兼報蔗畦、喬梓〉、真按:看後而忘前者-此處誤甚!蔗畦喬梓者,蔗畦父子也——謂秋史與其尊人(父)蔗畦二人也。焉可斷開?秋史為江德量,蔗畦為江恂。沈氏此讀,蓋誤喬梓為人字,而以蔗畦、喬梓為二人矣。殊不關照上文已云「秋史」「其尊人蔗畦」云云,何哉? 真按:沈津之誤-此特大誤,愈見沈津之學,陋已!      此謂蔗畦喬梓者,蔗畦父子也. 真按:此特大誤,愈見沈津之學,陋已!      此謂蔗畦喬梓者,蔗畦父子也.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喬梓】 注音一式 ㄑ|ㄠˊ ㄗˇ 注音二式 chiu t 相似詞    相反詞解釋 喬木、梓木兩種高矮不同的樹木。語本尚書大傳˙卷四˙梓材:商子曰:南山之陽有木焉,名喬。二、三子往觀之,見喬實高高然而上,反以告商子。商子曰:喬者,父道也。南山之陰有木焉,名梓。二、三子復往觀焉,見梓實晉晉然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梓者,子道也。後用以比喻父子。明˙孫仁孺˙東郭記˙第四十一齣:一雙喬梓真奇怪,老爺扮得寒酸態,還添他賢公子妝著賽。亦作橋梓。 〈題錢叔寶畫扇〉、〈陳怡亭明府以左太沖竹柏得其真詩句自寫小照,明府為海寧文勤公從弟,而此圖久失去,明府之孫湲復得之來,求詩二首〉、真按:沈津之誤-當斷讀在來前. 〈徐潭族子為予畫坡書蔡詩「天際烏雲」「含雨重樓前,紅日照山明」二句詩意,並繪坡公像於其上。鈍夫見而愛之,遂輟以奉贈,時鈍夫將之湖南,因賦詩題於軸以為餞〉、〈讀王逢原「廣陵集」,呈石君前輩〉、〈鈍夫來話別,同觀「天際烏雲帖」,題于徐潭畫軸之側,五疊前韻〉、〈文衡山「赤壁圖」、王雅宜書「赤壁賦」合卷,為東河郡丞題〉、真按:下文作丘! 〈送穀人假歸杭州二首〉、〈鈍夫置澗送鎮堂之濟南,真按:疑有誤字 席上次鎮堂和蘊齋二詩韻〉、〈恭和御製上丁釋奠后臨新建辟雍講學


229



,得近體四首元韻〉、〈薛文清公硯歌,真按:薛瑄 為曉楓少詹賦〉、〈題莘田「六如圖」二首〉、〈重感雷溪篤好之緣,亦以見今日墨池再四重儓之失,復用后村韻題之二首〉、〈龔半千畫寒山像〉、〈運生所藏鄒滿字畫卷,予舊嘗題長句於後,今復攜來都,瘦同賦二絕句,為葒谷、魚門志感,持來索和,因次其韻〉、〈泰山秦篆殘石本,為顏運生題〉、〈瘞鶴銘〉、〈再題「瘞鶴銘」〉、〈讀李端叔集,知予所藏「化度寺碑」是北宋拓本也,題此二首〉、〈清河道中,懷西涯舊址〉、〈題陳白室「修禊圖」便面〉、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便面】 注音一式 ㄅ|ㄢˋ ㄇ|ㄢˋ 解釋: 扇子。因不想使他人看見時,便於障面,故稱為便面。漢書˙卷七十六˙張敞傳:然敞無威儀,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史驅,自以便面拊馬。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三齣:便面小,血心腸一萬條;手帕兒包,頭繩兒繞,抵過錦字書多少。 〈次瘦同韻,題顧蘆汀所藏文衡山縮臨「蘭亭」,即送蘆汀歸濟寧二首〉、〈蔣心餘輓詩二首〉、真按:翁方綱與蔣士銓 〈瘦同以金冬心墨未谷蠶尾墨之贈,兼以詩,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侑】人-6-8 注音一式 |ㄡˋ 解釋 1.勸人飲食。如:侑酒﹑侑宴。詩經˙小雅˙楚茨:以為酒食,以享以祀 ,以妥以侑,以介景福。周禮˙天官˙膳夫:以樂侑食,膳夫授祭品嘗食,王 乃食。    2.報答。宋˙歐陽修˙祭尹師魯文:子於眾人,最愛予文,寓辭千里,侑此一。 3. 饒恕﹑寬恕。通宥。管子˙法法:文有三侑,武毋一赦。禮記˙禮器: 周坐尸詔侑武方,其禮亦然,其道一也。         詞:侑1yu 〡ㄡˋ〕〔《廣韻》于救切,去宥,云。〕1.勸。多用於酒食、宴飲。《詩‧小雅‧楚茨》:“以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毛 傳:“侑,勸也。” 孔穎達 疏:“為其嫌不飽,祝以主人之辭勸之。”《儀禮‧特牲饋食禮》:“尸三飯,告飽。祝侑,主人拜。” 鄭玄 注:“侑,勸也。或曰,又勸之使又食。” 唐 韓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謹以清酌庶羞之奠,祭於 郴州 李使君 之靈……神乎來哉,辭以為侑,尚饗。”《孽海花》第二十回:“ 純客 怕他們勞乏,各侑了一觥,叫不必唱了。” 郭沫若 《歸去來‧達夫的來訪》:“飲了不少的酒,談了不少的天,有一位滿漂亮的似乎是‘藝伎’也來侑過一次酒,彈過三弦,唱過歌。”2.酬答;酬報。《國語‧晉語四》:“王饗醴,命公胙侑。” 韋昭 注:“謂既食,以束帛侑公。” 明 都穆 《都公談纂》卷上:“ 張士誠 弟 士信 ,聞 元鎮 善畫,使人持絹,兼侑以幣,求其筆。”3.助,佐助。 宋 歐陽修 《憶山示聖俞》詩:“盤石屢欹眠,綠巖堪解綬。幽尋歎獨往,清興思誰侑?” 清 龔自珍 《薦主周編修屬題尊甫小像獻一詩》:“我作新詩侑公笑,祝公家法似 榕門 。”4.古代輔佐天子的諫官之稱。《禮記‧禮運》:“王前巫而後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 鄭玄 注:“侑,四輔也。” 孔穎達 疏:“侑是四輔,典於規諫者也。”5.通“ 宥 ”。寬宥,寬恕。《管子‧法法》:“文有三侑,武毋一赦。” 尹知章 注:“侑,寬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洪頤煖 曰:“侑與‘宥’通。” 詩語未契,賦此兼寄未谷〉、〈旬日以來,寢食坐臥,臨得「化度寺碑」一遍,偶然成句,凡六首〉、〈予曩為陳無軒作讀書床歌,相傳床為陳眉公銘,銘稱混沌先生,蓋眉公自謂。而所謂掃落葉頭陀則未詳也。今得無軒書,知為慈谿馮次牧元仲,復作是歌寄之〉、〈兩峰「畫梅卷」,為周載軒題〉、〈文休承「虎邱圖」〉、〈「山谷詩集」任史注本,方綱所校上者。今始得讀官刊本,有感書後〉、真按:翁方綱與黃庭堅 〈題周載軒所藏董文敏書「莊子‧說劍篇」墨跡卷〉、〈英光堂殘帖歌〉、〈紅豆詩,寄酬丁小疋〉、〈桂未谷屬友寫「鄭康成禮堂圖」,索題二首〉、〈題祝枝山書「太白卷」後二首〉、〈再題「邵瓜疇畫卷」二首〉、〈程易田以所製禮堂寫經墨寄惠真按:疑有誤字 賦此奉謝,兼呈未谷〉、〈小松寄「朱龜碑」來屬為跋尾,且曰能使秋史手摹一遍寄蔗畦郡伯更佳勝也


230



,題此索秋史和,兼寄蔗畦〉、〈「憶泉圖」,為朱淵泉編修題〉、〈國山碑歌,寄吳槎客〉、〈即墨張肖蘇以其鄕所產紅稻見餉,走筆為謝〉、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走筆】 注音一式 ㄗㄡˇ ㄅ|ˇ 解釋:運筆疾書。唐˙白居易˙初冬即事呈夢得詩:走筆小詩能和否?潑醅新酒試嘗看。 吳超亭宰陝西鎮安,真按:標點有誤!! 計薦入都賦贈〉、真按:國無!待查! 〈漢建昭雁足鐙歌,為王述庵臬使賦〉、真按:王昶 真按:國無!待查! 真按:翁方綱與王昶 〈董文敏仿巨然小幀〉、〈為宋芝山題元崔某為吳子才題菖蒲庵詩並序墨跡〉、〈江秋史得東坡「章子厚帖」,真按:翁方綱與江德量 真按:江德量 將勒之石。密雲道中,賦寄兼呈丹叔、石公、芝山〉、〈宋芝山為潘毅堂畫「六松圖」二首〉、〈時帆授庶子,賦贈二首〉、〈程青溪江山臥遊圖〉、〈予曩考落水「蘭亭」流傳世系,至正間在分湖陸氏家,而不知陸為誰某。嘗與吳中張瘦同往復唱和,題於予摹本卷內。真按:翁方綱與張塤 今考之是吳郡陸穩君行直也,附書於卷,再用前韻二首〉、〈「王稚子闕」舊拓本,為黃秋盦題〉、〈題「棧道圖」二首〉、〈丹叔夢作題畫詩,真按:陸費墀 醒而猶記六句,因足成之,並寫成卷屬和〉、真按:翁方綱與陸費墀 〈范氏書樓圖歌〉、〈江寧周霽堂「春暉圖」二首〉、〈曹受之學使自滇南寄詩次答〉、〈吳蓉堂侍講「鑑曲垂竿圖」〉、〈詠雨〉、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繖】糸-12-18 注音一式 ㄙㄢˇ 解釋 1.遮蔽雨水或陽光的用具。同傘。集韻˙上聲˙緩韻:繖,亦作傘。晉書˙卷八十三˙王雅傳:將拜,遇雨,請以繖入。宋˙陸游˙鏡湖女詩:女兒妝面花樣紅,小繖翻翻亂荷葉。   2.絲綾。廣韻˙上聲˙旱韻:繖,繖絲綾。    詞:繖1sn ㄙㄢˇ〕〔《廣韻》蘇旱切,上旱,心。〕“ 傘1 ”的古字。      1.遮陽擋雨的用具。《晉書‧王雅傳》:“將拜,遇雨,請以繖入。”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一:“一人捉繖,繖狀如毛羽,又似綵帛,斑駁可愛。” 宋 洪邁 《夷堅丁志‧許提刑》:“吾夢父子持繖行雨中,已而大風起,吹三繖皆半裂飛去。” 清 《今世說‧任誕》:“ 柏斯民 性僻山水,嘗寓 西湖 。一日,冒雨執繖,獨上 北高峰 頂。”2.古代儀仗之一種。《左傳‧定公四年》“備物、典策” 唐 孔穎達 疏:“當謂國君威儀之物,若今繖、扇之屬。” 宋 楊萬里 《四月五日迎駕起居口號》:“小臣再得瞻黃繖,兩鬢星星不滿搔。”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八:“ 逢龍 遂自稱總統兵馬大元帥,黃繖鳴金呵殿,踞閱馬廠官廳南面坐。” 〈李文輈學使於嵩山拓寄釋參寥書「三十六峰賦」,用東坡次潛師韻報之〉、〈次韻石公懷小松之作〉、〈裕軒學士「從獵」、「泛舟」二圖卷〉、〈再題「范氏書樓圖」二首〉、〈又題「范氏書樓圖」二首〉、〈題朱臥庵所藏「夏承碑」,簡秋史,兼寄小松,疊前韻〉、〈題明晉府「寶賢堂帖」舊本二首〉。(以上俱見《復初齋詩集》卷三十至三十一)



沒有東西是平白得來的.質能守恆,請不要虧欠太多.
這本來就是給有心讀書,且真讀書的好學者修學者交流的平台,不是供學術或學生取巧功名的苟且.
這是助人,而不是害人的帖子.更不是我來放高利貸的功德.
請勤予指教或打氣(comments) 誠心交流,互不相欠,衡情斟酌.
否則寧願您去付費的所在,銀貨兩訖,也好償贖.
感謝你,也救贖了自己.坦蕩平夷,生生世世平安.
如果您不屑或無暇在此奉上謝意,分享快意,也請在別處多積陰德.或多或少可打消些白吃白拿的呆帳及滾利.
當初真沒想到,這種教育的話還要留給我今天來說.何況是有閒情看覽此頁者.
我們無須爭辯神存不存在,但是,死,存在
不須註冊,不必登入,
可匿名留言
留言前,請仰望天,或看看自己將去的冥年
不留言,只有你會忘了,我會不知,事實會永存
一旦遭遇,敢說不曾做缺德事?可就不科學了.
然後知臨深履薄,非無為而發也.
因與果,還沒研究的昧.
您可以不聽在此時,只希望死前,還有機會想想這裡留著的您的種種
忘了,也僅能說亡多心了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