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Sunday, March 1, 2009

268

然篛林既謂“不届精華”,而何以反推吳用卿所藏宋後重書偽本以來追摹之微意。真按:吳廷 真按:吳廷與樂毅論-王羲之書法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學 真按:翁方綱對樂毅論的鑑定-翁方綱與王羲之書法 余偶借元符古刻臨此,真按:國無.詞:【元符】大的祥瑞。《文選‧揚雄<長楊賦>》:“方將俟元符,以禪 梁甫 之基,增 泰山 之高。” 李善 注引 晉灼 曰:“元符,大瑞也。” 南朝 劉勰 《文心雕龍‧封禪》:“表權輿,序皇王,炳元符,鏡鴻業……歌之以禎瑞,贊之以介丘。” 百度百科:『元符(1098年六月-1100年)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三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三年。元符三年正月宋徽宗即位沿用。』 真按:前作元祐也.豈另一本?然元符元祐皆宋哲宗也,同時應較不可能別有一本。疑一有誤。○下一篇即有「元祐庚午至建中靖國中所勒石」蓋可為此故之箋注。 真按:翁方綱向人借閱 或尚得遠想蕭、阮,其視宋末重翻方板之弊不更甚乎?真按:插入塗改位置誤判,以致斷句標點皆誤-讀至末句何故好的反成「弊更甚」也!可疑.回去諦視重審翁稿原文插入線號紛棼不易猝讀故也。 今重整如下: 『然篛林既謂“不届精華”,而何以反推吳用卿所藏宋後重書偽本,其視宋末重翻方板之弊不更甚乎?余偶借元符古刻臨此,或尚得遠想蕭、阮以來追摹之微意。』 『以來追摹之微意。』應當在『蕭、阮』之下。 『,其視宋末重翻方板之弊不更甚乎?』則是對王澍作法的批評,自當連在評澍語下。 如此褒貶歸當,方允翁意也。 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5_復初齋文稿(二十)\_004273.jpg 嘉慶己巳三月十日至七月十六日臨寫訖,因識此。北平翁方綱真按:原稿作○○。

  注:見《文集》影印本第十五冊第4273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5_復初齋文稿(二十)\_004273.jpg

268

跋樂毅論

  王弇州云:“《樂毅論》宋後石刻有二本,其全石是秘閣本也,不全者是高紳學士本也。”弇州是言足為此帖發凡矣。真按:翁方綱對王世貞書學的評價 真按:王世貞論王獻之書法 真按:翁方綱論樂毅論的版本-王羲之書法 真按:王世貞論樂毅論的版本 所謂秘閣本者,元祐庚午至建中靖國中所勒石真按:翁方綱論樂毅論的版本-王羲之書法-豈因此而故前有謂元祐者,有曰元符者耶? 邵彰、劉燾所摹是也,《樂毅論》在其第五卷內。又高紳為湖北轉運使,途中聞砧聲清遠可愛,因得《樂毅論》刻石,載之以歸,櫝以木箱。真按:高紳與樂毅論-王羲之楷書 後來傳布止於海字,謂之“海字本”是也。今之學者但知長洲文氏停雲館本出於越州石氏本,不知其前全本亦出秘閣本,豈可易視乎?方綱。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價值鑑定學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價值鑑定學

  注:見潘景鄭輯《蘇齋題跋補》。

268

跋樂毅論

  此《樂毅論》,即從吳用卿所得之原本摹刻者。吳用卿亦曾勒石,然遜此遠矣。真按:翁方綱對吳廷餘清齋法帖的批評 真按:吳廷與樂毅論-王羲之書法 用卿有楊未孩跋,真按:版本的本.單字想複詞. 以舊所見朱司隸家碧箋本相比以見此本所從來之善,非此自碧箋出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不同版本間的比對 方綱。

  跋此條訖,又見王若林竹雲跋“以吳用卿本為最善”。不知用卿本位置雖同而神理自別,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批評方法論-形神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賞鑑學 梁摹與宋摹何啻古今之判耶?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賞鑑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學 十月廿二日方綱又書。

  宋時摹刻《樂毅論》,皆從元祐《秘閣續帖》第五卷出。真按:翁方綱論樂毅論版本的流傳-王羲之書法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版本鑑定學方法論-祖本母本

  永和年月之下原本有“書付官奴”四字,此本上石時偶然脫失之,然卻是宋刻宋拓,不足疑也。方綱。真按:翁方綱的版本辨偽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辨偽方法論-有所不辨

  友人齋有藏《樂毅論》舊本者,意謂必與此同,亟借來細對則遜此遠矣。真按:翁方綱的考證方法論-親臨其地-田野調查 真按:目驗-不耳食 真按:百聞不如一見 今日審定宋翻宋拓者必以此本為圭臬也。乙丑春二月十有六日方綱又書。真按:翁方綱的版本鑑定方法論-圭臬範本

  右拙跋數段雖見此帖之妙,然未盡也,其後補撰《帖考》,真按:翁方綱對自己說法的改進 真按:翁方綱碑帖學學習的過程 乃知此是越州學舍本,為梁、唐正楷一大關鍵,真按:翁方綱的書學-楷書關鍵/關捩 俯視吳江邨本,真按:吳廷與樂毅論-王羲之書法 高宜百萬層矣。真按:翁方綱的版本價值鑑定學

  宋元祐秘閣帖《樂毅論》,岳倦翁、黃長睿并推賞,真按:岳珂與樂毅論-王羲之楷書 真按:黃伯思與樂毅論-王羲之楷書 是貞觀郎官馮承素所摹梁朝真本,今最罕見矣。惟雲谷二兄所藏是越州重摹者,真按:葉夢龍收藏樂毅論的版本 真按:翁方綱對樂毅論的版本的評比-翁方綱與王羲之書法 真按:翁方綱對樂毅論的鑑定-翁方綱與王羲之書法 《停雲帖》前一本是其嫡乳,真按:即前謂前一全本也。 藝林至寶也。後來宋末又重刻,後又有人以絹素從宋本重刻本另寫,即吳江邨勒於餘清齋,邢、董皆誤信為唐跡,乃是此本裔孫耳。真按:邢侗之誤 真按:翁方綱對董其昌書學的批評 真按:董其昌之誤 真按:翁方綱論樂毅論版本的流傳-王羲之書法 真按:翁方綱對邢侗書學的批評 嘉慶庚午秋八月六日。方綱。

  雲谷禮部所藏《樂毅論》,真按:葉夢龍 是南宋越州學舍重摹秘閣本,題此三詩奉呈鑒正。方綱。真按:翁方綱與葉夢龍與王羲之樂毅論真本

  注:見《耕霞溪館集帖》。真按:參考書目-博士論文-翁方綱研究

268

跋樂毅論

  王弇州云《樂毅論》宋有二石本,其一秘閣所刻,其一高紳學士家所藏。弇州此二語是此帖凡例也。真按:原稿作揔. 真按:王世貞論樂毅論的版本 今傳於世者,其全者皆秘閣本,其不全者皆高學士本也。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目錄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目錄學與辨偽學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目錄學與賞鑑學 真按:翁方綱論樂毅論版本的流傳-王羲之書法 秘閣本者,北宋元祐庚午至建中靖國辛巳所勒石,此帖在第五卷,待詔邵彰所摹,宣德郎劉燾所刻也。真按:沈津識字誤-原稿作董!-宣德郎劉燾所董刻也. 其高紳學士不全本至“海”字止者,謂之海字本,則越州石熙明家所刻《歷代名帖》之第七帖也。全本帖尾有“永和四年十二月廿四書付官奴”,“廿四下當有“日”字,今所傳諸本皆無之,“十二”下餘清本無“月”字,停本有之。真按:原稿實是云字. ,及異僧權書名(梁朱異、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原稿實是异字!下同! 真按:標點可議者-既下知分二人,何故此未頓號也?-及異、僧權書名(梁朱異、徐僧權). 徐僧權)

269

即張彥遠《法書要錄》云“梁世模書,天下珍之,唐貞觀十三年四月九日勒馮承素等模寫”,真按:應係勅之訛,前亦曾勅誤勒者!-唐貞觀十三年四月九日勅馮承素等模寫○原稿作勑!故易誤識作勒也.然勒字形上有丷之特徵,此無,且中从三橫,必其來(来)字也-非革也. 見於褚遂良所記者也真按:不解之處!真按-此恐有誤!(原稿如此,俟考!) 今錄迪志版四庫《法書要錄》卷2于下: 〈智永題右軍樂毅論後〉: 樂 毅論者,正書第一,梁世模出,天下珍之。自蕭阮之流,莫不臨學。陳天嘉中人得以獻文帝,帝賜始興王,王作牧境中即以見示。吾昔聞其妙,今覩其真,閲翫良 久,匪朝伊夕。始興薨後,仍屬廢帝。廢帝既殁,又屬餘杭公主。公主以帝王所重,恒加寳愛,陳世諸王皆求不得。及天下一統,四海同文,處處追尋,累載方得。 此書留意運工特盡神妙,其間書誤兩字,不欲點除,遂雌黄治定然後用筆。陶隠居云:「大雅吟、樂毅論、太師箴等,筆力鮮媚、紙墨精新」,斯言得之矣。釋智永 記。 可見前標點下引號亦誤矣! 真按:標點有誤!-詳愚下「見於褚遂良所記者也」札箋. “梁世模書,天下珍之。”唐貞觀十三年四月九日勒馮承素等模寫,見於褚遂良所記者也。 書,迪志版四庫作出。○諦審原稿,亦應係出字也! 今之學者但知文氏停雲館本出於越州石氏,即高學士海字本是固然已,然當南宋之時實有重摹晉、唐諸名帖者,則如《大觀》刻之鍾書《宣示表》、真按:鍾繇 《元祐秘閣續帖》之《黃庭》、《樂毅》、《蘭亭》以及越州石氏諸帖皆經重刻,真按:國:序  部首   部首外筆畫 4 總筆畫 7 注音一式 ㄒㄩˋ 1. 廳堂的東西牆。說文解字:「序,東西牆也。」儀禮˙士冠禮:「主人玄端爵,立于阼階下,直東序西面。」 2.古代的學校名稱。如:「鄉序」。孟子˙梁惠王上:「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3.排列的次第。如:「順序」、「次序」。儀禮˙鄉飲酒禮:「眾賓序升,即席。」隋書˙卷十三˙音樂志上˙序:「樂失其序,則親疏亂。」 4.文體名:(1)通常放在正文前,概說﹑評述作品內容。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序以建言,首引情本。」(2)通常臨別贈言的文章稱為「序」,創始於唐。如韓愈有送孟東野序、送李愿歸盤谷序等。唐˙韓愈˙送水陸運使韓侍御歸所治序:「聞其歸,皆相勉為詩以推大之,而屬余為序。」 5.季節。文選˙江淹˙雜體詩三十首之二十一:「淒淒節序高,寥寥心悟求。」紅樓夢˙第八十七回:「(永)回憶海棠結社,序屬清秋。」 6.開頭的。如:「序曲」、「序幕」。 詞:序1 x ㄒㄩˋ〕 〔《廣韻》徐呂切,上語,邪。〕 1.堂的東、西墻。《禮記‧喪服大記》:“大夫殯以幬,欑置于西序。” 孔穎達 疏:“欑置于西序者,屋堂西頭壁也。”2.堂兩旁東西廂房。《書‧顧命》:“西序東向。” 傳:“東西廂謂之序。”《南齊書‧東昏侯紀》:“食後方出,朝賀裁竟,便還殿西序寢。” 岳珂 《桯史‧秦檜死報》:“頃刻之間,堂序懽聲如雷。”3.古代學校的名稱。《周禮‧地官‧州長》:“春秋以禮會民而射于州序。” 鄭玄 注:“序,州黨之學也。”《禮記‧王制》:“ 夏后氏 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 鄭玄 注:“皆學名也。”《孟子‧滕文公上》:“ 曰校, 曰序, 曰庠,學則三代共之。”《漢書‧儒林傳序》:“三代之道,鄉里有教, 曰校, 曰庠, 曰序。”4.次序。《易‧文言》:“與四時合其序。”《莊子‧天道》:“春夏先,秋冬後,四時之序也。”《紅樓夢》第六八回:“二人對見了禮,分序坐下。”5.謂按次序區分、排列。《詩‧大雅‧行葦》:“序賓以賢。”《周禮‧春宮‧肆師》:“以歲時序其祭祀。” 鄭玄 注:“序,第次其先後大小。”《前漢書平話》卷上:“ 韓信 急忙接 蕭相 上廳,各序尊卑,禮畢而坐。”6.謂比次;並列。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七:“臣燕雀微物,與鸞鳳序翼。”7.順。《墨子‧非攻下》:“還至乎 之時,天不序其德。” 王念孫 《讀書雜志‧墨子二》:“序,順也。言天不順 之德。”《大戴禮記‧保傅》:“言語不序。” 王引之 《經義述聞‧國語上》“服物……序順”:“序亦順也。《爾雅》曰:‘順,敘也。’”8.表示;敘述。 南朝 蕭統 《〈文選〉序》:“論則析理精微,銘則序事清潤。” 曾鞏 《館閣送錢純老知婺州詩序》:“約日皆會,飲酒賦詩,以序去處之情而致綢繆之意。”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