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March 27, 2009

198

   吳中新修泰伯墓四十韻真按:真按:翁方綱重視風俗教化士習人心 翁方綱重視地方行政

聖言超萬古,至德本無稱。意在文辭外,誰煩史牒徵。世家司馬系,真按:司馬遷 地志有商仍。江南志云:商泰伯墓。趙錄芟繁久,衡陽採藥曾。朱子語錄:某書謂泰伯採藥不返。蓋朱子之意不甚信趙氏所撰吳越春秋也。楊方有吳越春秋削繁五卷。真按:翁方綱與朱子 山追皇矣省,弟有熟哉朋。緬厥元端服,寧同散髮鬙。之奇雖具述,端木自師承。巳見稽同母,偏多贅會鄫。泰伯、仲雍奔荊蠻,文身斷髮,哀七年會于鄫。疏與史記世家同。然此疏明言泰伯服其本服,此前數語偶牽合耳。姬公經未肇,周禮祜先膺。後代儒生語,知人論世勝。匹諸心扣馬,質彼雅揚鷹。牧野新旄鉞,勾吳舊股肱。此間如索解,一字恐難增。那借天占步,偏於月喻真按:縆 慎之章句演,誤敢纂箋謄。詹氏四書纂箋引鄉飲酒義三讓月成魄為訓。真按:翁方綱的經學與史學 自古關名教,凡民切戰兢。真按:翁方綱以教化為己任 真按:翁方綱重視風俗教化士習人心 發祥追禘祫,侈詁極孫曾。豈有岐居始,翻教魯頌矜。後先推闡義,忠孝本源澄。真按:翁方綱對忠孝的看法 蹟考吳金匱,祠從漢永興。聞囚獄化,真按:似菾之恭. 祠記況太守鍾到官先謁泰伯祠,獄囚皆感化服罪。容易饗堂登。地傳梅里,真按:塟 豐碑表晉陵。禮援加爵煥,官守式神真按:凭 晉泰寧元年詔祀用王者禮,晉陵太守殷師嘗表其墓,置一戶守冢。聖代崇褒葺,真按:原有平抬. 乾隆二年奉詔頒帑修墓。邦人荷勸懲。士彌深誦法真按:國:法  部首 水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ㄈㄚ 在「沒法兒」、「想個法兒」等語詞中的音讀。 ㄈㄚˇ f(01536 ㄈㄚˊ f(01534 2. 法  部首 水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ㄈㄚˊ 見「法子」條。 ㄈㄚˇ f(01536 ㄈㄚ fa(01525 3. 法  部首 水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ㄈㄚˇ 1.律令。如:「法令」、「法律」。韓非子˙定法:「法者,憲令著於官府。」 2.制度。禮記˙曲禮下:「祭祀之禮,居喪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國之故,謹修其法而審行之。」 3. 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4.途徑。如:「方法」、「辦法」。 5.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法壇」。五燈會元˙卷六˙谷山藏禪師:「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6.方術、技巧。如:「道士作法」、「魔法」。 7. 法國的簡稱。舊音ㄈㄚˋ f。如:「中法戰爭」、「英法戰爭」。 8.姓。如漢代有法雄。 9.仿效。如:「效法」。周易˙繫辭上:「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10.可為法則的。如:「法書」、「法帖」。 11.屬於佛家的。如:「法衣」、「法號」。 ㄈㄚˊ f(01534 ㄈㄚ fa(01525 詞:法1 f ㄈㄚˇ〕 〔《廣韻》方乏切,入乏,非。〕 1.刑法。亦泛指法律。《易‧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史記‧孝文本紀》:“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 劉禹錫 《天論上》:“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賞,違之必罰。”《燈下集‧從曹操問題的討論談歷史人物評價問題》:“他懂得用法貫徹他的政治方針。”2.指守法。《荀子‧不苟》:“知則明通而類,愚則端愨而法。” 老舍 《駱駝祥子》四:“他自己年輕的時候,什麼不法的事兒也幹過。”3.謂依法懲處。《鶡冠子‧武靈王》:“喜則釋罪,怒則妄殺,法民而自慎。” 陸佃 解:“刑民而自以為慎。”《史記‧商君列傳》:“ 衛鞅 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 太平天國 洪仁玕 《資政新篇》:“試推其要,約有三焉:一以風風之,一以法法之,一以刑刑之。”4.規章;制度。《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 陸德明 釋文:“法,古法字。” 孫詒讓 正義:“法本為刑法,引申之,凡典禮文制通謂之法。”《孟子‧離婁上》:“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 司馬光 《與王介甫書》:“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視,衒鬻爭進,各鬥智巧,以變更祖宗舊法。” 章炳麟 《訄書‧商鞅》:“法者,制度之大名,周 六官,官別其守,而陳其典,以擾乂天下,是之謂法。”5.指合乎規章制度,合法度。《左傳‧‧莊公二十三年》:“君舉必書,書而不法,後嗣何觀?”6.標准;模式。《易‧繫辭上》:“制而用之謂之法。” 孔穎達 疏:“言聖人裁制其物而施用之,垂為模範,故云‘謂之法’。” 葉適 《故贈右諫議大夫龔公謚節肅議》:“天子特賜之謚,追傷禍變艱難之所致,褒勸仗節敢言之臣,所以示為百僚法也。” 梁章鉅 《歸田瑣記‧歸田》:“自序謂以 李肇 《國史補》為法。”7.常規,常理。《孫子‧軍爭》:“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罷者後,其法十一而至。” 辛棄疾 《議練民兵守淮疏》:“竊計兩 戶口不減二十萬,聚之使來,法當半至,猶不減十萬。”8.仿效,效法。《易‧繫辭上》:“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史記‧循吏列傳》:“此不教而民從其化,近者視而效之,遠者四面望而法之。” 王讜 《唐語林‧識鑒》:“是歲餘月,造磬者法月,數有十三,今闕其一。” 沈初 《西清筆記‧紀文獻》:“ 錢文敏 尚書,詩宗 少陵 ,書規 蘇文忠 ,畫法 黃子久 。”9.方法;作法。《墨子‧辭過》:“為宮室之法,曰:高足以辟潤濕,邊足以圉風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宮牆之高,足以別男女之禮,謹此則止。” 南朝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馭文之法,有似於此。” 曾鞏 《越州趙公救災記》:“其事雖行於一時,其法足以傳後。”《西游記》第五二回:“弟子費若干精神氣力,將那鐵棒等物偷出,復去索戰,又被他將前物依然套去,無法收降。” 魯迅 《偽自由書‧不通兩種》:“次等聰明人竭力用種種法,來粉飾這不通,就成了‘民族主義文學’者。”10.古代對天子御用設備的專稱。參見“ 法駕 ”。11.法術。《天雨花》第一回:“那拐子在前面行走,小兒自在後面跟隨,直待到家中,其法可解。”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四篇:“第八至十四回為 碧峰 張天師 鬥法之事。”12.相術家指人的面相、手相、骨相等。 王充 《論衡‧骨相》:“ 許負 指其口,有縱理入口,曰:‘此餓死法也。’”《新唐書‧方技傳‧袁天綱》:“ 武后 之幼, 天綱 見其母曰:‘夫人法生貴子。’” 沈括 《夢溪筆談‧人事一》:“ 有貴人法,不十年當據吾座。”13.我國 戰國 時期學派名。《漢書‧司馬遷傳》:“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 葛洪 《抱樸子‧明本》:“法者嚴而少恩,傷破仁義。”參見“ 法家 ”。14.指曆法。《漢書‧律曆志下》:“推中部二十四氣,皆以元為法。”《清史稿‧時憲志一》:“ 世祖 定鼎以後,始絀 之舊曆,依新法推算,即承用二百六十餘年之《時憲術》也。”15.指法酒。《文選‧張協〈七命〉》:“浮蟻星沸,飛華蓱接, 玄石 嘗其味, 儀氏 進其法。” 李善 注:“《博物志》曰:‘ 玄石 中山 酒家酤酒,酒家與之千日之酒。’”參見“ 法酒 ”。16.通“ ”。廢棄。《管子‧侈靡》:“利不可法,故民流;神不可法,故事之。” 郭沫若 等集校:“金文以‘法’為‘廢’字,此兩‘法’字均當讀為‘廢’。”17.通“ ”。大,矜大。參見“ 法行 ”。18.古代數學術語。指乘數或除數,與“實數”(被乘數或被除數)相對。《周髀算經》卷上“日晷徑,千二百五十里” 北周 甄鸞 注:“以句一千里,乘股一十萬里,得一億為實,更置日去地八萬里,為法,除實,得日晷徑一千二百五十里。”19.助詞。用於陳述句、疑問句和感嘆句。 吳組緗 《山洪》二:“像你說的容易法, 中國 不就好了麼!” 張天翼 《萬仞約‧兒女們》:“ 廣川伯伯 就簡直不知道這難關怎麼過法。” 李季 《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詩之十:“眼淚洗臉氣當飯,為什麼我活得這個慘法!”20.佛教語。梵語dharma的意譯。指事物及其現象。亦特指佛法。《金剛經‧離相寂滅分》:“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 杜甫 《謁真諦寺禪師》詩:“問法看詩妄,觀身向酒慵。”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摺:“為曾、祖、父先靈,禮佛、法、僧三寶,焚名香暗中禱告。”21.姓。 法雄 。見《後漢書》本傳。 真按:國無.詞:【誦法】稱頌並效法。《史記‧秦始皇本紀》:“ 始皇 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 孔子 ,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四‧楊文公》:“ 王文正公 嘗言,昔 楊文公 有言,‘人之操履,無若誠實。’吾每欽佩斯言云云。 文公 文正 誦法如此。”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三篇:“察 季之思潮,略有四派。一 派,皆誦法先王,標榜仁義,以備世之急。” 俗益革囂凌。邇者襄役,真按:羣 僉然共矢譍。重開森矩磩,相率薙榛真按:翁方綱的愛用詞-蓋為押韻也. 夾廡添新甃,修垣度直繩。拜瞻交檝渒,歌和助捄陾真按:國無.詞無.詞:【陾陾】眾多貌。《詩‧大雅‧綿》:“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築之登登,削屢馮馮。” 傳:“陾陾,眾也。” 陳奐 傳疏:“陾陾,當依《玉篇》引《詩》作‘陑陑’。《廣雅》:‘仍仍、登登、馮馮,眾也。’《毛詩》:‘陑陑,《三家詩》作仍仍。’”一說為築墻聲。 王惲 《玉堂嘉話》卷三:“爰構爰締,築之陾陾。” 錫邑環雲簇,鴻山聳翠層。宅東九里近,基仰丈圍乘。雁宕相接,真按:邨 南徐記實偁。此都風雅藪,多士頌章能。禮讓為門牖,精虔上豆豋。推仁詒澤暨,則友篤應。真按:似菾之恭. 所以蓍前訓,端如鑒履冰。魯論三讓語,孔壁一傳燈。真按:翁方綱的論學宗旨-經術根柢 問涉寧岐渡,遵高敢躐塍。微茫心遠,真按:迹 縵篆煙升。真按:糺 輕說來題句,真按:詞無.國無. 真按:疑有誤! 寒江畫檻憑。

198

   題夢詩石屏側四首真按:翁方綱與蘇軾的書法石刻-嵩陽帖-天際烏雲帖

端明學士江頭夢,真按:蘇軾 造化鐫鑱幾百年。今日蘇齋禪榻上,嵩陽青眼故依然。

有美堂前閤壁書,定香野店濟明居。真按:蘇軾在山東 不知道眼何分別,細雨濛濛柳絮初。

西石墨響猶存,真按:邨 南岳真人句對論。收拾龍團花乳沸,真按:翁方綱對茶與禪的看法 了無明鏡繡囊痕。

元氣淋漓動鬼神,天工不借斧麻真按:翁方綱的愛用詞 斷虹幻出層樓外,正有蒼茫立人。真按:凭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