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尚聽其潛匿流傳之理。
臣猶恐一時檢閱未周,復傳承辦各員,面加詢問‧據稱前次發還書籍,俱有書目可查,實在並無違礙語句等語。但明季末造,此等筆墨妄議之書,民間流傳藏匿,難保必無。從前辦理遺書,專意採訪蒐羅,彙登冊府,于此等書,實未經辦及。至各屬紳士呈獻書籍,原期登進為榮,斷無不自行詳閱,或見其書有忌諱,恐被駁回,又或心存疑畏,因而收存未交,亦屬事理所必有。誠如聖諭,恐其仍係匿而不獻。臣現在欽遵諭旨,轉飭藩司,遴選同知、通判四人,分往各屬,於已繳藏書之家,明白傳諭,令將不應存留之書,卽速交出,與收藏之人並無干礙。聖諭煌煌,光明正大。各屬紳士及稍有知識之人,家有遺留背(悖)妄之書,自必感激聖恩,爭先呈獻。至於村塾鄉愚,僻處深山窮谷,卽偶有違礙字跡遺存,且不知忌諱,視為泛常,無從查交者,臣於分委丞倅之外,又劄諭各府州轉飭各教官,傳集明白曉事之紳士數人,一體諄切曉諭,令其轉告親友,互相開導,如有明末偽妄之書,不論何項名色,概行繳出。其各屬書坊及收賣舊書荒攤內,亦恐不無存留,並責令各教官督率曉事紳士,一體廣為尋訪。總期查辦淨盡,不致片簡隻字存留,貽惑後學,以仰副皇上杜遏邪言、維持風化至意。臣仍諄矚委員妥協辦理,毋得假手吏胥,以致籍端滋擾。
262
除俟查覆到日,將所有違礙各書封固進呈,請旨銷燬外,所有從前裒集遺書並無忌諱及現在欽遵辦理緣由,理合先行恭摺覆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初一日奉硃批:覽。欽此。
(軍機處錄副奏摺)
一九一 安徽巡撫裴宗錫奏從前給還不解各書及現在確查緣由摺
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十五日
安徽巡撫臣裴宗錫謹奏,為遵旨覆奏事。
竊臣接到辦理四庫全書處咨開,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奉上諭:云云。查安省採訪遺書,臣節次欽奉諭旨,令臣實力購覓。臣隨通飭各屬,上緊採訪解送。嗣據各屬訪獲遺書,陸續解省,其中有紳士呈送者,亦有各府州縣自行呈出者。臣專委藩司楊魁派敎官四員,專司其事,將各屬稟呈書目及解到書籍,查點收貯,隨時開單稟臣。經臣查閱,各屬解送書內,有前代流傳舊書及國朝儒林著述,可備四庫之選者,業經臣開單恭摺奏進,先後四次,共書五百一十六種,並委員解送四庫館交收在案。
263
此外,重複瑣小書籍,有于各屬稟呈書目之日,卽批令不必解送者;有于隨稟解送,卽發交來差賫回者。其已經解送臣署各書,及第二次進呈書目內,准四庫館行知,有重複七十一種應行扣除者,亦經臣于選擇奏進後,將揀存不解之書,開單發交藩司楊魁,督率教官查明,分別發還各屬,嗣據藩司楊魁稟稱:所有前項書籍,遇各州縣赴省及解役之便,卽陸續開單給令帶回。內有各府州縣自呈之書,仍行收回。其紳士家呈送之書,飭令查明原送之家,出具領紙,自赴該州縣具頓,不許假手書役人等,致借端勒索之弊。現已陸續發竣。等因在案。
茲奉聖諭,將揀存不解之害,先行查驗發還,並嚴禁官吏人等竊取抵換、借端勒索等弊。仰見我皇上睿慮周詳,無微不至。臣當卽行司,先將奉到上諭,敬謹刊刻謄黃,遍貼城鄉市鎮,曉諭紳士,咸使周知。伏查安省人文遠不及江浙之盛,是以藏書之家,甚屬寥寥。前據各府州呈到書內,安、寧、池、廬、鳳、潁六府,滁、和、六、泗、廣五州,據紳士呈送之書,每處不過一、二、三、四種不等,惟徽州、太平二府屬稍多。所有揀存不解之書,各屬領去曾否給還,其給還之書是否俱係本人領回,有無收字可憑,臣現在通飭各屬,嚴行確查,俟覆到另行具奏。倘有本人赴領未得及吏胥等竊取抵換,并借端勒掯需索情弊,一經查出,或被本人首告,臣卽嚴行參究,斷不敢稍為狥隱。總期實力妥辦,以仰副皇上嘉惠藏書、體恤士林至意。
264
所有臣從前給還各書及現在確查緣由,理合恭摺奏覆,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初五日奉硃批:覽。欽此。
(軍機處錄副奏摺)
一九二 閩浙總督鐘音等奏不解遺書查無關礙字跡暨再派妥員查辦摺
乾隆三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閩浙總督臣鐘音、福建巡撫臣余文儀謹奏,為欽奉上諭事。
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初十日准浙江撫臣三寶札開,承准大學士于<敏中>字寄,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奉上諭:前曾諭令各督撫採訪遺書,彙登冊府,云云。欽此。又軍機處夾片:浙撫奉到後,抄寄閩浙總督鐘音、福建巡撫余文儀各一分。等因,轉札前來。臣等跪讀之下,仰見聖主盛德宏慈、維持風敎之至意。
伏查閩省前奉諭旨,採訪遺書,當卽欽遵,廣為蒐羅,先後共得四百四十四種,延請告假在籍翰林葉觀國、丁艱回籍知縣黃佾,并遴選敎職等官七員,就省設局,悉心校閱。臣等與學臣暨兩司逐一復檢,內有稍堪備採者,計二百三種,節次開單恭摺具奏解送在案。其餘撤留不解者
265
,計二百四十一種,俱係瑣碎無當及重複殘缺之書,其中皆留心檢查,並無關礙字跡。惟是所交既無違礙之書,誠如聖諭,恐其尚有匿而不獻。現在凜遵明訓,專派可信妥員前赴藏書之家,宣布恩旨,實力善為查辦,不致滋擾外,合先恭摺覆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乾隆三十九年十月二十日奉硃批:知道了。欽此。
(軍機處錄副奏摺)
一九三 多羅質郡王永瑢等奏柯瑾所請刷印藏書扣俸承買毋庸議摺
乾隆三十九年九月三十日
多羅質郡王臣永瑢等謹奏,為遵旨議奏事。
掌廣東道監察御史柯瑾條奏,請刷印藏書扣俸承買一摺,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初五日奉旨:著交辦理四庫全書處總裁議奏。欽此。臣等查核該御史原奏,據稱:各館修書諸臣當編纂時遇有譌誤疑難必資考訂之處,率赴藏書家借本查核,而京中藏弆稱富者亦不多有,往往覓借無獲,竟至縮手不敢下筆,或欲向坊間尋買,既乏善本,而其價昂,一時實難措給。此編纂諸臣竭蹶情形也。竊思賃住官房、承買官豆等事,仰荷天恩垂注,准以季俸及每月公費銀兩扣抵
266
,事歸便易。今茲編纂諸臣,需書孔急,價購為艱,懇勅下總理書籍大臣,於官板藏書內,揀其關切考訂,如經史、三通等類,計若干種,先期咨詢各館纂修並移咨部寺衙門,凡有情切購買者,各自咨明總理處,登記名冊,俟彙齊人數若干,需書若干,卽行動項鳩工,趕緊刷印,按名給領。其應繳紙工銀兩,卽請仿照屋租、豆價之例,於季俸公費項下扣抵歸款。再,現在辦理遺書,多屬人間未有,將來鏤板流傳,亦應就中擇其最關實用者,標明若干種,於初印時,咨明在京臣工,俱照前件辦理,准其扣項承買。等語。
臣等敬惟皇上稽古右文,表章羣籍,開館編輯,昭示來茲。該纂修等承命編纂,務在折衷至當,自應博採諸書,以收釐正考稽之益。查現在三通等館,原置有各種書籍,存貯甚富,儘敷繙閱,卽間有應需核對之本,亦均經奏明,准向武英殿移取備查,毋虞竭蹶。至辦理四庫全書處,搜輯尤為浩博,毋論官板諸書,無不備具,其中內廷秘籍,咸列編摩,海內儲藏,現歸插架。各纂修、校對等分頭排勘,不特原有官書,取閱甚易,即使奇文僻典,世罕流傳,亦無不可就館檢尋,旁參互證。臣等體察情形,並詢之各纂修、校對等,並未有需閱官板諸書,借覓無獲,以致竭蹶之事。況經史、三通等類,蒙我皇上嘉惠士林,剞劂頒布,久經通行,遠近爭相購覓。其列職詞垣,尤競相存貯。中間儲存較裕者,頗不乏人。卽有一時未能購辦者,無妨從容措置
267
。且書籍一事,收藏家原係從便置買,與官房、豆石之切于官員日用有關錢糧欵項者逈殊,若因間有一二艱于買書之人,必令指俸扣價,紛紜瑣屑,殊非政體。至現在武英殿新刊聚珍版各書,臣等欽遵諭旨,俾秘籍珍函,務廣流傳,業于奏辦之初,將通行緣由奏明。所有應刊之書,以次排印,酌量多刷,每部完竣進呈之後,卽核定紙張工價,聽情願承買者,照例認買在案,亦毋須重複辦理。應將該御史所奏扣俸買書之處,均毋庸議。
是否有當,恭候命下,臣等遵奉施行。謹奏。
多羅質郡王臣永瑢 大學士臣于敏中 尚書臣福隆安 尚書臣王際華
尚書臣蔡新 尚書臣英廉 左都御史臣張若溎 侍郎臣曹秀先
侍郎臣金簡
乾隆三十九年九月三十日奉旨:依議。欽此。
(軍機處錄副奏摺)
一九四 兩廣總督李侍堯等奏辦理遺書情形及查出屈大均等悖逆書籍摺
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初四日
268
大學士仍管兩廣總督臣李侍堯、廣東巡撫臣德保等謹奏,為遵旨查繳遺書,恭摺覆奏事。
竊臣等於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初三日接准字寄,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奉上諭:前曾諭令各督撫採訪遺書。云云。欽此。遵旨寄信到臣等。
伏查初奉諭旨,蒐訪有裨實用之書,當卽行司飭屬訪查,如有遺傳可採書籍,開載書中要指,彙請核奏。嗣據藩司姚成烈詳繳,據各屬陸續繳到唐臣張九齡等所著各書十二種,似堪採擇。臣等於上年九月十五日開列書目奏聞,並將各書解交辦理四庫全書處。本年八月內臣德保准到四庫全書館咨會,欽奉上諭,著將揀下不解之書先行發還。隨經行司查覆,前繳各書十二種之外,尚餘七種,或無關體要,或重複瑣小,毋庸解送,已給還各本家收領在案。
從前臣等止就其書籍之是否堪備採擇,行司照常辦理,竟未計及明末裨官私載,或有違礙字句,潛匿流傳,卽可乘此查繳,以遏邪言,實屬愚昧。茲欽奉聖諭,詳晰指示。臣等世受國恩,身任封疆,自當加意查辦,何敢虛應故事,聽其隱匿存留。業經遴委同知宋清源、孔傳派、通判永盛等分往各屬,督同所在地方官親身查辦,不得假手胥役,務須傳集紳耆,明切開導,諭以此番仰蒙皇上如天之仁,特免收藏之罪。卽有前存忌諱書本,不妨及早繳官,並無干礙。倘再匿留不獻,則是有心違犯,自取罪戾。並嚴飭各州縣實力奉行,認真查辦去後。旋據南海、番禺二縣查出逆犯屈大均族人屈稔湞等收藏該犯原著《文外》書籍
269
。又據番禺縣童生沈士成繳出屈大均《詩外》一種,及書舖潘朋等繳出《廣東新語》并嶺南三家合刻詩集版片二分,連刷成書十部。臣等查潘朋等俱係書賈,罔識忌諱,現與童生沈士成既經自行繳出,似應欽遵恩旨,寬免治罪。而屈稔湞等為逆犯屈大均同族,膽敢將久經飭行銷燬之書私自收藏,實為不法。現在按律定擬,另摺具奏。惟查三家合刻內梁佩蘭、陳恭尹詩文,語多悖逆,實屬不應留存。臣等恐其別有專集,為伊子孫收藏,已密委妥員,前往各家詳細搜查,並無存留。但合刻之詩,省城坊間既有刷賣,則紳士之家保無買閱,現經通飭各屬查收。謹將《詩外》二十三本、《廣東新語》一部、三家合刻一部,黏簽封固進呈。餘存書籍、版片,俟各屬續有繳出,一并燒燬。仍再出示曉諭,以屈大均大逆不道,妄撰各書,久經飭行銷燬,非同別項違礙,而屈稔湞等又係同族,膽敢私藏其書,是以奏請治罪。如番禺童生沈士成等自行繳出,現遵恩旨,並無干礙。俾家喻戶曉,咸知警省,不至懷疑觀望,庶可從此搜剔淨盡。
除俟各委員查明覆到,如有不應存留之書另行奏聞外,所有臣等從前蒐羅遺書及現在查辦緣由,合先恭摺具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乾隆二十九年十一月初九日奉硃批:另有旨諭。欽此。
270
(軍機處錄副奏摺)
一九五 兩廣總督李侍堯等奏查出屈稔湞等存留屈大均書籍及審擬情形摺(附供單一)
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初四日
兩廣總督臣李侍堯、廣東巡撫臣德保跪奏,為查出存留逆書,審擬具奏事。
竊臣等欽奉諭旨,查繳不應存留書籍,遵經派委妥員前往各屬曉諭查辦,另摺奏陳聖鑒。乾隆三十九年九月二十日據南海縣知縣常德、番禺縣知縣張天植稟稱:卑職等奉諭查繳遺書,留心體察,於書肆中覓有屈大均所著《廣東新語》一部。檢閱雖無忌諱,但查屈大均前因妄撰詩文,語句悖逆,雍正年間審辦有案。今《新語》一種,坊間尚有售賣,恐別項書籍銷毀亦有未盡,密令禮房書辦簡上就屈姓之人體訪。旋據稟稱,伊有幼甥林亞璧,現在屈稔湞蒙館讀書。稔湞係屈大均同族,因往探問,告以現奉本官查取屈大均文籍。據云家有《文外》三本,向伊取出呈繳,索價花邊銀錢三圓。卑職等當卽給銀買回。檢查篇頁殘缺不全,恐其有心撕滅,立提屈稔湞究追全部。據供曾見族人屈昭泗亦有是書,當卽差押屈昭泗家取出四本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