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May 26, 2010

111

,門應兆長於書畫等等,可謂“賢俊蔚興,人文郁茂,鴻才碩學,肩比踵接”①。他們薈萃一堂,各以其學識專長,在不同的職任上,為《四庫全書》的編纂作出了貢獻。

第二節 規模浩大、控制嚴密的全書編纂

  《四庫全書》的編纂,是一項規模空前的浩大工程,數百名優秀學者濟濟一堂,按照一定的取捨標準,對通過各種途徑集中到四庫館內的數以萬計的書籍,進行了甄別採擇,爬梳輯校,考訂辨正,整理編目的全面清理工作。經過將近十年的努力,終於完成了包括著錄、存目在內總計收書達一萬多種的《四庫全書》的編纂,在中國文化史上留下了既輝煌燦爛,又有深深時代印跡的篇章。

  為了保證《四庫全書》的書籍來源和編纂質量,清政府動員各方力量,採取了多種途徑。除迭下詔諭,在全國大規模搜訪圖書,獎勵各地藏書家獻書,並決定從《永樂大典》中採輯佚書外,統治者還把搜書範圍擴大到宮廷所藏、皇帝敕撰以及社會上廣泛流傳的通行本。

  清初,內廷各處如懋勤殿、摛藻堂、上書房、味腴書屋,都陳設書籍,以供皇帝隨時觀覽。特別是武英殿,庋藏各書不下千餘種。這些內廷藏書,以往學者是難以看到的,當時都被納入《四庫全書》的採擇範圍。四庫館僅先後兩次從武英殿挑選的各類書籍,總數就達九百餘種。

  清代歷朝皇帝下令編纂的各種書籍,如順治時纂修的《易經通注》

 

①《揅經室三集‧紀文達公集序》,卷五。

112

,康熙時敕撰的《春秋傳說彙纂》,雍正時編成的《執中成憲》,乾隆初年纂修的《三禮義疏》等等。這些“敕撰本”,也都屬於《四庫全書》的收錄範圍。與此同時,乾隆還臨時下令纂修《歷代職官表》、《河源紀略》等一批著作,並將其全部抄入《四庫全書》以示隆重。

  對一些社會上廣泛流傳的書籍,四庫館也有選擇地予以搜集,力求做到巨細不遺。綜觀通過各種渠道匯聚於四庫館中的公私藏書,包括各省採進本、私人進獻本、內府本、敕撰本以及通行本,總數約在一萬五千種左右(《永樂大典》不計在內),所謂“集中外之秘藏,萃古今之著述,搜羅大備,裒輯靡遺”①,為學者從事大規模的考校編纂工作,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和廣闊的天地。

  一、《永樂大典》的輯佚真按:四庫全書與永樂大典

  從《永樂大典》中搜輯佚書,是四庫全書館最早進行的一項工作。三十八年二月,乾隆正式批准大學士劉統勳等人議定的輯校《永樂大典》章程,下令“將來辦理成編時,著名《四庫全書》”②。這樣,《永樂大典》的輯佚,便作為《四庫全書》編纂工作的一部分,首先開展起來。

  當時,《永樂大典》扃貯於翰林院典籍庫中,長年蛛網塵封真批:又是加油添醋的句子 無人看管。軍機大臣接受朱筠的建議,派員前往查閱,發現貯存在庫者只剩九千餘本,“較原書少什之一,不知何時散佚”③。為了切實掌握《大典》存佚狀況,以便開展輯佚工作,軍機大臣指派擔任纂修的翰林官員,對《大典》進行徹底清查。纂修官根據原書目錄,一一開列現存各韻冊數及起訖卷數

 

  ①《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三日多羅質郡王永瑢等奏摺。

  ②《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諭。

  ③《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三日諭。

113

,並注明闕佚各卷數目,統計出《大典》“實存二萬四百七十三卷,共九千八百八十一本,外有目錄六十卷”①,共闕二千四百零四卷,一千餘本。盡管闕佚部分已無從查考,但這次全面的清檢工作,卻使沉晦多年的《大典》得以重見天日,並為輯佚的大規模展開打下了基礎。

  由於《大典》號稱“遺編淵海”,卷帙浩瀚,頭緒紛繁,乾隆深恐纂修各官漫無別擇,致稽時日,特意規定了採輯標準:“其書足資啟牖後學,廣益多聞”,又“實在流傳已少,尚可裒綴成編者”,輯出“彙付剞劂”;“有書無可採,而其名未可盡沒者,祗須注出簡明略節,以佐流傳考訂之用”;至於“本係現在通行及雖屬古書而詞意無關典要者”,則“不必再行採錄”②。根據乾隆的旨意,總裁很快擬定了辦理章程,將九千八百餘冊《大典》分派到各纂修名下,規定每天應閱冊數,以計日程功,考核督催。纂修官則各司其職,逐一檢閱,並與《古今圖書集成》互為校核,凡有符合採輯標準的書籍條目,即粘簽標識,送交繕書處“迅速繕寫底本”。底本繕成後,又對照原書,“詳細校正”,再“將各書大旨及著作源流詳悉考證,詮疏崖略,列寫簡端”,然後呈送總裁。總裁“復加勘定,分別應刊、應抄、應刪三項,其應刊、應抄各本均於勘定後即赶繕正本進呈”,至於“應刪者亦存其書名,節敘刪汰之故,附各部總目後”③。

  在《大典》輯校工作中,最艱巨繁重的任務是把各冊輯出的零篇散帙排次成編。由於《大典》編排體例漫無條理,真批:以洪武正韻排纂,焉得謂之漫無條理.漫無條理者乃清人詆諆明人之辭爾! 同一書的內容往往散見於各韻某字之下

 

 

  ①《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五十九年十月十七日軍機大臣奏摺。

  ②《四庫全書總目》卷首,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十一日諭。

  ③《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三十八年三月十一日辦理四庫全書處奏摺。

114

,因而各冊所輯內容大多不相連屬。對此,纂修官在與原文詳加校勘後,還根據各條內容,反覆考核辨證,並參照他書所引,多方拾遺補闕,然後排比編次,薈萃成書。如邵晉涵輯薛居正《舊五代史》,先據《大典》各韻所引“甄錄條系,得十之八九;復採《冊府元龜》、《太平御覽》、《通鑑考異》、《五代會要》、《契丹國志》、《北夢瑣言》諸書以補其缺,並參考《新‧舊唐書》、《東都事略》、《宋史》、《遼史》、《續資治通鑑長編》、《五代春秋》、《九國志》、《十國春秋》及宋人說部、文集並碑碣尚存者以資辨證,卷帙悉符原書,而考核更加詳備”①。又如《五曹算經》一書,“元明以來無刻本,散見《永樂大典》內,經文尚逐條完善”,戴震反覆詳閱,簽出《大典》所載各條,進而“參伍考校,俾還舊觀,遂為絕無僅有之善本”②。在眾多學者長年的辛勤工作下,數百種古書亡而復傳,蔚為大觀,充分體現了當時學者的輯佚成就和學術水平。

  對《永樂大典》的輯校工作,乾隆始終十分重視,除規定採輯標準,嚴立辦理程限外,還親自決定各書的去留取捨。不僅所輯各書目錄必須經其過目之後才能開始工作,而且所有輯出的書籍,經總裁審閱後,還要“進呈御覽”,由乾隆最後定奪應刊、應抄或應刪各項名目。其中特別珍貴的輯本,乾隆並親加評詠,題詩簡端,以示對纂修官的獎賞和鼓勵。如戴震從《大典》輯出久已亡佚的“算經五書”,進呈後“皆有御製詩題其卷首,刊行宇內”③。邵晉涵所輯《舊五代史》,乾隆不僅題詩大加褒美,還明令列入正史,刊布學宮。對參與輯校工作的纂修諸臣,也與館內所有總裁、纂修、分校各員同樣

 

①乾隆《御製詩四集‧題舊五代史》詩注,卷三三。

②③ 段玉裁《戴東原先生年譜》,附載《戴震文集》後。

115

,給予優厚的待遇,每日“特命內府司官辦給飲膳”,以便“飽食辦公,盡一日之長”①,並於“盛夏頒冰,隆冬給炭”,使之“促坐無虞寒暑攖”②。平時則經常“賞給緞匹、荷包、筆墨、紙硯,以示獎勵”③。除此之外,還特別加以拔擢晉陞,賜予官職祿位。如四庫開館即以學問淵博被特召擔任《大典》纂修的“五徵君”,其中原進士邵晉涵、周永年、余集皆被授為翰林院庶吉士,“准其與壬辰(乾隆三十七年)科庶吉士一體散館”,原舉人戴震、楊昌霖則“作為進士,准其與乙未(乾隆四十年)科進士一體殿試”④。至如總纂紀昀、陸錫熊等人,並先後遷至內閣學士、光祿寺卿,總校陸費墀陞任少詹事,其他纂修各員,也都先後加官授職,或“以應陞之缺,列名在前陞用”⑤。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纂修各官輯校《大典》的積極性。

  但由於輯佚本身是一項極為艱巨細緻的工作,再加上《永樂大典》卷帙繁重,編排紊亂,使得佚書的搜輯十分不易。乾隆卻以輯佚“係棄多取少”為由,一開始就嚴定程限,明令纂修各官“刻期告竣,不得任意稽延,徒誚汗青無日”⑥。”總裁迎合乾隆旨意,也一味求速,不問各冊應輯內容多寡,不顧編次考校費時,真批:此說有何根據? 要求纂修各官每月至少閱看一百本,甚至一百六七十本,若不及百本,便覺遲緩,認為“如此辦法,告成無期”⑦。在主持者的再三督責下,纂修官不得不焚膏繼晷,日夜趕辦

 

  ①《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諭。

  ②乾隆《御製詩四集‧彙輯四庫全書聯句》,卷一七。

  ③《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諭。

  ④《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多羅質郡王永瑢奏摺。

  ⑤《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諭。

  ⑥《四庫全書總目》卷首,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十一日諭。

  ⑦ 于敏中《于文襄論四庫全書手札》。

116

,有的白天在館未能完成任務,只得私自將書攜歸,自行加班,有的竟因此積勞成疾,過早去世。這種情形,引起了纂修官的普遍反感乃至抵觸情緒,他們大多選擇內容集中、易獲成效的書籍加以搜輯,而把那些數量繁多、散見各冊的零篇散帙視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甚有主張“集部概行不辦者”①。”這就不能不給《大典》的輯佚工作帶來諸多遺憾之處,有的應輯之書未能輯出或未收入四庫,如宋、元兩《鎮江志》、《嘉泰吳興志》、《嘉定維揚志》、《奉天錄》、《九國志》諸書,均“業經輯出而未及進呈”②;《兼金合璧》、《晉史揮麈》、《悅生隨抄》、《采真集》等書,均已簽出卻未加輯佚。此外,還有不少重要佚書漏輯,嘉慶以後,學者就曾陸續從中輯出《宋會要》、《宋中興禮書》、《元河南志》等書多種。再就所輯各書而言,由於諸多程功迫令的限制,館臣大多只是根據《大典》所見加以排比編次,未能廣泛徵引參校《大典》以外的唐、宋各家著述,因而有的輯本不免闕略訛誤。如宋吳縝《五代史記纂誤》,館臣從《大典》中輯出三卷,其後吳蘭庭參校他書,補輯佚文四卷;唐林寶《元和姓纂》,館臣輯本釐為十八卷,孫星衍、余嘉錫等學者都先後從他書各搜輯到佚文數十條、數百條不等。至於館臣所輯各書本身,也存在著不少字句譌誤、條目漏輯的現象,僅集部別集一門,就有學者根據《永樂大典》殘本,對收入《四庫全書》的一百五十七種輯本作過拾遺補闕、訂譌糾謬的工作。然而,盡管存在這些缺陷,《永樂大典》的輯佚,仍不失為我國文化史上的壯舉,四庫館臣的功績是應當加以肯定的。

 

 ① 于敏中《于文襄論四庫全書手札》。

 ②繆荃孫《藝風堂文續集‧永樂大典考》,卷四。

117

  二、內府書籍的辦理

  內府所藏書籍,大多是前代流傳舊書,以及清歷朝皇帝敕令纂修的書籍。《四庫全書》開館後,這些內府藏書也都集中到翰林院西齋房,由總裁指定纂修官專職辦理。由於這些書籍或經官刻,或屬敕撰,因而纂修官的工作也有所不同。對那些為數眾多的官刻舊本,如乾隆初年校勘重刻的十三經、二十一史,大都直接送交武英殿繕寫,只有其中“舊刻顯然訛誤,應行隨處改正”者,才於“發寫之前”加以校閱①。至於敕撰各書,大部分也都直接發繕,但某些纂成較早的書籍,或由於不夠完善,或因情況有所變化,纂修官便奉令予以增補。如《大清一統志》,初纂成於乾隆八年,此後,清王朝陸續平定了準噶爾部以及天山南路大小和卓的割據,“開屯列戍,益廣幅員”,原書已無法反映清王朝疆域的實際情況。四庫館臣便根據乾隆二十年的重修本,再加補訂,“搜羅彌博”,“體例加詳”,使“九州之砥屬,八極之會同,皆可得諸指掌間”②。此外,某些原敕撰書籍,經乾隆再加“鑒閱”之後,又發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纂修官也根據乾隆的旨意,隨時予以改纂,決“不以已成之局而憚於改作”。如《通鑑綱目三編》,係乾隆初年張廷玉等奉敕撰。原書“惟以筆削褒貶求書法之謹嚴,於事跡多所挂漏。又邊外諸部於人名、地名多沿襲舊文,無所考正,尤不免於舛譌”③。乾隆以“本朝撰定之書,豈轉可聽其訛謬”為由④,下令改纂。纂修官便“詳核史傳,補遺糾繆”,

 

  ①《辦理四庫全書檔案》,乾隆三十八年三月十一日辦理四庫全書處奏摺。

  ②《四庫全書總目》卷六八,《大清一統志》提要。

  ③《四庫全書總目》卷四七,《通鑑綱目三編》提要。

  ④《纂修四庫全書檔案史料》,乾隆四十年五月十八日諭。

118

又根據《遼金元三史國語解》,一一改正譯音“誕妄”之處①,經乾隆“親閱鑒定”後始繕入《四庫全書》。與《永樂大典》的爬梳輯校工作相比,內府書籍的辦理比較偏重於改纂增補,特別是四十年以後,乾隆不斷下令臨時增纂一些書籍收入《四庫全書》,因而,部分館臣的工作重點也隨之轉入各種書籍的纂修,一直持續到乾隆末年。

  三、進呈書籍的校閱

  進呈書籍包括各省採進本、私人進獻本以及通行本。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四庫全書》開館時,各省搜訪徵集書籍的工作剛大規模展開,四月以後,一些藏書家及朝廷各官呈獻的書籍才陸續送到,因此,進呈書籍的校閱工作開始略晚。當時,總裁見翰林院因辦理《永樂大典》和內府書籍,“所有房屋俱已充滿”,曾擬將原存放武英殿刊刻書板的敬一亭用作校書處所。但考慮到書籍的校閱工作隨時都有互相查核考證之處,便決定以翰林院內的寶善亭作為校閱進呈書籍的處所。這樣,輯校《永樂大典》為一處,辦理內府書籍為一處,校閱進呈書籍為一處,翰林院內原心亭、西齋房、寶善亭鼎足而三,先後開始了編纂《四庫全書》的繁重工作。

  在《四庫全書》所收各類書籍中,進呈書籍所占的比例最大,因而纂修官的工作相應說來也最為繁雜。

  (一)甄別

  乾隆三十九年前後,各省進呈及私人進獻集中到四庫館的圖書,統計已不下萬餘種。盡管這些書籍在呈送之前,各地書局或專辦人員已經進行過初步的別擇,但仍不免珉玉雜陳,真偽混淆。因此,纂修官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對這些書籍進行全面的清理甄別,

 

①《四庫全書總目》卷四七,《通鑑綱目三編》提要。

119

上至“罕見之書”,下至“尋常著述”,均列入校閱單內,以供進一步校閱考核,斟酌去取。至於瑣屑無當,“倚聲填調之作”,或“懷詐挾私,熒惑視聽者”,則摒棄不取。若發現有“顛倒是非”、“違礙悖逆”的書籍,也逐一剔出,開單呈送總裁,請示處理辦法。如翁方綱在檢查到明代茅元儀、高出等人的著述時,陸續發現有“違礙”之處,為此他專門請示總裁:“明人萬歷以後諸書,恐不止此,應如何商定劃一,請酌定,俾各纂修一體照辦”①。真按:翁方綱與四庫全書 至三十九年八月禁書諭令下達之後,纂修官對書籍的甄別日趨嚴格,許多書籍被劃入禁燬範圍,未能收入校閱單內。即使某些書籍開始未能看出“違礙”之處而列入校閱單,在下一步的校閱甚至此後的檢查中也被剔出銷燬。

  (二)校閱

  進呈書籍經過初步的清理甄別之後,總裁即根據校閱單分別發下,由纂修官進一步作詳細的考訂校閱。

  版本鑒別,是校閱工作的首要任務。“書籍由竹木而帛,而紙,由簡編而卷,而冊,而手鈔,而刻版,而活字,其經過不知其若干歲,繕校不知其幾何人。有出於通儒者,有出於俗士者。於是有斷爛而部不完,有刪削而篇不完,有節鈔而文不完,有脫誤而字不同,有增補而書不同,有校勘而本不同”②,造成同一書籍因鈔本、刻本不同而文字內容各異的狀況,有的甚至錯誤百出,嚴重影響讀者對書籍內容的理解。因此,選擇好的版本,是保證全書質量的關鍵。在這方面,纂修官做了大量鑒別、比較的工作,大體說來,“諸書刊寫之本不一

 

  ①翁方綱《四庫提要稿》卷二二,轉引自潘繼安《翁方綱四庫提要稿述略》,載《中華文史論叢》1983年第1輯。真按:參考書目-博士論文-翁方綱研究 已電子化.

  ②余嘉錫《目錄學發微》。

120

,謹擇其善本錄之;增刪之本亦不一,謹擇其足本錄之”①,從而使《四庫全書》所收數千種書籍,大多都是比較完善的本子,有不少還是絕無他本可以代替的珍本。真批:空話也!何不舉例以明之 ?

  辨偽,是校閱工作的重要內容。古人著書,往往多所依托,後人不加辨析,乃至踵偽襲誤,以訛傳訛,造成傳世書籍真偽混雜的現象。特別是明代末年,學風空疏,士子習於抄襲剽竊,書坊刻書也常常改頭換面,任意增刪,致使“譌妄彌增,魚目混珠,猝難究詰”②。對此,纂修官進行了大量認真細緻的考辨工作。他們或綜合吸收已有的辨偽成果,定論確鑿,不容置疑;或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考辨深入,言之有據。如《子夏易傳》,舊題卜子夏撰,劉歆《七略》及《漢書藝文志》著錄,號稱年代“最古”的說《易》之書。但漢代以後,歷唐、宋、至清,歷代都有學者對它的作者及其內容提出懷疑。四庫館臣在前人論說的基礎上,進而條分縷析,窮源溯委,明確指出,其書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曾經多次偽托,唐代以前的傳本已屬偽本,唐時竟至兩種偽本並行;而當時流傳的本子,“不但非子夏書”,甚至也不是唐代的舊本,不過是一部“偽中生偽,至一至再而未已”的著作③。又如《文心雕龍》,歷代流傳,刻板極多。元代以後,“自至正乙未(元順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刻於嘉禾,至明宏治、嘉靖、萬曆間,凡經五刻,其《隱秀》一篇,皆有闕文”。但明末卻有人自稱得阮華山宋刊本,補入自“始正而未奇”至“朔風動秋草”一段,凡四百餘字。此段文字究屬原書闕文,抑或後世偽作?纂修官經多方考辨,認為其中明顯有抄襲他人著述的痕跡,“如‘嘔心吐膽’,似摭《李賀小傳》語

 

 ①②《四庫全書總目》卷首,《凡例》。

 ③《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子夏易傳》提要。



希望這方便不會讓你賒下更多,請多指教(comments)以平復.希望這是個好的交流,而不是讓你墮落更深.請保重,生前尚有死後.死後沒有,也不必太過執著.
這本來就是給有心讀書,且真讀書的好學者修學者交流的平台,而不是供學術或學生取巧功名的苟且.真沒想到,這種教育的話還要留給今天的我來說.何況是有閒情看覽此頁者.
我們無須爭辯神存不存在,但是,死,存在
不須註冊,不必登入,
點擊此處即可匿名留言
留言前,請仰望天,或看看自己將去的冥年
不留言,只有你會忘了,我會不知,事實會永存
一旦遭遇,敢說不曾做缺德事?可就不科學了.
然後知臨深履薄,非無為而發也.
因與果,還沒透徹的鏈.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