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Monday, June 28, 2010

841

  12.宗人府紅名冊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匯編

  16mm縮微卷片 共87盤 (每盤3200畫幅)1985年攝製

  宗人府是掌管皇族事務的機關。紅名冊是登記覺羅出生子女以後變化情的名冊。清《宗人府則例》規定,凡宗室、覺羅生子女,三月報府一次,宗室入黃冊,覺羅入紅冊。

  紅名冊起於咸豐七年(1857年),止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約計1500冊左右。

  紅名冊記載了覺羅各官員的旗分支派、輩分、父親、祖父姓名、所生子女姓名、出生年月日、第幾男第幾女等。以後婚嫁、過繼、更名以及襲爵升降、死亡等情況,都要報府註冊。紅名冊是記載覺羅譜系繁衍的原始材料。

  13.滿文內國史院檔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匯編

  35mm縮微卷片 3盤 (每盤600畫幅)1989年攝製

  內閣的前期叫內三院。即: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內國史院的主要職責是纂修國史。《滿文內國史院檔》是清初內國史院形成的編年體檔簿。起於天聰七年(1633年),止於崇德八年(1643年),共計二十六冊。主要記載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情況以與及蒙古、朝鮮關係等內容。它對於研究清代開國史和滿族語言文字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14.滿文老檔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匯編

  35mm縮微卷片 14盤 (每盤600畫幅)1983年攝製

  《滿文老檔》是用滿文記載清入關前努爾哈赤、皇太極兩朝編年體檔冊。檔冊記事起於明萬曆三十五年(天命前九年‧公元1607年),止於明崇禎九年(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

842

。《滿文老檔》原本共37冊,現保存在臺灣;乾隆部重抄6部,每部分為26函,180冊,其中4部保存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2部保存在遼寧省檔案館。

  《滿文老檔》反映了有關後金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民族,天文、地理、氣象等各方面的情況,為《清實錄》等史書所不載,是研究清朝開國史的第一手史料,其價值是十分珍貴的。

  15.吏部造送封贈姓氏冊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會編

  16mm縮 微卷片 共7盤(3200畫幅)1986年攝製

  吏部造送封贈姓氏冊起於同治朝(18621874)止於宣統三年(1911年),大約297冊。 《吏部造送應封贈姓氏揭帖》、《揭封姓氏揭帖》、《存司揭帖》等,都是吏部向內閣造送的,為封贈官員領取誥敕的名冊。應封官按照品級的不同,或止封本身, 或封贈二代、或封贈三代不等,並可將本身的封贈 封給其它親屬。吏部造送的封贈姓氏冊如實的記錄了應封官員的姓名、職務、封階及封贈曾祖父母、祖父母、父 母及妻室等親屬的封號,並領誥敕數目等情況。

  16.戶部度支部俸銀俸米冊  中國第一歷史檔館案匯編

  16mm縮微卷片 共7盤 (每盤3200畫幅)1985年攝製

  八旗俸銀米冊為宗室、覺羅,八旗官兵等領取俸銀俸米的記載。

  八旗俸銀俸米冊起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止於民國二年(1913年)共計2306

843

。冊中詳細記錄了宗室、覺羅或八旗官兵及閒散的旗分、佐領、姓名、領取俸銀俸米的數量及時間等。

  17.清代譜牒檔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匯編

  16mm縮微卷片 共307盤 (每盤3200畫幅)1983年攝製

  清代譜牒檔案是由內務府人事類、內閣人事類、宗人府人事類三個全宗的檔案所組成。

  清代內務府是為皇室生活服務的機構。

  內務府人事類檔案起於乾隆十九年(1754年),止於宣統三年(1911年),約有一萬一千餘冊,二萬四千件。檔案內容有八旗名冊、家譜冊、戶口冊、官員俸米冊、上三旗莊頭家譜、投充人家譜等,其檔案內容豐富,種類繁多,是研究清代宮廷史、八旗制度,財政經濟及譜牒學的珍貴史料。

  清代內閣是輔佐皇帝辦理國家政務的機關。

  內閣人事類檔案數量龐大,形式多樣。主要有記載官員考核情況的京察黃冊、大計黃冊(因封皮黃色而得名)九百餘冊,匯集各省死刑案犯口供的重囚招冊一千二百餘冊,匯編科舉考試的鄉試錄、會試錄、進士登科錄等近千冊,記載八旗官員、王公大臣等職、功績、履歷和承襲爵位情況的世襲譜檔、世職檔、皇冊等一千餘冊。這些檔案資料對研究清代職官、科舉、法律等制度具有重大價值。

  清代宗人府是掌管皇族事務的機構。清代玉牒每十年編修一次,記載了皇族的姓名、輩分、支係真按:當作支系! 旗分、封爵、授職、生卒時間、婚嫁情況等項,是研究人口學、譜牒學的不可多得的好材料。

844

附:A字號

檔案名稱、類別  膠片盤號

內務府堂人事類  180

內務府昇平署檔冊  8081

內務府莊頭處  8185

內務府會計司  85-89

內務府都虞司人事類  8993

內務府上駟院人事類  9396

內務府滿文雜件目錄〈檔簿〉  96106

B字號

內閣滿文皇冊  110

內閣會試題名錄  101L

內閣進登科錄  1112真按:當作內閣進士登科錄!

內閣鄉試題名錄  1229

內閣翻譯鄉試題名錄  29

內閣金榜  3031

內閣八旗世襲譜檔  3162

八旗都統衙門有關人事類  6284

內務府財政類俸米冊  84107

內務府〈新整〉都虞司  108125

C字號

內務府都虞司

關防衙門營造司  120

845

  內閣滿、漢文黃冊  20-69

  宗人府小玉牒  69-76

  18.黑龍江將軍衙門檔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匯編

  16mm縮微卷片 193盤 (每盤3200畫幅)1988年攝製

  黑龍江將軍衙門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建立,是清代黑龍江地區駐防八旗的軍事組織,并兼管地方行政的機關。其檔案起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止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共有檔簿12800餘件(冊)。其中清代前期文件基本上全以滿文寫成,中後期則滿漢文參半。該檔案匯抄了黑龍江將軍衙門與內閣、六部、理藩院、盛京將軍、吉林將軍及寧古塔副都統等往來文書。內容包括有東北邊疆地區的開發、地理沿革、八旗官莊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官莊】 注音一式 ㄍㄨㄢ ㄓㄨㄤ 解釋:公家的莊地。如:此地劃為官莊,私人不得任意占用。
詞: 【官莊】官府管轄的田莊。 唐 以後歷代都有設置,但名目不一,如 宋 代的屯田莊、公田莊, 清 代的皇莊等。《宋史‧職官志三》:“屯田郎中、員外郎掌屯田、營田、職田、學田、官莊之政令,及其租入、種刈、興修、給納之事。”《清史稿‧食貨志一》: “初設官莊,以近畿民來歸者為莊頭,給繩地,一繩四十二畝……皆領於內務府。此外有部、寺官莊,分隸禮部,光祿寺。”
驛站交通、貿易、採礦、中俄關係、民族、宗教等各個方面,是研究清代東北地方歷史、滿族及其他少數民族歷史的珍貴史料。

  附: 康熙朝  126

  雍正朝  120

  乾隆朝  1147

  19.寧古塔副都統衙門檔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匯編

  16mm縮微膠片 190盤 (每盤3200畫幅)1988年攝製

  寧古塔副都統衙門設於清代順治十年(1653年),至宣統元年(1909年)撤銷。是清代設於今黑龍江省寧安地區的軍事組織並管理地方行政事務的機構。這部分檔案起於康熙十四年(1675年),止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共計1270

846

。文件既有滿文也有漢文,還有滿漢合璧的。檔案內容包括莊戶名冊、旗軍人員名冊、旗軍人員履歷表、俸餉發放表冊、財務報表、稅收憑、稅收登記冊及災情報告等。是研究清代東北地區的歷史,編寫地方的重要史料。

  20.阿拉楚喀副都統衙門檔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匯編

  16mm縮微卷片 21盤 (每盤3200畫幅)1985年攝製

  阿拉楚喀(即現在黑龍江省阿城)副都統衙門,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建立,宣統元年(1909年)撤銷。是清代的地方軍事組織並管理地方行政事務,是吉林將軍衙門的派出機構。這部分檔案起於同治五年(1866年),止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共計434卷。檔案既有滿文也有漢文,還有滿漢合璧的。檔案內容包括旗軍務冊、莊戶名冊、旗軍人員履歷表、財務文稿存本等。還包括有財政經濟、軍事禮儀、中外關係、民政司法等。對於研究清代東北地區的歷史,編寫地方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

  21.琿春副都統衙門檔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匯編

  16mm縮微膠片 52盤(每盤3200畫幅)1988年攝製

  琿春副都統衙門於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建立,宣統元年(1909年)撤銷。是清代駐防八旗的地方軍事組織真按:不知是否是「是清代駐防地方的八旗軍事組織」才對.八旗要駐防麼? 並管理地方行政事務。這部分檔案起於乾隆二年(1737年),止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共計574件,卷內檔案既有滿文也有漢文,還有滿漢合璧的。檔案內容包括莊戶名冊、旗軍名冊、旗民名冊、奴隸名冊、地丁名冊、旗軍人員履歷表、土地清冊、發放俸餉登記簿、財務存稿及訴訟案件等。是研究清代琿春歷史的寶貴史料

847

  22.清代琉球檔案史料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匯編

  35mm縮微卷片  3盤 (每盤650畫幅)1992年攝製

  這批清代琉球檔案史料是從軍機處錄副奏摺中輯錄有關琉球方面的檔案史料。文件起於乾隆七年(1742年),止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共計662件。

  檔案內容主要有琉球國貢使與清朝冊封使交聘往來的情形;琉球國貢品與清帝賞物清單;琉球子弟人監學習與在華病故的琉球人安葬撫恤情形,真按: 疑當入監!國子監也.以及海上遭風難船真按:不知是否為船難之倒. 雙方互相救援情形,等等。

  這些檔案真實記錄了清朝與琉球國友好交往的歷史,是研清代中琉關係史的珍貴史料。真按:原誤作"宄",徑改!

  23.第二次鴉片戰爭史料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匯編

  35mm縮微卷片 14盤 (每盤600畫幅)1981年攝製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清咸豐六年(1856年)至咸豐十年(1860年)。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繼1840年鴉片戰爭後對中國發動的又一次大規模的侵略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史料,主要選自咸豐三年(1853年)至咸豐十年(1860年) 清代軍機處的錄副折包、上諭檔簿、四國條約檔、各國照會檔及宮中硃批奏摺等全宗。其中有清朝軍隊抗擊英國、法國侵略軍各次戰爭中形成的各種文書,以及清朝 政府與英國、法國、俄國、美國等國進行交涉形成的各種文書。這些官方文書比較系統的反映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全過程和錯綜雜的外交關係,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848

  24.辛亥革命檔案史料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匯編

  35mm縮微卷片 共4盤 (每盤600畫幅)1983年攝製

  辛亥革命檔案史料是根據我館在辛亥革命七十週年紀念所展出的檔案史料拍攝的。全部史料共六百四十 件,絕大多數屬於清官方文書,亦有少許農民起義中形成的革命文獻和部分資料。全部史料共分三部分。一、辛亥革命前的中國政治經濟形勢。二、孫中山先生及其 它革命先驅們的歷史業績。三、帝國主義的破壞與袁世凱的竊國。基本按照歷史進程的順序排列。編有一份文件目錄以便查閱。這些辛亥革命史料有許多史料屬於首 次公佈,是研究辛亥革命和中國近代史所必備的第一手資料。

 25.順天府檔案

 35mm銀鹽卷 共135盤 (650畫幅)

 順天府是清代京畿地區的地方行政機關,掌管京畿地區行政事宜。轄有五州、十九縣,分東、南、西、北四 路廳督管。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順天府檔案,多數為東路廳寶坻縣刑房的專卷,另外還有部分通州、宛平、三河、順義等縣的文件及少數外省的來文。順天府檔 案自乾隆朝至民國初年,共333卷,計40000餘件。

  順天府全宗檔案,主要有職官官制、民政警務、憲政、法律詞訟,鎮壓革命運動、軍務、財政金融、工業交通、農林商務、外事往來、傳教教案、禮儀、文教衛生,及其它等十四類。

 26.雍和宮專題史料

 35mm銀鹽卷片 共9盤 (每盤650畫幅)

 雍和宮始建於明代,原是明代的內宮監房。清康熙三十二年(1694年)改建為康熙皇帝第四子胤禛的藩邸,名“貝勒府”

849

,後隨胤禛之進爵而更名為“雍親王府”,胤禛繼位後又將其升格為“雍和宮”。乾隆九年(1744年) 乾隆帝將這裏改為藏傳佛教寺廟,仍名“雍和宮”。改廟後,雍和宮成為全國喇嘛事務的中樞和北京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各地喇嘛進京朝貢時,都要到這裏拜 佛。十三世、十四世達賴喇嘛,六世、九世班禪都曾在雍和宮講經弘法,十世班禪大師生前更是多次來這裏講經弘法、指導工作;在清代,雍和宮屬內務府管理,無 論佛事活動,還是修繕維修等,均需行文內務府,形成大量檔案史料。

  27.清代中葡關係及澳門地區檔案史料

  35mm銀鹽卷片 共4盤 (每盤620畫幅)

  清朝外務部中葡關係史料共41670件,加上內閣、民政部有關史料1939件,共60卷計709件,起自同治元年七月十八日,止於宣統三年十一月初九日。由於葡萄牙自16世紀20年代(明正德年間)就租借澳門,因此中葡史料涉及澳門問題較多。中葡關係史料內容包括:疆界租地、法律詞訟、交聘往來、僑務招工、開埠通商、路礦實業、財政金融等方面。

  28.明題行稿

  35mm銀鹽卷片 共20

  明題行稿起於天啟元年(1621年),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題行稿是題稿和行稿兩種文件的合稱,其中題稿是各衙門送皇帝批示的文稿,行稿是在題稿經皇帝批示後,向各有關衙門或官員發送的行文稿。由於二者粘在一起不能分開,故稱題行稿。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明題行稿大多是兵部的,主要內容有

850

:反映和記載李自成領導的明末農民起義鬥爭情形的文件;反映明清間戰爭、籌防、調兵等方面的文件;還有關於官員升遷調補、獎懲糾參等方面的文件以及對一些少數民族用兵方面的文件。該檔案內容豐富,是研究清末農民戰爭以及明清之間戰爭等方面不可缺少的珍貴史料。

  29.滿洲實錄

  35mm銀鹽卷 共2

  滿洲實錄共28卷,係乾隆年間內府精寫本。係章節式論述,每節附有一至數幅插圖。該書由滿族古老傳說長白山三仙女佛庫侖吞吃朱果、愛新覺羅始祖布庫哩雍順誕生的故事談起,記載到清太祖努爾哈赤逝於叆鷄堡為止。真按: 簡化字之礙讀也!疑當作靉鷄堡!○下文表作叆鷄保!先簡述早期滿族社會分裂割據、互相攻伐的情況,後著重敘述清太祖一生東征西討,統一女真各部,創制滿文,建元稱帝,設立八旗,南取遼東,招服蒙古等一系列重要史實,是研究清初史、滿族史和東北地方史的珍貴資料。

  30.刑法部檔貽穀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下文作貽谷!若不詳考,未知孰是.

  16mm銀鹽卷 共3盤 (每盤3200畫幅)

  文件自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貽谷專案是綏遠城將軍貽谷於光緒三十四年以敗壞邊局,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代表作!上文作貽穀,此與下文又作貽谷! 匿款不報誤殺台吉等罪名,被參奏後革職逮京下獄,至宣統三年發配四川的審理過程中形成的檔案。全案共58個案卷。該案反映了審理貽谷及相關人員諸多事案的全部事實。該案涉及面廣、情節雜,其中還反映了清末綏遠墾務的情景。

  31.欽天監題本專題史料

希望這方便不會讓你賒下更多,請多指教(comments)以平復.希望這是個好的交流,而不是讓你墮落更深.請保重,生前尚有死後.死後沒有,也不必太過執著.
這本來就是給有心讀書,且真讀書的好學者修學者交流的平台,而不是供學術或學生取巧功名的苟且.真沒想到,這種教育的話還要留給今天的我來說.何況是有閒情看覽此頁者.
我們無須爭辯神存不存在,但是,死,存在
不須註冊,不必登入,
點擊此處即可匿名留言
留言前,請仰望天,或看看自己將去的冥年
不留言,只有你會忘了,我會不知,事實會永存
一旦遭遇,敢說不曾做缺德事?可就不科學了.
然後知臨深履薄,非無為而發也.
因與果,還沒透徹的鏈.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