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August 11, 2010

391

、跋鮮于伯幾書《道德經》上半卷(影14/3833)、撰〈西林節氏三世寶藏竹筆筒銘〉(影14/3847)、跋孫退谷〈知止閣帖〉(影14/3848、《文集》28/8A)、跋〈化度寺碑〉(影14/3849)、跋偽趙書《黃庭經》(影14/3858)、跋坡公〈蜀岡詩墨跡卷〉(影14/3858)、跋查氏所藏褚臨〈蘭亭〉。(影14/3860

本年有詩:〈予所藏宋拓「化度寺碑」,山陰潘陋夫有「多篇漸溢,吳興跋之」句。蓋陋夫與湘帆、愚亭諸君手跋至數十段,故以吳興帖十三跋為此也。真按:疑為稧之訛! 今予竟得有元諸賢十三跋,以此帖,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媵】女-10-13     注音一式 |ㄥˋ 解釋 1.古代陪送出嫁的女子和男子。儀禮˙士昏禮:媵御餕。鄭玄˙注:古者嫁女 必姪娣從,謂之媵。姪,兄之子。娣,女弟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昔秦伯 嫁其女於晉公子,令晉為之飾裝,從文衣之媵七十人。       2.侍妾。後漢書˙卷二十八下˙馮衍傳:衍娶北地任氏為妻,悍忌,不得蓄媵妾。 3.陪嫁﹑送嫁。左傳˙僖公五年:執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杜預˙注 :送女曰媵。   4. 相送。楚辭˙屈原˙九歌˙河伯:波滔滔兮來迎,魚鄰鄰兮媵予。後漢書˙卷 五十九˙張衡傳:迅飆潚其媵我兮,鶩翩飄而不禁。 因次潘韻志喜〉、〈文衡山盤谷圖歌〉、〈北鎮廟瓦歌,為莫韻亭賦〉、〈劉松嵐刺史屬為書,予峽山寺諸舊作,賦此奉寄〉、〈西郊僧舍看花之作,呈味辛、穀人、定軒、梧門〉、〈題諸君遊西山戒壇,謁裕軒、慕堂二先生祠詩卷後二首〉、〈送味辛之任青州郡丞三首〉、〈為周湘浦題坡公「濰州雪行圖」臨本後二首〉、〈董文敏「鶴林春社圖」〉、〈坡公書「天際烏雲帖」,一稱「嵩陽帖」,而虞、柯諸公詩多詠杭州放營妓事略於首章,似非題此帖之本義。予旣辨證所藏真跡,爰為補作四首〉。(以上《復初齋詩集》卷五十五)

〈吳鑑庵編修為培兒寫生小幀〉、〈壁間鄭谷口隸書朱子「齋居感興」詩軸,恰是辛酉春作,喜而次韻〉、〈屬友摹坡公「濰州雪行圖」以贈湘浦〉、〈蒯聘堂「長林愛日圖」〉、〈送周湘浦之任華容〉。(以上《復初齋集外詩》卷二十四)

392

  師友往來:謝啟昆有〈和吳蘭雪「周定王蘭雪硯歌」,寄呈覃溪師〉。(《樹經堂詩續集》6/18B

  吳嵩梁有〈周定王蘭雪硯,翁覃溪師屬賦〉。(《香蘇山館古體詩鈔》4/9B

嘉慶七年壬戌(一八○二)七十歲

  二月朔,再跋朱之蕃畫坡公像。(影14/3861

  二月九日,有詩賦〈天際烏雲帖〉。(〈天際烏雲帖〉)

  二月二十二日,跋蘇軾像三首。(影14/3866、《文集》33/5A

  暮春之初,為錢楷書趙孟頫《蘭亭十三跋考》。真按:翁方綱與錢楷 (《蘇齋題跋》卷上、《復初齋文》)

  三月十四日,又跋〈化度寺碑〉。(影14/3867

  三月望日,撰〈愛蓮堂記〉。(影14/3868、《文集》6/8A

  三月二十八日,致季虎札。「昨承貺惠,旬日來寫此十二幅,此處無佳紙,此是□攜雅宜齋□箋,只有此數盡耳。若裝一册,其後必加空紙,卻不可覓他人題之,自作跋則可耳。愚在此處,頗有靜功(詩則戒不作)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 真按:翁方綱與佛 真按:翁方綱的詩學 溫經,日日必有所得,此外別無所用心,惟研尋古帖,而於〈蘭亭〉尤用功,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真按:翁方綱與蘭亭 真按:翁方綱的碑帖學 雖手邊無宋拓舊本,而各種支系,已皆明白矣。如此類之零星考辨,積久頗多,吾友若有見聞所及,關係〈稧帖〉者,時時札來,可相質證也。昨又審定〈狄知愻碑〉是薛稷書

393

,亦從來未拈出者。真按:翁方綱金石學的成就 三月二十八日,方綱頓首。」

「愚處今春得領春季俸銀五十兩零,又承尊惠,原應自己早籌及四月接僦之項,何至此時迫感乃爾乎?惟因去年冬間(十二月廿四日),於此地為四小兒完婚一事,較京中已省□之至,而已經費至百外(並非現付,所以更可笑),皆係一切賒支未清,所以雖有今春之俸及尊惠,而至此仍迫窄之至也。昨謝蘊山於其令嗣北上,實有札來,札中意甚懸懸,而讀竟卻未云有所寄,或是此後有所續寄,然無如愚處此日已迫不能待,奈何!此惟老友深悉,此必曲折者爾。縷縷及之,慚仄慚仄。三月廿八日又頓首。」(《季虎友朋手札》)

三月,先生於濟寧學舍,有題字於〈魯峻碑〉石上。(《詩集》56/3B

是月,翁樹培充會試同考試官。(《家事略記》)

四月,移居於蔣賜棨原住之屋,在塔子山對面,自題曰塔下山房真按:翁方綱 (《家事略記》)

五月望日,為張廷濟題〈漢裴岑碑〉。(《蘇齋題跋》卷上)真按:翁方綱與張廷濟

六月朔,撰〈黃秋盦傳〉。真按:翁方綱與黃易 (影14/3870、《文集》13/3A

六月朔,撰〈吳懷舟時文序〉。(影14/3872、《文集》4/11A

八月朔日,撰董小池〈宋元印譜序〉。(影14/3876、《集外文》1/5B

九月十八日,駐蹕盤山行宮。(影14/3874

394

九月十九日,駐蹕隆福寺行宮。(影14/3874

九月二十日,駐蹕桃花寺行宮。(影14/3874

九月二十一日,駐蹕盤山行宮。(影14/3874

九月,有札致文幹。「敬遠皋學使老友近祺。真按:當作候字! 久不作札,念切念切。通家中王生實齋真按:王聘珍 真按:王聘珍 經術淹貫,實少其匹,思其遊浙,或有論文,晉謁之時,故寓此□。實齋人極誠樸,故附此札,非敢於封鎖森嚴之廨,不擇人而使校□候耳。諸惟鑒察。」(影14/3875

九月,致鞠見南札。「前承遠惠,尚未專札馳謝,茲因吳靜岩南歸之便,草此奉候近禧。昨於靜岩處得尊刻孫注《竹垞集》,極有益,惟是其中有需精校者,略開一二,以見其槪,並希多印數部見寄是荷。道遠,言不盡意。」(影14/3875

九月,致阮元札。真按:翁方綱與阮元 「敬候中丞大人近祺。弟自去春蒙命奉賦蘭峪,得荷恩光,照蔭衰朽,得供此□,暇日得以稍理舊荒,粗理諸經。而大人所惠蔡詩,卷帙重大,一時未及攜篋,此間借書,為不易耳。敝通家南城王聘珍,號實齋,其人經學深醇,用力篤真按:疑為誤字 惟因極貧,無處可安研席,真按:王聘珍與翁方綱 真按:王聘珍之生世 而其心深古賢誨人不倦之誼,真按:疑為慕之訛! 屬為作札,如有可資撫琴之役,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撫琴】 注音一式 ㄈㄨˇ ㄑ|ㄣˊ 解釋: 彈琴。三國˙魏˙王粲˙七哀詩: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 務求青睞,曲賀誨植真按:不解之處!真按-應有誤字! 即不啻弟之身受耳。」(影14/3875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八)\_003875.jpg ○沈先生於此致阮元札識誤頗多,以致文義乖舛,今重讀如下:    敬候中丞大人近祺。弟自去春蒙命奉賦蘭峪,得荷恩光,照蔭衰朽,得供□。暇日得以稍理舊荒,粗理諸經,而大人所惠《纂詁》卷帙重大,一時未及攜篋,此間借書為不易耳。敝通家南城王聘珍號實齋,其人經學深醇,用力篤摯,惟因極貧,無處可安研席,而其心深慕大賢誨人不倦之誼,屬為作札。如有可資挍讐之役,務求青睞,曲賀誨植,即不啻弟之身受耳。
 

九月,致王昶札。「述庵先生尊兄近禧。久未奉書左右,真按:翁方綱與王昶 積渴曷似,邇惟尊兄大人順和康吉,

395

馳企馳企。真按:國無!待查! 弟自辛酉春奉命守護裕陵,僦居馬蘭峪,自趨班行禮外,一無所事,靜心溫習諸經,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日有所得,恨不得日與兄質之也。今年二月,奉命還都門,適吳靜岩世兄南旋之便,草此上候興居。未審尊著經說及詩集皆就刊否?真按:王昶著作考 弟之詩,除以前鋟板濟南十卷外,昨浙撫阮公又為續鋟十卷,真按:阮元 真按:阮元 真按:阮元與翁方綱 真按:翁方綱與阮元 今尚未竣,然自問實不能增進於前,惟有惶汗而已。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其餘訂證金石諸種,皆須先寫出副稿,貧無雇人之資,真按:翁方綱的經濟狀況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未知何時始得就正於畏友也。道遠匆匆,不暇縷,真按:國無!待查! 伏惟鑒察。」(影14/3875

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校定手稿本《石鼓考》。「卷一宜加細校,壬戌十月廿一日,校此册定,其應挖改者,用紅筆寫在紅格頂上。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 」「卷二有誤字,用紅筆寫於上,照此挖改。壬戌十月廿三日,校此册定。」「卷五、卷六,壬戌十月廿四日,對校此卷定。真按:翁方綱的校讀方法 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 」(《石鼓考》)

十一月十五日,曉起待漏有述。(《詩集》56/5B

十一月望日,撰〈(龔澄庵時文序〉)。(影14/3880

仲冬之三日,撰〈鄰泉說〉。「嘉慶辛酉春,予奉職來蘭谷,時為吳郡陸孝廉題張伯雨〈品泉帖〉,考陸鴻漸吳興居址。而吾友陸鎮堂進士來話別,真按:翁方綱與陸廷樞-關鍵字 鎮堂名廷樞,與予卜結鄰之約有年矣。及來蘭谷,惠州伊太守以坡公有鄰堂硯拓本寄贈,予賦詩有『翟舍』之句。坡公此堂在白鶴峰,三十年前,予題匾曰『紫翠間』,即坡公與秀才卜鄰處,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翟】羽-8-14 注音一式 ㄉ|ˊ      解釋 1.長尾的山雉。唐˙王勃˙乾元殿頌:境懷春翟,野散秋螟。 2.古代樂舞所用的雉羽。詩經˙邶風˙簡兮:左手執籥,右手執翟。文選˙張衡˙東京賦:冠華秉翟,列舞八佾。3. 我國古代北方的民族。同狄。禮記˙檀弓下晉獻公之喪,秦穆公使人弔公子 重耳句下鄭玄˙注:獻公殺其世子申生,重耳避難出奔,是時在翟,就弔之。4. 人名用字。如戰國時墨子名翟。    ㄓㄞˊ ji(07694教育部國語辭典   【翟】羽-8-14 注音一式 ㄓㄞˊ 解釋: 姓。如明代有翟良。ㄉ|ˊ d(02116故予詩用此事以寄陸進士也。

沒有東西是平白得來的.質能守恆,請不要虧欠太多.
這本來就是給有心讀書,且真讀書的好學者修學者交流的平台,不是供學術或學生取巧功名的苟且.
這是助人,而不是害人的帖子.更不是我來放高利貸的功德.
請多給予指教或打氣(comments) 誠心交流,互不相欠,衡情斟酌.
否則寧願您去付費的所在,銀貨兩訖,也好償贖.
感謝你,也救贖了自己.坦蕩平夷,生生世世平安.
如果您不屑或無暇在此奉上謝意,分享快意,也請在別處多積陰德.或多或少可打消些白吃白拿的呆帳及滾利.
當初真沒想到,這種教育的話還要留給我今天來說.何況是有閒情看覽此頁者.
我們無須爭辯神存不存在,但是,死,存在
不須註冊,不必登入,
可匿名留言
留言前,請仰望天,或看看自己將去的冥年
不留言,只有你會忘了,我會不知,事實會永存
一旦遭遇,敢說不曾做缺德事?可就不科學了.
然後知臨深履薄,非無為而發也.
因與果,還沒研究的昧.

396

是冬,李仲通之妹,歸予四兒,仲通問字於蘇齋,而仲通之內弟及授室之時,屬予字之,恰與坡公鄰家同姓,而與予詩中品泉卜鄰之陸進士同名。適予在有鄰硯齋與仲通譚藝,日有心得,因字之曰『鄰泉』,而述其槪如此。壬戌仲冬之三日也。」(影14/3877

是年,張惠言卒,年四十二。王文治卒,年七十三。真按:張惠言之生卒 真按:王文治之生卒

本年有文:撰〈彭晉涵時文序〉(影14/3864、《文集》4/11A)、跋停雲館本《十三行》(影14/3878)、跋象岩郎中藏涿鹿文敏公臨〈蘭亭〉卷(影14/3863)、跋〈狄知愻碑〉(影14/3866)、跋坡公像(影14/3868)、跋趙子固硯。(影14/3869

本年有詩:〈桃花寺行帳,見莫韻亭宗伯和予並蒂蓮之作,仍用前韻〉、〈鐵松觀碑圖〉、〈蘭雪以詩索我所藏周定王東書堂硯,答二首〉、〈又得朱蘭嵎摹龍眠坡像〉、〈再題松雪天冠山詩墨蹟卷後〉、〈嵩陽居士帖歌〉、〈拓得「麓山碑」側元豐庚申元日米題字〉、〈錢梅溪造頂煙二種,真按:國無!待查!詞:【頂煙】用極細的松煙製成的上等墨。 清 沈宗騫 《芥舟學畫編‧用墨》:“墨色光華,其妙無極,不善用者,縱極佳製頂煙,但覺薰煤滿紙而已,豈復是畫哉?” 真按:國無!待查!詞無. 一漢碑、一吳越金塗塔。予一蠅書名其陰,各系以詩〉、〈塔影軒二首〉、〈宋芝山臨顧雲美「塔影園圖」小軸見寄,恰與予所僦居齋名相合,因以予昔所見雲美隸書詩句臨寫於上,即用為起句〉、〈方式亭惠造蘇齋筆見寄,賦寫二首〉、〈再題石谷畫稿〉、真按:王翬 〈霜草〉、〈惠州守伊墨卿摹勒蘇書德有鄰堂、思無邪齋拓本見寄〉、〈有鄰硯齋詩三首〉、〈寄鎮堂二首〉、〈題顧雲美塔影園所藏漢隸舊本三首〉、〈韻亭宗伯令嗣將之任滇南,以素扇屬書「山川出雲為天下雨」舊詩

397

。戊戌秋,予為宗伯尊人績軒明府畫蘭並銘硯作也,感而有賦,即以贈行二首〉、真按:翁方綱會畫畫? 〈訪吳江史氏石刻坡公「天際烏雲帖」不獲,以詩記之三首〉。(以上《復初齋詩集》卷五十六)

〈贈仲蘭〉、〈贈仲通〉、〈塔影軒銷暑二詠〉。(以上《復初齋集外詩》卷二十四)

師友往來:謝啟昆有〈懷人詩二十首〉,其第一首為〈覃溪師〉,詩云:「蘇齋闢詩墝,俗物謝拘牽。茹古蠲飢渴,窮經忘歲年。蠅頭書細字,麟筆紀長編。後世誰知我,相期百代前。」(《樹經堂詩續集》8/3A

王昶有〈長夏懷人絕句五十首〉,其中有〈大興翁鴻臚振三〉,真按:翁方綱 真按:翁方綱與王昶 真按:王昶與翁方綱 云:「詩材直繼黃(山谷)楊(誠齋)後,譽望人稱朱(竹君學士)紀(曉嵐尚書)間。兩漢殘碑供考證,六經粵義更循環(君有《兩漢金石記》,近考辨經說尤多)。」(《春融堂集》24/10B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 真按:翁方綱金石學的成就

嘉慶八年癸亥(一八○三)七十一歲

元日,有詩一首。(《詩集》56/6B

二月二十二日,先生得蘇軾書〈天際烏雲帖〉已三十六年,再跋帖後。(〈天際烏雲帖〉)

閏二月二十八日,於塔影軒手書《唐碑選目》。(《唐碑選目》)

398

三月六日,作〈焦山新貯漢陶陵鼎歌〉,為阮元賦。真按:翁方綱與阮元 (《詩集》56/8A,月日乃據潘景鄭藏《題跋選錄》)

四月八日,有詩賦〈天際烏雲帖〉。(天際烏雲帖》)真按:格式不統一!其他處有作篇名號者.

四月八日,依壽春石本,楷書《金剛經》一册。(《古緣萃錄》)

四月,先生賀李符清開州牧一聯,聯曰:「詩編太白三千首,頌邇城南尺五天。」(影14/3889

五月三日、四日,先生再跋〈天際烏雲帖〉。(〈天際烏雲帖〉)

五月,翁樹培充豐益倉監督。(《家事略記》)

六月朔,跋張廷濟「清儀閣」額。(《復初齋文集補遺》、又見《清儀閣雜詠》)真按:翁方綱與張廷濟

六月二日,為阮元題〈積古圖〉。真按:翁方綱與阮元 (影14/3881

六月十二日,為張廷濟跋《清儀閣古器款識》(《復初齋文》)真按:翁方綱與張廷濟

六月二十日,跋〈宋拓化度寺碑響拓真本〉,云:「吾齋僅留此一真影矣,雖有黃金白璧,不可換矣。」(〈宋拓化度寺碑響拓真本〉)

七月四日,先生細對〈旦極寒帖〉、〈建安帖〉、〈追尋傷悼帖〉,覺《大觀帖》真本元氣渾淪,不可幾及也。(《大觀帖》第六卷)

七月二十二日,撰〈蘇米齋蘭亭考序〉,有云:「是編於乾隆乙未秋初脫稿,時齋壁有所摹蘇米書石

399

,故以名之。今廿有七年矣,覆加校核,始芟去冗複,僅存此,以俟再定。」(《蘇米齋蘭亭考》)

八月,有詩四首,題虞集《道園學古錄》。(《詩集》57/1A

八月十一日,擬秋闈課試,適值仲通初度之辰。是日,仲通恰得先生篋中殘紙,乃謝蘊山所寄詩「同是醉翁門下士」云云,是錢裴山手錄者。先生門人,惟謝蘊山、馮魚山皆八月初十生日。賦詩贈仲通。(《集外詩》24/15B

秋闈,擬課示兒樹崑,並示伯符、仲通。(《詩集》57/1B

八月二十六日,跋鮑氏義田宅。(影14/3894

秋,秋海棠盛開,賦詩二首題〈化度帖〉。(《詩集》57/1A

秋日,跋養正堂。(影14/3882

十二月九日,作〈書畫詩夢石硯屏歌)。「玉峰贈燦硯屏,幻景天成,一補數十年來畫家難名之妙,喜而賦此。即以此石裝架,而縮臨坡書君謨夢詩鐫於其側也」。(《癸卯入闈記》,按此歌與刻本卷五十七略有不同)

是年,朱筠卒,年五十三。真按:朱筠之生卒

本年有文:撰〈和平徐氏家集序〉(影14/3885)、跋《清儀閣古器款識》(影14/3888)、跋〈新羅朗空大師塔銘

400

〉(影14/3892)、跋陳香泉書卷(影14/3895)、跋董其昌書〈少陵薛少保畫鶴詩〉(影14/3895)、跋王寵小楷。(影14/3896

本年有詩:〈王復齋「鐘鼎款識歌」寄阮芸臺中丞〉、真按:翁方綱與阮元 〈仲子自江南寄近作學古詩相質,因賦五詩以代面談,兼寄呈述菴、辛楣、姬川、端林〉、真按:翁方綱與錢大昕 真按:翁方綱與王昶 真按:翁方綱與姚鼐 〈題海寧查氏摹刻褚臨「蘭亭」後真按:上缺下篇名號 〈題「天際烏雲帖」三首〉、〈張叔未寄古器款識數種,真按:張廷濟 真按:翁方綱與張廷濟 云欲求鐘鼎款識時,先賦此二詩奉寄〉、〈湯泉寺池上作〉、〈琴幾為子占賦〉、〈書「道園學古錄」卷尾寄松嵐〉、真按:翁方綱與劉大觀 真按:劉大觀 〈塔下山房二首〉、〈題坡公「濰州雪行圖」三首〉、〈聞吳門繆氏所藏「化度寺碑」是張爾唯舊本,因題記於「醴泉銘」王長垣本二首〉、〈以粵東使廨「愛蓮說」石本軸之愛蓮堂,示仲通兄弟二首〉、〈五峰扇頭小景二首〉、〈書「禮器碑」後〉、〈題「化度寺銘」二首〉、〈又題二首〉、〈稧帖墨花歌〉、〈書自撰「蘭亭考」後四首〉、〈奉答贈堂用予舊韻見寄〉、〈彝齋四圖詩〉、〈再詠硯屏書蘇帖後二首〉、真按:國無!   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無(26 / 966〈得馮魚山書賦寄〉。真按:翁方綱與馮敏昌 (以上《復初齋詩集》卷五十六、五十七)

〈山莊途次,聞蓮府婿擢翰林侍講學士,喜而賦此,兼呈尊人春甫閣學〉、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尊人】 注音一式 ㄗㄨㄣ ㄖㄣˊ 解釋 1.尊重他人。禮記˙曲禮上: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2.稱謂。對父母或長輩的敬稱。舊唐書˙卷一八二˙王重榮傳:鴈門李僕射,與僕家世事舊,其尊人與僕父兄同患難。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我無尊人拘管,只礙得這個小業畜! 〈題夢禪小幀二首〉、〈書「嵩陽帖」董跋後〉、〈書漁洋先生詩後〉、〈題元四家書後〉、〈再題「天際烏雲帖」九首〉、〈自題「唐楷晉法表」後七首〉、〈書董文敏墨蹟後〉、〈奉謝五峰居士惠石硯屏

Tuesday, August 10, 2010

510

。友人方綱頓首。十二月廿八日。
  秋杪始接杭城所刻拙集板片,凌仲子竟未手校,真按:沈津識字功 真按:凌廷堪與翁方綱復初齋詩集的校刊 真按:翁方綱與石韞玉.凌廷堪.凌廷堪的辦事態度 處處訛錯,竭二旬之力乃補完之,今才刷印,真按:翁方綱的校書事業-自己的著作 統俟裝成時即連卷一至今所刻三十二卷裝就奉寄也。今先奉商者,昨羅小峰持來尊札,云吳友勒碑,即在杭城辦之,極是。現因吳侍御所藏本借在小齋,其本淡濕模糊,幾無可置手處。愚目力已不及從前,賴得吳門一友來相助力,晴窗之下,每日只鉤摹二三十字,今甫鈎出二紙。緣此友暫有事他往,急欲上石,覘其大概,附跋小楷三行於另紙,通計此碑摹得六百十四字,為照此尺寸紙十有六片而已。今先將此二紙寄來,專懇致求此友精意鎸石,大約六百十四字,可用石幾塊?凡若干日可鎸就?其後尚應添拙跋,細說此碑真本之所以然。容下月此鉤摹之友親來,再費半月之力即可完竣,或冬至月底即可連後跋令寄奉也,至其刻貲,竟不須問之吳侍御矣。諒貴友吳君處,稍求其延緩旬許,或懇我友先墊借十分之一二,愚自當酌商之蔣年兄,斷不相負者也。此前紙并小跋三行,幸乞先拓一紙見寄,以慰星鳳之瞻企,至懇至懇。
  注:石韞玉——字執如,真按:石韞玉傳記資料 號琢堂。一號竹堂,晚號獨學老人,江蘇吳縣人。讀書卓犖有特識,年十八,補吳縣學博士弟子員。乾隆五十五年進士。廷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充福建正考官,日講起居注官,上書房行走,授四川知府,仕宦三十年,官至山東按察使。主紫陽書院入揚州書局,校勘《全唐文》。真按:石韞玉與全唐文 閎覽還識真按:疑有誤!-詞無.國無. 所為文貫串古今,尤長于經世之學,真按:石韞玉的經世學 詩破除唐宋門戶,撰述甚富,有《獨學廬詩文稿》等。道光十七年卒,年八十二。第一至七札均見浙江省圖書館藏《朋舊尺牘真跡》。真按:本書引用材料 第八札見《復初齋文集》稿本(影印本)第十五冊第4276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5_復初齋文稿(二十)\_004276.jpg 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5_復初齋文稿(二十)\_004277.jpg
510
致朱筠真按:翁方綱與朱筠通信
  敬瀆者:恃兄知愛,故敢狂言,以今日嘉辰,益友時復過從小集,講道譚藝,裨益身心,蓋為學之方即在於此。真按:翁方綱的治學方法 真按:翁方綱的學友 述庵新歸,真按:王昶的行程 真按:翁方綱與朱筠.王昶 樓客特起聯集之雅,真按:詞無.國無. 實在我輩真按:不解之處!真按 倘若醺黑集,真按:國:始  部首 女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ㄕˇ 1. 起點、開端。如:「周而復始」、「自始至終」。孟子˙梁惠王上:「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禮記˙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2.方才、然後。如:「始告完成」、「始見成效」。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3.嘗、曾。莊子˙齊物論:「有以為未始有物者。」宋˙王禹偁˙答張扶書:「吾觀吏部之文,未始句之難道也。」      4.最初、當初。左傳˙莊公十一年:「始吾敬子,今子魯囚也,吾弗敬子矣。」史記˙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郤。」 ㄕˋ shh(08756 始  部首 女 部首外筆畫 5 總筆畫 8     注音一式  ㄕˋ       之又音。    ㄕˇ shh(08730           詞:始1 sh ㄕˇ〕〔《廣韻》詩止切,上止,書。〕       1.開始;開端。與“終”相對。《易‧乾》:“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詩‧豳風‧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 晉 潘岳 《秋興賦》:“ 晉 十有四年,予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 唐 韓愈 《曹成王碑》:“王始政於 溫 ,終政於 襄 。”《鏡花緣》第九三回:“此刻輪到妹子收令,必須也用一個佳句才有始有終。” 魯迅 《朝花夕拾‧無常》:“在我幼小時候可已經不然了,也如大戲一樣,始於黃昏,到次日的天明便完結。”2.昔,當初。與“今”相對。《詩‧小雅‧何人斯》:“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論語‧公冶長》:“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史記‧魏公子列傳》:“始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今吾聞之,乃妄從博徒賣漿者游,公子妄人耳。”《後漢書‧孔融傳》:“誠怪今者與始相違。” 唐 韓愈 《賀雨表》:“始聞其語,今見其真。”3.先,首先。與“後”相對。《呂氏春秋‧孟冬》:“天子始裘。” 高誘 注:“始,猶先也。”《國語‧越語下》:“人事不起,弗為之始。” 韋昭 注:“先動為始。” 唐 韓愈 《贈張童子序》:“始自縣考試,定其可舉者,然後升於州若府。”《鏡花緣》第八八回:“始命御史進于釦墀,再命太醫列于階序。”4.謀劃。《詩‧大雅‧綿》:“爰始爰謀,爰契我龜。” 馬瑞辰 通釋:“始亦謀也。爰始爰謀,猶言是究是圖也。”5.滋生。《禮記‧檀弓下》:“君子念始之者也。” 鄭玄 注:“始,猶生也。”6.根本,本源。《國語‧晉語二》:“堅樹在始。” 韋昭 注:“始,根本也。”《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禮義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禮義之始也。” 楊倞 注:“始,猶本也。言禮義本於君子也。”7.副詞。才,剛。《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昔 賈大夫 惡,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獲之,其妻始笑而言。”《史記‧留侯世家》:“今始入 秦 ,即安其樂,此所謂助 桀 為虐。” 唐 李商隱 《無題》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清 俞樾 《小浮梅閑話》:“帝崩, 沖帝 始在襁褓。”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天父下凡詔書二》:“天王詔曰:‘爾二兄果然有差處,始操勞天父下凡教導也。’”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至此始大膽走出,兩人趨 伯夷 前伏地施禮。”8.副詞。正,正在。《韓詩外傳》卷十:“吾乃始壯耳,何老之有。” 南朝 江淹 《自序傳》:“值世道已昏,守志閑居,不交當軸之上。俄皇帝始有大功於四海,聞而訪召之。”《南史‧朱异傳》:“時秋日,始拜,有飛蟬正集 异 武冠上,時咸謂蟬珥之兆。” 宋 吳文英 《渡江云三犯》詞:“還始覺,留情緣眼,寬帶因春。明朝事與孤煙冷,做滿湖、風雨愁人。”9.副詞。僅,只。 唐 李白 《梁園吟》:“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 平臺 間。” 唐 劉禹錫 《吏隱亭》詩:“外來始一望,寫盡平生心。” 唐 韓偓 《小隱》詩:“靈椿朝菌由來事,卻笑 莊生 始欲齊。”10.副詞。猶嘗,曾。參見“ 未始 ”。11.姓。《史記‧項羽本紀》有軍候 始成 。          . 真按:沈津識字功 三鼓乃散,則人皆以為苦事,而無復唱酬之樂矣。真按:翁方綱朋友聚會的籌辦 真按:翁方綱朋友的聚會 況每集必有評論賞析,至若卷軸贉躞題跋印記,午日窗光無以相賞,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非字!-至若卷軸贉躞題跋印記,非午日窗光無以相賞 真按:翁方綱的題跋學與朋友的聚會 真按:翁方綱的題跋學-題跋的場所 且除公餞、公賀諸筵宜略加豐外,其餘吟小集,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拈字!-且除公餞、公賀諸筵宜略加豐外,其餘拈吟小集,以簡樸為宜 以簡樸為宜,八簋速舅真按:詞無.國無. 四簋禮賢真按:出自詩經也. 豈可語於吾輩偶然集話哉?人各七□則七八人約及五金,乃吾輩寒土,旬日煙火之費,而晌暴殄,真按:翁方綱當時的物價 非以養安,似不若隨意自辦,在弟處則不過二簋、二碟、二點心、二湯而已。真按:翁方綱朋友聚會的開銷 真按:翁方綱的節儉 真按:翁方綱吃點心 菜必用豆腐,用白菜乃稱耳。真按:翁方綱的飲食習慣 是否如此?須先請裁於兄真按:敓文-裁下應尚有之字.-須先請裁之於兄 而弟輩乃可遵用,行之長久也。九月廿八日。真按:沈津擅改原文-原此在全首之前也.題作〈九月廿八日/致竹君〉,今沈氏重訂篇題,故擅改如是。
  注:朱筠——字美叔,又字竹君,號笥河,順天大興人。乾隆十九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擢侍讀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福建鄉試正考官、提督安徽學政、福建學政。博聞宏覽,宏獎後進,好金石文字,以經學六書倡。乾隆四十六年卒,年五十三。著有《笥河詩文集》。此札見《復初文集》稿本(影印本)第二冊第272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22_復初齋文稿(二)\_000272.jpg 齋原誤齊,徑改正!
510
致朱鶴年
  《秋林讀書圖》一軸送上,不拘何時隨意興到臨之,大約廿八日擬共題詠,未知此月內廿三四間走領可否?即候野雲先生早安。真按:翁方綱與朱鶴年通信 恕具。八月七日。
  照此紙寬長尺寸,求畫同遊法源寺圖,真按:翁方綱與朱鶴年與法源寺 真按:翁方綱求朱鶴年作畫 禪房大致兄所熟記也。花木,則海棠、丁香等類。覃溪拜懇
511

  注:朱鶴年——字野雲,真按:朱鶴年傳記資料 江蘇泰州人。僑寓都門,有任俠風,性喜結納,能急人之難。工山水,意趣閒速,不染時習,筆墨瀟灑,人物花卉,無一不能。道光十四年卒,年七十五。此札見上海圖書館藏《翰札雜存》。真按:本書引用材料
511
致百齡真按:真按:沈津取捨可議者-天頭尚有編年資料也,可與百齡仕履印證. 真按:原稿題〈致百菊溪〉.天頭則與前一札同括為「庚申四月初三日」. 翁方綱與百齡通信
  大人榮蒞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楚字.此由百齡仕履方知也.--大人榮蒞楚南,弟擬作小詩數日矣 真按:百齡之仕履 真按:國無.詞無. 弟擬作小詩數日矣,惟是此際必寫入實,寫嘉猷以見敭歷之經真按:沈津擅訂原文-原稿插入符似亦有異.按其原序則為「惟是此際必寫入寫嘉猷以實見敭歷之經,非可漫同套述,是以容稍遲為之,可為知者道也。」 真按:不說空話 真按:翁方綱創作的原則-不說空話 真按:翁方綱的實用傾向 非可漫同套述,是以容稍遲為之,可為知者道也。宛平縣齋所重刻李北海碑,適方催其拓出二分呈鑒。真按:翁方綱與百齡與李邕書雲麾將軍李玄秀碑 真按:翁方綱與李邕書雲麾將軍李玄秀碑 而弟更有懇者,長沙省城以過江十里許,即是嶽麓寺。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做官之便 真按:翁方綱的文獻採訪學方法論-藉為官/仕宦之便-時百齡適為湖南按察使.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託人採訪金石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百齡與李邕 寺內北海書碑今砌於廊壁,廊壁僅露其正面,而其陰、其側,皆在磚砌之內,不可得見。弟曾見過碑陰,大小行楷滿幅,內有北海細書。而其兩邊碑側,尚有宋人題字,內有米芾一段極妙,今砌於磚壁之內,實為可惜。真按:翁方綱與百齡的文獻採訪學與保護學 屢託友問之彼處士人,則云陰面已磨泐無一字矣。然弟見此陰之拓本,不過數年前事,此特士人不肯拆壁之勞,故云磨泐無一字耳。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方法論-用心-心理戰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方法論-問之來者-問當地人 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方法論-用心 且即使磨泐無一字,亦難拓一無字之幅真按:敓文-亦何難拓一無字之幅.難上一何字忘了插入! 一為對驗,亦於事理無礙。真按:斷句可議者-亦何難拓一無字之幅一為對驗,亦於事理無礙。 況其旁側有米芾題,豈容湮沒?況且正面碑文寬厚,其極邊之末,尚有“英英白雲”云云一贊,真按:國:英英     注音一式 |ㄥ |ㄥ        1. 俊美、氣概不凡。南史˙卷四十八˙陸慧曉傳:「顧琛一公兩掾,英英門戶。」     2.白雲舒卷的樣子。詩經˙小雅˙白華:「英英白華,露彼菅茅。」南朝宋˙謝莊˙懷園引:「朱光藹藹雲英英,新禽喈喈又晨鳴。」     3.音樂和諧美盛的樣子。呂氏春秋˙仲夏紀˙古樂:「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詞:【英英】1.輕盈明亮的樣子。《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朱熹 集傳:“英英,輕明之貌。” 唐 皎然 《答道素上人別》詩:“碧水何渺渺,白雲亦英英。” 清 錢謙益 《茅山懷古》詩之四:“英英嶺上雲,至今在空谷。”2.形容音聲和盛。《呂氏春秋‧古樂》:“乃令 鱔先 為樂倡, 鱔 乃偃寢,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高誘 注:“英英,和盛之貌。”3.俊美而有才華。 晉 潘岳 《夏侯常侍誄》:“英英夫子,灼灼其雋。” 唐 李益 《自朔方還與鄭式瞻等會法雲寺》詩:“英英二三彥,襟曠去煩擾。” 清 朱琦 《朱副將戰歿》詩:“大兒善射身七尺,小兒英英頭虎額。”4.光彩鮮明的樣子。 晉 潘岳 《為賈謐作贈陸機》詩:“英英朱鸞,來自南岡。” 唐 皎然 《答裴集陽伯明二賢》詩:“何似雙瓊璋,英英曜吾手。” 清 吳士玉 《玉帶生歌奉和漫堂先生》:“英英紫玉暈痕透,有如白虹貫日昭精誠。”5.奇偉的,傑出的。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二:“英英 桂林伯 ,實維文武特。” 宋 秦觀 《次韻邢敦夫秋懷》之七:“英英 范 與 蘇 ,器識兼文武。” 明 陸時雍 《詩鏡總論》:“ 蔡文姬 才氣英英,讀《胡笳吟》可令驚蓬坐振,沙礫自飛。” 王闓運 《黃司使誄》:“異軍特起,實利武夫,英英 黃君 ,奮與為徒。”6.茂美貌。 明 張居正 《詠懷》之三:“英英園中槿,朱榮媚朝陽。” 清 龔自珍 《贈太子太師盧公神道碑》:“觀政於曹,翠翎英英。” 康有為 《泛灕江到桂林》詩:“英英虎鬚草,浸泉生氣活。” 亦是李北海手書。今此正面末尾二行,亦匾入墻隅,不可施手,以致拓碑無此二行,尤為可惜。今幸得大君子往臨此邦,務祈與彼處司事者踵商,暫為拆去兩旁磚級,命工用熱水將其陰、其側費一二日細功洗刷瑩淨,再用細淨寬長之紙、輕淡勻潔之香墨,連正面全文并後尾行,并陰并側多拓數付見寄,真百朋之錫也。真按:沈津識字誤因-未能周顧前後文-前多誤識百朋者,而此能辨出,乃又不知參照此處.可惜! 真按:翁方綱的搨碑學-搨碑技術-用墨 真按:翁方綱的搨碑學-搨碑技術-用紙 真按:翁方綱搨李邕書法 真按:翁方綱的搨碑學-搨碑技術-滌石輕掃
  注:百齡——字子頤,號菊溪。漢軍正黃旗人。乾隆三十七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府丞、按察使、真按:吳銘能對沈津《翁方綱題跋手札集錄》的錯評-吳氏曰沈附注小傳有用,則此不知錄其為湖南按察使者,熟為於理解本文有用也? 布政使,擢廣西巡撫,補授兩廣總督,操練水師。官至兩江總督,協辦大學士。嘉慶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九,謚文敏。著有《除邪紀略》、《守意龕集》。此札見《復初齋文集》稿本(影印本)第十四冊第3780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八)\_003780.JPG       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八)\_003781.JPG
511
致阮元真按:翁方綱與阮元通信
  敬候中丞大人近祺。弟自去春蒙命奉賦蘭峪,真按:詞無.國無. 得荷恩光,真按:翁方綱作品編年 真按:翁方綱在馬蘭峪 真按:翁方綱在馬蘭峪為清高宗守墓 照蔭衰朽,得供□□真按:衍文-原稿供下暇上.唯一字爾 暇日得以稍理舊荒,粗理諸經,真按:翁方綱在馬蘭峪的經學研究 真按:翁方綱的經學學歷 真按:翁方綱晚年猶力學 而大人所惠蔡詩卷帙重大,真按:經籍纂詁-當作纂詁二字,沈氏識誤也! 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纂詁! 一時未及攜篋,真按:阮元送翁方綱東西 真按:阮元送翁方綱《經籍纂詁》 此間借書為不易耳。真按:翁方綱的讀書方法-借書 敝通家南城王聘珍號實齋,真按:翁方綱與王聘珍的關係 真按:翁方綱向阮元推薦王聘珍 真按:翁方綱為王聘珍寫推薦信 其人經學深醇,用力篤拏真按:國無.詞無.篤摯:國無.詞:【篤摯】深厚真摯。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宮闈‧英宗重夫婦》:“憂患者,積年,伉儷情更加篤摯。” 清 王韜 《平賊議》:“有良有司至,必能篤摯惻怛,開誠布公,與民相見以天。”《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家庭革命說》:“父子、兄弟、夫婦之間愛情太篤摯,家法族制、喪禮祀典、明鬼教孝之說太發明。”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三:“這種結拜的風氣在小學生中很盛行,但是交誼的篤摯卻沒有人趕得上我們。” 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摯字!-其人經學深醇,用力篤摯 惟因極貧,真按:王聘珍的家境 無處可安研席,而其心深恭古賢誨人不倦之誼,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慕! 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大!大賢,謂阮元也. 真按:王聘珍對阮元的景仰 屬為作札。如有可資撫琴之役,真按:沈津識字誤-當作挍讐! 務求青睞曲賀誨植真按:詞無.國無. 真按:標點符號不一-此與年譜斷句不同也! 真按:疑有誤! 真按:不解之處!真按 真按:詞無.國無. 即不啻弟之身受耳。
  注:此札見《復初齋文集》稿本(影印本)第十四冊第3875頁。真按: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館\5334_復初齋文稿(十八)\_003875.jpg        今重讀如下:    敬候中丞大人近祺。弟自去春蒙命奉賦蘭峪,得荷恩光,照蔭衰朽,得供□。暇日得以稍理舊荒,粗理諸經,而大人所惠《纂詁》卷帙重大,一時未及攜篋,此間借書為不易耳。敝通家南城王聘珍號實齋,其人經學深醇,用力篤摯,惟因極貧,無處可安研席,而其心深慕大賢誨人不倦之誼,屬為作札。如有可資挍讐之役,務求青睞,曲賀誨植,即不啻弟之身受耳。
  敬候芸臺先生制府大人崇禧。昨野雲持來大人屬題《金石錄》十卷宋槧本,真按:阮元求翁方綱題字 真按:朱鶴年與阮元 謹題於冊,真按:翁方綱與阮元.朱鶴年與趙明誠《金石錄》 并以此重鐫小印及小詩奉鑒。真按:翁方綱與人論自己的詩 真按:翁方綱的印鑑 附有懇者,弟所藏宋槧蘇詩施、顧注本(山陰傅稚真按:簡化字之礙讀也!-傅穉! 陸放翁甥,漢孺手楷)真按:應係傅之訛.-山陰傅稚,陸放翁甥,傅漢孺手楷 真按:傅穉 真按:翁方綱收藏蘇軾集的版本 真按:翁方綱收藏蘇軾集的版本-宋犖與施元之、顧禧注蘇詩 ,即宋牧仲所藏,原五十卷,闕十二卷,僅存卅八卷。內多蟲蛀紙損處(詳見錢遵王《敏求記》)真按:錢曾與施元之、顧禧注蘇詩 ,無別本可校補,宋牧仲得此殘本,重以付梓,只付邵子湘補校。真按:宋犖與邵長蘅與施元之、顧禧注蘇詩 真按:宋犖與施元之、顧禧注蘇詩 在宋時施元之父子與顧景繁精熟宋事,於每題下具載其人出處,事跡多《宋史》所未有真按:斷句不當!-在宋時施元之父子與顧景繁精熟宋事,於每題下具載其人出處事跡,多《宋史》所未有 即使闕蝕,亦當注明闕幾行幾字。而邵子湘於此等處刪其原本,只就史傳補之,施、顧注原本之善竟無人知矣。真按:翁方綱的文獻整理原則 真按:翁方綱對蘇軾作品的整理 弟雖得此宋槧殘本,無可如何,從前曾費十餘年之心力,與馮星實、丁小疋掇拾零件,竊撰《蘇詩補注》八卷,百不得一耳。真按:翁方綱與馮應榴與謝啟昆與蘇軾-疑亦同時事也! 真按:蘇詩補注之成書 真按:蘇詩補注之成書時間 真按:翁方綱《蘇詩補注》的不足 真按:翁方綱的蘇詩補注 真按:翁方綱與馮應榴與丁杰與蘇軾 二十年前,敝門人欽州馮魚山敏昌,由翰林改部由主事真按:疑有誤!-疑乃戶部主事之訛.由涉上文誤也. 告假歸廣東,真按:馮敏昌之仕履-敝門人欽州馮魚山敏昌,由翰林改戶部主事,告假歸廣東 其歸途忽於杭州書肆買得此宋槧蘇詩施、顧注之全本,竟是五十卷具足者。弟聞之欣扑,以待其銷假北來,真按:翁方綱的金石採訪學-馮敏昌 真按:馮敏昌的文獻採訪學 真按:翁方綱與馮敏昌與施元之、顧禧注蘇詩 以為必能踐諾,而誰知馮魚山逝去

Sunday, August 8, 2010

191

翁方綱見凌廷堪所作詩古文辭及他撰述,嘆曰:「此不朽之業也。」(《校禮堂文集》附次仲先生年譜1/10B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一七八三)五十一歲

正月一日,宋葆惇持趙孟頫〈送張夢符詩〉墨跡卷示先生,先生有跋。(影5/1347

元夕,吳柏泉持宋拓本《黃庭經》至蘇齋,與先生同鑒賞。先生臨寫帀月。(《黃庭經》心太平本景印本)

是日,先生錄徐用錫《圭美堂集》中有關《大觀帖》之文字一段,于宋拓《大觀帖》第六卷前,並有跋於後。(《大觀帖》第六卷景印本)

正月九日,同年公讌張模齋,先生有詩奉呈諸公,兼寄懷趙佑。真按:翁方綱之友 (《詩集》26/1B

正月十六日,先生有記七年前諸公集圖鞳布釣臺別業之菜香草堂事。「乾隆四十一年歲次丙申春三月二日,集裕軒學士釣臺別業菜香草堂真按:圖鞳布 真按:圖鞳布 真按:圖鞳布 舉修之事。真按:當作禊字! 是日,集者十六人,以『崇山峻嶺,茂林脩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分韻。今檢此册,內凡十人之詩,其六詩者,崇山茂脩湍映六字韻,蓋裕軒、竹君與慕堂、家塾師王君,其一人忘之。凡四人者,詩未成。而予得修字韻,詩雖成而紙頁不足,有待未寫也。今又七年,始記於其前,曷勝感舊之思。癸卯元夕後一日真按:國無!待查!

192

。」(影5/1353

是日,跋《大觀帖》第六卷。(《大觀帖》第六卷景印本)

正月十七日,先生於張模家觀所藏書畫,真按:翁方綱之友 計有王叔明為姚子章作〈林泉清話圖〉絹本立軸(大痴題七絕、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立軸】 注音一式 ㄌ|ˋ ㄓㄡˊ 解釋 直幅的書畫作品,裝裱時大都採用立軸形式,上端為細木條,下端裝有木軸,以便懸掛壁間,供人觀賞。              詞:【立軸】高而窄的字畫軸子。尺寸比中堂小。《壯陶閣書畫錄》卷十有《明唐子畏五十贈人山水立軸》。 俞紫芝題七絕、楊道人、吳縝題五絕)、陳元素〈蘭卷〉、仇十洲〈秋江送別圖〉。(影5/1325

正月二十二日,先生入直,同程晉芳用「新」字作詩。(《詩集》26/3A

正月,為宋葆惇臨董其昌自書像贊。先生有詩二首。(《詩集》26/1B

正月,《蘇詩補正》刻成,先生有詩紀之。顏衡齋自江南泰興季氏購得明朱蘭嵎為張鍾山摹李龍眠畫〈東坡笠屐圖〉,屬桂馥跋於後,再贈於先生。因《蘇詩補正》新刻成,而適得是圖,先生謹於蘇齋預舉是年臘月十九東坡生日之集,並邀程晉芳、張塤、顏衡齋真按:翁方綱之友 吳錫麒、宋葆惇、凌廷堪拜東坡像及賦詩,先生亦有詩一首。(《詩集》26/1A26/6A

正月,先生觀大成殿內頒周笵祭器,並有歌賦之。(《詩集》26/4B

二月十八日,凌廷堪受業於先生,習時藝。(《校禮堂集》)

二月二十三日,跋朱之蕃摹李龍眠畫〈東坡笠屐圖〉,並有詩繫於後。(影5/1360、《詩集》56/3A

193

二月二十五日,桂馥屬先生書「巾卷齋」匾。真按:桂馥 先生並有跋。(影5/1357

 二月,洪朴出守順德,先生以所藏成化七年順德守黎永明所笵銅爵贈行,兼有〈順德府學祭爵歌〉送之。又屬凌廷堪和作。(《詩集》26/5A、《校禮堂詩集》4/14

 二月,先生以宋刻本《施顧注蘇詩》示凌廷堪,命廷堪作詩題於後。「宋漫堂中丞重雕宋本《施注蘇詩》,乃邵青門所改竄者。真按:邵長蘅 原本殘蝕斷爛,僅十之七,中丞裝裱藏篋,自他山所見影寫本後,世久不知有真鼎真按:國無!待查! 乾隆癸巳,翁覃溪師以十六金得之燕市,舊題曰:『注東坡先生詩。』款書真按:國無!待查! 『吳興施氏、吳郡顧氏。』有毛子晉及宋中丞印,始知世所行者非真也。癸卯二月出以見示,命廷堪作詩題於後。」(《校禮堂詩集》4/13

三月十日,御試開列試差諸臣,以《韓非子》「方圓隨規矩」為題。(《家事略記》)

是日,先生有〈西苑司經局直廬作〉詩。(《詩集》26/6B

三月十三日,再跋朱之蕃摹李龍眠畫〈東坡笠屐圖〉。(影5/13611363

四月二十一日,跋《大觀帖》第六卷中〈旦極寒帖〉。(《大觀帖》第六卷景印本)

四月三十日,凌廷堪援例入成均館。(《校禮堂集》)

四月,跋桂馥藏宋拓本〈李昭公碑〉。「未谷四兄自泰興得此宋拓本,寄至京師,為題其後而歸之。家居展玩真按:國無!待查! 猶然友朋共賞之樂也。」(影5/1364

194

五月十九日,跋江德量所藏神龍本〈蘭亭〉。(影5/1381

是日,又借金壇于景趙藏神龍本〈蘭亭〉(王澍舊藏)和江德量藏神龍本〈蘭亭〉相核,無毫髮異。(影5/1381

五月二十日,跋金壇于景趙藏神龍本〈蘭亭〉。(影5/1383

六月十二日,跋宋拓孤本《群玉堂帖》殘帖。此為江德量出以見示,先生為之考定,又繫長歌於後。(《文集》25/8A、《群玉堂帖》殘帖景印本)

六月二十五日,天都洪範以石濤小楷《道德經》見贈,先生有跋。三張岳軍先生、王雪艇先生、羅志希夫人捐贈書畫特展目錄》)

六月,吳柏泉為先生購得項聖謨畫梅花,先生有跋於後。(影5/1395

七月二日,吳柏泉以吳門摹刻本《黃庭經》來,與先生藏宋拓本《黃庭經》對看,先生益信原本之妙,嘆賞彌日。(《黃庭經》心太平本景印本)

七月十五日,次男樹培婦沙氏卒。(《家事略記》)

七月,跋宋葆惇模刻〈武梁石堂像〉。(影5/1402

八月六日,先生奉命充順天鄕試副考官,正考官為劉墉,另一副考官為尹壯圖。先生為順天大興人,例不得開列順天鄕試考官,時皇上在熱河,命下即入貢院。(《家事略記》)

195

  先生有〈癸卯入闈記〉,云:「皇帝御極四十有八年秋,順天鄕試之期,特命吏部尚書臣劉墉司試事,而以內閣學士臣尹壯圖、洗馬臣翁方綱副之。伏念臣方綱生依筆穀真按:國無!待查! 真按:國無!待查! 沐浴日月光華,備官詞垣,屢膺簡畀校文之任。茲復蒙恩命,預司京闈試事,臣誠感激,悚惶倍切,祗懼入闈匝月,旣共諸臣悉心研校閱,真按:此字有異體! 錄其文藝,上呈御覽。」(《癸卯入闈記》)

  八月初八日,辰刻,宮內開內龍門,先生跪接御筆試題。試題置黃匣內,黃紙封一,上有硃筆「試題」二字,題為「在人雖愚必明舜禹,蓋相去久遠」。是日巳刻,刻起題目,申刻刷印起,至五鼓印畢。為板二付,凡進紙一萬張,印題九千六百七十張,進場人數八千九百四十人,至天明發題訖。(《癸卯入闈記》)

九月十日,榜發,取中舉人裴顯相等二百三十七人,副榜劉騰蛟等四十二人。(《家事略記》)

出闈。先生偕劉墉、尹壯圖往奉天行在復命。(《家事略記》)

九月二十三日,出山海關,於關內澄海樓望東海,推窗之外,一碧萬里。樓中懸御書「元氣混沌」四大字。(《家事略記》)

是日,先生有〈澄海樓〉詩。(《詩集》27/4A

九月三十日,先生於錦州府湯家屯道旁跪迎聖駕。巳刻於行宮遞奏摺,即蒙召見。上命尹壯圖及先生先行回京。是日即午起程。真按:國無!待查! (《家事略記》)

196

十月九日,到京。(《家事略記》)

十一月望,先生選刻黃仲則遺詩,真按:翁方綱與黃景仁 題曰《悔存詩鈔》,計八卷,共詩五百首。先生有序云:「今年夏,聞黃君仲則歿於解州,真按:黃景仁 其冬,運使沈公鈔寄其詩來,俾予編次。旣而洪君稚存所為仲則行狀,稱其詩可傳者凡二千首。今是鈔僅千首,予又刪其半,存五百首而已,又不知尚有可傳之作若干首落何處也。予旣惜其詩不盡鈔,而於所鈔乃從嚴刪者,何哉?予初識仲則於吾里朱竹君學使坐上,真按:翁方綱在朱筠家 真按:翁方綱與黃景仁 真按:朱筠與黃景仁 讀其詩大奇之。自此,仲則時以其詩來質,其信予之篤,出於中心之誠。予今是鈔,如見仲則真按:黃景仁 亦相待以不欺而已。」「仲則為文節後裔,真按:黃庭堅 每年吾齋,拜文節像,輒凝目沉思久之。真按:黃景仁與黃庭堅 予亦不著一語,欲與之相觀於深處,而孰知其飢寒驅迫,無刻發篋陳書之隙,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昝】日-5-9 注音一式 ㄗㄢˇ 解釋 姓。如明代有昝學易。 真按:應是晷之訛!李刻復初齋文集作晷. 而其精氣已長往矣。」(《悔存詩鈔》)

仲冬,跋胡德琳藏唐寅〈江深草閣圖〉小幅。(《夢園書畫錄》10/16

十二月十八日,孔繼涵卒,先生有聯輓之,云:「海內論交,無若孔融好士;平生著錄,不徒中麓藏書。真按:國無!詞無.待查!○疑指李開先. 真按:李開先 」(影6/1464

十二月十九日,部議磨勘順天鄕試試卷,銷去紀錄四次。(《家事略記》)

是日,蘇軾生日,同人集蘇齋拜蘇軾像。先生有詩一首。吉善以未與東坡生日之集,有詩二首並致藏香一束。先生又有詩次韻奉酬。為作東坡生日,宋葆惇為畫〈邢房悟前生圖〉,即坡詩夢僧仲殊彈琴事

197

。是日,嘉善高慕陶(育麒)真按:高育麒 真按:翁方綱之友 抱琴而至。先生即次坡詩韻三首,記於〈邢房悟前生圖〉後。(《詩集》27/8A27/8B、《集外詩》17/16B

 是日,跋漢〈范式碑〉。(《蘇齋題跋》卷上)

 十二月二十日,再跋漢〈范式碑〉。(《蘇齋題跋》卷上)

 冬至前二日,跋胡德琳藏元趙子固畫〈水仙卷〉。(《夢園書畫錄》4/32

 十二月,有詩三首,書懷仁〈聖敎序〉宋拓本後。(《詩集》27/8A、《集外詩》17/17A

 先生詩是年八月至十二月,以闈中所作曁復命道中詩為《桑梓掄才集》,是冬之詩皆附焉。(《家事略記》)

 是年,孔繼涵卒,年四十五。黃景仁卒,年三十五。

 本年又有文:跋〈嵩山三闕銘〉(影5/1354)、跋宋葆惇藏舊拓〈破邪論序〉(影5/1355)、題山陽吳進《一詠軒詩艸》(影5/1356)、跋江德量藏宋拓〈醴泉銘〉(影5/1381)、跋〈鄭子產廟殘碑〉(影5/1393)、跋吳柏泉藏宋拓〈爭坐位帖〉(影5/1395)、跋宋葆惇藏《宋元明墨跡册子》(影5/1401)、跋元康鐎斗(影5/1411)、跋汪文端書《孝經》。(影5/1424

 本年又有詩:〈題新城王文簡像二首〉、〈廣州光孝寺南漢金塗鐵塔歌〉、〈賦西湖青衣洞唐開成題字〉、〈劉松年風雨歸舟圖〉、〈書山陽吳揖堂「一詠軒詩草」後三首〉、〈瘦同於定武「蘭亭」臨本後作「鑒藏世系圖」

198

,偶檢「輟耕錄」,又得分湖陸氏,因語瘦同,補於李叔固後白函之前。瘦同以二詩來,次其韻〉、〈和東坡試院煎茶韻,呈石庵冢宰〉、真按:劉墉 真按:翁方綱與劉墉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冢宰】 注音一式 ㄓㄨㄥˇ ㄗㄞˇ 解釋 1.職官名。周制,為百官之長,六卿之首。2.後世稱吏部尚書為冢宰。文選˙劉琨˙勸進表:冢宰攝其綱,百辟輔其治。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是我們這裡做過冢宰的胡老先生的公子胡三先生。他今朝小生日,同人都在那裡聚會。 〈獲陪石庵論文校藝,次韻有感〉、〈入闈有述〉、〈賦得仙露明珠,得秋字八韻〉、〈與石庵論書,借東坡墨妙亭韻,禁用書家人名、帖名〉、〈聚奎堂閱卷,呈諸公和壁間韻〉、〈闈中聞魚門編修請假南歸,賦此為餞〉、〈宿通州〉、〈夏店〉、〈早發玉田縣〉、〈沙河驛寺老僧法源,舊衲也,出素紙索書,為題一絕〉、〈永平府鐘樓塔銘殘石歌〉、〈榆關〉、〈石庵屢欲索觀予所藏坡公書「天際烏雲帖」,予篋中適攜臨本。石庵見之,以為非真也。今日臨榆旅舍,忽枉次帖中韻九首見贈,則其傾倒於予臨本,而真跡可知矣,疊韻奉酬〉、〈恭和御製仙露明珠,得秋字八韻元韻二首〉、〈杏山〉、〈石庵以舊作歇心處四絕句見示,昨在京兆闈中,未暇和作,今日同宿錦州驛館,復以其稿來,乃次韻並邀楚珍閣學同作〉、〈潞河晚渡〉、〈典京兆試役竣,告祭先墓,有述二首〉、〈邵楚帆武部之九弟曁令子皆捷京兆,真按:邵自昌 賦此奉賀〉、〈次韻答凌仲子二首〉、真按:凌廷堪 〈次韻奉酬蘊齋二首〉、〈瘦同札來云,問諸鄕人,分湖一曰汾湖,昔人有「如何一湖水,半秀半吳江」之句。蓋秀水本吳地也,因自改云「艸堂一水兩湖平」,並要予改前詩「明」字韻,再和二首〉、〈松阿道士詩照二首〉、〈送同年萬梅皋歸南昌二首〉、〈心畬見招不赴,賦謝〉、〈送士直閣往盛京文溯閣庋書二首〉、真按:國無!待查!    :字號 C08799 正字 【】-08-13音讀 ㄎㄥ 釋義   1.石堅。見龍龕手鑑.石部。   2.「硜」之異體。   按:系統已有字,也已改,卻於正字處未安.〈為未谷題沈石田小幀〉

199

、〈湘舲移居聽鐘山房,真按:錢棨 與法源寺比鄰,相訂今春為看花小集,和香樹老人舊韻,以備山房故實,乃今春垂盡矣,而法源海棠甚稀,賦謝之〉、真按:疑為此之訛! 〈送蔣心畬歸江西〉、〈題巴俊堂所寄「酸棗令劉熊碑」雙鉤殘本,和唐人詩韻二首〉、〈袁通甫「錢唐雜詩墨跡卷」〉、〈鄭子產廟殘碑歌〉、〈元延歌〉、真按:國無!待查!詞:鋗1xun ㄒㄩㄢ〕〔《廣韻》火玄切,平先,曉。〕1.銚類溫器。一說為釜類炊具、容器。 三國 魏 曹操 《上器物表》:“今上四石銅鋗四枚,五石銅錥一枚。” 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五:“古器之名,則有……盤洗盆鋗。” 清 朱駿聲 《說文通訓定聲‧乾部》:“鋗,小盆也……《博古圖》有 漢 梁山鋗,容二斗,重十斤, 元康 元年造。《漢書‧李廣傳》‘不擊刁斗自衛’注:‘鋗即銚也。’按皆釜之有鐶者。”《西清古鑒》有“周素鋗”圖。2.鳴玉聲。參見“ 鋗玉 ”。3.通“ 涓 ”。參見“ 鋗人 ”。【鋗人】古代宮中擔任灑掃清潔的人。《史記‧楚世家》:“ 靈王 於是獨徬徨山中,野人莫敢入王,王行遇其故鋗人。” 裴駰 集解引 韋昭 曰:“鋗人,今之中涓也。”參見“ 涓人 ”。【鋗玉】擊玉發聲。《漢書‧禮樂志》:“展詩應律鋗玉鳴,函宮吐角激徵清。” 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鋗,鳴玉聲也。”《南齊書‧樂志》:“鬱祼升禮,鋗玉登聲。”《清史稿‧樂志三》:“戛瑟鳴琴兮,鋗玉鏘。” 〈未谷得「醉鄕侯」舊銅印,寄予云,以贈穀人。予因約魚門、瘦同先為詩調之二首〉、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調】言-8-15 注音一式 ㄉ|ㄠˋ  解釋 1.職務更動。如:調職、調差、轉調、外調。史記˙卷一○一˙袁 盎錯傳:然袁盎亦以數直諫,不得久居中,調為隴西都尉。    2.派遣、安排。如:調度、調兵遣將。漢書˙卷八˙宣帝紀:秋,大發興 調關東輕車銳卒,選郡國吏三百石伉健習騎射者,皆從軍。3. 互換。如:對調、調換、調位置。        4.提取。如:借調、抽調、調卷宗、調病歷。   5.樂律、韻律。淮南子˙氾論:事猶琴瑟,每絃改調。新唐書˙卷一八三˙鄭綮 傳:綮本善詩,其語多俳諧,故使落調。6. 調式的類別和主音高度。如:C大調、D大調。      7. 語言中字音的高低升降。如:陽平調、去聲調、入聲調。    8.說話、讀書或朗誦的腔調。如:南腔北調、鄉音鄉調。        9.言詞、意見。如:論調、老調、陳腔濫調。           10.人的風格才情或思想情感。如:格調、情調。晉書˙卷五十一˙王接傳: 王接才調秀出,見賞知音。唐˙元稹˙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脫俗殊常 調,潛工大有為。        11.戶稅。新唐書˙卷五十一˙食貨志一:唐之始時,授人以口分﹑世業田,而取之 以租﹑庸﹑調之法。……丁隨鄉所出,歲輸絹二匹,綾﹑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綿 三兩,麻三斤,非蠶鄉則輸銀十四兩,謂之調。    教育部國語辭典【調】言-8-15 注音一式 ㄊ|ㄠˊ  解釋 1.合適、和諧。淮南子˙說林:梨橘棗栗不同味,而皆調於口。漢書˙卷五十六 ˙董仲舒傳: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2.使和解。如:調解、調停、協調。資治通鑑˙卷四十四˙漢紀三十六 ˙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但畏長者家兒或在左右,或與從事,殊難得調,介介獨惡是耳!3. 平均。如:調劑。漢書˙卷二十四˙食貨志下:以臨萬貨,以調盈虛,以收 奇羨,則官富貴而末民困,久矣。   4. 混合、配合。如:調色、調味、調配。新唐書˙卷二○二˙文藝傳中˙李白傳:帝賜食,親為調羹。5. 嘲笑、戲弄、挑逗。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康僧淵目深而鼻高,王 丞相每調之。醒世恆言˙卷十˙劉小官雌雄兄弟:老嫗看見桑茂標致,將言語調弄他。      6.和暢、正常。如:風調雨順。ㄉ|ㄠˋ diu(02209              詞:調1tio ㄊ〡ㄠˊ〕〔《廣韻》徒聊切,平蕭,定。〕“ 稠2 ”的被通假字。   1.協調;使協調。《詩‧小雅‧車攻》:“決拾既佽,弓矢既調。” 鄭玄 箋:“調謂弓強弱與矢輕重相得。”《楚辭‧東方朔〈七諫‧謬諫〉》:“不論世而高舉兮,恐操行之不調。” 王逸 注:“調,和也。言人不論世之貪濁,而高舉清白之行,恐不和於俗而見憎於眾也。”《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要調平仄,平仄不錯;要合道理,道理盡有。”2.適合,符合。《淮南子‧說林訓》:“梨橘棗栗不同味,而皆調於口。” 高誘 注:“調,適。”《淮南子‧本經訓》:“在內而合乎道,出外而調于義。”3.調和;調配。《禮記‧內則》:“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調以滑甘。”《呂氏春秋‧察今》:“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高誘 注:“調,調和也。” 唐 韓愈 《南內朝賀歸呈同官》詩:“貪食以忘軀,尟不調鹽醯。”4.調停使和解。參見“ 調停 ”、“ 調處 ”。5.調試;調弄;演奏。 北周 庾信 《春賦》:“玉管初調,鳴絃暫撫,《陽春》、《淥水》之曲,對鳳迴鸞之舞。” 唐 徐彥伯《擬古》詩之三:“纖指調寶琴,泠泠哀且柔。”祁劇《昭君出塞》第一場:“懷抱白寶金鑲琵琶,輕調,怨 劉 思 漢 。”6.調劑。 漢 桓寬 《鹽鐵論‧本議》:“故鹽鐵均輸,所以通委財而調緩急,罷之不便也。”《漢書‧食貨志下》:“以臨萬貨,以調盈虛。”7.調理,調養。 漢 陸賈 《新語‧道基》:“調氣養性,仁者壽長。”8.治理。 唐 溫庭筠 《會昌丙寅豐歲歌》:“風如吹煙,日如渥赭。九重天子調天下,春綠將年到西野。”9.馴養,訓練。 漢 桓寬 《鹽鐵論‧論儒》:“無鞭策,雖 造父 不能調駟馬。” 宋 朱淑真 《絕句》:“乳燕調雛出畫簷,游蜂喧翅入珠簾。”《堅瓠五集‧曲巷垂楊》引 清 吳耳淵 《楊柳詞》:“新調小馬趁飛花,引到垂楊曲巷家。”10.馴順。 唐 王勃 《夏日登韓城門樓寓望序》:“下官狂走不調,東西南北之人也,流離歲月,羈旅山川。” 唐 孫棨 《北里志‧海論三曲中事》:“常有不調之徒潛為漁獵。”11.戲弄;嘲笑。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石賢士神》:“行道人有見者,時客適會,問何因有是餌?客聊調之:‘石人能治病,愈者來謝之。’” 唐 李白 《越女詞》之二:“賣眼擲春心,折花調行客。” 王琦 注:“調,嘲笑也。” 金 元好問 《外黃道中楚王廟荊公有誰合軍中稱亞父卻須推讓外黃兒之句因為范增解嘲》詩:“軍中老子關何事,付與兒曹調沐猴。”12.挑逗;逗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記補編‧金友章》:“一日,女子復汲, 友章 躡屣企戶而調之曰:‘誰家麗人,頻此汲耶?’” 明 祝允明 《前聞記‧南京奸僧》:“有婦人探親獨行,一僧遙尾以去,至迥寂處,乃迫婦人,調之。” 清 沈覆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 芸 初緘嘿,喜聽余議論,余調其言,如蟋蟀之用纖草,漸能發議。” 阿英 《夜》:“‘好漂亮的姊兒!’每當他們和她相遇,總得調她一句。”13.挑撥,挑唆。參見“ 調脣 ”、“ 調唆 ”。14.欺騙。參見“ 調欺 ”。15.拋擲,扔。《水滸傳》第一○四回:“ 王慶 擲了九點,那漢偏調出倒八來;無一個時辰,把五貫錢輸個罄盡。” 明 湯顯祖 《邯鄲記‧大捷》:“明光光十萬甲兵刀,成拋調,殘箭引弓弰。”16.見“ 調調 ”。調2dio ㄉ〡ㄠˋ〕   〔《廣韻》徒弔切,去嘯,定。〕      1.戲曲和歌曲的樂律;調子。《莊子‧徐無鬼》:“夫或改調一弦,於五音無當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動。” 唐 王昌齡 《段宥廳孤桐》詩:“響發調尚苦,清商勞一彈。”《老殘游記》第十回:“ 子平 本會彈十幾調琴,所以聽得入彀。” 朱德 《南昌過春節》詩:“農家遺古調,姊妹《雙拜月》。”2.指詩的韻律、氣韻。《新唐書‧鄭綮傳》:“ 綮 本善詩,其語多俳諧,故使落調,世共號‘ 鄭五 歇後體’。” 清 惲敬 《答伊揚州書》之二:“故詞甚古,意甚今,求鍊則傷格,求遒則傷調。”3.指人的志向,志趣。 唐 李白 《古風》之十:“ 齊 有倜儻生, 魯連 特高妙……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4.才情,才調。《三國志‧蜀志‧孟光傳》:“吾今所問,欲知其權略智調何如也。”5.說話、讀書等的腔調。 魯迅 《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大家說話,即非‘國語’,又不是京話,各各帶鄉音,鄉調,卻又不是方言。”6.指語音上的聲調。7.指言辭。《文選‧顏延之〈秋胡詩〉》:“義心多苦調,密比金玉聲。” 李善 注:“調,猶辭也。”8.選調;遷轉;更動(工作、位置)。《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然 袁盎 亦以數直諫,不得久居中,調為 隴西 都尉。”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調,選。”《南史‧蔡徵傳》:“ 隋文帝 聞其敏贍,召見顧問,言輒會旨。然累年不調,久之,除太常丞。”《新五代史‧雜傳十‧劉審交》:“母喪,哀毀過禮,不調累年。” 巴金 《寒夜》十四:“他做經理,要調我去。”9.徵調,徵發。《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先生 遂收 江 南,以 亮 為軍師中郎將,使督 零陵 、 桂陽 、 長沙 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唐 韓愈 《祭竇司業文》:“屢佐大侯,以調兵戎。”《西游記》第六回:“今特調賢甥同義兄弟即赴 花果山 助力剿除。”10.轉動。《後漢書‧張衡傳》:“參輪可使自轉,木雕猶能獨飛,已垂翅而還故棲,盍亦調其機而銛諸。” 柳青 《銅墻鐵壁》第六章:“ 銀鳳 調過臉來,難為情地不讓說下去。”11.調換。《海上花列傳》第二三回:“煙燈罩洋貨店裏勿肯調。”12.用同“ 掉 ”。擺弄。《水滸傳》第二一回:“正是 魯班 手裏調大斧。”13.掉,落。 元 柯丹丘 《荊釵記‧會講》:“大鵬在遠方之外飛來,不想飛得羽垂翅折,在半空中停翅而想,說道:‘我有些乞力了,莫不要調下去。’” 明 王錂 《春蕪記‧探遺》:“昨日同來的就是我家 清吳 小姐,因到此燒香,調下了一件東西。以此我來尋。”14.准備,置辦。《漢書‧趙廣漢傳》:“至冬當出死,豫為調棺,給斂葬具。” 顏師古 注:“調,辦具之也。”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大同志》:“罷屯田兵,大作舟船,為伐 吳 調。”15.計算。《資治通鑒‧齊和帝中興元年》:“敕太官辦樵、米為百日調而已。” 胡三省 注:“調,徒釣翻,算度也。”參見“ 調2立 ”。16.古代賦稅的一種。 漢 末、 魏 晉 有戶調, 唐 代有租、庸、調。 晉 葛洪 《抱撲子‧詰鮑》:“調薄役希,民無飢寒,衣食既足,禮讓以興。”《北齊書‧尉景傳》:“ 景 曰:‘與爾計生活孰多,我止人上取,爾割天子調。’ 神武 笑不答。” 清 顧炎武 《讀〈隋書〉》:“然 開皇 三年調絹一匹者減為二丈,役丁十二番者減為三十日。”   調3zhu ㄓㄡ〕〔《廣韻》張流切,平尤,知。〕朝,早晨。《廣韻‧平尤》:“調,朝也。” 〈未谷為予篆「及見落水蘭亭」六字小印,而柏泉為予勒定武瘦本于石,適同日成之,賦二詩兼贈二君〉、〈朱蘭嵎臨龍眠畫「東坡笠屐圖」,真按:李公麟 山陰朱蘭圃復為摹幀載其後〉、〈予旣考證李伯時畫「東坡笠屐圖」事,真按:李公麟 真按:李公麟 復題二詩於幀〉、〈題項易庵「梅花」二首〉、〈群玉堂米帖殘本歌〉、〈東坡「海市詩」石本〉、〈陳無軒學博得讀書床,有舊銘,銘後掃落葉頭陀識,拓其文寄予,為作歌〉、〈友人於揚州馬氏得厲樊榭摘選宋詩識語數紙見貽,因錄樊榭徵刻「宋詩紀事」啟稿於前,附裝此蹟,題二詩〉、〈為邵二雲編修題童二樹山人畫梅二首〉、真按:邵晉涵 真按:翁方綱與邵晉涵 〈時帆檢討「溪橋詩思圖」四首〉、〈峴山石幢拓本〉、〈編次黃仲則詩偶述五首〉、真按:翁方綱與黃景仁 〈如村二首,為裕軒賦〉、〈文休承「秋江行色圖」摹本二首〉、〈題王文簡載書圖八首〉、〈范巨卿碑〉。(以上見《復初齋詩集》卷二十六至二十七)

 〈段家嶺〉、〈別山〉、〈石庵餉蜜漬荔枝二首〉、真按:翁方綱與劉墉 〈宿豐潤縣,寄懷小松、易田〉、真按:翁方綱與黃易 真按:翁方綱與程瑤田 真按:程瑤田 〈沙河驛寺見菊二首〉、〈清節祠〉、〈宿永平府,朱蒼湄舍人來論詩,真按:朱文翰-應即此人 真按:朱文翰-應即此人 賦贈〉、〈寧遠州道中,雪行三首〉

200

、〈長孫彌月,次魚門詩韻〉、〈祥符周小亭手篆心餘,葒谷、瘦同及方綱名,並自篆其名,以「隔千里兮共明月」一句足成六面印見寄。予約心餘、瘦同賦詩報之,以句中三平聲字分韻,予得「兮」字〉、〈和心餘,得「千」字〉、〈和瘦同,得「明」字〉、〈黃石屏寫生册十二首〉、〈題小松所借吳門陸氏響「武梁祠像册」三首〉、真按:應是搨之訛! 真按:翁方綱與黃易 〈周載軒「受綠亭圖」二首〉、〈春杪園林樹二首〉、〈陳濟庵納涼圖二首〉、〈孫季逑文學卜寓與予比鄰,喜而有賦,邀瘦同舍人同作〉、〈寄衡齋、未谷二首〉、〈紀曉嵐少司馬六十壽詩二首〉、真按:翁方綱與紀昀 〈桐鄕陸丹叔閣學以母氏趙夫人九十壽辰請假歸祝〉、〈瘦同舍人招飲未赴,明日以詩來次韻奉酬〉、〈潘皆山帶月荷鋤圖三首〉、〈王石谷「秋麓攜笻圖」摹本,次韻為竹軒廷尉題〉、〈代楊鈍夫作〉。(以上見《復初齋集外詩》卷十七)

師友往來:張塤有〈招胡書巢太守小集,覃溪以讌新門生下至〉(《竹葉庵文集》21/4A)、〈十二月十九日,東坡生日,同人會集蘇齋,聽高山人(育麒)彈琴〉。(《竹葉庵文集》21/13A

凌廷堪有〈古意二首,上翁覃溪師〉。三校禮堂詩集》4/12A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一七八四)五十二歲

正月四日,先生書「晉觀堂歌」於《大觀帖》第六卷後。(《大觀帖》第六卷景印本)

Sunday, August 1, 2010

61

師友往來:德保有〈送覃溪學使任滿還京〉。(《樂賢堂詩鈔》卷中47B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一七七二)四十歲

元旦,桐城道中,小雨,有詩二首。(《集外詩》9/1A

返京途中,有詩:〈舒城道中,重和宮傅錢先生山行韻〉、〈合肥道中〉、〈鮑明遠讀書臺二首〉、〈早春〉、〈閔村〉、〈渡河〉、〈渡淮〉、〈柳泉旅舍,予己卯十月題壁云「此處佳處題難盡,留與珠江二使星」,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使星】 注音一式 ㄕˇ ㄒ|ㄥ 解釋:漢代李郃從觀星象中,推知朝廷派了兩位使者到來。見後漢書˙卷八十二˙方術傳上˙李郃傳。後用來稱呼朝廷派來的使者。唐˙錢起˙重送陸侍御使日本詩:辭天使星遠,臨水澗霜秋。宋˙晏殊˙浣溪沙˙綠葉紅花媚曉煙詞:可惜異香珠箔外,不辭清唱玉尊前。使星歸覲九重天。亦稱為星使。          詞:【使2星】《後漢書‧李郃傳》:“ 和帝 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采風謠。使者二人當到 益 部,投 郃 候舍。時夏夕露坐…… 郃 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 益州 分野。’”後因稱使者為“使星”。 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九:“稠疊多幽事,喧呼閱使星。” 清 趙翼 《樹齋述庵奉使秦郵扁舟往晤》詩:“難得兩使星,皆是我舊雨。”使2sh ㄕˇ〕      〔《廣韻》疏吏切,去志,生。〕 謂同年秦序堂編修、景介之學士,時同典廣東鄉試也。今十四年,而予自廣東旋役宿此, 真按:國無!待查!詞亦無.「予八年於粵,亦文簡所舊遊,深愧學殖謭薄,風流莫接。而去年春旋役道中,望蠶尾諸峰青峭雲表,偶然有會,亦賦一詩以微寄此意,不謂今日得讀編修斯集而有以發吾所欲言者,因併以質之魚門。」(祝芷塘使蜀詩序)    今十四年,而予自廣東旋役宿此,復題三詩」「今年春,按試廣信,旋役舟泊貴溪,獲游半日,粗領其概。爰和此二十八 詩,並拓其石刻,繪圖裝卷,下啻與此山有夙綠者。己酉二月二日」均翁公語也.殆謂公事了返回也. 復題三詩〉、〈官道行〉、〈鄒縣道中〉、〈望蠶尾山〉、〈東阿山行〉、〈趙北口大風〉。(《詩集》9/10A、《集外詩》9/1-4

正月二十九日,到京,暫寓孫公園前街。(《家事略記》)

正月,謝啟昆、馮敏昌於先生齋對榻論詩。先生以為二子止此一聚,最關賞析,不可復得。(《詩集》62/6B

二月初二日,繳硃批奏摺於乾清門。(《家事略記》)

初識羅聘於錢載之木雞軒。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木雞】 注音一式 ㄇㄨˋ ㄐ| 解釋:1.用木製作的雞。莊子˙達生:紀渻子為王養鬥雞,……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2.形容人呆滯不靈活,或受驚嚇得沒了主意的樣子。聊齋志異˙卷四˙促織:小蟲伏不動,蠢若木雞。 指目之曰: 真按:錢載 「見此君,如見金農也。」(《文集》12/8B

二月初旬,大雪後,與錢載訪羅聘於萬明寺僧舍,掛金農「故人近日全疏我,折一枝兒贈與誰

62

」,題句其上,即贈先生攜歸,有詩。(《詩集》51/6B

謝啟昆出守鎮江,先生有詩三首賦別。(《詩集》9/10B

二月八日,西苑夜宿。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西苑】 注音一式 ㄒ| ㄩㄢˋ 注音二式 sh yun 相似詞相反詞解釋 地名。位於北平舊皇城西華門西。本為金朝的離宮,元、明、清諸代遞加修繕,明﹑清時在大內之西,故稱為西苑。內有太液池、瓊華島、廣寒殿諸勝。   隋煬帝大業初所築的園林。今河南省洛陽縣西。周圍二百里,臺觀宮殿,華麗非常。或稱為芳華苑、會通苑、禁苑、紫苑。 謝啟昆次日出都,有詩。(《詩集》9/10B

二月初九日,在西苑大東門送聖駕。(《家事略記》)

春,展先墓,有詩三首。(《詩集》10/1A

五月二十九日,為錢載臨蘇軾〈天際烏雲帖〉,又請羅聘繪蔡襄〈夢中詩〉首二句「天際烏雲含雨重,樓前紅日照山明」,為圖而詩之,庶以彷彿前賢往復嗟賞之意。是時,寓於孫公園寓舍之青棠書屋。(《蘇齋題跋》卷上)

七月十四日,跋建初尺。(《復初齋文》)

九月,移居潘家河沿,置所刻蘇軾題「英德南山」、米芾題「藥洲」二石於齋壁,匾曰「蘇米齋」。作〈蘇米齋詩〉,邀錢載、錢大昕、白華、曹仁虎、程晉芳、嚴長明小集同賦。 真按:國無!待查!詞:【小集】1.小會聚。 晉 王羲之 《與人書》:“各可不?欲小集。想集後能果。”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戲劇》:“南都 萬曆 以前,公侯與縉紳及富家,凡有讌會小集,多用散樂。”《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帖子上是:‘明日湖亭一厄小集,候教。 胡縝 拜訂。’”2.部分作品積聚成的書冊。一般篇幅較少。 宋 陳亮 《陳春坊墓志銘》:“取前代儲君事鈔成小集,暇日從容獻之,聽知所擇,以為 東宮 德業之候。” 明 胡應麟 《詩藪‧遺逸中》:“右盛 唐 三十餘家。《宋史》尚存其半,《通考》僅三之一,而間溢小集數家。” 清 查為仁 《蓮坡詩話》:“家伯 初白老人 ……所著《敬業堂集》,中分小集,多至十餘種。”3.小集市。如:這是東村小集上買的。 (《詩集》10/3A

重陽後五日,同圖鞳布、錢大昕遊城南萬泉寺,有詩二首。(《詩集》10/3B

秋,同人集陶然亭,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同人】 注音一式 ㄊㄨㄥˊ ㄖㄣˊ 解釋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乾()上離()下。意為與人和協。同在一處做事的人。唐˙張南史˙陸勝宅秋暮雨中探韻同作詩:同人永日自相將,深竹閒園偶辟疆。亦作同事、同仁。      和別人,同別人。如:剛剛才看到他在那裡同人說話,怎麼一會兒的功夫就不見人影了。 送羅聘南歸,有詩題羅聘〈歸帆圖〉,有「欠伊銷夏迎涼畫,樽酒城南伙雁飛」之句。張洽見而為作〈樽酒城南圖〉小軸,羅聘屬先生題詩。(《詩集》10/3A、又《詩集》52/4B

63

 集錢載齋中,觀蘇宏道所書賦卷,先生臨一本,並錄諸公詩於後。(影1/153

 十月六日,邀圖鞳布、錢載、錢大昕、羅聘城西訪菊。羅聘出所買杜東原仿〈荊關卷〉,以贈圖鞳布。錢載云:「是所藏物,為偷兒所攫去者。」羅聘遂以歸。錢載別作一幅以償。是日,卷留先生齋,用蘇集中「穆父欲兼取畫與石,穎叔欲焚畫碎石」詩韻綴卷後,兼呈圖鞳布、錢大昕、羅聘。(《詩集》10/4A

 十月十三日,借觀周伯溫臨〈石鼓文〉墨跡卷,有跋於後。(《集外文》4/10A

 除夜,先生於《復初齋詩稿》稿本上,書有:「卷前自警。字不真者,通套之弊;太鬆太長者,順勢之弊;傅會闢湊者, 真按:國無!待查! 查書之弊;太涉論辨者,矜氣之弊;作人纖巧者,討好之弊。去此五弊,而適於正路,又要精深厚實,又要開拓能事,本性求情,脫胎換骨。」又書:「詩者,文之一端,詩不通,而文何有?文者,道之一端,文不通,而道何有?韓子□□, 真按:韓非 其不為君子,而必於小人之歸也,昭昭矣。乾隆三十七年,除夜燈下記。」(《復初齋詩集》稿本)

 先生詩集,自甲申冬至此年二月,為《藥洲集》。

 是年,錢維城卒,年五十三。

 本年有詩:〈晨起,同蘀石宮詹、辛楣學士、魚山孝廉憫忠寺海棠花下作〉、〈粵東諸子集話小齋示魚山

64

,因懷桐陰〉、〈周益公銘雷氏琴〉、〈「心齋圖」,為紀少卿同年題〉、〈漢建初銅尺歌〉、〈同蘀石、辛楣,魚門、耳山、兩峰集陶然亭,各賦吳下故事,送紀心齋南歸,分得樂圃〉、〈送熊鶴嶠前輩假歸南昌〉、〈題彭衣春所藏「宋明人畫像册」〉、〈羅烈婦詩〉、〈同蘀石、辛楣、慕堂憫忠寺訪菊,晚過崇效寺,觀漁洋、竹垞諸公所題畫卷〉、〈同蘀石、辛楣、魚門、姬川、習菴 真按:曹仁虎 耳山集道甫散木庵同賦〉、〈元延祐甲寅江西鄕試,石鼓賦卷〉、〈兩峰過訪魚門,門有繫馬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踶】足-9-16 注音一式 ㄉ|ˋ      解釋:踢、踏。莊子˙馬蹄:喜則交頸相靡,怒則分背相踶。文選˙左思˙魏都賦:雲雀踶甍而矯首,壯翼摛鏤於青霄。ㄓˋ j(07598教育部國語辭典   【踶】足-9-16 注音一式 ㄓˋ    解釋:見踶跂條。ㄉ|ˋ d(02154    教育部國語辭典   【踶跂】 注音一式 ㄓˋ ㄑ|ˊ 解釋 誇耀自恃的樣子。莊子˙馬蹄:蹩躠為仁,踶跂為義,而天下始疑矣。成玄英˙疏:踶跂,矜恃之容。 傷右手,魚門疊前韻索和〉、〈裕軒邀同辛楣、慕堂訪朱仲君,未至,而聞仲君游法源寺,即同偕寺,復不值,因倩兩峰作「寒林訪友圖」二首〉、〈秦忠介篆書「陋室銘」墨跡卷〉、〈為王小樓進士題其曾祖樓村先生十三本「梅花書屋圖」,用蔡忠惠「夢詩」韻四首〉、〈釋永聞為母「梳髮圖」,李穀齋侍郎畫〉、〈潮陽縣宰李南澗,於潮州西湖上得南漢大寶三年拓路記,宋熙寧、寶祐題名諸刻拓寄,予「粵東金石略」所未收也,賦此報之〉。(以上見《復初齋詩集》卷十)

師友往來:錢載有〈題翁學使方綱臨蘇書卷九首并序〉(《蘀石齋詩集》33/1B 真按:翁方綱 、〈紀太僕復亨請假南歸,將居吳郡,翁學使方綱邀同人分賦勝蹟,以餞載得甫里〉(《蘀石齋詩集》33/2A)、〈餞紀太僕供荷花,邀吉京兆夢熊 真按:吉夢熊 真按:吉夢熊 張學使模 真按:張模 翁學使方綱、家學士大昕共賞之。 真按:錢大昕 真按:錢大昕 真按:錢大昕 真按:錢大昕 翁學使有作,次其韻呈諸君〉(《蘀石齋詩集》33/4A)、〈七夕,曹少卿學閔 真按:曹學閔 真按:曹學閔 家學士大昕集程選部晉芳 真按: 真按:程晉芳 程晉芳

65

,餞紀太僕,招翁學使方綱及載奉陪,分韻得「同」字〉(《蘀石齋詩集》33/4B)、〈同程選部晉芳、嚴侍讀長明、翁學使方綱、曹中允仁虎、吳侍讀省欽、家學士大昕集城南,分賦〉(《蘀石齋詩集》33/4B)、〈翁學使招同程選部、嚴侍讀、曹中允、吳侍讀、家學士飲,即題其蘇米齋二首〉(《蘀石齋詩集》33/5A)、〈翁學使邀同圖塞里學士、羅山人、家學士城西訪菊。山人買得杜東原仿「荊關山水卷」贈學士,展觀乃余舊所藏者,不知何時失之,蓋更有三卷並失之矣。學士旣不欲得此山水,索余畫,折枝以償。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折枝】 注音一式 ㄓㄜˊ ㄓ 注音二式 j j 相似詞相反詞解釋 折斷樹枝,或言鞠躬以禮敬長者。語出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比喻輕而易舉的事。    一種花卉畫法。只畫連枝折下來的部分,而不畫全株,稱為折枝。 而山人竟以歸余。明日,學使有詩,用蘇集「仇池石」韻, 真按:國無!待查! 家學士繼之,余亦和焉〉(《蘀石齋詩集》33/6B)、〈登陶然亭後閣看雪,同翁學使方綱、曹少卿學閔、秋曹錫熊 真按:國無!待查!辭亦無!   中:D:\千慮一得齋\資料庫\掃描資料庫\書藏\2482_中文大辭典(六)\_001580.JPG 真按:陸錫熊 家學士大昕〉(《蘀石齋詩集》33/10A)、〈飲蘇米齋,是銷寒第三會以同人姓,惟陸秋曹仄聲,限「陸」字,成五言仄體)。(《蘀石齋詩集》34/2A

謝啟昆有〈覃溪師寓齋話別聯句〉(《樹經堂詩初集》1/21A)、〈覃溪師甫入都,啟昆出守鎮江,話別聯句三首〉。(《樹經堂詩初集》1/22A

金士松有〈壬辰秋,松江王香浦茂才訪余嶺南,次梅州使院翁覃溪前輩題壁韻見贈。仲冬旣望,按試至州,聞王已歸江南,追步前詩元韻卻寄〉(《喬羽書巢詩外集》3/14B)、〈試院題壁,次覃溪前輩、蔣南莊刺史唱和韻〉。(《喬羽書巢詩外集》3/15A

66

乾隆三十八年癸巳(一七七三)四十一歲

元日,曉起,於《復初齋詩集》稿本上書:「人能日日自覺不足,尚且不能有餘,而況自覺有餘乎?」(《復初齋詩集》稿本)

上元前二日,觀程晉芳所藏宋拓〈聖敎序〉於三長物齋。(影2/456

三月,大學士劉統勳等奏,原任學士降調補之翁方綱, 真按:應作候! 留心典籍,見聞頗廣,請充補《四庫全書》纂修官。 真按:翁方綱與四庫全書 奉旨依議。(《家事略記》)

三月十八日,入翰林院修書,詔開四庫全書館, 真按:翁方綱與四庫全書 命翰林諸臣取院中所儲明嘉靖間重錄《永樂大典》分種編輯。「自癸巳春入院修書, 真按:翁方綱與四庫全書 時於翰林院署開四庫全書館,以內府所藏書發出到院及各省所進民間藏書,又院中舊儲《永樂大典》,日有摘抄成卷、匯編成部之書,合三處書籍分員校勘。每日清晨入院,院設大櫥,供給桌飯, 真按:翁方綱與四庫全書 午後歸寓,以是日所校閱某書,應考某處,在寶善亭與同修程魚門晉芳 真按:程晉芳 真按:程晉芳 姬川鼐、 真按:姚鼐 任幼植大椿諸人對案, 真按:任大椿 真按:任大椿 詳舉所知,各開應考證之書目。是午,攜至琉璃廠書肆訪查之。是時,江浙書賈亦皆踴躍,遍徵善本足資考訂者,悉聚於五柳居、文粹堂諸坊舍,每日檢有應用者, 真按:應,供應之應. 輒載滿車以歸家中,請陸鎮堂司其事。凡有足資考訂者,價不甚昻,即留買之;力不能留者,或急寫其需查數條,或暫借留數日,或又僱人抄寫,

67

以是日有所得。校勘之次,考訂金石,架收拓本,亦日漸增。自朱竹君筠、 真按:朱筠 錢辛楣大昕、張瘦同塤、 真按:張塤 以綱、 真按:陳以綱○當作厂字!-陳竹厂以綱 撝約廣森後, 真按:孔廣森 又繼以桂未谷馥、 真按:桂馥 秋盦易、 真按:黃易 晉齋魏、 真按:趙魏 無軒焯、 真按:陳焯 小疋杰、 真按:丁杰 匏尊心醇輩, 真按:沈心醇 時相過從討論,如此者,前後約將十年。 真按:翁方綱與四庫全書 自壬辰、癸巳以後,每月與錢蘀石、程魚門、姚姬川、嚴冬友諸人作詩課。」(《家事略記》、《詩集》16/7B

 閏三月二十五日,姚頤持〈明賢手跡卷〉見贈。(影3/645

 四月九日,致程晉芳書,商討四庫全書館之事。 真按:翁方綱與四庫全書 「與程吏部。所以必五人集於一几辦之者,蓋此事諸公研討,又須各種書目,應取備檢閱之件,粗以供摭, 真按:國無!待查!詞:攗1mI ㄇㄟˊ〕    〔《廣韻》目悲切,平脂,明。〕      見“ 蕨攗 ”。   【蕨攗】即菱角。又名芰。          .字號 B01450 正字 【攗】手-17-20音讀 ㄇㄟˊ    釋義 蕨攗,菱角。爾雅.釋草:「蔆,蕨攗。」郭璞.注:「蔆,水中芰。」 真按:疑為攈之訛!(倉頡輸入法之誤) 而後此目可就。 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的同事-程晉芳.討論目錄學方法論 然即以吾輩五人者所蓄前史諸志,並前賢讀書諸記,未必能一家兼有之, 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參考資料 假如兄處有可查之書十許種,而次日集弟齋,弟所蓄只一二種,則兄必將所省之十許種者皆攜來乎?抑係由不知彼三君者之所攜不有複乎 真按:翁方綱文筆不好! ?且焉知有五人者,此時所蓄之件合之即皆足乎?假若明日到館商之,為一日又過, 真按:翁方綱在四庫全書館任職情形考-到職上班 則萬一後日集兄處,而人皆恃兄處之各種皆全,竟不攜來,未可知也;攜而複,又未可知也;複而仍不足,又未可知也。細由此事,如室材,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庀】-2-5     注音一式 ㄆ|ˇ  解釋 1.治理。集韻˙上聲˙紙韻:庀,治也。國語˙魯語下:卿大夫朝考其職,晝 講其庶政,夕序其業,夜庀其家事,而後即安。    2.具備。左傳˙襄公五年:宰庀家器為葬備。杜預˙注:庀,具也。聊齋志異˙卷十一˙黃英:鳩工庀料,土木大作。 竹頭木屑,皆須預計,莫若於明日即寫一知單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知單】 注音一式 ㄓ ㄉㄢ 解釋 舊時宴客或集會時,用以通知時間、地點的書柬。書柬上按被邀請者的身分、地位排列,派人依序通知,而被邀請者則於自己名下,簽寫知或謝以表示是否參加。文明小史˙第六回:於是寫了知單,共請了一十二位,叫人分頭去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二回:今兒請的是幾位客呀?我簡直的沒瞧見知單。       詞:【知單】舊時一種宴客或集會的通知單。上寫被邀請者的姓名,專人持單面邀,應邀者在自己名下寫“知”字,辭謝者則寫“謝”字。 清 阮大鋮 《春燈謎‧宴擢》:“ 成都 三學,常年為頭的生員,都傳了知單,科歛分金,樹碑建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二回:“今兒請的是幾位客呀?我簡直的沒瞧見知單。” 冰心 《我們太太的客廳》:“我們的太太當時並不曾表示什麼,而在此後請客的知單上,便常常略去了 露西 的名字。” 列五人者之名,而各疏所必攜之書目等,毋使複出。其有不足,而實想不出者,則亦已矣;其不足,而五人稍能憶及者,即乘明日午後於廠肆索之。 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參考資料 真按:翁方綱撰寫提要之方法-找參考資料的方法 即如兄處之《菉竹堂書目》現在弟處,一友寫之,弟即已遣人追來也。 真按:不解之處!真按-疑追乃送或進之訛也!謂在弟處,故有一友需要寫出知單,翁氏即遣人由家裡送進來.○抑可能不誤,追,追討之追也.單字想複詞. 如必需某人集某跋,或向某友借之,亦即於某人名下寫出

68

,則頭緒不紊,事易集。四月九日。」(《蘇齋纂校四庫全書事略》) 真按:翁方綱與四庫全書

五月二日,校《永樂大典》册子三本。「取原心亭紀、厲諸公校《永樂大典》册子三本,即於寶善亭校訖,交魚門手。 真按:程晉芳 又取原心亭京中各家所進遺書册二本,於初三日亦交館。此函本□送還,其諸公所校《永樂大典》之册子尚有幾本,應取對。」(《蘇齋纂校四庫全書事略》)

五月初八日,於寶善亭分看外省遺書,每人分二十四部。(《蘇齋纂校四庫全書事略》)

六月二十日,於蘇米齋之南軒,校虞集《道園遺稿》。(附《鳴鶴餘音》,為清康熙抄本)(《剛伐邑齋藏書志》)

七夕,錢載、錢大昕、程晉芳、曹仁虎、姚鼐、陸錫熊、陸費墀小集蘇米齋,費墀攜所藏唐張萱〈祈巧圖〉同賦。(《詩集》10/7B

七月十日,早起,讀曾鞏《校書目錄》諸序七篇。是日,又讀曾鞏文,有「疑其過繁,知是否」之語。 真按:疑當作未 (《零文雜鈔》)

中秋前一日,跋自摹焦山鼎。(《翁方綱墨跡》)

八月十八日,於孔繼涵借得《說文解字韻譜》抄本。為戴震之物,因借抄之,並有跋識之。(《說文解字韻譜》)

  九月二十五日,內閣奉上諭,授先生為翰林院編修。「內閣奉上諭,辦理《四庫全書》處現有分纂之翁方綱

69

,因前在學政任內緣事降三級調用,其處分本所應得,第念其學問尚優,且曾任學士,著加恩授為翰林院編修。」(《家事略記》、〈辦理四庫全書檔案〉, 真按:檔案二字原OCR時訛作檔紊,未校出,今正!嗟呼,來此閱來查詢者似多矣,而竟無一人見有訛錯?亦無一人惠賜龍涎!徒真自製、自校、自找乎哉!亦可慨嘆也矣,亦可慨嘆也矣,寧不為之心灰而意冷乎!日前嘗有有心人惠示此中誤會沈津先生處,及所製鷦鷯菴筆麈之判讀,實誠感銘!然亦寥若晨星,豈祇空谷之足焉而已矣!竊謂一己之作雖不及其大企業大公司者之大巨擘,然亦非鳳毛麟角矣,然何故人情之薄,竟冷落于斯哉!民國九十六年九月五日于齋中自艾 乾隆三十八年,18A 真按:翁方綱與四庫全書

 十月三日,到編修任。(《家事略記》)

 冬,移居爛胡同。真按:簡化字之餘孽-當作麵!-冬,移居爛麵胡同「辛卯,移館於廣州城東育賢坊;壬辰,移居潘家河沿,皆在秋末冬初。爛胡同所居屋,真按:簡化字之餘孽-當作麵!同前.-爛麵胡同所居屋 翁方綱搬家-爛麵衚衕 東接葉亭祝芷塘編修家,屋券有張南華前輩書押。」(《家事略記》、《詩集》11/1A

十二月十七日,於廠肆購得宋槧《蘇東坡詩施(元之) 真按:施元之 顧(禧) 真按:顧禧 注》殘本,三十一册,凡存目一卷,詩三十卷,即商邱宋犖(漫堂) 真按:宋犖 真按:宋犖 真按:宋犖 中丞所藏,有毛晉汲古閣、宋商邱諸印,始以「寶蘇室」自題屋匾。「宋槧《注東坡先生詩》殘本,並目三十一卷,以《文獻通考》卷數按之,缺其十二卷,又年譜一卷,及目之上卷也。卷前題云:『吳興施氏、吳郡顧氏,今相沿稱施《注》,而不知有顧久矣。』據《渭南集》,是書之刻,在嘉泰二年壬戌時,吳興傅穉漢孺善歐陽率更書, 真按:傅穉 真按:傅穉的書法 真按:傅穉與歐陽詢 為作楷鋟板於淮東倉曹司。是本曾藏錫山安氏,又在常熟毛氏汲古閣,後乃為商邱宋中丞所得。 真按:宋犖 今商邱刻本題曰『施注蘇詩』,而其實是毗陵邵長蘅所刪補,前後移易改竄,就以趣成一書耳。每憾中丞當日何不依此書式,重摹鋟木,隨其行數缺之,如勒古帖之法,則其補注別為卷以附於後可也。今徒使邵、李、馮三氏之注,雜然冒施氏之名,學人沿習而不知其誤。及海寧查氏,又得江南影寫本,亟為補錄,而或又不免誤字,而施、顧之真境,莫得而見

70

。此殘刻,蓋世無二本矣,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七日歸於予齋,海虞、商邱印記宛然,裱背精好,卷末繫以匠人名,何商邱得此,而不知所以傳之耶? 真按:宋犖之過 世間舊本日少,呵不寶諸!除夕前三日書。 真按:翁方綱文筆不好! 真按:怪句 」(《家事略記》、《宋槧蘇詩施顧注題跋鈔》)

此書所存卷數,先生記云:「大興翁方綱珍藏,宋漫堂中丞裝裱。 真按:宋犖 殘本四函,卅一册,凡存目一卷,詩三十卷。目下、詩卷三、四、七、十、十一、十二,此七卷為第一函;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此八卷為第二函;廿一、廿二、廿四、甘五、廿七、廿八、廿九、三十,此八卷為第三函;卅一、卅二、卅三、卅四、卅七、卅八、四十一、四十二,此八卷為第四函。」(《宋槧蘇詩施顧注題跋鈔》)

丁秉衡跋云:「《宋槧施顧注蘇詩》,每半頁九行,行十六字,大字悅目。首行題『注東坡先生詩卷幾』,第二行題『吳興施氏』,第三行題『吳郡顧氏』。考此注為吳興施元之德初 真按:施元之 吳郡顧禧景繁注、 真按:顧禧 吳興傅穉漢孺書,嘉泰二年壬戌淮東倉曹鋟本。明錫山安國泰民藏本,國初歸宋牧仲,乾隆中為翁蘇齋所得,嗣歸吳荷屋,又歸潘仕成,不知何時入江陵鄧氏。庚子夏,余從王勝之學使校士荊州, 真按:國無!待查! 學官洪志東攜來求售。卷中蘇齋題記累累,乾嘉以來名流跋識、觀款至邵位西、曾文正止,各册附頁多滿。閔貞、華秋岳、朱畦雲繪東坡三小像皆妙。又有覃溪四十歲小像、顧學士泥金梅花、 真按:國無!待查! 叟小楷七古一章, 真按:教育部國語辭典   【蝯】虫-9-15 注音一式 ㄩㄢˊ 解釋:一種善於攀援的獸類。爾雅˙釋獸:猱﹑蝯,善援。郭璞˙注:便攀援。漢書˙卷八十七˙揚雄傳上:枳棘之榛榛兮,蝯貁擬而不敢下。顏師古˙注:蝯,善攀援。 東坡〈生日〉、〈寒〉各圖,真名跡也 真按:"清"當作""字-東坡〈生日〉、〈消寒〉各圖. 


請多指教(comments)
不須註冊,不必登入,
可匿名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