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
肆、選擇
將觀察、體驗與想像得到的事物或心象,予以去蕪存菁的取捨,以作為創作的素材。在藝術表現中,無論材料、形式、或內容都必須有所選擇,而藝術家往往依自己的個性或偏愛來予以處理安排,因為有新選擇,所以藝術的面貌得以豐富而多樣。
中國唐代畫家韓幹,年少的時候受僱於酒店,因曾經到王維家中,收酒錢時有機會表現他的繪畫才氣,被王維所賞識,於是獲得王維的贊助,供给學畫,十餘年而
有所成就,尤其擅長畫馬。天寶年間,被召入宫,官為太府寺丞。當時皇帝玄宗李隆基,希望他向當時的名師陳閎學習畫馬,並且貴怪他所畫的馬與陳閎所畫的馬不
同,韓幹乃答辯説:「我有我的老師,陛下您內廄中的馬都是我的老師。」﹝38﹞因為他對於形式表現方式的抉擇,以寫生為本,著重描繪馬自然的丰彩神態,故能擺脱陳陳相因的形式,而有所變革,因此享有畫馬古今獨步的盛名。
當面臨複雜繽紛的自然與人生種種事物時,藝術家往往必須以其感性注意到材料的存在,然後以知性予以分辨其性質,最後則以理性研判其在創作中的可行性等的深思熟慮,即為選擇的過程。
伍、組合
將選擇過的材料、形式、或內容加以適當的安排。因為有所安排,所以傳遞出藝術家主觀的創作理念,藝術乃不同於自然
72
。
在藝術表現上,繪畫講究「構圖」,建築、戲劇講究「結構」,雕刻講究「構成」或「結構」,書法、篆刻講究「章法」等等,因此,組合與「構成」、「構圖」、「章法」、或「结構」的意義相近。
譬如繪畫創作,在構圖中,畫家必須考量主題的分量,在畫面中的分量應占有多少的比率,以如何的造形、色彩呈現等等,其目的在於,以有效的方式安排所有的
因素,使它們都能緊密的聯結成一無法分割的整體。中國南朝齊的謝赫在其《古畫品錄》中舉出繪畫六法為: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
置、傳移模寫,其中「經營位置」即為組合的過程。此外,清代王昱在《東莊論畫》中談到:「作畫先定位置,何謂位置?陰陽、向背、縱橫、起伏、開合、鎖結、
回抱、勾托、過接、映帶,須跌宕欹側,舒卷自如。」
中國篆刻藝術有所謂的「分朱布白」的結構,是根據擬入印的文字,所進行構圖的一種章法,請求把印文的筆意、疏密、屈伸、長短、肥瘦、承應等安排得宜,也即是一種講求組合的過程,處理不當時往往會影響作品的效果。
西方法國畫家馬諦斯(Matisse,1869〜1954)作畫擅於以明亮的色彩和強烈的造形,為二十世紀現代繪畫野獸主義(Fauvism)的創導者。有關構圖的意義,他談到:「構圖,就是畫家依其情感表達之新需,以裝飾的手法,安排各種不同元素的藝術。」﹝39﹞組合關係到作品外在形式的展現,其運用便隨藝術家、各類藝術創造的特性,而各有其追求的重點
73
。
陸、表現
是藝術品完成的最後步驟,外在形式的落實,也即是外創品的具體實規。表現時,往往須考量技巧的純熟度、媒介的適當性、或內容的深刻性等因素。一件藝術作
品所表現的,即是透過主題內容的形式組織來傳達,所以它的表現性就在於它所呈現出來的線、韻律、文字和事件等的組合與協調。
美國美學家桑塔那那(Santayana, 1863〜1952)在《美感》(The Sense of Beauty)一書中談到,藝術的表現有賴於兩項之間的互補。第一項,是指有表現性的事物,存在於質料與形式之中,呈現於感官之前;第二項,是指暗示的客體,被表現的事物,存在於想像之內﹝40﹞。因此,依其見解,一件作品的表現,有賴於作品本身的特質,以及它是否能成功的傳達出其表現性。
因為藝術作品中表現的特質,並非任意漂浮的,它是固定於材料、形式和代表的意義之中,也就是包含於作品中的各元素,而這些元素之間必須是相互協調、相互依賴的。所以,在表現的過程,藝術家所專注的,便是如何展現出具完滿統一性,能完全傳遞出他/她的情思,表現出他/她所希望達到的效果。
綜合前述,有關藝術創造的過程,一方面是實際從事創作時,大體上所經驗的歷程,另一方面,也可作為培育創作力的參考。
74
注釋①虞君質,《藝術概論》,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57年,頁65。
②劉文潭,《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臺北:丹青圖書公司,76年,頁48。
③Osborne, H. (1981),“What is a Work of Art,"The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21,pp. 3〜11.或Hardiman ,G. & Iernich,T. (1988), Discerning Art: Concepts and Issues, Champaign ,Illinois, p. 21。
④同前注之Discerning Art, p. 23。
⑤凌嵩郎,《藝術概論》,臺北:作者發行,75年,頁5〜6。
⑥有
關「藝術定義」的問題,目前就西方學術的探討方向,是傾向於不定義藝術,而是就存有的作品去探訪它的特質,譬如它所要傳達的訊息與意義,或者是形式上的特
點,材質的特性等等,採取一種較為開放性的態度去瞭解藝術,容納藝術在現代社會、文化中所可能存有的多樣與複雜性。相關的資料可參閱Weitz,M. (1959),“Some Basic Concepts and Problems,” Problems in Aesthetics, N.Y. : The Macmillan Company, pp.143〜171.和Parsons,M. (1973),“The Skill of Appreciation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 7(1),pp. 7 5〜82。
⑦同⑤,頁9〜10。
⑧劉文潭,《藝術品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71年。
⑨Janson ,H.W.著,曾堉、王寶蓮譯,《西洋藝術史》,臺北:幼獅文化公司,70年。
⑩邵洛羊等,《中國美術辭典》,臺北:雄獅圖書公司,78年,頁664〜667。
⑪同前注,頁664。
⑫Tatarkiewicz,W.著,劉文潭譯,《西洋古代美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70年,頁176。
75
⑬同前注,頁177。
⑭王白淵,《臺灣省通志稿•六•學藝志•藝術篇》,58年,頁16〜109。
⑮同⑤。
⑯同⑩,頁306。
⑰同⑤。
⑱《西洋美學史資料選輯》,臺北:仰哲出版社,71年。
⑲同⑤。
⑳同⑤。
﹝21﹞劉文潭,《現代美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64年。
﹝22﹞同⑤,頁23〜24。
﹝23﹞Tolstoy, L.著,耿濟之譯,《藝術與人生》,臺北:遠流出版社,70年。﹝24﹞同⑤,頁26〜27。
﹝25﹞Ember, C. R. & M. (1977), Anthropolog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p. 407.﹝26﹞同①。
﹝27﹞Gombrich,E.H.著,雨芸譯,《藝術的故事》,臺北:聯經出版社,69年。﹝28﹞凌嵩郎、蓋瑞忠、許天治等,《藝術概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76年,頁46〜47。﹝29﹞參閱同⑩,頁440。
﹝30﹞有關工藝方面的資料,請參閱:張長傑,《現代工藝概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70年。蓋瑞忠,《宋代工藝史》,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75年。
﹝31﹞李天民,《舞蹈藝術》,臺北:正中書局,71年。
﹝32﹞劉藝編譯,《電影藝術3版》,臺北:皇冠出版社,57年,頁15。﹝33﹞Tatarkiewicz, W. (1980), A History of Six Ideas 一An Essay in Aesthetics, Boston: Polish Scientific Publishers, pp. 244〜251。
﹝34﹞Jowett trans. (1937), The Dialogues of Plato' N. Y.: Random House, p. 289.﹝35﹞Housman , A. E. (1933), The Name and Nature of Poetry' N. Y. : Macmiian ,p. 49.
76
﹝36﹞Spender, S. (1949), "The Making of a Poem," Critiques and Essays in Criticism, N, Y. : Ronald, p. 28。
﹝37﹞赫田鵬信著,豐子愷譯,《藝術概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74年。﹝38﹞同⑩,頁95。
﹝39﹞王秀雄等,《西洋美術辭典》,臺北:雄獅圖書公司,71年,頁653。﹝40﹞Santayana, George, The Sense of Beauty, N. Y. : Scribners, 1936, p. 147.
77
問題討論
一、比較藝術與自然的異同。
二、在自然與生活中,你覺得什麼不是藝術?為什麼?
三、藝術家藉由作品來表達他的思想與感情是很重要的嗎?為什麼?
四、你覺得藝術和生活有什麼關係?舉例說明。
五、你最贊同藝術起源學說中的那些說法?為什麼?
六、談一談你最喜歡或最常參與的藝術活動,並說明你的原因。
七、你覺得誰能創造藝術?你能創造藝術嗎?為什麼?
78
79
第2章 藝術品
2-1藝術創造材料的類型
2-2藝術的形式要素
2-3藝術的形式原理
2-4藝術表現的題材
2-5藝術表現的內容蘊涵問題討論
80
2-1藝術創造材料的類型
摘要
壹、材料的重要性
藝術現象的構成與存在,有賴於「創作者」、「作品」和「欣賞者」三者關係的運作。「創作者」運用材料將其內在的意象加以具現;「作品」則為創作者的意
象,經材料而具現的獨立形相;「欣賞者」則經由材料所構成的具體作品,而探涉到美。因此,材料在藝術表現中有其不可缺少的重要性。
貳、藝術材料的種類
藝術的材料可概分為兩大類:一為與感覺有關的「美感元素」,二為藝術家所取用以表現意象的具體媒介之「物質材料」。
上述材料,經藝術家靈活運用各種不同方式的表現,而產生各種性質互異的作品。
壹、材料的重要性
英國哲學家波桑契(Bosanquet, 1848〜1923)在其〈美學三講〉("Three Lectures on Aesthetic") 一文中談到:「藝術在於激發人們
身心一體的感應,此感應稱之為感情,需藉外物來體現
上文 下文 書首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