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Wednesday, March 30, 2011

上文 下文  書首

201

   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創作一件作品時的創作意向,決非定位於作品的價格。一位合格的觀賞者鑑賞一件作品,也決非立足於藝術作品經濟價格的考量。西方著名的 畫家梵谷,其生前作品賣不出去,生活潦倒,在其弟的經濟與精神的支助下,得以持續畫路的耕耘。假設他喪失了追求藝術真諦的毅力,他作畫以經濟為考量,那麼 在西方的繪畫史上,必然沒有如目前所享有的價值與肯定,而一般觀者也必將損失一種將色彩妥善運用、表達熊熊烈情的形式欣賞。再以藝術的欣賞活動而言,梵谷 的作品從早期到成熟期,都各有其特色,我們欣賞其作品,也不至於以畫價髙的作為決定觀賞的基準。而在參與藝術活動時,經由視覺或聽覺中所享有的,是精神上 最大的滿足,但是,經由藝術活動的參與所完成的作品,倘若恰巧可以補壁,同時它是具有了實用上的意義。
  各類的藝術活動,都有其専業形式上的性質與發展的源流。從各類藝術活動的參與,可以增加各類藝術的知識,了解藝術的意義與本質。從豐富的美感知覺與判斷,強化品鑑事物的能力;接觸美與非美等人類各式的情感,更能深入寬宏的體會人生的意鑛與價值。
   一般人士參與的藝術活動,可以包括鑑賞與製作兩方面。鑑賞是有關藝術作品的欣賞與評鑑;製作則有關藝術方面技法的操作與練習。這活動過程中,由於藝術上 的認知與深刻性,一般人士逐漸也可能及於專業的條件與水準。當我們參與藝術的鑑賞活動之時,我們所作的是特別的専精於藝術家的知覺、情感、與想像的心理狀 態,以及作品上的形式特徵
202

。 每類藝術創作均有其獨特性,譬如文學,以文字結組來傳達思想意義與情感,文字結組的方式,隨時代、地區與作家的喜好,有其不同的架構;譬如舞蹈的創作,講 求秩序、技巧、與意識,以舞者的身體為媒介,來表現情感與意義等等。各類藝術的特殊性,就從其表現的形式中完整的展現。在鑑賞的活動中,我們試從心理的狀 態去了解,藝術家如何不同於一般人士從事於藝術創作;我們試著關心藝術的源始,以及藝術和社會中的宗教、經濟、道德、文化之間的關係;我們試著辨識藝術的 風格,形式的發展與時代的關係等等。藝術是生活中的美點,也是人生經驗中最大的成就。因此,從各類藝術鑑賞活動的參與,我們便不斷的擁有有關於藝術方面的 知識,而此知識同時提供多項的消息。當我們對於藝術方面的知識持續的累積,相對的,也更能了解藝術的意義與本質,如果我們愈能分析與解釋一件特殊的藝術作 品,我們便能更為完整的鑑賞此一件藝術作品。
  當我們參與藝術的製作活動之時,我們一方面可以享有仿如藝術家創作的樂趣,從其中,我們乃更能體會藝術創作的過程,藝術的本身,藝術家創作時可能面臨的問題等等,如此,在另一方面也有助於鑑賞活動的進行與深入。
  因此,從各類藝術鑑賞與製作藝術活動的參與,可以獲得各類藝術方面的知識,有助於了解藝術的本質與意義。藝術知識的獲得,猶如其他的科學、哲學、經濟、倫理等學問領域知識的追尋,可以享有無邊的樂趣與精神上的愉悅,這些往往不是經濟的價值標準可以衡量
203

   在藝術活動的參與中,除了藝術知識的追尋之外,我們也専注於藝術作品的了解、分析、解釋、與判斷。從這些過程,我們學習如何敏銳知覺、如何運用分析思 考、如何作成決定、如何自信的表達藝術作品的美點與缺陷,對藝術的本身,能有一盤的認識與了解。因此,透過美感經驗的學習,讓我們了解藝術品中的涵意,有 助於反應作品中所散發無邊的情感,辨識好與差的藝術作品。
   這種美感知覺與判斷力的敏銳與豐富,可以強化品鑑事物的能力。當我們從藝術活動中學會區分與辨識差異,判斷好瓌的能力時,我們不可能只把這種能力建立在 藝術的園地,當我們面臨決擇生活中的多項事物時,我們不期然而然的運用此種辨識的能力,因此而不至於無能的手足無措,或無所置喙。有句戲言,「有錢的貧 窮」,除指的是物質方面的富裕,精神方面的貧弱外,也概括品鑑事物能力的缺乏。在日常生活的周遭,到處充塞著試驗個人品鑑美感能力的機會。人生有如炒一盤 菜,同樣的菜樣,卻因個人體驗之不同,所挑選的材料也就未必相同,有人挑選的材料平淡無奇,有些則五彩豐富,同樣是人生,同樣是一道菜,卻可能有不同的滋 味與面貌。如果說參與藝術活動可以豐富美感的知覺與判斷,強化品鑑事物的能力,那麼,可以確定的是,如此炒出來的人生菜樣,如果不是色、香、味俱全,也起 碼是美、味俱佳
204

   從各種不同的藝術作品,我們見到了人生過程中,所可能面臨的喜、怒、哀、樂的情感,我們體會到所謂的圓與缺,我們感覺到美與非美的差別,而使得自己有了 較強的勇氣去面對不幸與困難,有較為寬懷的心境去體恤不足與缺憾,能以平實的滿意去享有歡樂與幸福。因此,從藝術活動的參與、接觸與感受藝術作品中人類各 式情感表達,勢必更能深入、寬宏的體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若把藝術活動納為個人的娛樂休閒,它不僅可以調劑個人的身心,並且可以增長個人的智慧。它必然不同於純體力的消耗,也不同於純心力的絞盡腦汁,它總使你在不知覺中,無拘無束的全神貫注,而後又回味無窮,於是平添生活內涵於無形。
205

4-5精緻文化與生活品質的關係
摘要
  當文明不斷的進展,人類生活上的需求面臨更多層面的要求與選擇,如何作最好而合適的挑選,不僅有關於經濟、實用、科學、哲學、以至於社會等方面的智慧,並且有關於藝術方面的巧思。透過藝術方面的涵養,可以強化巧思的能力,提昇生活的品質,建立精緻的文化。
   人類自野蠻以至文明,已歷漫長的歳月,在有嫦娥奔月的說法時,絕對沒有想到,人類有朝一日會在月球上漫步,並且在太空上,從事資訊轉播的工作。許許多多 的事物不斷的在改變與進步,相對的,人們的價值觀念、對許多事物的看法,也不斷的在更新之中。當早期人類製作生活或玩賞器物時,藝術工作的展開與生活上的 實用密切相關,或者與精神有關的信仰相結合,逐漸的,才一枝獨秀的朝純美的意識活動發展。顯然的,隨著時代的改變,對於藝術的看法,也逐漸的在調整之中。
  古詩〈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焦仲卿如果生存在現代的社會,必然不至於演成家庭倫理的大悲劇;十九世紀印象派繪畫的表現技法,如果因循的沿用,必然是了無新意並且背負抄襲之譏
206

;現代中國畫家所表現的山水景致,如果還是古山古水,觀賞者寧可故宮走一遭,直接觀賞范寬的「谿山行旅圖」。有關藝術方面的活動,在古代,可能只是皇宮貴族的奢侈事物,如今是充塞於生活的周遭,是人人得以享有的饗宴。這種轉變情形,事實上,也就是一種歷史的過程。
  當各個學科的領域愈朝專精的發展,人類的文化,同樣的,也朝著精緻化的方向講求。設想當人類文化初創時,人類的需求往往只有能力著重於生理與安全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等等各方面的進步,人類乃漸漸有多餘的心力可以講求精神,以至於美感方面的需求。
  目前人類文明已是高度的發展,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不僅只是能享有基本的要求,往往是希求能有更多層次的挑選與滿足,這也顯示出提昇生活品質與精緻文化的趨勢。在這種趨勢之中,有關藝術方面的活動,正可足資運用,以可行有效的管道,滿足此一方面的需求。
   透過藝術活動的薰陶,人們可以涵養美感的知覺,了解更多的藝術方面的知識,增長智慧、敏銳辨識與判斷的能力。人們可以有能力講究食、衣、住、行、育、樂 生活方面精緻的層面。譬如說,食不僅只於飽滿,並能要求於色、香、味,以至於餐食的氣氛、禮節等;衣不僅只於蔽身,並且要求美觀、佩飾,以及場合、身分的 合適性等;住不僅只於能容身,並且能要求布置、舒適、與美化等;行不僅只於代步,並且能要求方便、便捷、安全、舒適、與美觀等
207

;育不僅要求傳遞知識,並且能要求傳遞的方法、技術、與個別差異等;樂不僅只有娛樂休閒可為,並講求娛樂與休閒的效果、需求等。這些即是一種精緻化的考量,也是人類演進的一種趨勢,使人生不僅是能過,並且是好過、樂過,在提昇生活品質之時,並且建立精緻的文化。
注釋
  Montague W. P. 1940),“Beauty is not all an appeal for esthetic pluralism,” in The Ways of Things N. Y. Prentice—Hall Inc. pp. 560563.
208

問題討論
  一、你需要藝術嗎?為什麼?
  二、你認為誰需要藝術?為什麼?
  三、藝術家對我們國家社會的建設而言,重要嗎?為什麼?
  四、藝術活動在現代社會中可能扮演什麼角色?
209

參考書目
中文
西文
210

中文
  •王白淵,《臺灣省通志稿•六•學藝志•藝術篇》,58年。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臺北:三民書局,64年。
  •王秀雄等,《西洋美術辭典》,臺北:雄獅圖書公司,71年。•王國維,《人間詞話》,臺北:臺灣時代書局,65年。
  •朱光潛,《藝術趣味》,臺北:開明書局,62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74年。
  •李天民,《舞蹈藝術》,臺北:正中書局,71年。
  •    Arnheim R.,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臺北:雄獅圖書公司,71年。
  •    Gombrich E. H.,雨芸譯,《藝術的故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69年。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臺北:成均出版社,74年。
  •    Clodd E.,牧野譯,《從野蠻到文明的過程》,臺北:源成文化圖書公司,65年。
  •邵洛羊等,《中國美術辭典》,臺北:雄獅圖書公司,78年。
  •俞劍華,《中國繪畫史》(上、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64 年。
  •凌嵩郎,《藝術概論》,臺北:作者發行,75年。
  •凌嵩郎、蓋瑞忠、許天治等,《藝術概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76年。
上文 下文  書首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