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

Friday, October 21, 2011

163

高家丁丑到戊寅,銅雀臺造石軬門。千二百年片石出,拭苔弔古漳河濱。安陽趙令王學使,後先拓共蘇齋論。真按:翁方綱的金石學友 此臺雖是建安造,應劉七子無雄文。真按:建安七子 邪孫兒窖銘字,真按:匄从背不从亡 馬子石室謠誰聞。此銘乃計百代後,軍主幢主名猶存。真按:人死留名 真按:古今之感 爾時石書用石墨,書兼隸楷仍隸分。鐫鑱凹凸古所笑,遺刻那溯隋與陳。文深仲寶覓不得,我方日辨歐虞真。真按:翁方綱對虞世南書法的鑑定 真按:翁方綱對歐陽詢書法的鑑定 真按:翁方綱的書畫鑑定 大河迢迢水花綠,為我柱銘洗薛純。天保八年即陳武帝永定元年,是年丁丑歐陽詢生,真按:歐陽詢之生卒 其九年即永定二年,是年戊寅虞世南生也。真按:虞世南之生卒 中州金石,愚所飢渴以佇者,砥柱銘耳。故及之。真按:翁方綱的文獻採訪學 真按:翁方綱的情執 真按:翁方綱也流口水
163
   和梧門六月九日與諸君詩龕小集之作真按:翁方綱與法式善論詩
今夏溽雨煩,微疴掩蓬戶。真按:翁方綱生病了 真按:清嘉慶間夏季的天氣 忽憶西涯句,雅集畫圖補。馳思天一涯,墨卿與蓮府。真按:伊秉綬、王宗誠 惟與金生別,惓焉北郭佇。真按:翁方綱送金學蓮南歸 墨蹟披新城,樂府怨湘楚。嗚呼論世難,真按:翁方綱的知人論世方法論 世遠心逾苦。喜得詩龕篇,鏡裏設身處。往者如可作,誰與量圃。真按:萟 新城雖韻勝,格調仍所祖。真按:翁方綱對王士禛詩的解讀 真按:翁方綱對格調說的批評 真按:翁方綱對神韻的理解 真按:王士禛與格調說 明賢矜節真按:槩 格調即規矩。真按:翁方綱對明詩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對格調說的批評 不有讜言執,焉作詩教主。知人乃尚友,對案接千古。真按:翁方綱對王士禛詩的解讀 真按:翁方綱的知人論世方法論 去年詠所遺,此鬱待君吐。未及金生論,重跋新城語。真按:翁方綱與法式善論詩 真按:翁方綱與金學蓮論詩 倚風荷一笑,爾我襟遙貯。裊空詩龕雲,濛濛瓣香炷。真按:翁方綱詩的特色-末綴景致 予齋有漁洋擬西涯樂府手稿真按:稾 漁洋集所未刊也。真按:王士禛與李東陽 真按:翁方綱對李東陽詩的評價 真按:翁方綱收藏王士禛的手稿
163
   文休承畫前後赤壁賦作四小幀,為芝山題二首真按:真按:翁方綱題文嘉畫 真按:翁方綱為宋葆淳題詩 文嘉與蘇軾
水光翻下界,認得笛飛聲。今古何人共,江山一氣橫。攝衣添瘦彰,喬木印寒清。如此長空外,寥寥寫月明。
烏鵲南飛後,橫江獨鶴來。扁舟如夢耳,二客更誰哉。寄意無多筆,相望曠古才。蘇齋秋樹底,重話雪堂開。
163
   瀫水舊廬圖
石蘿五圖詠,兼寫婺與杭。獨以瀫水廬,寄意蘭谿旁。自貌磐石影,竚目神蒼茫。妙哉秋盦子,淡墨雲天長。真按:翁方綱與黃易 峰迴水轉處,中有讀書堂。先世書聲在,溪泉夜琅琅。昔舉白石語,真按:姜夔 秋聲憶故鄉。今讀廬陵記,真按:歐陽修-應即此人 茂葉儼齋房。水石見本根,籤廚發古香。真按:翁方綱的論學宗旨-質厚為本-詩的意象 真按:翁方綱的典藏學 勿作圖繪看,勖之經訓詳。真按:翁方綱的論學宗旨-經術根柢 真按:翁方綱心目中的小道 真按:翁方綱對畫的態度 一卷冰雪文,以永銘誓將。角弓植嘉樹,此是真鑒藏。真按:翁方綱重視風俗教化士習人心 真按:翁方綱的典藏學 真按:翁方綱對藏書的看法 真按:翁方綱的書畫審美觀 真按:翁方綱的論學宗旨-經術根柢
163
   惲南田山水卷真按:翁方綱題惲格的畫
自題七夕後,石谷來同話。真按:惲格與王翬 因之落墨為,意在墨痕外。不知秋燈底,如何曠神會。二君畫理深,每跋意交快。一點一水石,參入造化界。真按:翁方綱的畫學 真按:翁方綱論王翬的畫 真按:翁方綱論惲格的畫 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根柢經術與修身(內養) 真按:翁方綱的創作方法論-天成非人為 豈僅格意間,區別婁東派。真按:翁方綱對詩派看法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對門戶之見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對詩人流派的批判 真按:翁方綱對格調說的批評 所詣微,真按:峯 真按:黃公望 真按:翁方綱論黃公望的畫 烏目誰堪對。真按:王翬 可惜此夕語,未曾卷內。真按:動詞.○國:筆  部首 竹 部首外筆畫 6 總筆畫 12 注音一式 ㄅ|ˇ 1. 寫字、畫圖的用具。如:「毛筆」、「鋼筆」、「蠟筆」、「水彩筆」。 2.筆畫。如:「起筆」、「筆順」、「走筆至此」。 3.文章的寫作技巧。如:「伏筆」、「敗筆」、「驚人之筆」。 4.古稱無韻、實用之文為「筆」。南史˙卷五十七˙沈約傳:「謝玄暉善為詩,任彥昇工於筆,約兼而有之,然不能過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總術:「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 5.量詞:(1 計算書畫作品運筆的單位。如:「畫幾筆潑墨山水」。(2 計算金錢、款項、交易等的單位。如:「一筆錢」、「兩筆獎學金」。(3 計算文字筆畫數的單位。如:「文這個字共有四筆。」 6.寫作、記述。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 7.直的。如:「筆挺」、「筆直」。 詞:筆1 b ㄅ〡ˇ〕 〔《廣韻》鄙密切,入質,幫。〕 1.書寫和繪畫的工具。 中國 筆以毛製筆頭。《莊子‧田子方》:“ 宋元君 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 南朝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會須露布文,喚 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韓愈 《進撰平淮西碑文表》:“必有奇能博辯之士,為時而生,持簡操筆,從而寫之。”2.今凡可以寫字繪畫的文具都叫筆。如:粉筆;石筆;蠟筆;鋼筆;鉛筆;圓珠筆。3.泛指文具。《禮記‧曲禮上》:“史載筆,士載言。” 鄭玄 注:“筆謂書具之屬。”4.今亦或指形狀像筆的東西。如:電筆。5.記述;寫作;書寫。《史記‧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 子夏 之徒不能贊一辭。”《新唐書‧杜正倫傳》:“臣職左史,陛下一言失,非止損百姓,且筆之書,千載累德。” 趙翼 《甌北詩話‧摘句》:“今摘取古來佳句沁人心脾者隨所得筆之。” 魯迅 《墳‧論“他媽的!”》:“至於有身份的上等人,例如‘士大夫’之類,則決不出之於口,更何況筆之於書。”6.指字畫詩文等以筆書寫繪製而成的作品。 葛洪 《抱樸子‧辨問》:“所以過絕人者,唯在才長思遠,口給筆高,德全行潔,強訓博聞之事耳。” 陸深 《春雨堂隨筆》:“一日在 仁智殿 呈畫, 文進 以得意之筆上進,第一幅是《秋江獨釣圖》。” 馮牧 《〈郭小川詩選〉代序》:“但是無論從詩人的早期的即興之作或者後期的意之筆當中,我們都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些強烈的、力透紙背的特徵。”7.指散文。與詩相對待而言。 南朝 梁簡文帝 《與湘東王論文書》:“至如近世, 謝朓 沈約 之詩, 任昉 陸倕 之筆,斯實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 王讜 《唐語林‧文學》:“ 韓文公 孟東野 友善, 韓公 文至高, 長于五言,時號‘ 筆’。”8.與文相對待而言,指無須講究情采聲律的敘記應用文。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至如不便為詩如 閻纂 ,善為章奏如 伯松 ,若是之流,泛謂之筆;吟詠風謠,流連哀思者,謂之文。”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蓋其時(指 六朝 )文章界域,極可弛張,縱之則包舉萬匯之形聲,嚴之則排擯簡質之敘記。必有藻韻,善移人情,始得稱文;其不然者,概謂之筆。”9.筆觸;筆姿。 王充 《論衡‧自紀》:“口辯者其言深,筆敏者其文沈。”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六:“有柟木版揭梁間甚大,書 詩,筆亦雄勁,體雜 ,不知何人書。” 侯方域 《新遷顏魯公碑記》:“獨斯碑者,雲蒸霞蔚,筆既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正。”如:工筆;敗筆。10. 字的筆畫。 陶宗儀 《輟耕錄‧禊帖考》:“ 姜白石 先生《禊帖偏傍考》云……‘欣’字‘欠’右一筆,作章草發筆之狀,不是捺。” 俞樾 《茶香室叢鈔‧先聖本名兵》:“昔先聖本名 ,已乃去其下二筆。”如:筆順;起筆;收筆。11.量詞。用於錢款、帳目、交易。《紅樓夢》第五五回:“一個賞過一百兩,一個賞過六十兩,這兩筆底下皆有原故。”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八:“到了節……家家必須用粽子、桑葚、櫻桃供佛,他們就有一筆生意好作。” 曹禺 《日出》第二幕:“好,就這麼說定了,在銀行那筆款子,我就替你調派了。”12.量詞。用於書畫筆畫。《水滸傳》第九一回:“他邀小弟到家,臨別時,將此圖相贈,他說是幾筆醜畫,弟回到營中閑坐,偶取來展看,纔知道是 三晉 之圖。”如:寫得一筆好字。13.量詞。用於書面文辭。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一揮揮就一筆詩,筆翰與 羲之 無二。”《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前日初許約時,以 金聲 朝奉設誓,尤恐怕不足為信,復要 金聲 寫了一筆婚約。” 楊朔 《百花山》:“順便補一筆,自從他參軍以後,不久便在 保定 以北立下戰功,因而提拔成班長。” 游於要眇際,脫謝時流輩。真按:翁方綱不隨波逐流 真按:翁方綱對當時學風的批判 令人空企想,擬之翻障礙。淵乎不傳妙,大川孰津逮。一藝尚如此,望古我汗愧。夢與甌香盟。真按:惲格 掩卷發長喟。真按:翁方綱對文藝的態度 真按:翁方綱對畫的態度 真按:翁方綱心目中的小道

0 comments: